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说参同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等于打了一针双性荷尔蒙,非常滋润。不只一 个地方变化,每个细胞都在转化,所谓“施化流通”,普遍 地施开了。
“方其日月合符之际,天气降人地中。神风静默,山海 藏云”,这最后八个字文学境界很妙,可以写一副对子。“一 点神明,包在混沌窍内,无可觅处,此即一念不起,鬼神莫 知境界。故曰,天地神明,不可度量。”所以,混沌境界是 道家的基础,真正的基础,普通所讲的百日筑基,能够到达 这个境界才是第一步基础成就,还要再进一步修的。做工夫 到达“日月合符”,就是刚才讲“日月合璧”,太阳、月亮合 于轨道,这两个宁静了,到达这个境界,“天气降人地中”, 用宇宙现象做比喻,这就是每年仲春阴历的二月,古人有一 个形容,就是《红楼梦》中的话“春困”。春天人很困倦, 没有精神,尤其是年轻男女,到了所谓怀春期,性知识刚刚 开始,身体刚刚成长,春困得非常厉害,早晨叫他背书包上 学,那真是莫大的处罚。我深深感觉,我们当年读书比你们 现在舒服,到了春困的时候,不上学佯称病了。
春困这种现象就是“天气降入地中”。道家这里面又产 生一些方法,我们不好讲他是旁门左道,旁门左道并不是骂 人,旁门也是门,左道也是道,不过迂回一点而已。有些道 家加一些变化,是有意的、想象的,先守在上窍,慢慢把上 窍的气用意识引导下来。为什么要这样修呢?他有所根据, 就是“天气降人地中”。这种工夫方法,也合于道家的原理, 属于导引的方法,纵然有效果,但价值很低。真的道是道法 自然,听其自然,工夫到了那个境界天气就自然下降地中, 头部的感觉忘了。所以你们学佛或学道的,打坐做工夫最痛 苦在哪里?就是头脑整个的感觉忘不掉,所以你感觉气在这 里动啊那里动啊,那都不是脑神经的反应!真到了头脑气 满,就忘掉了头脑,天气自然下降,感觉身体没有了。其实 不是没有身体的感觉,是你整个的脑部的思想、思维、意识 停掉,那就是到“天气降入地中” 了。
混处境中
那个时候他用八个字形容,“神风静默,山海藏云”,每 一个字都不得了,这八个字用得妙极了,而且对仗非常好。 气就是神风,气聚神凝;“山海藏云”,等于秋天到,万里晴 空没有一点云雾,云都藏起来了,就是天气晴朗到极点。所 以禅宗祖师形容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就是这个境界。朱云阳祖师这八个字,跟禅宗祖师这些名句 的价值都差不多,“山海藏云”就是“万里无云万里天”, “神风静默”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处处灵明,处处反 映。这个时候,我们生命本来的这一点元神灵明不昧,包在 混沌窍内,在混沌真境中,无影无踪。这个时候你有知觉 吗?没有知觉;没有知觉吗?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 万里天”,无所不知,也一无所知!禅宗经常讲到无念,唯 有此时才能到达真正无念。
所以学禅也好道也好,都是一个境界,表达方式不同而 已。天下真理只有一个,不论中国人、外国人,古人、现代 人,生命都是这个样子,没有两样,名称不同罢了。到这个 时候才叫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不起,鬼神都不知你藏在哪 里。为什么鬼神都不知?因为你藏在鬼神那里所以不知。庄 子讲过三句话,“藏舟亍壑,藏山于泽,藏天下于天下”, “藏舟于壑”就是我们打坐修定,把念头收到中间,属于小 乘中最小乘的境界;“藏山于泽”是中乘的境界,比较好一 点,不管身体,只管念头;大乘的境界是“藏天下于天下”, 所以找不到了,他藏在本位,鼻子就放在鼻子,眼睛就放在 眼睛,所以找不到。因此我们眼睛可以看别人,没有办法看 自己,“藏天下于天下”就是在本位上。


庄子的书你觉得难读,其实一点也不难读,他都明显告 诉你了,是用比喻告诉你的。这三句话你懂了,做人处事的 道理都在其中。有时候要“藏舟于壑”,要保留一点,有时 候“藏山于泽”,最要紧是“藏天下于天下”,但是你讲了人 也不懂。这没有什么秘密,把秘密公开了他也不懂,为什么 呢?因为人都好奇,喜欢向外找。所谓一念不起很容易,每 个人都做得到,所以佛家的修法与道家不同,是反过来走, 他高明也在这里。其实是一个路线,先做到一念不起,自然 就混沌了。严格讲佛家跟道家的东西是一个,只是进入的方 法不同,搞不清楚的话还以为有差别。其实什么三教五教都 没有差别,道理是一贯,不是一贯道那个一贯,一贯起来, 就是孔子说的一个真理,没有其他。一念不起,那是鬼神不 可知的境界,这个境界原文是这样讲的:“故曰,天地神明, 不可度量。”
“天人地中,阳包阴内,归根复命,深藏若虚。不啻龙 蛇之蜜九渊,珠玉之隐川泽”,这个时候,阳进入阴里,阴 代表宁静,不动;阳代表流转活泼地走动,这是“归根复 命”的境界,命功的基础有了。修道做工夫到混沌的境界, 可以说命归你所有了,这是说命功的工夫到了。不过随时要 能入混沌,不是瞎猫撞到死老鼠,偶然一下不算。我访问过 此地的一位老前辈,巳经九十岁了。三十年前我到山上去见 他,我说,听说你过去曾经入过几次定,我断定你那个时候 没有超过三十五岁。他说是啦。我说,你三十五岁以后,再 想随时进人那个定境做不到了。他说对了!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弘法事忙。我只好笑一笑,不谈了。这就是工夫来撞 他的。你们注意啊,你们年轻偶然撞到这个境界也有,一念 不起,那是瞎猫撞到死老鼠,那不算本事。你要随时做到要 进入那个境界就可以进入,这样命功就有把握,基础才算建 立。不要在这里听过,出去就吹,变成大师,害人害己的事 不要干。人生有三件事不要做:自欺、欺人、被人欺。真修 道的人,这三件事都不做的。
如果做到“阳包阴内,归根复命”,可以说命在你手, 真能够到达了,自然祛病延年;以儒家来讲,才真有资格说 变化气质。这是第一步开始,等于你得了胎藏,这个时候 “深藏若虚”。这句话有两个意思,第一工夫到达这个境界, 身上六根不动。禅宗祖师形容,如鸡抱卵,昏了醉了一样, 踢一脚都不动,忘我了。这个时候修道工夫到了 “深藏若 虚”,这是一面。另一个意思,修道工夫真到这个境界,要 谦虚不要傲慢,不要认为了不起,做人做事“深藏若虚”就 好了。这个时候“不啻龙蛇之蛰九渊”,等于动物冬眠一样, 像蛇到了冬天,嘴里含一口泥巴钻到洞里,几个月都不会 死,一口气就保持住了生命。“珠玉之隐川泽”,好的玉含藏 在内不动。
养气以归根
“谭景升曰,得灏炁之门,所以归其根。知元神之囊, 所以韬其光。此之谓也。”谭景升是道家神仙人物,名叫谭 峭。他有一部著作《化书》,你们青年人值得研究。谭子这 本书,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内 容很多。他的父亲是唐代一个“国子司业” ~唐朝的国立 大学校长就叫国子祭酒,司业相当于副校长。那时国立大学 只有一所,不像现在。他父亲只有这个独子,可他天生喜欢 修道,离家出走了。古代的青年也发生这些事,所以青年都 是问题,有人请我演讲青年问题,我说青年从来就是问题, 凡是青年人一定发生问题。你看这位神仙也是这样,过了若 干年回家了,父亲很高兴,他住了一阵子还是要走。他已经 修道成功了,是有名的神仙,他最有名的一首诗:
线作长江扇作天辍鞋抛向海东边 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
道家讲蓬莱等于学佛的人讲极乐世界一样,是个代号。 “蓬莱信道无多路”,代表神仙成道很容易,“只在谭生拄杖 前”,道就在这里。“谭景升曰,得灏炁之门”,就是形容他 的话。“灏炁之门”是孟子的话^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充塞于天地之间”,就是这个道理。“得灏炁之门,所以归其 根”,是要进人混沌灵明的境界。
“知元神之囊”,晓得元神的根底,“所以韬其光”,这神 光就内敛,神光往内走不向外。我们现在六根、头脑聪明向 外发展,把生命消耗了,要把生命重新修回来,就韬光养 晦,神光内敛是养生之能,“此之谓也”。他这里引用谭峭的 话就是这个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