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日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仨月,汪洋不见葛佛童打电话通知此事的进展情况,实在等不及,就又取了八万元给葛书记送去,这样才得到那块土地的使用权。

  不是说汪洋脑子活,做了几个大项目后,有了摆调资本,也出国考察了一圈,回来摇身一变竟成了一名港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汪洋为了享受市府对港商的种种优惠政策,便跑到注册条件较为宽松的香港成立了“摸摸天集团公司”,从此,他这个生于光市长于光市的人摇身变成了“港商”,享受着三资企业的各种优惠,在大陆搞起了房地产扩张。谁不知道汪洋是地地道道的内地人,所以人们都戏称他是“土生港商”。

  汪洋想把整个九里岗的土地征用了办个高尔夫球场,便找到葛书记的办公室,把征地报告承上,请他审批。葛佛童接过报告,看也不看就扔到桌上,仿佛汪洋真的是港商而不是老乡,他俩根本就不认识似的。汪洋见此情景,顿觉大事不妙,赶紧从自己的皮包里拿出十万元塞入葛的皮包里。葛这才微一拧嘴,提笔在报告上签字批准,并在实际操作中让汪洋得到了不少实惠。

  任伟尝够了喝粉笔灰之苦,依靠妹夫石佛子的关系弃教从政,很容易就混到光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的位置。

  任伟上任伊始,恰逢经营城市之风一浪高过一浪,旧城改造地毯式铺开,开发区扩张大刀阔斧进行。这些都无不与土地打交道,无论谁做任何项目的能否权和办证权都集中在“土地爷”任伟的手中。这就使他面临着群蝇盯肉的腐蚀,结果他禁不住诱惑,很快被金钱和美女征服了。

  欲知任伟是怎样被金钱和美女征服的,还得看下文咋说。

  本书由。。提供下载



第五十九章 逝去的堰塘
更新时间:2010…8…29 21:04:38 字数:2690


  任伟初涉官场,难免有些幼稚和作风上的轻佻,全然忘了《春秋》之义。
  任局的春风得意史话很多,不外乎利用官位效应猎财猎色。

  譬如,国土局每招开一次土地招投标会议,会前他的办公室窗外就会挤几层开发商派来的公关小姐。她们一个美过一个,举着牛皮纸袋翘首等他验资。他每抬一下头都会被一双双彗星一样火辣的眼睛灼伤眼,低头沉浸在成功男士的感觉之中。由于人太多,每个小姐进屋来也说不上几句话,就放下纸袋走人。任局的所谓“验资”就是“验姿”,只要有几分姿色的他就在纸袋上暗做记号,特别扎眼的就当面要手机号和姓名,保存到手机上。

  有些小姐等不及了就隔窗把纸袋丢进来,回去听信了。这样的做法有时也会逗起任局的兴趣,闲暇时打电话约见以免埋没了“王昭君”。

  按照通行的惯例,牛皮纸袋内除了装有开发公司的资质及实力报告外还必不可少一个红包,公关小姐的联系方式则在红包之内。任伟的“工作”就是看红包内钱的多少或约见了小姐能否上手而定在招标会上推荐哪几家公司,至少不提反对意见。

  根据地块利益的大小,各个公司送给他的红包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甚则上百万。送钱多的,他就留下小姐的名片,招标时倾向性照顾。送钱少的,小姐他又看不上,名片他就扬手扔向纸篓方向,管它进去不进去,反正有清洁工清扫。一场招标会下来,他至少要收它个几十万,展玩七、八套石榴裙。没中标的也不会怨恨他,因为笼络好了他,以后还会有赚钱机会。

  招标会是明处操作,任局就有这么多甜头,其实更多的土地成交是在暗箱里操作的,一对一,当面鼓,对面锣,做生意一样,你开你的价,我砍我的钱。任局不怕你砍市府的价,就怕砍他的价。一块地,他其实并不关心卖个啥好价钱,能为市府创造多少效益,而是操心对方舍得给自己出几位数。只要回扣多,便宜卖了也在所不惜。他就是这样,宁可市府蒙受损失,只要自己捞得多就行。地卖出去了,管你做啥,倒卖也行,荒着也行,放羊也是好的。

  由于众多建筑公司的蜂拥开发,市内市郊近70年内已无土地可开发了,能做的题目唯有向农村发展。

  几千年的农村哪儿有下水道,但也不是放任自流、不采取措施的。不知从哪朝哪代开始,都是在村庄中挖出一个大堰塘,作为家户人家生活污水的大渗坑。这样的大渗坑每村都有一个,脏水汇流到这儿慢慢洇掉。

  这堰塘除了做大渗坑外,还有许多作用。它雨天用以蓄洪;蓄满水的堰塘是一村人很好的洗衣池;堰塘旁边箍个井,塘水洇过来,就是一村人的饮用水;热天村民在塘里洗澡,水牛、猪、鸭、鹅也都在里边游泳纳凉;干旱天可以从塘里挑水去浇菜;村民在塘里沤麻泡树:塘中种藕养鱼,可以丰富一村人的餐桌;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心中都有非常浓厚的恋堰塘情结,他们的童年是在塘水中泡大的,说不完的童年趣事都发生在那里:学狗刨、扯仰板儿、打水仗、钓鱼、逮龟、捉龙虾、扎青蛙、摸藕、够莲蓬、冰冻三尺好溜冰……

  就是这么好的池塘却被开发商看中了。

  汪洋派了三名小姐攻关,并送上一辆豪华轿车才把任伟拿下,签字将离城最近的二十个村庄中的堰坑都批给他,前提是作为废地,不要一分钱。

  汪洋高价聘请国家设计院资深工程师亲临现场指导,调来大型挖掘机将二十个池塘的淤泥清底扩宽,直到四壁和底部见干土为止,然后打桩下脚,铺钢筋,浇灌混凝土,盖起二、三百层的摩天大楼,高一、二公里,为创世界之最。

  众百姓纷纷找市里解决下水问题。葛佛童受了汪洋的意思,派“迁村腾地工作组”的精兵强将逐家逐户做工作,劝农民干脆弃矮屋而住大厦,散乱的村舍市府收购、拆除,腾出地块办厂,其效益是务农的百倍。这一创举竟成为葛书记生平最大政绩。

  饶恕见汪洋开发堰塘占了先机,也赶忙来攻关葛书记,意欲买断全市农村所有的堰塘。汪洋闻讯,忙向任伟告急:说这么大的便宜买卖,错过了将成为千古遗恨。任伟搬地委书记石佛子制约市委书记葛佛童,其结果是贿款纷纷流向省委书记江大桥,以求压服对方。

  最后经江大桥从中调停斡旋,两方达成协议,全市共计3200个堰塘由饶恕和汪洋平分秋色各买断一半,任两方建造摩天大厦。

  一座座大厦直插云霄,全市农民一步登天享受上了现代化蜂窝式楼居。城市低收入的穷人,想在繁华闹市区买房已不可能,长期租房将永无了期,也只得贷款到农村购筒子楼,住进大厦。

  摩天公司和摸摸天公司在深挖大厦地基时不约而同地发现了一个问题:挖到相当的深度,偶尔会裸露出大石头,在石头上取样送地质部门检验,竟是含金量极高的金矿石。他们当然不知道了,这是二万把含金量高的流星引向月球所致。

  两公司于是在地上盖楼,在地下向四面八方挖洞找金矿石。他们在寻矿时总结出一个规律:往西方大河方向多沙土,根本找不到金矿石;往东方丘陵方向多黄土,每挖出二、三十米就能见到金矿石,真怀疑是黄土在慢慢变金子。

  于是两公司广招民夫成立了采矿队,从城郊的地层下开始,向东方挖掘出稠密的地道,采矿炼金,搞起了黄金深加工产业。

  直到这时候,饶恕才意识到汪洋买断九里岗是发了大财,那哪是一座黄土山,而是一座金山啦!他必须尽快买下另一座山。

  饶恕搞这么多年建筑,做了不少大项目,给许多单位盖过标志性建筑。大多数单位的钱还是好要的,唯有市委直到现在还该着他1800万。饶恕想到了一箭双雕,要下伏龙山,抵他的1800万。

  伏龙山,饶恕志在必得,如果直接当面给葛佛童讲,中间就没有了缓冲和游刃的余地,万一被拒绝就很难补救。为了能最终达到目的,就得讲点迂回艺术:先找个中间人去探一下路,尽管要多花些钱,但却是为了双保险起见。

  饶恕找到了宋抗镇镇长万佛光,提出只要葛佛童能落实以山抵债之事,他将一次性送给葛100万,同时,作为中间人的万镇长,他也不会亏待,愿意给80万的润舌茶资。

  受巨额提成的鼓舞,万镇长不遗余力地从中跑腿费嘴,力劝三弟做下这桩“买卖”。同样,听到有100万之巨的好处费,葛佛童就把此事搁在了心上。经过三个月的“做工作”,终于在葛佛童主持的一次市委办公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