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家,那管东师入沈阳!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管弦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
  在这种情况下,代蒋受过的张学良成了生活荒唐的弃土罪人,不得不于3月7日电呈国民党中央,引咎辞职。
  而王亚樵秉性刚烈,仇恨暴日,最看不上的就是内战逞凶、外战畏敌的中国将领。当马占山组织东北抗日义勇军奋起抗战之时,王曾出面负责筹募支援经费;“一?二八”事变后,19路军奋起抗日,王也宣布成立湘沪抗日义勇军。集合3千人马,开赴太仓前线,配合19路军作战。后王统率救国决死军,派敢死队袭击日军司令部,令水手送水雷轰炸“出云”号日本旗舰。对日寇深恶痛绝的王亚樵当时并不知张学良代蒋受过的内幕,因而把东北、热河丢失的罪责归到了张学良身上。怒其“不抵抗”怒其不战而退。
  张学良携夫人于风至、密友赵四小姐、副官长谭海少将等一行秘密来上海后,住进了海上闻人杜月笙、张啸林替其租用的福煦路181号公馆。尽管有杜、张的名头震慑,但张学良没几日便受到了第一次警告。有人在大门口放了炸弹。在这枚取去引信不会爆发的炸弹上附有警告书信一封,大意说:请张某即日离开上海,否则,第二颗炸弹上来,保证开花。
  事发后,杜月笙既惊恐又震怒。这位在上海跺跺脚地就乱颤的黑帮魁首,想不到今日竟有人黑到了他头上。他立刻派出大批人马,四出查访终于得悉,是王亚樵“激于义愤,干的好事。”张学良得知此事,不免着急,王亚樵的暗杀“战绩”,大上海尽人皆知。于是张请来杜月笙,挽其出面居间调解。杜月笙对别人不怵,对这位安徽的亡命徒却不敢大意。王亚樵是不会全买他的账的。由于杜月笙此前受蒋介石之命,作为张学良此次上海之行的东道主,不得已只能派人去跟王亚樵“讲斤斗”。
  张学良提出,如果王亚樵的组织缺乏活动经费,他“愿意尽力帮忙,予以接济”,以为花点钱就可了事。但想不到王亚樵的回答大义凛然,漂亮之极:“我这么做,并不为钱,而是为国家民族大义。张学良是国家民族的罪人,我作为一个国民,要对他加以制裁。”一口封死了任何花钱化解的可能。
  随后,王亚樵通过杜月笙开出解决问题的条件,要其转达张学良:
  “一、马上回到北方,重整兵马,和日人决一死战。

()好看的txt电子书
  “二、如不能战,请返东北,自杀以谢国人。
  “三、既不能战,又不能死,惟有将全部财产交出、购买军火接济关外的义勇军。
  “三条路,请张氏择一而行,否则第二颗炸弹就不会没有引信
  了。”
  杜月笙是上海社会最有实力的闻人大亨,但对王也有三分忌惮;而王自忖人手、势力远不如杜,双方“讲斤斗”的结果,是限其一月,请张学良离开上海。
  于是,在宋子文、吴铁城、杜月笙等人的规劝下,张学良下定决心,趁此机会,首先戒毒,然后立即出洋考察、休养,并将此事呈报蒋介石。张学良戒毒之心由来已久。热河之战后期,内外艰难的处境使他无烟几乎无以生活。身心枯槁憔悴,不但严重影响了他引兵征战,而且留给外界一个活脱脱东亚病夫的模样。联想到他的不抵抗政策,国人无不对他厌恶顿增。他毕竟才30岁出头,国难家仇待他去雪,痛苦委屈他要去消。他要戒毒,从头再来。不久,张学良的澳大利亚籍顾问端纳为其请得上海疗养院院长、美籍名医米勒替张戒毒。
  戒毒生活开始后,痛苦折磨得张学良脱了形。几次烟瘾发作时,张学良口吐白沫,满地打滚。有几次医生都看不下去了。准备略作退让,延长戒毒期。但张学良狠下了心,他似乎把这几年来的痛苦、屈辱、仇恨都归结在毒瘾之上,发了誓要一次戒成。每次毒瘾将犯时,他便让副官长谭海把自己捆在椅背上,并当着众人的面把铮亮的手枪“啪”地拍在身边桌上,吼道:“难受时谁要是帮忙,到时可别怪我六亲不认,打死谁活该。”
  男儿之耻莫过怯懦、屈辱,莫过杀父之仇不能报。张学良身为男儿,又是东北3000万父老的父母官,这沉重的压力终于征服了难以想象的苦痛。再说王亚樵1个月的期限并不长,到时即使王亚樵炸不死他,在中国再闹个满城风雨,张学良也丢不起这个人。
  内外压力,终于促使他一次戒毒成功。4月初,张学良病情已稳定下来,枯黄的脸上终于有了红润,这不但令张本人大感振奋,更令张学良身边的人欢呼雀跃。
  张学良有了一种新生的感觉。
  4月10日,张学良偕夫人于凤至、密友赵四小姐及卡尔佛医生,从上海登上了一艘意大利邮轮,远渡重洋,赴欧洲考察。此时,王亚樵限定的1月期限即将结束。
  3年多后,当张学良在西安发动兵谏时,不知王亚樵作何感想。如果3年前上海的一颗炸弹结束了张学良的生命,那中国全国抗日局面又不知要拖到何时,中国的历史也许就是别一个写法。
 
长城,古老的御术难御敌
 
  1933年3月,张学良在蒋介石的逼迫下,放洋出走西欧。
  张学良前脚走,蒋介石后脚就委任了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的新委员长。刚从江西“剿共”前线大败而归的总指挥何应钦代理了张学良的职务,进驻中南海居仁堂,主持华北军事。
  此时的华北,随着中国军热河战败,已是边关告急战云压顶。
  危急时刻,蒋介石把曾留学日本、在国内被视为“亲日派”的何应钦放在多事之秋的华北,完全体现了南京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既定国策。华北不似东北,蒋介石对东北可命令部队不放一枪而后退,东北毕竟易帜归入中央不算太久,对华北他却不敢。华北是中国北方的中心,有着象征着大中华的千年古都北平。放弃华北,无异于放弃半个中国。
  何应钦赴华北前,蒋介石指示这位“位极人臣”的国民党军第2号人物:此去华北,应拒日军于长城各口外。军事上迫不得已时,可与日军交涉停战。
  何应钦上任几天后,便向华北各部队颁下战斗命令:
  命傅作义将军率所部第7军团防守独石口,傅作义可设军团部于张家口;
  命已与敌在热河交过手的王以哲第7军先防守古北口,待中央军徐庭瑶第17军到达后再换下整补;
  命宋哲元率29军防守喜峰口,将日军顶在长城防线的突出部外;
  冷口方面的防务由商震率第32军担任。
  此外,由长城撤下来整补的东北军也得到命令:整补完毕调北宁线天津以东及冷口以东布防。驻节察省多伦的孙殿英41军须坚守多伦以东地区,威胁敌后,使日军不能不顾及身后。
  长城,2000年前秦始皇抵御外敌人侵的古老工事,想不到又成了2000年后中国抗击外敌人侵的唯一工事,中国人,该为中国数千年悠久而辉煌的历史而骄傲,但也不能不为今日武备的废驰而痛心。秦皇时代,毕竟没有飞机大炮,但今天,中国军队必须面对这些。
  3月9日,喜峰口要隘首先告急。
  当时,防守喜峰口的是万福麟东北军第53军,该军虽有5师另1旅的庞大编制,但自热河之战兵败凌源、平泉后,士气低落、无心再战。29军王治邦旅下午说好当晚29军便可接防喜峰口,请万福麟部再维持半日,待旅前卫抵达。但就在王治邦的111旅接近喜峰口时,日军服部、铃木两旅团的前卫队开始进攻喜峰口。万福麟军扼守喜峰口天险的1个旅竟在日军一阵炮击后望风而逃,丢了喜峰口高地。
  29军援兵眼睁睁地看着喜峰口落入日军之手,又是气愤又是焦急。王旅气愤不过,当即令最先赶到的师特务营投入战斗,夺回喜峰口。

()免费电子书下载
  喜峰口,是长城诸口隘仅次于古北口的第二大险关。关口高地,对口内、口外都是居高临下。万福麟部轻易失关,给接防的29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特务营虽为全师主力,但面对日军猛烈的炮火和关口高地上泼来的雨点般的枪弹,打碍十分艰苦。黄昏时分,营长王宝良率部争夺高地时中弹身亡,全营攻势受挫。恰在此时,增援的王长海团到达,迅即投入战斗。山上山下,一片混战,王团虽无力夺回喜峰口,但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