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智认为这个建议很好,挑出来的这些人也的确都是非常熟悉袁绍后方的情形,他们都是在北方待过多年的一方人物,都是在袁绍平定北方四州的情形下,被迫离开家园、治地,投效到曹智帐下的,现在有机会让他们杀回老家去,甚至还可以衣锦还乡,风光一把,这些人自是愿意。

于是,张燕自告奋勇决定带人潜回幽州,去寻找鞠义。而鲜于辅等人就立即着手发动隐藏在渔阳等北地的亲信和暗藏势力,准备在袁绍的后方发动叛乱活动。

曹智把此事交由贾诩全权负责后,就提出了针对西逃刘备的计划。曹智直接点名此事要交由诸葛亮负责时,郭嘉好像也已是知道了此事一般,也主动请缨,要求前往长安,辅助诸葛亮策划拦截刘备之事。

曹智一时对于郭嘉对此事的热衷有点反应不过来,但很快就想明白,郭嘉可能也是预见到了刘备出逃,曹智一定会忙里偷闲,进行打击、拦截,但把如此重要的事交给一个出道才不久的诸葛亮,他可能不是很放心。还有他很有预见性的认为,要是曹智搞定袁绍后,就是要再向西扩张,统一全国。所以就主动请缨,要求一同前往,属于有帮曹智看管好家当的同时,督促“新人”的意思,在顺带便看看,开始收集和注意西边各州、各个豪强的情况。

曹智现在这些身边的人,都是对其很忠心,很是负责任的,大小事务都希望将事情做到最好,利益最大化。

有这样一帮属下,这是让曹智感动和庆幸的地方,所以之后曹智也就同意了郭嘉所请,让他和诸葛亮一同前往长安,主持针对刘备和益州的诸事。

当然,郭嘉讲得好听,此去要辅助诸葛亮。但诸葛亮哪敢就这样不懂尊敬前辈。于是在职务上,也就变成了郭嘉为主,诸葛亮为副的格局。

曹智在确定留守人员,出征将领军,和五千步骑兵的抽调工作,携带粮草的数量和整条战线在他前往乌巢和乌巢事成、事败后的总总安排后。

诸葛亮最后终于发言问道:“主公此去乌巢,意义重大。但主公准备如何前往,毕竟乌巢可是在大河以北,在袁军重重军事要塞之后,要是稍有差池,可就……”

诸葛亮的问题很实际,也是做了这么多准备后,首先曹智和他五千军士所要面对的问题。一路杀过去,那是蠢话,莽夫行为,不但不会成功,也等同于是自杀行为。

但诸葛亮话一说出口,曹智等人看着他,再相互互视着“哈哈”大笑起来。

曹智等人的笑声,让诸葛亮明白曹智等人对这个问题早有定计,但还是不明白他们将怎么做?

最后还是好心的李典拍着诸葛亮的肩膀道:“我们准备用老方法,乔装打扮后变成袁绍的一支增援兵马前往乌巢……”

“哦……”

建安四年,五月十八,中原一带大雨。从这场大雨来袭之前,天就黑压压的,阴沉了下来,随后在几声闷雷过后,黄豆大的雨点就倾泻而下。

延津城的袁军守军很是紧张,他们接到上风的命令,说是曹军已经派了大量细作、斥候潜入他们的后方,要他们加强戒备。这种天气不就是那些敌特分子,在暗中混淆视听,颠倒黑白的最佳时机吗?所以城内城外的戒备很是严谨。各个城门口因为是白天的缘故,还是必须的开着,方便民众和他们自己的补给、部队进出。

延津在乌巢的西北面,以前还是曹军深入大河以北的唯一军事要塞。但现在已经落入袁军之手,虽说他们得的有些勉强,是曹军主动后退后,他们才占领的此地,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现在是此地的实际占领者。并且很多袁军将领,还挺有阿Q精神的认为,只要占了就好,管他是怎么来的。

现在的前线在大河以南的官渡,离他们已是有一定距离,延津这里由于曹军撤退时并没有像白马那样将全部民众带走,所以在远离战火一段时间后,人来人往之下一些胆大,看到战争期间物资缺乏的商人们终于耐不住金钱的诱惑,开始纷纷行动起来,对着延津这处军事要塞蜂拥而至,准备在战争期间,捞得一桶金。

由于战乱的大潮是由原先的延津、白马一线,开始向南扩散蔓延,这一带受到混乱的影响慢慢就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慢慢消除中,因此延津城的秩序也正慢慢走向稳定。

老百姓不管现在这座城被谁占着,他们只要过好日子就行。于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物质的需求,于是商机就蓬勃的出现了。现在投机倒把的商人们把一些紧俏的货物在此处进出日益繁多着,而且袁军从北方四州的增调的援兵、辎重等现在也是从这里输往乌巢、官渡等地。

所以镇守延津的袁军官兵也不敢每日关上城门,睡大觉,在袁绍的严令下,不得不以最大能力保证此座交通咽喉城池的畅通无阻。

现在镇守延津的袁绍帐下的骑都尉卢韦璜,他也是受淳于琼委派驻守到此地的。

卢韦璜年纪不大,三四十岁的样子,一米七八左右的个头,在袁军中不算出色,但相貌还算是英俊,身材也很是挺拔,算是一表人才哪一类的。

因为大雨突然而至的卢韦璜,弄得本来今日亲自巡视防务的他,在行至到了西城门时,被大雨瞬间淋成了落汤鸡。最后只能就近,躲进了西门进出百姓、货物的一条城门篓子下的甬道里避雨。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亲征

于是,酒宴上在曹智等人的殷勤劝酒下,许攸不免就多喝了两杯,以至于酒宴结束时,他是被人抬出去的。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曹智还是得到了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情报——那就是刘备也和许攸一样叛逃了。

待许攸一被抬出去,托着下巴的曹智就对着荀攸、贾诩、郭嘉三人道:“通知全军将领升帐议事!”

“是,遵命!”荀攸、郭嘉、贾诩等人也知道接下来曹智要着急议的是什么事,于是都赶紧分头去通知和准备起这次他们从进驻官渡后,最重要的一次军事会议。

“刘备这时离开袁绍,在情理之中,但他又会去哪呢?刘表毕竟已经不复存在……”

曹智在荀攸等人离开后,就摸着下巴,径直走到了地图前面,一边自言自语,一边低头查看着那副新近精心制作的全国地图。

此时帐中还有任俊、诸葛亮、曹真等人,他们都听到了曹智的呐呐自语。但都有点未听清楚,也就是诸葛亮对于刚才许攸酒后无意中透露的刘备也从袁绍那儿叛逃之事,也低头陷入了沉思。

现在突然听到曹智提到刘备,不由敏感的竖起耳朵,听了一下。待弄明白曹智是在猜测刘备的去向时,就不自觉的站了起来,随着曹智的喃喃自语,不自觉的就走到了曹智身侧,跟着曹智的眼神辗转于那份地图之上。

少顷,两声“益州!”几乎同时响起与盛放地图的书案边,说话的两人差不多同时为身旁的异声,惊觉的抬头。曹智一看是诸葛亮,诸葛亮一看说话之人时曹智时,两人又莫名其妙的对视而笑起来。

“孔明啊,你来说说,刘备为何一定不会去偷袭许都,而是会去刘璋那儿?”笑罢的曹智突然向诸葛亮提出问题。

“因为天下之大,他现在也只能去哪儿了!”诸葛亮的回答也算是信心满满。

“嗯!”曹智愉快的一边点着头,一边拉着诸葛亮重新回到座位,坐下后,就一副等着诸葛亮解释刚才话语的意思。

诸葛亮在一整衣衫,正襟危坐后,就开始了他的分析:“刘备既然在袁绍处只得三千兵马出征许都,那就等于是对他判了死刑,或者说是他人生道路最后通牒似的选择。刘备冒死去往许都是万万不可能的,既然不能再在袁绍处安身,他也不是那种苟且偷生、偏安一处的人,他必然是要出走的。但此时天下他能去的地方已是不多,主公这里可能是他最好和不二的选择,但主公有杀他之心,已是昭然若揭,他是万万不会来的!”说到此处诸葛亮略作停顿,低头理了理思路,继续道:“刘备要在此时回走关外,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中间大部分都是袁绍的地盘,到了关外那里又都是荒蛮之地,刘备现在能从袁绍那带走的人马不多,去那种苦寒之地,他连立足都很难,所以他不会去。那么要是荆州还在刘表手中,刘备现在去往那里,是个绝佳的选择,刘表、刘备不但是皇室宗亲,刘表一定会接纳刘备,并好生对待,但现在刘表不但已死,荆州又已在主公治下,他没办法去了。关中一片混乱,并且大部分也在主公控制之下。那就只有剩下益州了,益州刘璋虽然称不上兵强马壮,而且刘璋现在表面上也已臣服主公,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