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瓜尔佳·元宝却一边啃着大饼一边想道:“若是没有英吉利人打来,大清的八旗、绿营更是弱得不像话,恐怕更挡不住朱济世的大军!”

肃顺还在侃侃而道:“这段时日,我日日夜夜都在想朱逆因何能得天下。他固然是人中龙凤,又有英吉利国相助,但是靠他一个人能做多少事情?而且英吉利国并不支持他一统中国。之所以能有如今的局面,靠得还是士大夫!其实我大清还是苛待天下士绅了,虽然口口声声说和士大夫共天下,实则还是八旗天下,士大夫不过是走狗家仆而已。而朱逆初兴之时,却是实实在在和士大夫共天下的,他用一个秀才为官,尽收天下士子之心,这才有了朱明之兴,大清之败啊!”

秀才为官的确是个好东西!元宝心道,秀才就能当官,这得官自然容易多了,朱明一朝不算军官,就有官员三十余万,全都是给士子做的!而大清只有两万多个文官,其中八旗子弟起码占了四成,还都是肥缺,留给士子的不过是些残羹剩饭。后来还搞什么八旗新军,排挤绿营武官,摆出一副预备尽得天下之利的样子,连道光27年的进士都迟迟不做安排,真是在自取灭亡!

“我大清的确是先失了士人之心,再失天下的……”元宝长叹了一声。

肃顺冷笑道:“现在是朱济世开始失士绅之心了,这可是我大清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他扭头看着元宝:“咱们得赶紧入藏,就算找不到马帮也要在开春后动身,不能再耽搁了,就是拼了性命也要入藏,一定得把中原将乱的消息传给四爷,让他尽快起兵……”

这时一个肃顺的随从从外面走了进来:“六爷,好消息,有个大喇嘛要去拉萨,需要临时招几个马夫力巴。”

肃顺猛地站了起来:“好,咱们就跟着这个喇嘛去拉萨见僧贝勒!怎么都要把咱们大清的旗帜给打起来!”

此时的肃顺并不晓得,那个入藏的喇嘛不是别人,乃是内蒙古的黄教尊者,第三世章嘉呼图克图。章嘉呼图克图通常住在北京,在太平天国北伐之时逃去了承德。在天德皇帝向大明称臣之后,章嘉呼图克图也给朱济世上了降表。之后又被大明的北京留守岷侯朱原善请回了北京的寺庙。现在则受朱济世所托,带着册封僧格林沁为西藏藩王的诏书由四川入藏去劝降僧格林沁的。

朱皇帝虽然对满清的各种内外政策都不大以为然,却独独对满清以黄教制蒙古的法子赞不绝口,所以对黄教四大呼图克图中唯一一个投靠大明一方的章嘉呼图克图礼遇有加,封他做了灌顶普善广慈宏济光明召因阐化大呼图克图和蒙旗宣化使,还把原来雍正皇帝的藩邸雍和宫赐给了章嘉三世,还按照郡王标准每年发给两万元年金。

因而这位出生在青海,8岁入京,14岁奉诏入藏学法,20岁受大戒后回京,道光十四年被授予大国师金印的黄教活佛也早就忘了大清朝的厚恩,一心一意地为大明皇帝效力了。

第630章 土豪劣绅们

山西寿阳,祁家大院。

花厅之内,空气一片沉闷。这座新建成的花厅本是极为疏朗轩敞的,还非常时髦地安装了落地玻璃窗,可以将外面花园的一片洁白雪景一览无余。再配上一席精致的酒宴,这个场景,似乎是在饮酒赏雪,谈论风雅。但是屋子里的这些人,却一个个面色阴沉,带动得整个气氛都变得有些阴冷潮湿了。不过看看这些都穿着做工考究的长衫马褂,头戴瓜皮小帽,须发花白的人们,就知道他们必然对这个世道是很不满意的。这些人,都是山西忻州府、太阳府等地的士绅名流。放在前清那会儿,个个都是有功名在身,在地方上都是跺一跺脚,地面都要抖三抖的人物。

而现在,这些人物同样了不得大人物。和南方的那些士绅不一样,他们这些人,个个都是手握团练武装,算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成长起来的土豪劣绅!山西省大概是大明朝廷控制力最薄弱的省份了,这个省是得自太平天国,但是在大明进来之前,天国在山西的统治也局限于大同、忻州、太原、临汾、寿阳等几个大城市,广大的农村和中小县城,都被这些团练武装头子所控制。苗沛霖带兵进入山西之后,也只是接管了一些大城市,对无力完全控制的地方则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只当没看见,有时候还扔出几顶官帽子拉拢一下,总算把日月同辉旗在全省的县城城头上挂了起来。至于地方上的实权,还是把握在这批地头蛇手中的。

可是这样的好日子终究是不长久的,随着大明在全国统治的巩固,清理地方团练武装的谕旨终于在光复4年年初发了下来,和科举改革的谕旨算是一前一后。科举改革土豪劣绅们还能忍受,反正他们已经不是和平士绅,财产权力的基础不再是科举,而是手中的枪杆子、刀把子!但是清理地方团练的谕旨,却踩到了这些人的老虎尾巴。

今天这场酒宴的主人是祁宿藻,他是前清军机大臣,大学士祁寯藻的六弟,道光18年进士,朱济世广东起兵的时候他是广东盐运使,广州光复之前和赛尚阿一同北上,之后就留京任职,太平军北伐至河南后受命同徐继畲一起回籍办团练。凭借着祁家在寿阳县的声望,很快拉起一支兵马,和太平军在寿阳县境内打了几仗,居然连战连捷,正打算显一番身手,用太平军的鲜血来染红自己头上的顶子的时候,一个晴天霹雳就砸了下来:北京被太平天国攻占,道光皇帝被俘,大清朝失去天下正朔!不过祁宿藻仍然没有灰心,毕竟历史上的唐朝首都长安也两度陷于贼手,最后都被夺了回来。

可是到了1850年,更大的噩耗不断传来,先是道光皇帝投降太平天国,受封恭顺王!紧接着又是退居关外的大清天德皇帝被朱济世打败,投降大明受封渤海公。这样的事情几乎等于给已经躺进棺材的大清朝又钉上了几根棺材钉,再想出来可真是难如登天了。不过最让人灰心的消息却是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在河南兵败升天,潼关以东包括山西在,全部被大明王朝统治!到了这个时候,祁宿藻的心终于也凉到了极点,拒绝了兄长祁寯藻的建议,没有去拖家带口去西安,而是留在寿阳当他的土豪劣绅。因为和祁寯藻的关系,他也没有出仕大明,而是继续以布衣之身在乡办团练,手里面捏着几千精壮汉子,在寿阳县说一不二,苗沛霖派下来的县官根本就是个牌位,没有他祁六老爷点头,什么事情都办不成。虽然不比先前在朝为官那么风光,但也是一方豪强。同他情况类似的山西土豪还有很多,基本上各个县都是如此。

朱济世对士绅的拉拢政策其实是不断变化的,大致上取两江算一个分水岭,之前朱皇帝是在巴结士绅,只要肯投靠过来,一般都能得到优待,而且越早投靠待遇越高。而在取两江之后,朱皇帝对待士绅就越来越冷淡,到了打败杨秀清夺取中原以后,士绅差不多就成了朱皇帝的整治对象了。

其实不整一下也不行,在朱皇帝看来,中国农村的地富反坏们是分成两类的,一是靠经营土地发家的小地主和富农,这些人是农村的主要生产力,建设资本主义农村就靠他们,所以是保护的对象;二是靠着官场上的门路和特权发家的士绅,他们对农村生产是没有什么促进的,而且还垄断了农村的大部分权力和财富,有他们存在,大明的资本主义农村根本建立不起来,所以他们就成了朱皇帝打击和遏制的对象了。

而大明的士绅在这个时候也分成了两类,一类是较早“参加革命”的,如湘湖、广东和江南的士绅。他们中间最有活力的一部分人,不是被消灭就是加入朱明集团当了官。许多人还得到了封爵,成为大明贵族的一员。朱济世之前对东南八省土地田赋的清查整顿就是遏制这部分人,试图将他们的财富和注意力从农村转向城市。

第二类就是八省以外的士绅,他们“参加革命”较晚,或者干脆没有参加,成了朱明统治集团边缘的人物。对科举设置年龄和参考次数限制,并且加入西学内容,目的就是在整治这部分人。因为士绅,都是要有功名在身,如果长期得不到功名,是没有办法留在士绅集团中的。而失去士绅身份的地主,要么转化为普通地主和农业资本家,要么就进入城市开始新生活。但是也有一类情况比较特殊,就是在乱世当中崛起的手握武力的地方豪强,后世的国共两党给这些人按了一顶帽子,叫“土豪劣绅”。

现在统治山西的苗沛霖集团和以祁宿藻为代表的山西团练头子,都属于“土豪劣绅”,不过前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