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勃列日涅夫不以为然道:“阿富汗的局势现在很有利于我们,而西亚地区目前并没有值得我们介入的因素。林海同志未免有些过于制造紧张了吧?反而我们认为,你们和YN之间在边境的紧张局势有加重的趋势。中国政府的声明中强调保留一切解决问题的手段,是否也包括使用武力呢?”
林海道:“勃列日涅夫先生,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提醒。既然我们之间的观点有这么大的分歧,我认为还是暂时搁置不做讨论为好。至于对错与否,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至于中国和YN的紧张关系,完全是由YN方面造成的,我们对YN并没有任何的威胁,但现在的情况是几十万的难民是在我们国境内,而不是在YN境内。这给我们经济上带来的巨大压力、给边境地区造成的不稳定,特别是给中华民族感情上带来了巨大伤害,对此我们绝不会无动于衷。我们希望苏联利用自己的影响劝说YN早日执行联合国安理会XXX号决议,使其尽快回到维护两国国传统友谊的正确立场上来。我们不愿意使用武力,但使用武力是我们最后的选择。而且我们也不会无限期的等待。
勃列日涅夫道:“难道你们就不怕影响到刚要缓和的苏中关系吗?要知道,如果你们对YN使用武力,苏联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理。”
林海道:“我们不希望看到由于我们对YN采取的正义行动影响到中苏关系。但在这个牵涉到民族大义和国家尊严的原则问题上,我们不会做任何的妥协和让步。我们也希望苏联方面认真考虑其中的利弊。”
本来勃列日涅夫也没有把林海作为一个可以对等坐在一起谈论世界局势的人物。会见的目的主要是表明对改善两个关系的姿态和认可,所谈的话题也不过是想炫耀力量罢了。但没想到林海却另有观点,最后自己不小心一句话还**了双方这两天一直回避的中Y关系问题,至使林海借机表明了中方强硬的立场,也给会见带来了不愉快的气氛。
见此,一旁的葛罗米柯道:“我们的立场还是希望中国和YN两国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我们也会向YN方面表达我们的观点。我认为怎么样来落实我们双方达成的共识,才是我们两国目前的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林海道:“我赞成葛罗米柯先生的看法。同时也希望这是苏联方面的正式态度。”
本来作为礼节性的会见,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不料刚才有些情趣不假的勃列日涅夫,这时却显示了他性格的多面性,突然又兴致勃勃的提出邀请,让林海观赏他放在避暑车库里的几辆轿车。
传闻勃列日涅夫有几大爱好:汽车、勋章和打猎。利用一国首脑的有利条件,那些西方的政客也投其所好,他确实收藏了不少好车。也特别喜欢在外国政要和巨亨面前显弄。
勃列日涅夫既然有这个兴致,林海淡然也乐得一饱眼福,同时也可以缓和刚才的气氛,于是很高兴的就答应了下来。
车库是与别墅相同的,里面同样供着暖气。所以也不用再加衣服,数名官员就簇拥着勃列日涅夫和林海来到了车库。
林海一见停着的那五部车果然名不虚传,有劳斯莱斯、卡迪拉克、奔驰、雪铁龙,还有一部银色的林海也不知叫什么名字。
不过见林海毫不犹豫的说出了四部车的牌子,而且对这些好车并不显生疏,反而很内行的欣赏起来时,苏方人员都有些吃惊。在他们的意识国最好的车也就是苏联当年赠送的吉斯了。
然而到了这个份上,林海要能安静才算怪事了!他一边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了欣赏那部劳斯莱斯上,一边不经意的把几部车的产地、历史、特点都讲述了一遍。就这他还不罢休,又从车的外观造型说起,预测了数年、十几年以后轿车的发展趋势。让人感觉到在他的眼里,过不了几年,除了那部劳斯莱斯以外,其它的车都不值一提了。当然防弹性能除外。
在双方翻译的奋力解说之下,勃列日涅夫的苏方人员对林海的高谈阔论听得是目瞪口呆。这情景简直就像老师在给学生上课。
到最后,林海竟提出来要开一下那部劳斯莱斯。借口是看看它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原因很简单,其它车林海前世的时候都开过,就是自己没有,也会拿别的老板的车互相换着以体验一下,唯独就是没有开过劳斯莱斯,因此就想趁机过下瘾。
勃列日涅夫清醒之后并没有立刻答应林海的请求,而是喋喋不休的向林海追问他没有听明白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要是弄清楚了,在西方那些外国首脑面前自己又可以有高人一筹的表现。
而林海这时却缄口其言了。
勃列日涅夫明白不让林海触动他的爱车是不行了,于是只得叫人坐在了劳斯莱斯上陪着林海,接着又让人打开了车库的电动门,自己也做到了一台奔驰的驾驶座上启动了发动机准备跟出去。
车库里的温度在二十度以上,因此林海将发动机打着以后审视了一会劳斯莱斯的内饰及档位,又觉得座位距离稍有些近,但是为了尊重主人也就没做调整,仅两分钟左右就缓缓起动了身躯庞大的劳斯莱斯,慢慢的驶出了车库的大门,把随后驾车跟上的勃列日涅夫心疼的皱眉头。
林海刚一驶出别墅的车库,就有一辆卧车出现在了他的前面,压低了速度给他当起了前导,这令林海大为不爽。沿着别墅外不太宽的路面行驶了几十秒钟之后,林海一加油门就要去超前面的引导车,吓得那台车赶紧提起了速度,林海这才惬意的作罢。
这时,他真的体验到了什么叫平稳和安静。车体就像贴地一样的没有一丝晃动,要不是发动机转数表在显示,还真怀疑汽车熄火了。
围着别墅外林间的道路转了几公里以后,林海这才意犹未尽的驾着劳斯莱斯驶回了车库,让一直紧随其后的勃列日涅夫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下车以后,林海也实在挑不出劳斯莱斯的什么毛病,便直怨道前面的车开得太慢,让他不能完全体验车的性能。
勃列日涅夫害怕林海再打别的车的主意,赶紧一连声的夸林海同志车开得好,不过他对未来汽车的构想意义要更大一些,足以让那些顶尖的设计师失业,还是请回到客厅里商议一下怎么样夺那些人的饭碗。
此时的勃列日涅夫竟没有了先前那种木讷和虚荣,反映及口齿都灵便了许多,笑意也一直停留在了脸上。
再坐到客厅里时,双方的话题便涉猎广泛了,除了政治以外几乎是无所不谈,如若不是年龄相差巨大,估计连女人的话题也跑不了。不过还是擦边的涉及到了服饰、化妆等方面。勃列日涅夫聊到兴致亢奋之处,竟提出来要送给林海一部吉尔轿车。
林海摇头道:“谢谢勃列日涅夫先生!汽车就免了,要是送一辆T72我倒是很愿意接受。”
T72是苏军最新装备的主战坦克。林海的诙谐让所有人都放声的大笑。
勃列日涅夫道:“林海同志,我不敢想象你要是把T72开进了YN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所以我建议你还是到我们这里当一个汽车厂的厂长,把你生产的汽车卖到YN去更让人可以接受。”
最后,勃列日涅夫硬是把林海挽留了下来共进午餐。饭后竟然带着酒意亲自驾车,一阵疯狂的把林海送送回了他住的别墅。
看着林海下车后卡白的脸,勃列日涅夫坐在车上得意得狂笑了一阵后便又一溜烟的飞驶而去。
说实在,不管两国关系怎么样,对外国领导人不掩饰其鲜明个性这一点,林海倒是很欣赏。
下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和驻苏大使来到了别墅。林海和葛罗米柯分别代表两国签署了关于缓和中苏两国关系的会谈纪要。其中强调了一点,此纪要未经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单独向外公布。
自此,林海此次苏联执行的任务已圆满完成。
庆祝晚宴结束以后,林海就准备跟随副部长和大使返回使馆了。
临走前林海把皮箱里的香烟、茶叶还有没用过的两个手帕都搜出来,一并送给了伊丽娜和两个杂工大婶,向她们这几天来的周道服务表示了感谢!对没有专门为女士小姐准备礼品表示了歉意。
第二三三章 回到北京
一天之后,那名“生病的”中苏边界谈判中国代表团成员,因身体不适宜莫斯科的气候下生活,在两名使馆人员的护送下提前乘飞机返国。(
苏联只有外交部两名普通官员到机场为那位戴着大口罩和皮帽,身裹大衣动作迟缓的代表团成员送行,一切都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