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骄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远帝接连三天没有上早朝,整个人也在这几天,更像是一只喷火龙一样。见谁都喷。
    不仅是跪在寝宫外的诸位朝臣。没有得到丝毫谅解,反倒被弘远帝念着祖宗十八代,狠狠斥责一顿。便连前来请罪的七皇子和华德妃同样没落着好。
    七皇子很冤枉,毕竟喜庆的婚礼上染了血光,导致连洞房都没成,他才是这场“逼宫”案中。损害最大的一个。
    可再一想到,他那婚礼弘远帝会出席。完全是他母妃说了几句含糊不清的话,这才招来了皇帝,才让十皇子抓住了可趁之机,发动了这一场叛乱。七皇子也苦笑至极,只能跟着华德妃来请罪,可想而知气头上的弘远帝会说什么刻薄话出来。
    以至于最后华德妃离开时。整个人都踉跄的走不稳步了,回了寝宫后。自此除了初一、十五给太后请安,再不出寝宫们一步,可算是经此一事,彻底裹足不前,在佛堂长跪不起了。
    华德妃和七皇子没落着好,这若是放在以前,后宫的妃嫔看着热闹,私下里可要笑破肚皮了。
    然而,此时,卫淑妃和大皇子一系彻底慌了头脑,被十皇子连累的不轻,也发动所有势力请罪,想让十皇子能被从轻发落,想让她们这一系的势力,能在此次动乱中,受最少的损伤,不求能全身而退,但是最好也不要被扒皮抽血,落得几年时间恢复不了元气。
    卫淑妃和大皇子很忙,二皇子和五皇子以及太子三派势力,都保持观望状态,不敢过分插足十皇子谋反一事,同样,更不敢和卫淑妃及大皇子走的近了,以免被牵连上。
    这三派势力的母妃,包括皇后在内,俱都闭门不出,闻到风声的后宫诸妃嫔,也有样学样,老老实实呆在自己寝宫中修身养性,连一句多余的废话都不敢说。
    后宫中唯一一个可以顶着弘远帝的怒火说话的,自然是太后娘娘,可惜,当太后亲眼目睹了七皇子大婚那天,皇帝身上的满身血污,听说了十皇子谋反作乱一事后,也是又急又怒,直接昏死过去。
    太后醒来,倒是有心要保十皇子,毕竟是亲孙子,虽说皇家无亲情,可那孙子到底是她看着长大的。
    十皇子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在太后看来,肯定是受了其余世家子的撺掇,便也以此为由,要求皇帝轻惩十皇子,好给大皇子、卫淑妃,以及卫国公府留些脸面。
    皇帝当时没说话,可当太后随后听说,弘远帝竟顾自做主,将十皇子贬为庶民,赐鸩酒一杯处死之后,太后娘娘受刺激受大了,自此躺在床上再起不来身。
    据太医诊脉说,太后娘娘多次受惊,此番已有中风之兆,若是不能安心静养,接下来情况怕是不大好。
    太后去静养了,十皇子被赐死的命令到底是收回了,只因为卫淑妃哭天抢地在弘远帝寝宫前跪了两天两夜,直到疲劳过度、身心受损昏迷过去,又有大皇子和早已年迈的老卫国公跪地请罪,看在这几十年的夫妻情分上,和老卫国公为国鞠躬尽瘁几十年,兢兢业业的办差的份儿上,弘远帝到底收回了成命。
    然则,十皇子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到底还是被贬成庶民,另,将十皇子押解到皇陵守墓,终身不得出。
    十皇子连夜被禁军押送出京都,至于其余参与谋反的世家公子和朝臣子嗣,却没他这么好命了,虽没有被诛灭九族,牵连所有亲朋友人,然而,弘远帝也下了“斩立决”的命令,灭了他们一族之人,午时三刻在菜市口行刑问斩,秦王亲自监斩。
    这场叛乱中,另有两人侥幸逃生,一人乃是显国公府的世子爷陈显,另一人便是左相周正道的四公子周世锦。
    这两人之所以能活命下来,一来是因为陈显乃显国公独子,他至今未成亲,更别提为显国公府延续子嗣了,弘远帝看在显国公年已老迈。且侍主至忠至诚的份儿上,不忍显国公府绝嗣,饶了陈显一命,却将显国公府的爵位连贬两级,成了显伯府。
    至于周世锦,因为左相周正道这些年来在政事上多有建树,堪为一代良相。协助弘远帝处理朝政从未有误。为表嘉奖,且不抄家灭族,只让周正道辞官还乡。子孙后代三代内不准人仕。
    据说左相周正道接到圣旨后,当堂哭泣谢了皇恩,但孽子不可留,左相到底大义灭亲。亲自刺死其子,言道“不能留其霍乱世人”。又有自愧教子不当,愿散尽家财,今后广做善事,回归住宅后。愿教书育人以慰皇恩。
    整个京都在一夜间风起云涌,在京城百姓闻讯后,私下里悄悄议论皇帝不愧为明君时。又有人赞颂当今天子乃仁君圣主。
    其主要表现便在看重老臣,宽待显伯府和左相周正道的事情上。
    其实这些百姓还是很疑惑的。毕竟,在他们看来,左相确实堪为一代良相,这些年来在民间声誉极高,他被陛下宽恕,没有诛族乃是人之常情;且左相也确实公正严明,虽然他教子无方,让四公子犯下谋逆之罪,但是,左相后来可是大义灭亲了。
    这样申明正义的好相国,在百姓们看来,哪怕皇帝给他再大的恩惠,都是值当的。
    但是,左相且还罢了,他这些年来的功绩,足够保全全家性命,留一个善终,可显国公府又是凭什么?
    难道就因为陈显是独子,就因为他是勋贵子嗣,就合该从谋逆大罪中从容脱身?
    陛下不诛灭显国公府一族且还罢了,竟只是简单的降爵,就将陈显谋逆一事糊弄过去,且还没有剥夺他身上的世子之位,也没有下令他今后不得入朝为官?
    呵,呵呵,才说陛下是明君圣主,可是陛下竟如此区别对待十皇子逼宫案的主力陈显,他是眼瞎了么?
    京都百姓未免愤愤不平,可也只是敢在心里暗自嘀咕,却不敢说出口来,他们好奇的不得了,然而,京都的勋贵府邸,比他们更好奇。
    在京都的勋贵们看来,弘远帝是绝对不待见他们这些根深蒂固的老派豪门的,只因为勋贵世家盘根错节,在朝堂上,很多证见都和弘远帝相悖,让陛下很多条令都无法顺利实施;但凡能触动他们利益的政策,也肯定要被驳回。
    历代君王都着力于削弱勋贵世家的势力,由此才有了寒门学士走入朝堂,清流文人日趋壮大之势,可以说,勋贵世家和皇权是互相制衡着的,但凡有可能,皇帝都要将世家的势力连根拔起。
    可现如今,显国公府正好迎头赶上了,可皇帝是怎么做的?
    他竟然只是降了显国公府的爵位,就将这事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糊弄过去了。
    这还是那个一力和世家对立行事的弘远帝么?
    勋贵世家的当家主人都开始蹙眉深思了,唯恐弘远帝这是在放烟雾弹迷糊他们的视线,其实,后边还有大招等着他们。
    这些勋贵们自此对弘远帝警惕不已,也只有池玲珑等“知情人士”,在听到弘远帝对显国公府如此处置后,呵呵两声。
    要池玲珑说,弘远帝为何会如此厚待显国公府,其实原因简单的很,还不是因为宫里的仪妃娘娘。
    因为仪妃娘娘是显国公的嫡亲妹子,皇帝抢了上一代秦王的未婚妻进宫,让好好的一个勋贵贵女,成了不能在人前露面的“黑户”。
    为此事,弘远帝对显国公府应该是多多少少有些愧疚的;且根据他们早先的揣测,显国公怕是和皇帝是一伙儿的,两人私下里达成了什么共识,既如此,弘远帝又岂会让他好不容易养成的棋子,成了废棋一颗?
    那太浪费了。
    如此,显国公府轻易的从谋逆大罪中脱身,那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这件事池玲珑轻而易举就想通了,但是,听了秦承嗣从宫里回来后,带给她的另一个消息后,池玲珑整个人的感觉立马就不好了。
    什么,秦承嗣刚才说什么?
    ——秦承业封王了!!!
    封王了,封王了,封王了……
    脑中回转着这个念头无数遍,池玲珑觉得有些消化不良。
    可侧首过来看着秦承嗣面上风淡云轻的表情,池玲珑到底还是咽了一口口水,把这事儿硬消化了。
    她是觉得秦承业封王这事儿无异于天方杂谈的,可既然是秦承嗣说的,那必然就是事实,甚至说,已经成了事实。
    但是,不应该啊,秦承业一年前不是已经和十皇子混在一块儿了么?
    如今连十皇子,以及平日和十皇子走的很近的陈显、周世锦,都因参与叛乱,不得好死的不得好死,被关禁闭的被关禁闭;不应该这些人都了遭报应,唯独一个秦承业却飞黄腾达了吧?L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