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家庶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晓得了,你们两个也莫乱走,跟紧了姐姐妈妈。”初容看了眼两个孩子身边护着的一众丫头婆子,心道此番是不会丢了,便也放了心。

关碧儿自知自己的身份,为了不给初容找麻烦,从来都是私下里与之相交的,在这人来人往的场合,自也是不会露了脸来寻人的。

两个豆子传了话,便跟着丫头婆子走了。初容也知昨夜之事实非偶然,但老太太和两位太太不说离开,自己自是不好开口的。

老太太求了签,意料之中的,得了一箩筐好话。下山后进了自家马车,初容趁着等后头的软轿的空当,进了老太太的车子里撒娇。

“就说祖母是福大寿大,孙女瞅着这么多老封君,也就祖母您看着最神清气爽了。”方才上香时,陈家人还看到兵科给事中董旻家的祖孙几人来上香,也不知是心里有事,还是确实不如陈老太太身子康健,董老太太看着恹恹的。

旁人不知,初容是晓得的,前番在陈钦书房里看到的折子,便是朝廷要派董旻和行人司司副张祥出使琉球。虽说我泱泱大国,周边小国俱不敢慢待了,但终究是远离故土,漂洋过海去那远方之地,谁知路上会有何凶险呢,所以董家人自是担忧的。

董小姐年芳十四,搀着董老太太上香求签,只远远看了初容一眼,两人拿眼睛打了招呼后便各自行事了。闺中密友不许多,只消三两足矣,待了这许多日,初容也瞧出来了,除了那个还未见过面的公主,便是关碧儿了,其他人都是点头之交。

老太太心里也是打鼓,起先看着各人的光景,自己怕是时日无多了。自己最信任的侄孙窦柏洲,是自家人,自是事事会为自己考虑,他既然叫陈家人不可说“这事”,就是怕自己晓得了真相而忧心。陈家人陆续准备了棺椁等一应后事之物,不是自己即将驾鹤西去还会是为何?

可如今戒台寺的签文……

“祖母还不信,这戒台寺的香火最是灵验了,再说七表哥也说了您身子无碍,您若真是不信,少不得叫父亲请个太医来为您诊治了。”初容正哄着老太太,忽听外头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

沙哑的声音,略带了急促。“贫僧云游四方,今儿实在是走不动了,还望施主捎段脚程,自是感激不尽。”

“师傅,这车里都是女眷,不好叫您上车。”窦妈妈似乎很尊敬对方,但也有些为难的样子。初容听得此话,下意识正要伸手撩起帘子去看,却被老太太一伸手拍了手背。

“姑娘家家的,坐到里头去。”老太太轻斥了初容后,便听远处一声马鸣嘶嘶,随即便听外头的男子好像跑到两人所乘之车轿的方向。

砰的一声,初容心跳到嗓子眼儿,就在以为外头这莫名的男子要闯进来之时,忽听那男子闷哼一声便倒在了车前。

第六十三章 护花使者就是他

第六十三章护花使者就是他

窦妈妈一声惊呼;只见一人一马已经窜到自己跟前;这游僧打扮的人见了瞬间变了脸色,丢了钵跑向老太太的车轿;便知事情不妙。

然她一个妇人,反应也慢,动作也僵;待自己跟过去时;眼前那人背后已中了一箭,倒在了车前。

接着,那怒马上鲜衣之人已经跃下来,一把拎起这游僧;便抽出腰间绣春刀抵到其颈下。这是要杀人!窦妈妈吓得尖叫起来,车里的初容也惊得掀起帘子;只看到袁其商正冷脸冷眼地眯起双眼欲要下刀。

袁其商见帘子撩起,抬眼看了看,手上的绣春刀顿住了。

慢慢按回刀,袁其商一把拎起这人,冲着车外的窦妈妈及一众家丁说道:“紧着回去,此处不太平,我会派几个锦衣卫护着,只管放心上路。路上也不要搭理僧人打扮的,歹人扮了游僧四处行骗为非作歹的,已有数起。”

陈家其他软轿都已下了山,此番自是紧着上车往回赶,初容放下帘子,索性就待在老太太车里没出来,一众车轿慌忙往回驶。

袁其商拎着这被击昏的游僧,看着初容的车子走远后,伸手摸进他的衣衫里,果然摸到了那物。

原来这外头的男子不是游僧,只是扮了游僧模样的歹人,前番混进戒台寺后趁乱盗得镇寺之物舍利子,此番正是慌张下山之时,便被随后追来的袁其商击倒,束手就擒。

自此,在锦衣卫的看护下,戒台寺盛事算是有惊无险,然游僧滋事一事却是震惊朝野。监察御史上书,自成化二年至十二年共度僧道十四万五千余人,而私造度牒者尚未知其数。此辈游食在下,奸盗诈伪,无所不为,不早为处置,大则聚集山林谋为不轨,小则兴造妖言煽惑人心,为患极大。苏州等屡获强盗,多系僧人,乞敕所司禁约。礼部复奏,命通行天下禁之。

一同被奏准的,还有大明派兵科给事中董旻及行人司司副张祥出使琉球,册封尚真为琉球王一事,却并未答应其恢复朝贡次数的请求。

原来在成化九年,在福州发生了一起琉球国使臣参与杀人、放火案件。次年,作为对肇事国的严惩,明朝将琉球朝贡次数减少至两年一贡。

支撑着琉球的繁荣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它和其他国家相比,能获得格外多的朝贡次数,为此,尚真王即位伊始便诚心请求明朝将朝贡次数恢复至一年一次,然之前之事性质太恶劣,朝中重臣均持反对意见。

朝中大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两个使臣也上路了,如无意外的话,明年便可返回故土。人人都道是一场普通的出使,却不知,在不久的将来,此行将会给某人带了不小的麻烦。

国事即家事,家事亦如国事,兵部暂无变化,陈家倒是迎来了一桩大事,经过几番交涉,陈钦许了些银两,族里终于同意陈钦的意思,陈家另立了祠堂祭拜,算是同族各宗。

府上本就有一个祠堂,此番便大肆修缮一番,另立祠堂,另修了族谱,将陈钦这辈往上三代祖先的牌位供奉了,香火不断。

这日,陈钦一落了衙,便往后院去了。一进家门,陈大太太便派了小厮请陈大老爷,想来有事要叙。

府里另立了祠堂,这是大事,当家人几日来都是忙个不停,虽说一应事有下人忙活着,但作为当家主母,陈大太太必然事必躬亲。

陈钦脱了官服,换上宝蓝色杭稠袍子,腰坠和田碧玉带沁巧雕镂空厚实大藕路路佩,进了上房便坐在榻上,接过陈大太太递上的君山银针,轻抿一口后微微皱眉,冷热还是不称心。

陈大太太见了陈钦脸色,心下一个不踏实,但也没说什么。她不太会伺候人,或者说心思不够用。自小,她就是不讨喜的,姨娘不受宠,嫡母看不上自己,她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还记得,那个讨人喜欢的闺蜜,处处都做得妥当,时时都惹人喜欢。相比自己这么个普通的,简直是云泥之别。

她不甘心,她为何就不能嫁得那样好的夫婿!老天有眼,有一日,她得知自己竟然要嫁这个夫婿,欣喜之余又是一阵不平,也就只有这个闺蜜故去了,自己才能以填房的身份嫁进来,若是正室,自己是绝无资格的。

起初,她也是满腔春心,然论样貌和夫婿的喜爱,自己比不上那个春姨娘,论嫁妆,自己也是薄得不能再薄。还是银子来得实在,她不再奢望别的,得了一子之后,她将全部心思都放到银子和儿子身上,旁的都要靠边站。

许是长久的被忽略,她很快适应了夫君另有宠爱小妾的事实,不似先头的那个闺蜜,郁郁而终。

陈钦自是不知陈大太太这些心思,将茶盏端在手上,抬头问道:“事情都料理妥当了?”

陈大太太样貌普通,穿一身桃红间银白吴棉衣裙,头戴半月型镶珊瑚玳瑁蜜蜡簪子,一副赤金嵌红宝石石榴花耳坠叮叮作响,听了陈钦的话,挨着坐下来,将炕桌上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往陈钦面前推推,说道:“妥当了,只待日子到了就上梁。簇新的缎子,我都取了出来,到时候再装点祠堂,现时先不放,免得旧了又要换新的,糟蹋了东西。”

“我陈家虽说不宜铺张浪费,可也不能小家子气了,府里的不用了,你另去采买了好的,没得丢了我的人。”陈钦一听这话,便是不悦。也不知这个陈大太太性子怎就这么难改,若说以前是个庶女,没见过好东西,可嫁进陈家也有许多年了,怎就还是这副小家子气!

陈钦面有不悦,话说得重了,说完后又觉不妥,补充道:“我知你是为着府上着想,也是不想给我添麻烦。但这事祭祀大事,即便我再铺张些,也没人会说什么的,你只管使银子便是。”

陈大太太听了陈钦的话,本是面上一热,待听得他后来的话,才稍稍缓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