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他还没有想好要怎么给马蒂尔德写回信的时候,经济不景气的消息又从各个方面传过来了。

“皇帝陛下,这场经济危机的起源是美国的铁路公司大量破产倒闭,同样的情况也在英国出现过。自从铁路出现以来,英国人就掀起过一轮投机狂潮以及随后而来的泡沫破裂……大量的铁路公司根本无法通过车票收入偿还债务和为投资者提供满意的回报。现在,同样的情况又出现在美国了。自1848年至今,美国的铁路投资一直处于高潮,不到10年就已经修建了超过12000英里的铁路。已经约等于全世界其他国家拥有铁路的总和了。而这些铁路的投资,却是来源于英国的……”

“恩格斯先生,你的意思是英国人出钱帮美国人修铁路?”提问的是内阁左相左宗棠。

以往内阁和产业促进总会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大明的内阁好像是个小政府,官办企业和经济调控不归内阁。而产业促进总会有点像后世社会主义国家的国资委和国家发改委,说是经济内阁也不为过。

在江南士子风波和三府两省大选之后,左宗棠和内阁显然对经济更加关心,主动提出要求参与产业促进总会的事情。于是,内阁的丞相和阁僚,现在都可以参加产业促进总会的会议了。

恩格斯解释道:“是的,美国铁路的投资主要来源于英国,所以现在由于美国铁路公司无力偿还债务所引起的危机已经开始波及英国了。”

朱济世听得连连摇头,明眼人都知道,美国就是英国世界霸权的潜在威胁着之一!而且很可能是最大的威胁!可是英国的资本家,却将大量从本国劳动人民头上剥削来的血汗钱,拿去帮美国人修铁路……最后还做了个蚀本生意,让危机波及到了英国和欧洲。而且,看起来很快会波及到大明了。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朱济世嘟囔着说。他现在已经够烦心的,没想到又摊上一场经济危机,真不知道这场危机什么时候是个头?

恩格斯思索了一下,道:“好处嘛……就是这几年美国采取的相对较低的关税吧?美国修建铁路的钢铁大多是英国生产的,而且英国的工业品也在美国极为畅销。不过就英美之间的资金流动来说,情况应该是英国将工业品运往美国,换取美国的棉花、烟草、小麦和……债券。”

“现在这些债券……”罗泽南插了一句。

“都要变成没有用的纸了!”恩格斯摸着大胡子,苦笑起来,“英国人这下可要亏老本了。”

朱皇帝哼笑:“英国人用本国的资源和劳动力生产出来的工业品去交换了一堆美国生产的废纸回来?”

“我想是这样的!”恩格斯苦笑道,“英国人干了蠢事,我们也要跟着一块儿倒霉。”

“蠢事,真是蠢啊!可是……为什么走运的总是美国人呢?”

朱济世想到的却是后世发生的类似的事情,似乎美国人的纸是特别值钱的,就是可以用来交换他国的资源和商品,这个国家还真是个天选之国啊!

恩格斯当然不知道朱济世在胡思乱想些什么,他脸色凝重地道:“皇帝陛下,我想我们应该做好很坏的打算,危机很有可能波及到我们……英国对生胶、丝绸、茶叶和棕榈油的需求可能会大幅减少,低价的工业品则会从欧洲源源不断涌来东方。不过,这也可能成为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

朱济世两眼一亮:“机会……没错!我们也学美国人,多发点债券去购买欧洲的机器、技术,引进他们的人才!”

经济危机嘛!什么东西都卖不出去,各种各样的人才都不吃香,这个时候就是现金为王。谁有真金白银进行投资,谁就是老大!价格什么的都好说,技术出口限制肯定也是最低的。历史上的苏联不就借着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打了个工业翻身仗?

左宗棠却皱眉道:“现在的问题就是丝绸、生胶、茶叶和棕榈油不景气可能对咱们的经济构成的冲击有多大了……毕竟咱们也不能全靠借债来建设吧?”

生胶、丝绸、棕榈油、茶叶和黄连是目前大明最重要的五大出口拳头产品。除了黄连因为是提炼黄连素这一唯一抗生素类药物的原材料,需求和价格一直非常坚挺,应该不会受到什么冲击之外。其余四项出口商品,想来是要承受一定损失的。

产业促进总会的会长郑洪自打会议开始就没有说话,这时候忽然插了一句:“经济危机能持续多久?这不是什么问题,只是这几年皇室财团在生胶和棕榈油上可赚大钱了,世界上眼红要跟风的人可多得很!”

种树又不是什么大学问,橡胶树和棕榈树的树种也不是大明独有,它们一个原产自南美,一个原产自非洲。朱皇帝的橡胶公司只是先行一步,才大赚了几年,还带动起了兰芳的种植园经济。不过在看到中国人在橡胶和棕榈油上赚了大钱,国际上面跟风投资的人还能少得了?

得了郑洪的提醒,朱济世这个“老生意”微微一笑,他其实早就已经计划好一切了。他看了看恩格斯,“弗里德里希,我们应该在生胶和棕榈油上展开价格战,同时准备低价收购橡胶园和棕榈园。

另外,还应该对橡胶公司进行增资和改组,组成联合橡胶公司,就长期来看,橡胶和棕榈油还可以红火很多年。这次投资重点……就在海峡殖民地和兰印。可以允许在海峡殖民地、兰印和兰芳等地开设胶园的华人以橡胶园、棕榈园折资入股。同时,还可以研究在海峡殖民地和兰印建立拥有武装警卫的大型橡胶园、棕榈园!”

第1058章 公司化、集体化

南京,玛丽亚堡。

今天坐下来一起和朱皇帝开会议事的都是老奸巨猾的人物,一听到“联合橡胶公司”和“拥有武装警卫的大型橡胶园、棕榈园”就知道这位皇帝陛下没有按什么好心!

曾经在兰芳搞过武装公司的郑洪对朱皇帝摇头:“皇上,您这是要谋南洋么?这荷兰人控制的荷属东印度就罢了,英国人的海峡殖民地可不好弄,一个不好……咱们和英国的关系就会破裂!”

“不,不会的。”朱济世连连摆手,笑道,“如今的局面,我大明取代欧人成为南洋之主已经是早晚的事情。想必英国人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仍然愿意和我大明结盟,这说明什么?”

左宗棠道:“难道他们肯放弃海峡殖民地?”

郑洪摇摇头,“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朱济世笑了笑,“一步到位当然不易。但是,咱们可以分成几步进行。”

“收南洋,当有三步,只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是可以在不和英人决裂的情况下将海峡殖民地顺顺当当变成咱们的地盘。”

“第一步,就是千方百计向南洋移民,只有咱们的人足够多,才有收南洋的可能。这件事情从朕刚到南洋的时候就开始了,12年来,平均每年下南洋的汉人都超过八十万了!即使不算婆罗洲五省和暹罗王国,我华夏在南洋的子民也超过700万了。这些人,就是我们收南洋的基础。”

“第二步,就是要将这700万华人最大的组织起来,因为只有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我华人的数量优势才能发挥威力。而目前,在英属海峡殖民地、英属缅甸、英属砂拉越、荷属东印度还有西属菲律宾的华人虽多,但却没有很好的组织,所以是一盘散沙。”

目前南洋华人的组织方式就是两个,一是宗族,二是帮会。这两种组织模式当然是落后的!看看后世南洋华人混得怎么样就知道了,虽然有钱人不少,但是却没有什么政治上的权力。如果不算冒充郑信后裔的暹罗王室和英美扶植起来的新加坡,整个东南亚就没有华人国家了。

而在历史上,西人开始在南洋建立殖民统治的时候,下南洋的华人也依托宗族和帮会,建立起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国家。如果但是比华人和洋人的数量,绝对是华人占压倒优势。可是即便是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如兰芳共和国这个南洋华人最强大的国家,都没有办法打败以公司模式存在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要知道当时荷兰母国都被拿破仑给占领了,整个荷兰在东南亚的人口加在一起也不知道有没有3000?

朱皇帝接着侃侃而谈道:“朕认为,咱们大明要和平收取南洋,不能依靠单纯洪门帮会和华人宗族。必须要用公司化和……半集体化的办法,将荷属东印度和英属海峡殖民地(包括砂拉越王国)的部分华人组织起来。要让他们加入我们的联合橡胶公司,模式主要是:第一,以橡胶园、棕榈园入股,组成合资大型橡胶园、棕榈园;第二,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