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雍正皇后种田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琴几番想插话,皆被谨言滔滔陈词,压的说不出口。弘纬连番威压,居然都不能令谨言怯弱半分。直到她一番话说完,上头端坐这俩人才能开口,“谨言,我说的不是明朝徐皇后,是先帝元后赫舍里氏仁孝皇后。”
  谨言微微一笑,“启禀公主殿下,先帝元后谥号为孝诚。”
  弘纬半眯眼,凌然开口,“照你这么说,我朝仁孝皇后,比不得明朝仁孝文皇后?”
  谨言低头微笑,“敢问宝贝勒,我朝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与明朝孝慈高皇后马氏相比,如何?”
  尽管很不愿意承认,弘纬和弘琴也不得不说,朱元璋之妻马皇后,做的确实比叶赫那拉氏孟古好。
  不得不说,明朝初期几位皇后,都有仁德劝政爱民之举传世。就连最后一位周皇后,国破之日,在坤宁宫自尽。史书记载,也是颇为仁厚。而自家这几位——孝端文皇后还算是能够帮助皇帝稳固朝邦、安抚蒙古,却没听说过劝上仁政爱民之举,那时候正打仗呢,不滥杀无辜就不错了。至于孝庄老太后——那是位善谋之人,宫斗朝斗,里里外外一把好手,遗憾的是,也没多少劝谏之类德风。这个弘纬可以证明。顺治爷那两位,自顾不暇,哪有空管老百姓死活。往下看,先帝三位皇后,呵呵,还没等她们想起来爱护百姓,就都下去陪孝端文皇后了。扒拉扒拉,似乎,还就现在的皇后提出过“以民为本”、“藏富于民”,以及时不时感慨几句“老百姓过的不容易”之类的话。即便如此,也是小心翼翼,不肯教人猜忌有干政之心,留下话柄。
  再想下去,弘琴看弘纬的眼神就变了:我说,您老当了六十多年皇帝,元后不说了,当时局势,没的选。那继后呢?就不能挑个能干过马皇后、徐皇后的?
  弘纬也十分委屈,“谁也没拦着,不叫她们劝诫帝王夫君啊!是她们自己不说,咱有啥子办法?”
  现在殿内情况,谨言就是不往上看,也知道这姐弟俩没词了。这种事情,他们越强词夺理,谨言就越能引经据典,驳的他们哑口无言。难得这孩子发一次脾气,哪肯就这样善罢甘休,对着二人再磕一个头,“奴才斗胆,品评一番明朝后妃。明朝后宫,家教森严,皇后大多贤德。至于爱民,奴才以为,出身平民,更能懂得民间疾苦。出身贵族,难免沾惹后院是非。庆幸的是,明朝后妃,乃至亲王、皇子妃,俱为平民女子。她们长在民间,自然会为民间百姓做主说话。即使中山王之女徐氏,也没有骄奢跋扈。另外,皇后长子,不出意外,定然立为太子,一旦立储,绝少更改。这样的家规国制之下,皇后不贤德、不仁孝,实在说不过去。”
  呵呵,这番话说的可是委实有点狠。先是讽刺当朝娶妻,只娶贵的,不娶对的。再是说,当朝立储,不顾正统,连着几朝,立的都是庶出之子。从努尔哈赤到顺治,几乎没有不休妻、不废后、不以妾为妻的。努尔哈赤连着废了两个元妻太子,康熙皇帝娇宠嫡子一生,最后,还是圈了了事,这个弘琴可以证明。这样的体制下,皇后自保尚且困难,何谈什么帮助帝王匡扶社稷?更何况,出身贵族的女儿家,性子再温和,那些后院阴私,恐怕,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不少。
  想到这里,弘琴便叹口气,拍拍弟弟肩膀,对谨言说:“下去忙吧!今日之事,我忘了,你也忘了吧。”
  谨言长出一口恶气,对着二人行礼,跪安退下。
  过了许久,弘纬才幽幽地问:“你说,挑媳妇只挑家世、模样,是不是——错了?”
  弘琴摇头,“不知道,反正我也不用挑媳妇。呃,现在看来,连额驸也不用挑了。日子到了,花轿来了,只管上就行了。”说完,看似轻松地笑笑。
  弘纬点头,“其实,皇额娘还是有着能跟仁孝文皇后一拼的潜质,只可惜,她太谨慎了。”
  弘琴冷笑,“不谨慎,早就给扔到冷宫里喽!”
  再说御花园,闲逛的帝后二人。望着夕阳余晖消失在西山之下,园中古木奇石渐渐褪去晚霞红光,雍正拉过皇后的手,微笑着悄声问:“皇后,朕把弘纬的名字写在了正大光明匾后,你高兴吗?”
  冷不丁地,听到皇位传承,衲敏吃了一惊。低头想了想,还是摇摇头,“皇上,祖宗有训:妇寺不得干政。皇上,您这样问,臣妾不知该如何回答。”
  雍正淡笑,“那就说说你心里的话,你最想说的话。朕想听。”
  衲敏叹气,“皇上,对您来说,或许,这个难题,终于写出来了,总算可以暂且放心了。可对臣妾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小宝他,毕竟年长。将来,您可要好好安排,莫叫他们兄弟反目才是啊!”
  雍正哈哈大笑,凑到皇后耳边,“皇后放心吧。朕在传位诏书上,同时写上,叫弘纬登基后,就封小宝为和硕亲王。这样,小宝也算有了诏书护佑。弘纬自然会给他这个哥哥几分面子。你说呢?”
  雍正本来以为,这样是极好的安排。既可以告诉弘纬,弘经同样受到重视;又可以让弘经得到弘纬恩封,必定感恩戴德,一心拥护新君。哪知,皇后听言,脸色变了几变。嘴唇几张几阖,最后,还是狠心问了句:“皇上,您想害死小宝吗?”




  娶个洋媳妇

  衲敏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皇后,惊诧之后,很快平静下来。弘喜不是个傻子,十岁的时候,就懂得放火以避祸。如今,在海外历练之后,心性定然更加成熟。他不肯说,八成是跟政事有关,不便对后妃明言。拍拍谦妃的手,安慰安慰,柔声细语交代弘喜:“你若定了心,要娶安妮格格。皇额娘不支持,”
  弘喜抬头,恳求:“皇额娘——”
  衲敏摆手,“但也不反对。儿孙自有儿孙福,皇额娘看的开。只是,孩子,我不反对,并不代表你皇阿玛会同意,更不代表满朝文武会同意你娶西洋格格为妻。你在西洋,呆了将近一年,应该清楚,他们那里,乃是一夫一妻制。对安妮格格,你只能娶为正妻,不能纳为妾室。成亲之后,安妮格格也不会允许你纳妾。你可想清楚了?”
  弘喜笑着点头,“儿子提亲之时,威灵顿公爵就提出来了。皇额娘,其实,西洋人对咱们文化,并非一丝不懂。公爵大人知道我国一夫多妻制,儿子向他保证,绝不纳妾之后,他才同意这门婚事。”
  衲敏噗嗤一声笑出来,“都是人,西洋人比咱们傻不了多少。他当然会先要你保证。更何况,这位公爵,乃是军功出身,脾气,可是不小呢!”
  谦妃在一旁听的心急,一个劲冲弘喜使眼色,最后,还是忍不住说:“儿啊,皇上不会同意的,你趁早死了这份心。等过两年,求主子娘娘给你选个好姑娘,不成吗?”
  弘喜认真摇头,“额娘,人不能言而无信。”
  衲敏叹气,“好吧,眼看该用膳了,我派人去请你皇阿玛,等会儿,你再仔细跟他说吧。有些事,你们爷们儿说起来,更方便。”
  谦妃也琢磨出来,这桩婚事,不是“郎情妾意”那么简单。说不定,还牵扯到政事,纵然心中不愿,也只能闭嘴不言。想到一会儿皇上来了,说的话,定然不是自己一个侧妃就能听的,便托口乏了,跪安回去。
  衲敏点头,看着谦妃出门,召来王五全,到前头养心殿去请皇上一起来吃饭。拉弘喜站起来,叫他坐到自己身边,小声说:“虽然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叫你一定要娶安妮。但是,我还是想说,咱们家,有公主和亲抚蒙,却没有皇子和亲。就算安妮格格父女手中,有着咱们亟需的东西,你也不需要把自己赔进去。要知道,这门婚事一旦定下来,就是一生一世。”
  弘喜看看皇后,会心微笑,“皇额娘放心,儿子省得。”
  不一会儿,雍正就领着弘经、弘纬,带着一帮太监侍卫过来。一进门,看见皇后拉着弘喜同坐在榻上说话,雍正便问:“不是说一块吃饭吗?怎么没叫弘琴一起来?”
  衲敏起身相迎,听见雍正问,捂帕子一笑,“她呀,正忙着绣嫁妆呢!我就没叫她。这不正好,你们爷儿几个,好好聊聊。省的我们妇道人家,在一旁,听不懂,又乱打岔。”说完,看着雍正笑起来。
  雍正也不介意,坐到皇后方才坐的地方,衲敏领着几个孩子依次落座,陪着他们爷儿几个说些闲话。不一会儿,饭上齐了,一家人便移座吃饭。
  席间,弘喜几次欲开口,衲敏都使眼色挡回来。“傻孩子,等你皇阿玛吃饱了,心情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