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碜樱碇逼车丶し叨浮

荀彧正待针对曹丕所言进行反驳时,曹丕阻止着又道:“荀叔父,千古以来,无数帝王将相成败只是在一念之间,再说我们也只有这么做。荀叔父,我既然叫你一声叔父,就是从现在开始把你当成亲叔父了。今后无论成王败寇,我都将是会与叔父共进退的!”曹丕最后恩威并施的手段,虽说还有些略显稚嫩。但还是体现着超乎寻常的心计和手段。

“那你具体准备怎么做?”荀彧显然已经厌烦了再考校曹丕的心智,他想直接听听曹丕的具体计划。

“利用伏完等人,联合袁绍,对付我家的这位叔父!等到他们在前面打的两败俱伤时,正是我们动手的机会,无论谁赢谁输,都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活动和发展空间!”曹丕平静地说道。

“你以为联合上外敌袁绍?你就能高枕无忧了,要是你叔父在前线失利,到时袁绍会不会出尔反尔,甚至将你出卖自家叔父,在两军对持期间通敌的事情公之于众,到时就算你叔父真的如你所愿战死前线,你也休想继承这份基业,到时天下人都会反叛和唾弃与你。你想过没有……”没想到这么狠毒、大胆、可怕的曹丕竟然已有计划联合曹智最大敌人袁绍的计划。荀彧气愤、失望之余,带着斥责的口气咆哮而起。

但很快就又被曹丕的冷笑给浇灭了,“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荀叔父不必激动,这我也有准备。此次联合袁绍,全部将会有伏家父女出面,不会留下我的任何痕迹,所以说就算东窗事发,一时半会儿也不会牵扯到我!”

曹丕在这里没提到一旦“东窗事发”,如何保护荀彧等人的身份不被暴露,只说了不会留下任何自己的痕迹。而作为老成世故的荀彧哪能不明白,他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在袁绍来往的密函中。

曹丕要彻底拴住他,就是要这样陷他与不义,让他就算有口也难辨,有隐也难说出口。只能哑巴吃黄连的有苦往自己心里吞,曹丕的可怕让荀彧再次领教了什么叫狠毒!

“要是你叔父赢了袁绍呢?”荀彧神情颓废的提出着另一条猜想。

“莫要说他的实力现在明显不如袁绍,就算我家这个叔父在能征善战,只要我们准确的向袁绍提供情报,他不败也得败……”曹丕慢慢举起身前的茶杯,目注远方,阴厉说道。仿佛出卖之人不是什么和他有亲情之人,相反而是一个与之有深仇大恨之人。

当荀彧听到曹丕准备向袁绍通报他们这一方的情报时,荀彧彻底绝望了。他一下子没控制住自己的手,把本来轻便,触手可及的茶杯碰翻了。

茶水溅了一地时,曹丕的声音再起:“历史上只会留下成功者的名字,而他们是怎么成功的没有人会关心。我家这个曹叔父不也曾经利用过很多外援帮助,他不就是靠吞并扬州陈温的势力来起家,才能走到今天的吗?甚至继承我父的偌大基业,才推动他达到今时今日的事业,也是一种巧取豪夺……”

曹丕见荀彧的失仪,知道这个对曹氏事业忠心耿耿的大儒打心底里很是难接受他的这种不计代价的行为。于是,他马上用这番或许有些道理,但绝对不是真理的话开释着荀彧,并要以此说动荀彧一同参与进他的行动中去。

荀彧选择沉默,他此时只能静静地听着。他的心都在滴血,在他的记忆里曹操是狠毒、奸诈、阴险、为求结果不计代价,但也没有像他的儿子,曹丕小小年纪就阴厉成这样?这大概就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

“等他们两败俱伤时,就是我们崛起之时。曹智一倒,我家那些夏侯长辈和曹氏尊长必定会立我为尊,到时无论袁绍还剩下多少力量,我整合朝廷内外兵员,再击垮他就是摧枯拉巧的事了,呵呵……。荀叔父,我们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要以我们的身份尽量多拉拢朝中官员加入我们的阵营,为我们的将来打下基础。瞅准了机会,彻底摆脱我这位叔父的独霸局面……”

“你想过要杀你他吗?他可是你亲叔父啊?”荀彧最后近乎用绝望的语气对曹丕问道。

“哼!”

曹丕没有正面回答荀彧的问题,而是用一个冰冷的重哼回答了荀彧的询问。

接下来的时日荀彧就在煎熬中度日如年,他在曹智一年多未能回许都的时间里,变得精神萎靡,人也消瘦了不少。每日总是越来越心神恍惚,夜夜被噩梦所惊醒。

荀彧的妻妾、子女问及荀彧有什么心事时,他总是支支吾吾,不愿明说其中缘由。

不是荀彧不想找人述说,而是不能说。事情发展到如此复杂,是荀彧始料未及的。现在荀彧已经骑虎难下,选择背叛那一方都已是不能。因为他要么选择背叛曹操,要么选择背叛曹智。但两样选择的结果都将是比他之前想象的再次血染皇宫更惨烈,牵扯更广大的结局。这将涉及到一个皇家和一个曹氏集团数千,甚至数万人的性命,他荀彧此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了?

无法选择之下,荀彧只能选择沉默。希望曹丕能自我感觉到事情的可怕,而望而却步。希望曹智永远不知道这段事情的始末,希望事情能自然而然的结束,没什么人再为这份权利、这场纷争流血才好。

作为一个大智者的荀彧,想法越来越天真,以至于事情越来越不可收拾!

但在今日下人禀报贾诩、夏侯渊到达他府邸时,荀彧手里正捏着那份曹操留给他的遗命密函。

荀彧最后看了一眼手上的东西,在一声叹息声中,将手中的东西全丢进火盆里,引燃、烧毁怠尽。

许都皇城内的皇宫通过几年营建,已是初具规模,忐忑不安的许都文武官员在这日一大清早,天还没有蒙蒙亮就被召集到皇宫前边,同来的还有好些长期派驻在外的大员也一一回到京中。比如跟随在曹智身边的第一军师郭嘉,派驻在关中的司隶校尉钟繇,兖州刺史程昱,扬州刺史邓艾等等。把京内外这么多手握重权的官员,和京中诸领兵将领,全部召集到皇宫,谁都明白要有大事情发生的了。

随着总理尚书事的尚书令荀彧在贾诩、夏侯渊等人的陪同下进入皇宫后,很快就传出了一声声侍卫的进柬朗叫声。

手足无错的献帝还是高坐在他的龙椅上,只是没有太多人在乎他地存在。今日更是,在依例三呼万岁后,所有人就将注意力放在了针对昨夜到现在京城上下的一些列不正常举动,出面向惊惶不知所谓的大臣们解释的官员。

当文武官员们看到站在最前的不在是荀彧时,便知道这位总理朝政的尚书令也受了牵连。恐怕是前途堪忧了。

留守许都的几位大尚书、侍中等除去荀彧,就以毛玠、李儒、贾诩、程昱、郭嘉等资历最老,他们不但是曹操、曹智身边的老臣、旧班底,也是曹智迎帝时的肱股之臣。

但是之后李儒被献帝拜为侍中后,就一直作为曹智的代言人,或者说是监视皇帝的眼线,李儒一直多进出于宫内外,他也被曹智委以尚书之职,但却很少参与尚书事。目前实际上的尚书事第一人还是荀彧,由他名义上首辅献帝,实际代表曹智在他出外征战期间,掌管国家大小事务。

说实话在荀彧独立享有如此大的权利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人和他争。一来荀彧的确能力超群,在他辅佐曹智录尚书事后,的确把个混乱的国家经营的经经有条。

由于荀彧年纪不大,贾诩一直喜欢退居幕后抄纵一切,李儒更是有严密监视献帝一举一动的重任,程昱一直被曹智派驻在地方,郭嘉常年随曹智征战在外,毛玠担任东曹掾之职和另一位尚书崔琰一起常年负责着选拔官员之事。所以朝中之事一直由荀彧主持、施行新制和改革各项国家政策。他每每像这样地朝堂议事,都是当仁不让的站在首位的。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恐怖之师

许攸阴阴的话语,适时的出现在曹智的耳际。说罢,他就微微欠身放下手,退开了些。

许攸作为谋士和武将的搭配组合,此时发挥着最关键的作用。俗话说“文人的阴毒才叫阴毒!”,他们有时关键时刻的一句话,一个主意,都是可以胜过千军万马的,也是能决定了很多人的生死。

许攸的狠毒在此时才得到着体现,曹智以前一直以为他的团队中,只有贾诩才是这样的人。没想到,这个贪生怕死的许攸同样不容小视。

沉默着审许攸良久的曹智,最终视线离开许攸,对着一种等待命令的将领道:“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尽快结束战争,只有这么做!”

“许褚、李典听令!”

“在!”

“全杀,并割掉所有俘虏的鼻子及所获全部牛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