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潺潺溪水流过钟道临脚下,油然使得他感到一阵迷茫,难道真的是绝崖尽处自有奇景,还是炼妖塔根本就跟自己想的不同?
炼妖之塔,这个让人一听就觉得是鬼蜮的地方,居然会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奇秀之地?
怀着迷惑不解的心情,钟道临穿过水榭,举步缓阶登上了一旁的楼阁,这些亭台楼阁不知道是谁建的,伸手触摸椅杆扶手,居然没有一丝累尘,虽然没有特别用油脂打磨的光滑,却也阵阵幽木清香入鼻,使人熏然泛起迷醉美感,迷惑紧张的心情也随之放下。
钟道临信步亭台水榭之上,不多时就已经逛遍了周围楼阁群,九十九处建筑不分南北,不依朝阳,完全依山谷地势高低走向而建,甚至分不清哪间是主,哪间是次。
这样不分主次的建筑风格在华夏族群中是不多见的,也让钟道临一下子没有了头绪。
从三皇五帝之后,天朝之人建房筑殿,无不依尊卑地位破土立屋,皇城讲究的是堂堂正正,从车马道至城墙,必为外方内正,御城坐北朝南,拱卫禁城的外城仍一定是方方正正,元大都,洛阳,咸阳,开封,长安等都城,莫不如此。
就算是江南水乡小镇,尽管道路崎岖,沿水道而建,村中望族跟城内高阀官宦仍会把房屋建的高而正,几乎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主次之别。
这是华夏大地几千年来形成的建筑传统,即使受中华文明滋养同化的番邦异族千百年来都这样建房。
可钟道临明明发现此地楼阁布局大气而不失雅致,只是通过简单的采光,衬景,点缀,映象就能借助自然之力将景致延伸而出,有些地方甚至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完全不假人手,自然而然融入山川秀景之中,又不会破坏周围景致的和谐。
崖上若有楼阁,隐约朦朦薄雾之内,在虚无飘渺中,贝阙珠宫,琼楼玉宇,幻化成一个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迷离仙境,令人心旌摇荡,目眩神驰,惶然不知天上人间。
如此借助自然而又融入自然的建筑手法已经达到了宗匠的境界。
此地九十九处房屋如果不是碰巧,那就一定是延续了皇城的“极于九”的习惯,可对比之下却没有皇城的沉稳内蕴的磅礴气势,一下子让钟道临摸不透此地究竟是何人在居住。
为何一个人都见不到,房屋中却不见灰尘,甚至连一丝颓废之气都没有。
看着远处飞洒而下的流瀑激撞在山下深潭,潭面接触落瀑那点的水面好像沸腾的开水,白浪荡漾,激流澎湃,可那不见底的深潭依然平静不为冲击所动,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钟道临初见之下倒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凝神细想之下却不由得有悟于心,嘴角轻笑下飞身腾空窜入潭面之上,又忽然改变身形换成头下脚上,大石头江般的“扑通”一声投入深潭,激起了一朵飞溅的白花。
水波轻起,从钟道临消失潭面的一点画着圈的朝外荡漾开去,慢慢变为无形。
此时已经在寒潭水底入了定的钟道临早已抛开了一切杂念,不存一智,无有一心,手捏莲花法印,嘴角含笑,渐渐进入了大混沌的太虚之境,静静的等待着某一刻的来临。
炼妖塔内不知道是否有日月,是否有随之而来的昼夜,通过钟道临的观察,似乎这里更是某种极阳与极阴的单纯转换,阴中藏阳,真阳中又含有极阴的一点。
阳极盛则转为阴,逐渐阴阳平衡,然后又被打破,再平衡,如此循环,以宇宙最根本最简单得两极力量滋生万物涵养,生生不息。
或许已经夜了,山谷中郁郁葱葱的林木已经被灰暗的阴影笼罩,无数茂密伸展的枝干却由慢到快的摆动起来,幅度越来越大。
不知何时刮起的山风早已将本就稀薄的雨雾吹散,谷内枝叶相撞的沙沙声跟呼啸而过的冷风惊碎了山谷的幽宁,暗夜的力量代替了白昼,夜已经深了。
蓦的,从寒潭之中升起了道道幽光,仿若水的精灵突然飘荡而出,林中的百木也仿佛伸懒腰般的苏醒过来,一个个灰蒙蒙的虚影依次从树木中透体而出,与寒潭内升起的幽光绞缠在一起,化为各色人形朝山谷中缓缓飘去。
接着,静谧的山谷响起了孩童们的嬉闹声,妇女们的责备嘱咐声,男人们的爽朗笑声,整个山谷仿佛突然间活了过来。
深潭下一直将灵觉延伸出去的钟道临察觉到了这股生命磁场波动,渐渐从入定中醒来,却并没有立刻冲出水潭,只是悄悄用灵觉的触角慢慢的观察这些生灵,不,应该说他们更接近于死灵,这些人都没有肉身,更别说用七窍呼吸了。
说接近于死灵,而非下结论就是死灵,是因为这些人虽然没有生气,却也没有死气,更像是一个个纯精神体,平常寄生在水土木之中,到了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天地媾精的时分,阳盛而阴,这些幽灵一般的精神体就趁机出来透气。
如今炼妖塔究竟是做什么用,是谁建造的,又是通向哪里,钟道临一概不知,之所以在深潭中入定,就是为了让潭水这层保护色来避免被人发现,引起暗中之人的警觉。
如今“眼见”这些幽灵都已经现身,自己在水潭里再呆下去已经没有了意义,心念一动间收回千斤坠的功力,身体慢慢的朝上浮去。
一座普通楼阁外的花草野地上,一位身穿黑袍,长发束于脑后的中年男子正四肢趴地,笑呵呵的驮着背上的一个梳着马尾辫的小女孩爬来爬去,小女孩嘻笑的拍着胖乎乎的小手,不断催促着胯下的中年男子“快爬,嘻嘻,快爬呦!”
中年男子闻声哈哈一笑,双掌撑地,两膝跪地朝前爬去,任劳任怨的驮着小女孩到处爬,小女孩稚嫩的童音夹杂着中年人畅快淋漓的大笑,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让一旁正悄悄观看这一老一少嬉闹的钟道临也不由得露出了发自肺腑的笑容。
突然,正在爬来爬去的中年人猛的停了下来,伸手揽住背上小女孩的腰肢将其抱住,忽然躬身挺腰而起,一边将小女孩放回地上,一边扭头紧紧盯住钟道临藏身的树后,冷喝道:“是何鼠辈,既然来了为何不敢现身?”
不待中年人吩咐,听到这声冷喝的几十人同时朝这里围拢,一个妇女更是赶紧将中年人腿旁的小女孩抱走。
不见中年人怎么动作,忽然在他手中多出了一把内蕴青芒的古朴巨剑,寒光闪烁,杀气逼人。
站起来的中年人一扫刚才满地爬的老好人形象,硕长壮硕的身躯上,鸡胸豹突而出,古朴的面容之上长目鞍鼻,虎口豹唇,双眉之中突出的一块凸骨更显此人乃意志坚毅绝伦之辈,简单握剑当中一站,就显得威风凛凛,不怒自威。
钟道临一见此人傲然立起,瞳孔猛然一缩,暗看之下也赞个英雄了得,既然被人叫破,只得悠闲的从林木丛中踱步而出,尚未走到中年人身前便抬手抱拳道:“峨眉山天道门太乙真人座下,不学末徒钟道临,见过始皇帝!”
中年人闻声一震,挥剑虚空一斩,双目寒光迸射,大喝道:“你怎知我就是那个荒淫暴虐,狂征暴敛,穷奢极欲,焚书坑儒,薄恩寡性的暴君嬴政?”
“哈哈哈哈!”
钟道临听中年人如此一说,忍不住开怀大笑道:“陛下不称孤道寡,居然放下身段与孩童嘻乐,已经令在下吃惊非常,现在居然把后人评价的陛下暴政统统笑纳,更是令在下感到有趣,说到能够认出陛下来,岂不知当年尉缭已经描绘过陛下的相貌?”
“哼!”
中年人不置可否,只是冷哼一声。“秦王为人,峰准,长目,挚鸟膺,挚,豺声!”
钟道临笑嘻嘻的跟中年人打趣道:“就算是尉缭不做任何描述,拥有嬴兄如此吞天霸气的千古英雄人物,气势又有几人能够装得出来,千秋功过后人评说,那些只会动嘴皮子的笔杆子又有几人能够真正明白你呢?”
“哈哈!”
钟道临说着说着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忍不住乐了起来:“更何况当年嬴兄捏蚂蚁般的先后杀了一百多个儒生,数量虽然少却因此得罪了天下读书人,那帮孔仁义的弟子说到拔城灭国,维护大一统或许不灵光,可要说到睚眦必报,内斗纠批可是一个顶一个的强,你老兄不遭人恨,小弟才真会奇怪了,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中年人也听出了钟道临话中的含义,眼中却没有得到人理解的感激之色,傲然道:“不错,孤就是大秦始皇帝,那个在邯郸城外赵庄内被人像狗一样欺负,年不过十,手中铁剑伤人溅血不过丈的赵政……那个拔城灭城,遇国灭国,
逐匈奴,亡百越,杀人如麻,戮尸盈野的嬴政,但凡剑锋所指之处,一片尸山血海,肉聚成山,血流成河,那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