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最强农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闲置了半年,厂房的价值,机器的价值,人员的价值,全部都贬值了。二十万8成股份,你们政府是拿着废铁变成宝了。我要不投资二十万,你们的厂,最后只能卖几千元废铁钱,至于地皮么,也不值钱,推倒还耕?推倒盖房?盖房也没有钱能盖?最后只能破败闲置?总之就是两个字:巨亏!”王平笑道。

段市长其实已经很开心了,这个厂,目前的价值,在他的心里。也就十来万的价值吧!那两、三部机器,虽然是进口的,也已经使用多年了,只能贬值不能溢价,如今这厂就是一个完全负债的窟窿,王平老师自己提出投资二十万获得8成股份,这可是他自己提出来的。王平老师的再生稻种子公司行销全省卖断了货,自然赚了不少钱,二十万是个天文数字了。但是段市长还是知道王平的再生稻种子仅在他的市管辖的范围内,就大约有5万以上的收入,放眼全省,百万的收益应该是有的。全省,几千万人口,几百万户农民,接近两百个农技站再生稻销售点,王平的良美种子公司都要从中分得利润的。

当然,要是杨茂省长听到王平开口出二十万,多半是内伤。虽然郭军书记的事情他绝不会多插嘴插手询问,也能大概知道良美合作社能够赚到一笔钱,但是要是能赚这么多的话,他必然会想方设法套现在政府的账务里来,而不会让王平赚这么多钱走。郭军书记则不一样,他认为需要尊重技术的力量和技术创新人员的正当收益。因为国外的科学家,都有自己的专利收益,而共和国暂时没有。虽然在初步的探讨中,还暂时不能通过专利法来保障科学家们的正当权益和利益。

王平自己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第一是五年不纳税,第二是地皮今后的价值会上涨几十上百倍,单是几年后地皮的价值,良美也会赚翻,尽管并不能兑现。8成公司股份属于良美合作社,他是要取得绝对的控制权的,杨茂省长已经放行,下面的相关单位,段市长的工作就会非常好做。

只要不谈钱,还能指望收益,还能转嫁包袱,摆平工人每个月到政府来索要生活费的大麻烦,相关的管理部门的公章,可以说,会盖得飞快。

“王平,你接下来会怎么做?”段市长说道。

“先开会,明确我的身份,让每个工人明白,我是绝对的管理和执行权力,相关单位都不得干涉,然后,就是预付所有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第一步要权,第二步收买人心。你这预付一个月的工资,工人们的心必然都是向着你了,你很懂用兵之道啊。”段市长笑道。

“不过前面政府拖欠工人的半年工资,你们的财务得自己想办法解决!”王平肯定地说道。段市长一脸苦笑:“半年工资,两百多工人,也有将近4万的工资,不是一笔小数。”

王平看着段市长肉疼的感觉,敏感到段市长刚开始说要帮助他政府也出资的话,不过是托辞了,政府要能有钱帮助投资,恐怕也不会发不出工资了。老百姓穷,机关单位也好不到哪里去,政府管理机构,也穷,80年代,整个共和国都处于贫穷中。

王平心中一动,他本来是想一节一节的切香肠的,不过看段市长的脸都在疼的感觉,他知道市政府的财政能力真的问题不小,他觉得完全可以一试:“段市长,我再出5万给你们政府,你们干脆把泰兴罐头厂全权转让给我好了。包括地皮的使用权利,三十年不变,怎么样?我把泰兴经营起来,就能为政府创税收了,要是亏本,也跟你们无关。”

再出5万?

这王平老师真的是不把钱当钱了!

一个烂厂,马上倒闭的厂,一下子扭亏为盈了?发完拖欠的工资,还能盈利一万,而且貌似今后,也不会为这两百多工人操心工资了,段市长心里一松。

“不行?”他摇摇头说道。

“为什么不行?”

“工人们不会答应?”

“现在不是大力搞中外合资么,有什么不行?你不能只欣赏外资打压我们自己的民间资本吧!”王平脸色不悦地说道。

他和段市长很熟悉了,两个人情绪变化都在脸上!

“我们都召集工人们开过一次会,鼓励他们出去找工作,做小生意,自谋生路,他们都不肯,我们只好安排厂长先做表率,去摆地摊。”

当然,真正敢第一步走出去摆地摊的人,每一个后来都成了暴发户,大款,有能力的则成了企业家。

原来外号叫做厂长的苏暮口中的说的厂长不管事去摆地摊是这么回事,厂长去摆地摊,还是有内部安排的,可见这些事情很纠结。工人们都习惯了有个‘组织’,就好像农民都习惯了‘有地’一样,工人突然一下子失去了组织,农民一下子失去了土地,这心里的失落,可想而知。集体的东西,一下子转让给了民间资本,工人们的心中的不安全感觉,也可想而知。

站在80年代里面,王平已经能嗅到90年代初共和国爆发下岗潮的气息了,这样的企业,拖着,人浮于事,大家都不愿意离开体制内,一切都舒服习惯了,就算厂里发不出工资,政府也得想办法给生活费养着,这好日子,长期下去,政府也没有这个能力负担,爆发下岗潮,是迟早的事情,不破不立,这里共和国要发展的必然!

只是现在,集体性质的企业要一下子转让或者说承包给私人,那这些工人在体制内舒服习惯了的福利待遇一下子没有了,他们自然会强烈反对。

“这次不一样,同意留下在厂里的,就留下,不愿意留下的,要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就解决吧。如果暂时解决不好,就停薪留职。”王平说道。

工人下岗潮爆发,前期的名称,就是停薪留职,停薪留职之后,就是两不找,两不找之后,就是彻底下岗,成为自由人,自谋生路!那时候不下岗捆在一起,是死,只有把多余的劳动力下岗,大家才都有一条生路。

“停薪留职?”

“是,停发薪水,但是保留你的厂内的身份,你还是厂里的工人。厂里情况好转,还能回来,他要是自己在外面找到更好的赚钱路子,就可以一次性补偿他一定的工资,然后两不找。”王平说道。停薪留职,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安全期的过度。

“我估计不成!”段市长毫无把握!

“试一试吧,不试一试,怎么知道成不成呢?”王平笑道。泰兴罐头厂经营不下去,不过是集体企业开始出现整体衰败的一个苗头,随着人浮于事,逐渐的,无法经营发不出工资的集体企业将会越来越多,一年多过一年,将成为共和国前进路上的越来越重的包袱,越来越重。庞大的共和国裹夹着这个包袱艰难前行,终于会到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释放出来的能量,就是90年代初的下工浪潮,横扫了整个共和国。

而泰兴罐头厂的变革,不过是势不可挡的磅礴浪潮的最前面的一朵小小的浪花而已!

第122章 成不成功做了才知道

“试一试吧!”王平笑道。

“试一试?”段市长说道。

“是的!”王平说道,“任何事情,只有做了,才知道是行还是不行。”

“那就开始做!”段市长拍板了。

段市长的决断速度之快还是令王平微微意外。

“你们市委不开会讨论了?”王平说道。

“先做,再讨论,反正杨茂省长都给你尚方宝剑了,只要政府不出钱,他说什么都可以谈的。”段市长表情严峻。

“你的下属们呢?市委书记的意见呢?市计划委员会里专家们的意见呢?”王平说道。

“你要这样面面俱到,起码要三个月时间,这个会议才会有个大概的结果。”段市长有些无奈地说道。

“那就做?”

“做,不做不知道,做了才知道。”

“要是万一工人闹起来呢?”王平一笑。

段市长把声音压低:“那就把责任全部推到杨茂省长头上,他也该背背黑锅了。你觉得呢?一份材料他都能随便压9个月,这口气我可一直没有咽下去。要是通过了,今后泰兴发展起来了,为政府创收并解决了工人的就业问题,那功劳自然就是我的,要是真有工人一哭二闹三上吊,责任就是杨茂省长的,怎么样。污水泼出去,总能在他身上粘一些。”

王平扑的一声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我说的是真的,这就是阴谋;如果一切开会来讨论,通过这部门通过那部门,最后还上报省委,这就是阳谋。正常的处理方式,是阴谋阳谋一起进行。而这一次,我配合你王老师,我们就纯走阴谋路线。”段市长压低声音说道。

话音未落,两个人都是大笑。

想不到军人出身的段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