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现在全广东最反对朱济世的人大多被关在广州城的城墙之内!广州城内自然要实行戒严了,否则谁能保证不爆发什么“反明复清武装起义”啊!

朱济世和左宗棠、苏玉娘等人,在五千多明军官兵的护送下,也是走水路从东江前线到达广州南关的。广州的城池构造非常独特,由南向北分成三层,其中最靠南的就是南关地区,也叫鸡翼城,只是三面有城墙,靠南就是珠江,一溜都是码头货仓,并没有城墙防护,是广州最繁华的商业区和港口区。居住在这一带的,除了以十三家行商为首的豪商,就是在码头上混饭吃的苦力或是手艺人,大多是洪家兄弟,对朱济世的大明抱有好感。因而是戒严最松懈,也是市面相对比较繁荣的地区。

以伍绍荣、潘仕成为首的十三行行主和行商之外的豪商,一大早就在南关天字号码头,同广州城内的大明官员一起,等候大明国王朱济世的到来。又从广州城的几个武馆请了舞狮队表演助兴。还掏银子组织了一票商民沿着通往太平门的街道两侧,冒着暴雨,壶浆箪食,以迎王师。

明军的官兵,则分列街道两侧,端着上了刺刀的滑膛枪维持秩序。为了显示天子威仪,朱济世并没有选择乘坐马车,而是骑着阿拉伯马,披着蓑衣斗笠(橡胶雨具早就已经在欧洲流行了,不过朱济世的明军暂时还没装备),在苏玉娘和一众锦衣近卫军的护卫下,昂首挺胸,向通往广州北城的太平门而去。

“王上,这广州南关一带还是拥护大明的义民较多,早就南望王师了。不过进了太平门就是原来满清官吏的聚集地,那里还有不少冥顽不灵者,所以戒备也严厉不少,市面也有些萧条。”

说话的是原广东巡抚叶名琛,刚刚被朱济世封为大明农林部尚书。不过广州城暂时还在他的管理之下,因为朱济世任命的广州知府陆思元还不知道该怎么管理这么一座大型城市,所以只能先给叶名琛打下手。

“王上,该把这些人都杀了!”跟随在朱济世身边的苏玉娘秀眉一挑,挥手做个杀人的手势。

“军师,你怎么看?”朱济世扭头问左宗棠。

“还是一律驱逐吧,”左宗棠笑着捋了捋胡须,“咱们如果杀了这些人,这道光老儿倒有一些可用的汉臣了。如果好端端把这些人送去北方,呵呵,道光老儿能把他们当旗人养活吗?”

“军师的意思是?”

左宗棠冷笑道:“舍了家业,万里相投,该是够忠心了吧?道光要是不养不用,多失人心?这满朝汉官的心还不凉透了?若要厚养,嘿嘿,又多一群吃闲饭的。要用的话……这些人当中难保没有咱们的人啊!”

这广州城内的候补官加上粤籍官员家属,怎么都有好两三万人。全都两手空空到了北方,道光是养还是不养?用还是不用?这个难题真是不小啊!如果再算上朱明占领广东,还有以后占领福建、广西、湖南、江西过程中逃亡或被逐的这些忠心奴才,怎么都该有十好几万。道光皇帝怎么养得起,用得了?可要是不管不问,任他们贫困交加,这满清王朝还不失尽汉人士大夫的心?

“就这么办!”朱济世满意地点点头,扭头对叶名琛道,“昆臣,这事儿你和陆思元安排,在广州城十八门内外张贴告示,允许满清遗民离粤北上,由法兰西商船运送他们去上海。每人只许带一个包袱,所携白银不得超过10两,黄金不得超过1两,所有银行、钱庄的存单票据,一律不得携带离境。”他顿了下,又对苏玉娘道,“玉娘,你组织一批兵士和天地会的女弟子(就是女流氓)参加驱离行动,负责搜身!”

当然,朱济世并不是不给这些人出路,只要剪了辫子,乖乖当大明顺民,他们的财产还是可以保住的,将来还有出仕大明朝廷的可能。何去何从,就看他们自己的选择了。

说话间,朱济世一行已经进了广州北城,也就是所谓的老城,旗人居住的“满城”则在北城的西北角。现在广州的旗人已经跑路,整片区域都被明军接管。而朱济世的临时王宫也设在这一带,就是原先的广州将军府。朱济世的家人侍从都已经提前坐船到了广州,入住了临时王宫。十三行各家也都派了些可靠的人手进王宫服侍,王宫里面的家具,也都是十三行各家“孝敬”的,极为精致。另外,十三行的行首伍绍荣还在王宫举行的洗尘宴会上,提出了一个让朱济世有些哭笑不得的问题——成立内务府。

第261章 资产阶级和肥猪

“王上,臣以为伍行首的建议可行,王上既然是一国之君,就该有国君的威仪尊荣,设立内务府管理王宫也是应该的。”

第一个附议的竟然是左宗棠,朱济世已经向他表示过不需要太监,对此左宗棠倒是举双手赞成——这大明的太监给后人的印象可是极为不佳的。朱济世不设太监确实是明君所为,但是……这大明宫廷也需要人来管理啊。虽然朱济世是明君,但是对女色却颇为喜好,包括罗家姐妹、杜兰夫人、王云娇、洪宣娇、德川明子还有将要入宫的苏玉娘在内,朱大国王的后妃数量已经达到了7人,在可以想见的未来,这个数字肯定还要增加。这些女人,加上她们的子女,怎么能没有一大堆人伺候着?是不是也该有个内务府来管理呢?

“王上,十三行上下都愿意为宫廷效力。”据说已经不准备再做买卖而要一心一意做官的潘仕成也急不可耐地替十三行来争“皇商”的地位了。

朱济世又看看刘鹏,这位大明的刘相爷摸着刚需起来不久的山羊胡道:“王上,可以让十三行和您的四大洋行一起成为皇商,为内务府效力。这王宫里面的使唤人,也由十七家皇商负责招募训练。”

又是内务府又是皇商的,怎么听着那么像大清朝呢?朱济世有些哭笑不得地摇摇头。中国的商人总是喜欢结交官府,依附权力,然后又借着权力打压竞争对手,实行垄断的。这十三行不就是靠这一手发起来的?现在又想照葫芦画瓢给自己当“皇商”了。

“内务府我看没有成立的必要,”朱济世摸着胡子斟酌着道,“设立一个王宫总管就可以了,让杜兰夫人来当吧。至于皇商……我看是没有什么必要的!未来的大明,不会有什么皇商、官商,所有的商家在我和大明朝廷面前都是一律平等的!”

话是这么说,可实际上却不大容易做到。不过总比连一点自由竞争的意识都没有,搞出一大堆拥有特权皇商、官商要好多了。

“王上,依着您的意思,那您的四大行岂不是和普通商馆一样了?”苏玉娘蹙着秀眉,满脸疑惑地问。她可是朱大王的女人,这朱济世的产业自然有她一份,怎么都得关心一下吧?

“在大明的律法面前都是一样的,大明官府也应一视同仁对待所有的商户。”朱济世的目光在屋子里面一扫,包括左宗棠、刘鹏在内,所有人都是一副不相信的表情,那个大明朝的官员敢拿朱济世的商行当普通商户对待?

朱济世皱皱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解冻,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的!这中国的商业环境就是这样,官商勾结,顺带着欺上压下。老百姓和小商人自然是被压迫的对象,而皇帝老子则是被欺瞒的对象!听说道光昏君吃个鸡蛋都要几十两银子,龙袍上的一个补丁要上千两的花费。自己可说什么都不能当这样的冤大头皇帝!

“若说这商业发达,国家富庶,我们中华其实是比不过欧罗巴之洲的!”

朱济世放沉了语气,露出凝重的表情,“堂堂中华,人口四万万,土地辽阔之极,可是一年的岁入才多少?满清不过四千五百万两之数,折合英镑才一千五百万!而英吉利一国,本土不过是个蕞尔小岛,人口不到两千万,虽然却近一亿英镑,竟然数倍于我中华!这英吉利的岁入,主要是来于工商,英吉利的工商之繁盛可见一斑。而英吉利的工商之所以如此发达,主要原因就是两点,一是重视科技奖励发明;二是以法治商,鼓励竞争——现在的英吉利是没有特权商人的,所有的商户在他们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谁能赚大钱,谁会吃赔账,是各凭本事,他们英吉利的朝廷是不管的。”

朱济世并没有告诉在座众人,在英吉利同样没有绝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权力对商业的影响力仍然无处不在。当然,英吉利的官商勾结同满清相比,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在英吉利,官更多是为商所用!而在满清,则恰恰相反,商是官的奴隶。

所以英国政府常常为了商业利益发动对外战争,差不多就是资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