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让她另寻一个好人家,而不是让她像现在这样痴痴的等你。”
董宣明闻言,双眼陡然睁大,精神也比刚才清醒许多,但依然面冷的道:“这事我心里有数了,但总的从长计议。况且……”
董宣明顿下话头,没有跟着说况且什么。
董璃疑惑的看着她大哥,从董宣明刚才的神情来看,他心底还是在乎柳玉儿的,那还担心什么?
董璃小心翼翼的猜道:“大哥,你不会是担心玉儿不原谅你吧?”
这话却是戳在了董宣明的心头,脸登时就垮塌了一半,叹了口气,“我离家一年有余,走之前未曾跟她讲过半句,一年以来也未曾给她寄过只言片语,哪怕就是回来了,也没有与她讲过话。她心里肯定已经恨死我了吧。”
说着,董宣明脸上已经毫不掩饰的露出痛苦的神情,内心的彷徨昭然若揭。
董璃看她大哥这个样子,心里也是不舍,却也感到好笑。看来他大哥也是对柳玉儿用情很深,不然也不会这么怕柳玉儿就此不搭理他了。
这么一想,董璃也不舍再与他卖关子,只笑着道:“大哥,既然如此,若我告诉你,玉儿一直在等你回来,从来没有对你有半句怨言,你可会快点让她成为我的嫂子?”
说着,董璃还故意对董宣明眨了眨眼睛,恢复了那个调皮小妹的样子。
董宣明怔愣了会儿,虽然相信董璃的话,但内心依然踌躇,“可是,玉儿怎么会原谅我呢?”
那颗因为想娶她而躁动的心依然不相信自己会有那么好运。
董璃彻底无语了,没想到她大哥虽然病已经治好了,但依然是个死脑筋,有些事情就是想不明白。唉……无法,只得她再次做一次他们的媒人了,谁让他们是亲兄妹呢?
“既然你不信,为何不当面问她一下?”
董宣明自嘲的笑了笑,“她肯定不会再理我了,我那么对她……”
董璃气的要说不出话了,埋怨道:“大哥,不是我说你,你怎么还没有个担当?我看啊,你不去找玉儿是对的。”
董宣明不再言语,无言在站在那儿,淡淡的月色笼罩在他身上,平添了几分落寞。
董璃叹了口气,“玉儿一直都是在织云坊给我帮忙,你若是哪一日想找她了,就去织云坊找吧。不过,我也要告诉你,人生很短,不要辜负了那些真心对你的人。”
说完,董璃就去找董母告别,该说的她都与董宣明说了,至于怎么做,还是要靠他自己。若是他一日想不明白,他们二人便始终有着隔阂,别人帮不上忙。
璎子与小秋已经帮董母将家里都收拾了一番,此刻正与董母闲聊着,大多数时候还是董母再跟小秋将一些成亲的注意事项。小秋没有娘亲在身边,那些女儿家该知道的东西并没有人与她讲,董母便暂时替代了这一角色。
董母原想将璎子先打发出去,毕竟她还小,这些东西还听不得。不想璎子却苦着脸与她讲,“老夫人,璎子也没有爹娘了,如今就剩我一人。以后怕是也没有人会跟璎子讲这些,您就让我在一旁听着吧。”
董母自也是知道璎子的身世,听她如此讲,也不好再让她出去,就一起说了。
任宇则跟着董父一边玩耍去了,一老一小皮闹的不亦乐乎,让董璃见了,直觉得董父是个老顽童。不过任宇平常鲜少来董家,董璃站那边,看着那一老一小玩了许久,还是止住了叫任宇回家的心思,转身去了房里,与董母她们一起说话去了。
转眼月牙儿就高高的挂在天际,董璃往窗外望去,但见时候已经不早,便对董母道:“娘,时候也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董母一看天色,惊觉确实已经很晚了,心里既不舍也不得不舍。
任府虽然离董家并不是很远,但董璃回家的次数却并不多,大约是需要忙的事情太多了。董家大多时候只有董父和董母在。董璃自也是想过给他们请个丫鬟,也省的二老太过劳累。董家老俩口却是不同意,说他们还忙得动,不需要丫鬟。提了几次,他们都是拒绝,董璃便也不再说这事儿。
告别了董父董母,一行四人上了一直候在门外的马车,往任府赶去。
任宇大约是皮的久了,上了马车就倒在了董璃的怀里,睡的极香。璎子却抓着小秋,问着刚才董母说的那些事儿。小秋虽然尚未出嫁,但平日里听人说的也不少,哪里像璎子,什么都不知道。此时听璎子问了,却也只羞红着脸,不予作答,只让她不要问了。
董璃静静的靠在车厢壁坐在那儿,面上带着浅笑看着璎子与小秋,实则心思早就远远的飞了出去,想念着那远方的人。
……………
求推荐~~~
第一卷第八十一章出事了
第八十一章出事了
初秋的夜已经微凉,车厢的窗帘开着,偶尔一丝凉风钻进车厢内,带来丝丝凉气。
璎子只顾着与小秋皮闹,那俩人的感情倒是越来越亲近。
董璃兀自想着自己的心事。算起来,任海离家已一月有余,半个月前就已到了京师。初到那儿,事务繁忙,但还是抽了空子给董璃寄了封平安信。
任海本就不是那种矫情的人,虽在董璃面前有些痞气,但在旁人面前都是一副冷面孔,因此写的信也很是简短。只说他已到京师,一切安好。让董璃也照顾好家里,顺便给他**问安。
寥寥几语,任姜氏初始满涨的情绪一下子就落了下去,埋怨任海笔墨都舍不得多用一点。心里也明白自己儿子就那个脾气,这么多年来都是如此,要是他信写的长了,她倒是要担心他那边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董璃心里也有些失落,但想来这封信毕竟是给一家人看的,当然不能写些只有夫妻二人才可以看的东西,心里慢慢倒也释然了。
路上此时已经没有什么行人,大多时候只有董璃他们这一辆车在行驶。因此马车也比去的时候速度快了许多。
到了任府后,董璃才将任宇叫了起来,任宇揉揉眼睛,撒娇着让他娘抱他下去。
任宇已经不是三两岁的孩子,董璃这副身子骨本就柔弱,哪里能将任宇抱起来。可是看他刚睡醒的那个懒懒可爱的样子,董璃心头一软,答应了一声,将他给抱了起来。不过说好只走一段路,待会儿他就要下来自己走。
好在任宇被他爹娘教育的很好,虽然还是个孩子,但也知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道理。在进门没多远后,就抱着他娘的脖子道:“娘,放宇儿下来吧,宇儿可以自己走回去咯。”
实话说董璃早就撑不住了,毕竟任宇的体重摆在哪里呢,好歹也有四五十斤。董璃平日里抱他并不是很多,一下子抱起来,撑不了多久。
这下听任宇主动说要下地,便连忙将他放在了地上,直起身子的时候,还捏拳捶了捶后背。
任宇见董璃如此,忙乖巧的跑到了董璃的身后。董璃正讶异他准备干什么时,却见他捏着小拳头,不轻不重的在她后腰上敲了起来。
任宇身量并不高,就一般孩子那样,刚好也就捏着拳头能够到他娘的后腰。
董璃心里有些感动,这个孩子到底是“她”生的,虽然她没有感受到十月怀胎的感动与欣喜,但母子二人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却时时刻刻萦绕在心头。
只是心里到底多少有些缺憾,若是她能有一个与任海的孩子,想来她对现在的生活会更满意吧。只是至她来到这个时代这么久,一直都没有怀孕的消息。也不知道是不是她身子骨弱造成的。
这些想法也就在董璃的脑子里转转,心里对任宇的喜爱却不曾减少分毫。
一天没有去织云坊,董璃第二天起来,早早的就去了。柳玉儿虽然已经出师,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欠缺磨练。不过既然昨日没有人找她,想来也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董璃到了织云坊,便去了后院,柳玉儿还没来。董璃便自个儿翻了翻账簿。
凉城虽然不大,但毕竟是在鱼米之乡,有钱的人家不在少数,而织云坊的料子很多是从京城那边拿过来的,品质上不是其他的店能比得上的,因此家境稍微好点的夫人小姐都会在织云坊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