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又不通兵法,带不了兵。

让他当个护卫?王越心高气傲,岂会屈身做一介护卫。本来是想让王越当个武艺教头,教授士兵们练剑,可这职位太低。王越愿意吗?别拉拢不成反而得罪了,那就不好了。

郑啸眼珠一转。心中有个想法了:“未知王兄志向如何?是想沙场搏命还是想名留千古?但凡能帮助王兄的地方我自当尽力。”

王越的心也不争气的多跳了几下:“不知将军所言沙场搏命如何?名留千古又如何?”

“这个。沙场搏命没什么好说的,只是上阵厮杀而已。而这个名留千古就比较有讲头了。”

“愿闻其详。”

“现在天下人皆爱剑术。王兄地剑术更是个中翘楚。若这天下学剑之人皆出自王兄门下,这不知算不算名留千古了。呵呵……”

王越都有点呆了:“天下学剑之人皆…………郑将军,这是开玩笑吧。”

“不,这不是开玩笑。只要王兄敢于摒弃门户之见,我便有办法帮助王兄完成这个心愿。”

王越有点犯难了,听郑啸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毫无保留的去教授别人剑法。可以吗?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全部教给了徒弟,自己还怎么有威严?

郑啸看王越犹豫,也开口诱惑他:“王兄不必担心,我准备在治下各地开设剑士行馆,专门教授剑术。现在天下人皆好武,我打算鼓励我治下所有人都习武,这对他们有好处,虽然对我可能有点麻烦,呵呵。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只看王兄有没有这个心思了。”

“这个王某真是想都不敢想,计划太庞大了吧。”

“其实也不会太难。我便给王兄讲解一下吧。”郑啸继续诱惑着王越:“我准备在我治下新设一个官职,命为修武司,位同先锋将军。专司掌管各地剑士行馆,教授剑术,修人武德。”

“先锋将军,不会吧。您只是镇西将军,怎么能册封先锋将军这个官职呢?”

“哈哈…………那是从前,现在我已经接受陛下的册封。我已经是太尉,建威大将军了,这个权利还是有的。”

“噢,是南边的那个还是北边的那个?”王越心动了。

“当然是北边的了。曹操这贼子废立皇帝,来日必然讨伐于他。还天下清明,还百姓一个太平之世。”

郑啸说话也留了心思,一旦这王越别有心思,那也判断不出来自己是攻打曹操还是袁绍。现在还不能相信王越,自然要有所提防。

自己领内又是清理奸细。又是招募新军,怕是诸侯也知道自己会有大动作。只是这个方向大家都不知道,自然不能和王越说太多。若他真地是别有心思,那么就让他自己去猜测吧。

这下王越也高兴了,可以放心了。郑啸现在也算是位高权重了,自然不会说假话蒙骗他,位同先锋将军啊,简直是做梦一般地事情。

“愿意为太尉大人效力。”王越起身施礼。

郑啸呵呵一笑:“不必多礼。王兄愿意最好,我设置这个修武司。用意是鼓励所有人习武。希望王兄担纲,教授武德剑术,王兄教授弟子,在让你地弟子分赴各地,那么所有修习剑术之人都是王兄的弟子了。至于能学到多少,这个还是看他们的悟性的嘛,呵呵。”

“既然如此,王越岂有不从之礼。”

“王兄。你听我说完。这个修武司地职能是教授武艺为副,教授武德为首。习武之人。首重武德。若无武德,那很容易出现持强凌弱,不守武德之宵小。”

“大人所言极是。”

“所以各地剑士行馆皆分正副馆主,馆主专司武德。副馆主教授武艺。同时。各地剑士行馆有责任辅助官府抓捕罪犯,伸张正义。你看可好?”

郑啸清楚,王越除了是个官迷以外,武艺武德都是值得敬佩地。所以这个事情由他主持最好,自己在安插进去人,不怕这剑士行馆将来出什么问题。

同时,让百姓们习武以强身。不但可以增强百姓的体质,同时自己在选拔军队的时候自然有了更大地便利。这就是一种民间的训练。和全民皆兵的政策相辅相成。自己就在不需要担心兵源的素质问题了。

老话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有了这个剑士行馆机制后。这些游侠儿必然会受到制约。至于全民尚武,那只有好处。若你想行恶,还要掂量掂量自己是不是对手呢…………而恃强凌弱者,自然有各地剑士行馆的人去对付他们。

而在一点,现在游侠儿地特色就是居无定所,想抓也抓不到。可一旦各地都有剑士行馆后,互通消息,捉拿这些人也很简单。毕竟军队不可能去治理这些犯罪问题。

“大人考虑甚是,如此一来。民体可强,民风可治。”

“哈哈,王兄,啊不……王将军。可愿意挑此重担,让以后所有剑士皆成为你地门下弟子?”

“敢不效死力。”

“好,既然王将军愿意担纲,我这便下命令开始筹备。王将军也准备一下,准备走马上任吧。哈哈…………今日我们不醉不归。”

郑啸现在也很高兴,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有这些人,可以选拔出精锐可靠者为自己办一些秘密事宜了。自己在民间地实力又可以得到加强了。

一旦从这些修习剑术有成的人中间挑选死士,可以执行秘密任务,又可以进行刺杀。同时对自己领地内奸细地捕捉,治安的稳定都有相当的作用。

自己的目标太大了,需要整合一切可以利用地力量,以达到自己地目的。

而这项制度,以后必然将和自己全民皆兵的制度一直流传下去。一旦自己统一了天下,这百姓是一群雄狮,而自己是王者。相信在自己的带领下,还有什么外夷敢蔑视我炎黄子孙的威风?

若有冒犯我炎黄子孙者,哪怕只是凌辱一人,也必然让冒犯者灰飞烟灭…………

………………………………………………………分割线历数中国历朝历代,自春秋时代算起一直到清朝,这打仗的年月比和平的时间还多。可以说中华民族是在战火中一路走了下来,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到了现在,人们的骨气和血性都不在了?今天又听到了韩国有论调说韩国才是正统地汉文化,嘲笑完韩国棒子之后,我也就发发牢骚。韩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中国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哈韩地。就不能有点骨气,对着看不起我们的韩国人来一句:“棒子,老子看不起你们。”

 第二百零九章 血火磨砺

郑啸找来郭嘉商量,他准备动手征伐袁绍,但是他需要更多的精锐士兵。但是他现在手上只有十万正规军,一直没有扩编,

现在郑啸手中正规军虽然只有十万,但是护军却有二十万之多,但是这些护军和正规军还是没有办法比的。

其实两者之间的区别只有一点,正规军全部都是经历了血与火的战场磨砺。而护军更多的时间是押运粮草,压制地方,经历的战阵方面是没有办法和正规军比的。

虽然护军中的训练也很严格,但是没有经历战场的磨砺,还称不上精锐。

郑啸麾下的西凉大军,就是因为这样的机制。经过残酷的战场磨砺,能生存下来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而西凉军的威名可都是依靠他们打出来的,是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不是吹牛吹出来的。

“奉孝。”

“不知主公这么急着找我,有什么事情?”

“奉孝,我想扩军。”

郭嘉也乐了:“这是势在必行的,只要主公能架得住蒙明跑来哭穷就好了,呵呵。”

说起蒙明这个老财迷,郑啸也乐了。自己府库中钱粮丰足,可一说要钱,别驾孟明这老头子总说没钱,一副财迷的样子,想想也很是有趣。所幸这老头办事很让人放心,自己的命令他执行起来没有丝毫含糊。

“这个事情他在怎么哭穷也是要办的。可是我要扩大的是正规军,而不是护军。所以我想这次出征袁绍,就带上更多的护军,让他们经历战争,成为合格的正规军,你看这正规军和护军该如何搭配才好?”

“呃……这军队分置各地,各有职责。况且我们选择的是秋收之时候动兵,一下调集太多的护军会不会造成领内防守空虚?”

“这个奉孝不必担心。我下令新征召的七万护军已经招募完成,速度快的让人不可想象。真是想不到。”

郭嘉却一副理所当然地样子,似乎早在他意料之内了。思索了一下,郭嘉才说:“现在护军的战力也是不成问题的。主公要起兵二十万,那么七万正规军,十三万护军则比较合适。”

“七万正规军,是不是有点少啊?”

“不少,已经很多了。主公,我们是在统一中原,而草原上的那班人可也不安分。领地四处的护军还是不足以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