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日军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原因。征服中国乃其全盘构想,征服平津、征服华北也不过徒扩大一块地盘而已。但如果打通绥察通道,使华北日军与关东军连成一片,则日军战略态势顿时能有重大改观。依据中国北方的基地——东北、华北为后盾,日军便有了巩固的后方,有了硕大无比的战略基地。下一步往小了说南下太原、西进包头,往大了说可沿平汉线南下直取武汉,迂回东南,那时日军就将赢得全盘主动。
如果说南口、张家口是遏止日军宏大战略企图得以实现的第一道大门户,那么南口则成了这第一道门户的前哨阵地。背靠长城的南口,顿时成了中、日双方争夺的焦点,一场血战势在难免。
北平、昌平,日军迈着新的征服者得意而狂妄的脚步向南口扑来。
南口以北长城外,汤恩伯的13军却遇到了麻烦。
7月25H,汤恩怕派出接防的13军参谋长吴绍周来到了张家口察省省府,就13军接防南口的事宜与察哈尔省主席、67军军长刘汝明将军接洽。听完吴绍周的介绍后,刘妆明先是一脸的惊讶,连称尚未接到命令。在对方多次解释了设防南口的紧迫性后,刘汝明又轻描淡写地说道,“南口目前并无大碍,前晌听说日本骑兵骚扰,但已被我守军击退,现在日军并无大规模活动。”
从刘汝明冷漠而猜疑的脸上,吴绍周清楚地看出了拒绝和不信任。刘汝明是宋哲元的老部下,察哈尔是他多年经营的地盘,眼下中央军的突然到来,显然惊扰了这位地方长官。吴绍周清楚刘汝明在想什么,也没再多说,便退了出来。军情紧急、出来开路却无功而返,回去可怎么交待。吴绍周与随同参谋彭静秋少校商量后决定在张家口先住下来,等等再说。
大战迫在眉睫,但张家口却还是那样地安静、平和。自平律战事爆发后,全国许多城市都封闭了日租界,限制日本人的活动。但吴绍周不但在张家口大街面上见到了身着和服或佩着日式刀的日本人,还听说日军特务机关仍住在天主教堂里。
“这儿哪有一点儿战争的影子?难怪29军在平津败得那么快。”吴绍周怨恨地对身边的参谋彭静秋说道。
()免费TXT小说下载
当晚,67军参谋长杨然来到了吴绍周下榻的旅社。
杨然与刘汝明不同,他并非西北军出身,而是陈诚派给刘汝明的参谋长。
他的到来,果然给吴绍周带来了一条好消息:刘汝明传话,表示欢迎13军接防。但看来刘汝明疑心未除,以客军入市会引起军民误会为由,禁止13军通过张家口。
吴绍周刚刚松懈下来的心重又吊了起来。
13军南口作战,日后少不了察省地方及67军的帮助。以目前刘汝明这种心态,别说帮助,弄不好会再拖后腿。想到杨然的特殊身份,吴绍周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接问道:“南口是敌人必争之地,大战迫在眉睫,刘主席对平绥线上的形势究竟如何估计?”
杨然惨然苦笑着说道:“当然是希望13军立即开来,可有些事是没法明说的,看来也不是你我所能解决的,最好还是你们能想想办法。”
吴绍周摸清刘妆明脉搏后,电示汤恩伯速与南京联系,由南京出面解开这难解的疙瘩。“刘汝明拒绝友军接防,影响抗战”的电文很快便经汤恩伯之手转到了蒋介石的手中。
蒋介石颇多心计,见电后批交军委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处理。
由于刘汝明是过去冯玉祥西北军系经冯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而冯玉祥此前因蒋介石对日避战,多次公开发表讲话或作诗嘲讽老蒋。今日老蒋有心抗日,而冯的老部下却从中作梗,你冯玉祥该作何解释,蒋介石想在这件事上回击冯玉祥一下。
冯玉祥一向力主抗战,自然更明白蒋介石的用意,见电后当即在原电上批示:“如所报属实、请依法拿办。”蒋介石用人之际,看来并不想把事情闹大,更不想拿办谁,当下只有再请冯玉祥从中转圜,让刘汝明赶快放行,并协助第13军沿长城市防。同时电告汤恩伯,中央已派鹿钟麟北上说服刘汝明,13军可先向大同集中,戒备前进。
三转两绕,汤思伯的13军主力直至8月5日才进驻南口,赶筑防御工事。此时,前头到达的13军89师罗芳硅团已与日军战成一团。直至8月8日,汤军全部到位,在准备未固的情况下迎来了日军的全面攻击。
自相猜疑、可悲的内耗使日军在长城脚下从容集结,从容选择攻击方向。中国军未战已失去主动、失去出击日军的先机。
当时布防南口正面的,是王仲廉89师。正面第一线南口车站、龙虎台为最早进入战场的罗芳硅第29团;罗团右侧第一线得胜口、苏林口为谭乃大之530团;罗团身后为正面第二线,由第534团进驻凤凰台、青龙桥,该团身兼师预备队使命;另外李守正的第533团暂时滞留八达岭至三堡一带未用。用师长王仲廉的话说,南口突击点多,开始宁愿让第一线团打得苦些,也不愿日后处处堵漏时无兵可调。他的兵力配置得到了军长汤恩伯的赞同。
汤恩伯、王仲廉都想在第一仗打出中央军的威风、打出13军的威风,摆出了一副与日军长期死拼的架式,这却把罗芳硅第529团推上了油锅。
罗芳硅在谭乃大的协助下,必须顶住日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近万人的强大攻势。
前4天血战,两军都把目光集中在南口阵地中唯一的高地——龙虎台上。日军依仗装备的优势。每次攻击前,总是先以日机对龙虎台及南口阵地狂轰滥炸。飞机炸完似乎仍不解气,又以炮兵及坦克火炮集火射击。可怜龙虎台巴掌大块小高地,终日烟尘蔽日、炮声不绝。
529团踞守龙虎台的官兵已不知修复过多少次工事,又不知被夷平过多少次,后来竟无人、也无法再去修复。倒塌的工事里、累累的弹坑中,守军身陷焦土,奋勇还击,死守不退。8月4、5、6三日,日军数千官兵猛攻南口,对龙虎台攻势丝毫不减,但每日除在阵地前弃尸上百外,无法征服这座倔强的龙虎台,无法征服一拨拨增援上去的中国军精锐。
日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付出了沉重的伤亡代价。
8月了日,龙虎台争夺战更是杀得昏天黑地。从天一放亮直至傍晚,日军对龙虎台的攻击一刻未停。守台官兵几乎一天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却击退日军从小队至中队、大队规模不等的数十次攻击,日军死尸堆满阵地前,其中还有1名大佐联队长(团长)。日军见久攻不下,对守台中国军施放毒瓦斯,守军1个加强排碎不及防,全部牺牲,龙虎台终于落入日军之手。
龙虎台一失,则南口一线阵地尽数暴露于日军火力之下,汤恩伯见状大急,指示师长王仲廉收复龙虎台,恢复防御态势之稳定。王仲廉得令,责成第265旅旅长李铣负责收复,但令王仲廉意外的是,他碰到了一个软货。
自龙虎台激战一开始,265旅旅长李铣便很少露面,原来他一直蹲伏在掩蔽部里,外面隆隆的炮串和一阵紧过一阵的枪声令他惊恐万状、参谋、副官见状虽然不悦,但没人敢当旅长的面儿说。李铣见众人坦然,自己身为官长却贪生怕死,有失尊严,便半是相劝、半皇解脱他说道:“唉!日本人炮火太强了,又有空军,咱们怎么能硬抗?265旅今天又被放在了第一线,弟兄们苦了,部队怕是也没救了。”
碰到这样的长官。265旅旅部的军官没有不憋气的。
但最憋气的,恐怕还是89师师长王仲廉。李铣几次找到王仲廉又哭又闹,不但不愿率所部反攻龙虎台,甚至还想把全旅撤下来,并反复强调自己有病,想退到后方养病。
王仲廉没功夫跟李铣这种人磨牙,索性自己带了一个营驰赴南口车站,亲自下令罗芳硅团2营营长李谨率2个连反攻龙虎台,自己便后退进驻265旅旅部,让原旅长李铣靠边休息。
当夜,反攻龙虎台以伤亡50多人的代价毙敌20余名、生擒2名,收复了龙虎台。南口全线阵地随着龙虎台的收复重又归于稳定。
89师渡过了第一次危机。
但罗芳硅团压力并未解除,以后的几天里,日军对龙虎台攻势更猛了。天上,日机从起初4架一个波次的配备增加到了8架,从昌平来增援第11旅团的板垣征四郎第5机械化师团,首先加强了对龙虎台的炮兵火力。雨点般的炸弹和满天飞啸的炮弹压得罗团官兵在龙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