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肖林的背影,那名哨兵羡慕地咽了口吐沫,对同伴说道:“大刘,你看刚才这个少将,也不过二十多岁的样子,怎么派头就那么大?”
    那大刘呸了一声,对这哨兵骂道:“呸,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自己,凭什么跟人家比,那份派头是战场上拿人命垫出来的,不用呲牙瞪眼,就能把你小子的魂吓飞!”
    “是啊,是啊,他说话倒挺客气,但就那么看了一眼,我这心里就直打鼓……”
    肖林这时还未走远,这两人虽然压着声音,还是被他听见了只言片语,不由得微微苦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来到民国已经两年多,自己已经融入了这个社会,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都没有了当初的生涩之感,就像一个民国的土著。
    但这都是表面上的现象,肖林心里明白,他和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同,有很多事情,这个时代的人都以为非常重要,肖林却根本并不在乎,他的着眼点,在于将来的对日作战,“九一八事变”才是重中之重,至于安**和北伐军的争斗,根本就不重要。
    只可惜,老帅张作霖却不这么看,又在策划着对北伐军发起反攻,如果任由事态发展下去,察哈尔很难抵挡晋绥军的进攻,实力受损,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要想在“九一八”的时候有所作为,必须保证四十五师不断发展,所以,对晋绥军的这一仗,还得打好。
    老帅到现在仍对阎锡山抱以幻想,仍在集结部队,准备和北伐军死磕,却至晋绥军于不顾,这个选择,在战略上无疑是错误的,当然,并不是肖林比张作霖还高明,只因为踏实穿越者,知道奉系不可能战胜北伐军。
    这次来京,就是要尽量劝说张学良,通过少帅影响张作霖,对北伐军暂时采取守势,转而对阎锡山下手,肃清北方。如果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既保存了奉系的实力,又能解除察哈尔的压力,成全肖林自己。
    但是,如何才能说服张学良,肖林心里也没个底。
    跟着副官徐春来到王府花厅,张学良正在这里等着他,两人见面寒暄几句,肖林就直接问道:“汉公,听说我军即将发起龙潭之战,消息可靠吗?”
    “不错,蒋中正为了对付唐生智和张发奎,南京方面把徐州和鲁南的部队都撤了回去,国民党内部正在兵兵乓乓打得热闹,孙传芳已经趁机收复了长江北岸地区,这个机会非常难得,老帅决心趁机消灭江浙一带的北伐军,夺回南京和上海,把那些革命党赶回两广去。”
    因为宁汉之争的缘故,蒋中正已经暂时下野,出国去了日本,江浙北伐军群龙无首,南京处于无政府状态,看起来的确是个反攻的好机会。张作霖已经做出安排,以张学良和张宗昌所部进攻河南,并派渤海舰队进攻吴淞,配合孙传芳。
    具体的战场形势对安**也非常有利,江浙一带的北伐军因为内乱,摆出了一个奇怪的阵势,李宗仁的桂系部队布防在芜湖一带,何应钦的第一军在镇江一带,都把枪口对准了唐生智所部,南京里面却变成了一座空城,对孙传芳的防御非常空虚。
    “汉公,这一仗不能打呀!蒋中正虽然下野,部队的实力却没有损失,孙传芳自从去年败于北伐军,只剩下些残兵败将,肯定不是北伐军的对手。”
    “你说得不错,不过,这件事很复杂,老帅已经下定了决心,恐怕难以改变成命。”在肖林这个亲信面前,张学良说话没什么顾忌:“反攻江南,是孙传芳的主意,他想要拿回五省地盘,老帅也节制不住……管他呢,就由着他折腾去吧,反正东北军只派出渤海舰队配合,主力未动,打赢最好,打不赢也无所谓。”
    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只是肖林开始没有想到,对于军阀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部队和地盘,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部队,地盘守不住,没有地盘,部队养不起。孙传芳败于北伐军之后,不得已投在张作霖门下,在奉系的庇护下生存,倒有点像是投奔刘备的吕布,蜗居于小沛,很不得意,眼看着突然国民党内乱,突然出现了一个机会,当然要全力一搏,试图夺回江南地盘。
    可惜的是,这是一场徒劳的努力,孙传芳也算是一代枭雄,这大概是他最后的一场表演了。
    肖林沉吟片刻,摇摇头叹道:“汉公,我敢断言,孙传芳必败无疑,这支部队虽然实力不比当初,但也能作为山东的屏障,就这么扔在浙江,太可惜了。”
    “必败无疑?!你怎么这么肯定?”张学良奇怪地看了肖林一眼,心里一阵犹豫。
    龙潭之战,奉系部队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是老帅也对其报以很大的希望,眼看着国民党内部乱作一团,当然想趁机战而胜之,就此翻身。因此奉系的主力部队已经开始集结准备出兵河南,配合浙江战事,一旦孙传芳攻击得手,奉系主力从河南直下武昌,就能彻底扳回一年来战场上的劣势。
    当然,经过年初的一场较量,奉系部队在河南和江苏两败于北伐军,已经不再轻言武力统一全国,比起北伐军,奉系部队的战斗力实在太差,这一点,张学良自己就有亲身的体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要配合孙传芳的反攻,只能暂时把晋绥军采取忍让,以至于徐永昌都占领了石家庄,老帅却一忍再忍,又派出使者赶往山西,想把阎锡山拉回安**的阵营。
    这已经是安**全国性的战略安排,几条战线都在为龙潭之战做配合,肖林却口口声声的,说孙传芳必败无疑,那么,老帅对全局的布置都错了吗?

二四五章 冢中笑尔书生气

    顺承郡王府内,肖林和张学良继续谈论着局势。
    “汉公,就算孙传芳拿下江苏,也难以吃掉李宗仁和何应钦,自从去年南昌战役,孙传芳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现在虽然号称十万之众,却都是些拼凑的二流部队,李何二人却都是善战之将,哪怕一时失手,只要回过神来掉头反攻,孙传芳还是在江南站不住脚。”soudu.
    对张学良的问题,肖林避而不答,反倒顺着他的话头说道:“后防不稳,就不宜战线过长,安**大举进攻江浙,败则挫动战线,进退失据,而就算取胜,却又从东北到江南拉出一字长蛇,首尾难以两顾,这个大亏,去年咱们已经吃过了,以我个人的意见,当前应当首先解决山西问题,彻底平定北方,咱们再和南方革命党决一死战……”
    奉系一年前曾经饮马长江,占领上海和浙江,但因为战线过长,被孙传芳的五省联军赶回了长江以北,又丢掉了徐州,那一场败仗,就是奉系由盛转衰的开始,这个惨痛的教训,张学良当然记忆深刻,不由得站起身来在花厅里来回踱了两圈,皱眉苦苦思索。
    不得不承认,肖林说得很有道理,前车之鉴,不过就是一年前的事情,怎么能在同一条沟里跌倒两次呢?
    对于北伐军的战斗力,张学良已经领教过了,年初的一场较量,他本人败于河南,褚玉璞败于江苏,奉系部队明显不是人家的对手,时至今日,自张作霖以下,已经不再做武力统一的美梦,老帅张作霖也因此发出《息争令》,向南方革命政府示好。
    最好的结果,就是划江而治,然后徐图发展,再做打算。
    也许,肖林说的才是当前局势下最好的选择。
    但是,想要采取这种选择,必须要有极大的勇气和控制局面的能力。
    北伐军正在内乱之中,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稍纵即逝,趁势而击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比夺取胜利还要困难。
    配合孙传芳发动龙潭战役,是为了政治服务,如果和南方政府谈判议和,能够占据有利形势。
    张学良停下脚步,已经拿定了主意,尽管他也承认肖林说的有其道理,但是,龙潭战役是多方巨头议定的决策,根本不可能改变。
    安**政府是一个多方势力的联合体,内部有太多的矛盾和利益要平衡,孙传芳客居山东,褚玉璞败回直隶,这些人都急着打败北伐军,对山西的阎锡山根本不感兴趣。
    更麻烦的是,安**政府内部经济政治问题不断,都急需发动一场对外战争,以转移内部矛盾。
    连年内战,军费浩大,而张作霖一直仰仗的财政大员王永江,却在去年辞职回乡,扔下了一个烂摊子,京津银行业最近纷纷关门歇业,更令经济恶化,犹如雪上加霜,奉票(张作霖发行的纸币)连连走低,不过几年间,和银元的兑换价格几乎贬值了十倍。
    (王永江,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