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灿点点头。后世苏灿的印象中,徐建川出了车祸,徐老太爷病危,总公司权力发生转变,开始朝着私有化发展,应该是沐开得了势。而直接导致苏理成的建筑工程四处,都遭到了拆分,自己一家人的生活并不太好。
如今又面临这个时刻,但是苏灿却并不担心,因为根据后世的情形来看,这个时期应该早出现了集团私有化。徐建川早已经遭了车祸。
于是可以肯定,苏灿的重生,一家人搬到大榕建工,无形中,已经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最重要的问题是,当徐老太爷退下去过后,自己父亲能够在新一轮的人事调动权力分配中,获得怎样的利益。目前苏理成已经工程公司副总,还能够坐火箭的飙升到总经理的位置上面吗?
苏灿心有些发跳,这可是不一般的事情,若在政府部门,想要让自己父亲这种只是一个小科员的人,跃升到现在这种正处的位置,需要熬多少日子,如果能够站在总经理的位置上面,成功晋级副厅,在体制上又升了好大一级,达到别人一辈子都走不完的道路。
类似大榕建工这种大型国企,才是真正蹿升极快,却又不引人瞩目的地方,也是能够诞生出最年轻官员的地方。
徐老扫了苏灿一眼,拄着拐杖站起来,苏灿赶忙来扶,他却一手挡开,伸出手在他肩膀上捏了捏,还是那种力道,会让人生疼,却开朗的笑了,“你的主要任务是好好读大学,为你父亲争光,至于大人的事情,现在还不是你去管的时候。”
也许是徐老的耳朵灵从王薄那里有听到什么,不过这句话倒是带着很大程度上的教条语气,总觉得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子,喜欢掺合到大人的事情里面来,多少让人觉得别扭。
……
在省报业集团的推动下,林光栋的《时尚。文化》宣传牌打得很好。菠萝传媒目前在蓉城的知名度影响力是有的,且据说这次在美国新闻人交流上面,林光栋很是出彩,一些构思甚至得到了专业媒体人的认同,事实上在平时的交流中林光栋从苏灿那里耳濡目染的一些东西,才是他所受到关注的原因。
然而一切投资公司和媒体人开始看好这个淘金求教,却带着许多前沿思想到来的充满激情的中国媒体人。
只是苏灿在和林光栋交流的时候,因为从前对这一块并不是很了解,就连这个林光栋要做的时尚杂志都是发展的副产物,所以他也只是从脑海里掏空了后世对一些时尚媒体杂志的记忆,开始无差别的对林光栋灌输。
这些东西往往是分散的,在苏灿的记忆中并没有形成系统,也是断断续续的,只是这些东西,都是此后八年后的情况,当然林光栋会有前瞻性。
也让林光栋对苏灿的惊奇和信服更深了一个层次。
所以林光栋这次不仅仅是从美国引入了一个丹尼尔李扬,还让一些媒体风头将目标转到了内陆中国的这一本实际意义上的时尚杂志。
别说是在现在这个年代,就算是苏灿重生过来的七八年后,中国的时尚发展水平也并不成熟,时尚杂志的发展更是大多停滞于模仿阶段,时尚媒体本身的办刊人对于受众定位和需求的把握不是非常准确,另外一方面也由于时尚杂志的阅读群体还没有形成固定的阅读习惯。
在苏灿看来,时尚杂志并不就代表着一种对奢侈品和稀贵物品的追捧,而是一种传播快速变节社会前沿资讯的媒体渠道,去承载许多商家品牌传递信息的渠道,这里面的商机巨大。
且中国的许多消费观念并没有固定形成,没有正确的引导,所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越加有无数拜金女,无数追捧名牌奢侈品,价值观消费观念扭曲的人踊跃而出。
“消费永远是关系国计民生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我们要做的只是正确的引导读者们的消费观念,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只想做得是,让人们不是盲目的追捧某一件奢侈品,某个品牌,而是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林光栋在七月的传媒人聚会上面,这样介绍新的时尚杂志,迎得一片掌声。
时尚文化获得一些投资商的注意和青睐,这本来是很好的一件事,不过林光栋却似乎在接下来遇到了不顺。
“我看了这个锋锐杂志,在南方做过几期,不过后来运营不善,杂志处于半停刊的状态,杂志社社长肖兆旭是江海省宣传部长的儿子,这个人很有名,我听很多人都说起过……大三辍学于上大,自己搞赛车,搞杂志,他的锋锐杂志社目前只有投入,基本上是一亏到底,杂志做得极差,一份六十页的杂志,印刷内容上面有极大的漏洞,完全就是心血来潮的富家子砸钱……也是他底子厚,耗得起,有近十家公司给他老子面子送着钱,由着他折腾,要换我们,根本玩不起。我看我圈子里朋友的那个意思,我们怎么被他这块狗皮膏药给盯上了。”
尽管林光栋对这事不喜欢说出,不过还是在收到一定消息的苏灿面前,没有隐瞒。
时尚文化受到普遍关注和讨论,不光是引来了投资商和蛋糕,也引来了想要在这块蛋糕上分一杯羹的人物,这个肖兆旭就是其中之一,肖兆旭是江海省省委宣传部肖金的儿子,在江浙沪圈子里有名的子弟,早在高中的时候就是一风云人物,基本上那一届的江浙沪重点中学,家里有一定家室地位的学生或多或少知道这个名字。
后来上了上大,结果又在中途辍学,自己组建了个浙江圈子的赛车俱乐部,搞汽车和时装的杂志,当地还有过一段时间铺天盖地的报道。都是以“大学生创业”为噱头对他大肆褒扬,只是这个肖兆旭很对不起其老子的能量,没干出什么名堂。
在最近的媒体人聚会上面,肖兆旭自然而然就盯上了林光栋,苏灿的菠萝传媒蛋糕。
要用锋锐杂志参股,和林光栋合办这个《时尚。文化》刊物,有点强买强卖的意思。
林光栋沉默了一下,随即问道,“你怎么看?”
“真想扇他两耳刮子。”苏灿道。
三百二十一
在蓉城会展中心的上岛咖啡馆是环状的设计。中间大厅是小茶座,周边是雅座,用帘子挡了起来,里面种着些许盆景,咖啡馆附近是商业园区,蜀山文具的总工厂就坐落在那个商业园区。
附近是一家廊桥饭店分店,这里可以通过立交上到三环,有车的话无论去城区还是城外,都相当方便。
附近有几个清净的住宅区,四千一平方的价格在现阶段这个位置路段的蓉城来说,显然是给有车一族的白领和金领准备的僻静居住地。
四周围满是4S店,有几家叫得上名号的公司总部也在这里,除此之外中国电信的高塔状大厦也远远在目。
苏灿和林光栋就在这里见到了这个江海省的肖兆旭。
肖兆旭穿着一件黑色真丝衬衣,胸口前三粒扣子松开,隙开的上襟让路过的几个面对面走过的女人多看了两眼。
苏灿远远的打量着这个姗姗来迟的锋锐杂志总编,面容白净,看得出有夜生活过度的苍白,长得倒也不咄咄逼人,面容不应该算帅,但目光内含,在夜店里面。算得上是会招蜂引蝶的类型。
和苏灿手头信息上勾勒出来的纨绔形象相差较远。
和林光栋通讯,对着他们雅座打了个手势,将一部诺基亚手机握在手上,准备过来的肖兆旭似乎看到了熟人,一通寒暄,声调挺大声的,打破了这阵咖啡馆的宁静。
对方那一阵也比较年轻,都是二十七八近三十岁左右,问肖兆旭什么时候从杭州来的蓉城,最近都没怎么听到他的消息了,在蓉城多久,听今天肖兆旭是见朋友,就说过两天出来耍一下,圈子里有人互相认识下之类的招呼云云。
对方是五六个人,看模样不是普通的小白领,也差不多都是有自家企业的人。
其中一个和肖兆旭最熟的男子凑近了一些,“过几天来的那几个小子,其中一个老头子是宁西烟草局的,另一个是上海房老板,两个人一个在宁西搞道桥工程,一个鼓捣了个修车厂,个人存款都不低于七位,这个数。”他凑耳朵边上对肖兆旭说着,一边三根手指头并拢戳了戳。
三百万身家的家伙?
肖兆旭“哦”了一声,心想那得见见认识认识,又道,“那好。什么时候,我这几天都在蓉城,办些小事。”
“我就指着那搞修车厂的哥们儿肯定对你胃口,你那杂志我们都看着那,最近一期办的不错,继续发达啊。”
肖兆旭笑着,他的杂志已经停了三个月了,哪里有最近的一期,不过这些东西,别人给的面子就受着,自己也不能下不来台是不是,心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