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色无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加关键的,则是苏护在信中十分明确地提及了匠人身份的问题:“世袭罔替是社会进步的最大拦路虎,对劳动者的歧视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严重阻碍。你们问我要的是什么,很简单,改变这些不公正!……”

苏默这一段话让裴弘毅感同身受,再加上苏默之前为军人地位的翻案赢得了他的信任。故而,其出任工匠院执事也就成了十分顺利的事情。

而今,苏默在衡山上修筑了一个工匠院,将书院对匠艺的研究和老工匠们手头技术互相融合,使得工匠院的水平大大增加,其对技术的影响更是产生了飞跃性的增幅。

此次苏默要裴弘毅研制板甲,本以为没个一两年就能制作成功,没想到,现在才过了三个月裴弘毅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板甲是由经过塑形的大块板状金属制造而成的一种盔甲,这是相对于由大量细小金属环制成的锁甲和小金属片制成的鳞甲、札甲而言的。

国朝历史上出现过的甲具非常多。有明光甲,光要甲,细鳞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山文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

甲具种类众多,而今盛行的却只有两种,一个是山文甲,一个是棉甲。比如宋大壮作为高级将领肯定是外面穿着一身山文甲,内里套上三层稠衣做标配。但如张虎这样的一般士兵则多是一身红袄军服的棉甲,实际上也就是厚棉布。

当然,夏天的时候闷热无比,谁也不会穿一身厚重的棉服作战。好在苏默几次作战缴获甚多,故而大多数士兵都能捞到一身铁甲,大概就是胸口背上挂上几个铁片,用皮筋针线缝在衣服上。如果军方后勤补充不上甲具,一切都得靠士兵自己补充防具武器。

“我也曾见过南都禁军的武库,铁甲虽多但对于十万守军的南都而言,不过只能满足其十分之一的需要。至于山文甲,虽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出现。但其甲片复杂精细的甲片,错扎法太过独特,故而制作不易。所谓‘错扎法’,便是通过甲片与甲片之间互相枝杈咬错,配搭成甲。以我的手法,甲片制造精巧划一,制成全甲不需要一个甲钉、一缕丝线!”说到这里,裴弘毅微微自傲。

苏默听到这里也不由为古代能工巧匠的奇思妙想惊叹,这个被西方人称之为中国之星的山文甲可的确是巧思独特。按下这个念头,苏默打趣道:“裴先生的水平这是不必质疑的,只不过以先生之能,一天也不能扎上二十副山文甲吧?”

说到这里裴弘毅微微一叹:“莫说是二十副,就是十五副也够呛啊。而且甲片制造得精巧化一谈何容易?”

苏默缓缓颔首,正色道:“裴先生。甲具对于前线作战的将士而言,就如同是第二条生命,战阵杀伐间甲具能够防备住一次进攻,那保住的就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所以,板甲之制,在下代天下将士谢过裴先生了!”

“不敢当不敢当!”裴弘毅脸色一正,回礼道:“公子此言,可真是折煞我了。《时报》和《文汇时评》的文章我可是天天有看,见那些年轻可爱的孩子在前线为我们国为家厮杀,我这把老骨头没什么能做的,帮他们做一件好衣裳这是可以的!”

“好!”苏默应是:“那就看看裴先生之大能吧!”

“都是大家的智慧!”裴弘毅谦逊了一句,走进了工坊。

工匠院很广大,坐落在山脚下光是屋子就有不下百间。还有一个个三四层楼高的炉子放着,流进院子旁的河上也是矗立着一个个水车。

院子里面的人很多,但走在外面的却很少,大部分都在里面实验,工作。就算是出来,也是来去匆匆。因为苏默等人对工匠院的尊敬,故而倒也没人过来搞什么迎接仪式。只有带队再次守卫的军官朝着苏默一敬礼。

苏默回礼,跟着裴弘毅进了主院。

第四十三章:高炉炼铁

“板甲需要的材料质量很高,远不是现在的铁片可以胜任的!”裴弘毅解说着:“在此之前,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百炼钢了。但百炼钢的成本太高根本不可取。而且光是有百炼钢还不够,我们需要可以规模锻造大型弧形金属的成熟技术。所以,放在眼前的难题就成了金属冶炼关和弧形金属关。好在,在前些时候工匠院的一个新学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想法,成功完成了这两个难题。董盼,来一下!”

“执事?”裴弘毅喊来了一名全身穿着厚重工作服的年轻男子,年轻男子一副典型技术宅的模样。扫过众人的时候一眼落在了苏默身上,很是一副见到偶像的激动:“是苏默学长吗?”

苏默倒是想不到在这里会见到一个学弟:“是的,董盼是书院新一期的学生?”

董盼狠狠点头:“是的是的,学长,你也是要来制作板甲的吗?那可太好了,听说学长所学庞杂,各科都有研究,我还有好多问题想要问学长呢。”

裴弘毅笑着看了一眼苏默,摆摆手道:“好了,董盼,我与你说这板甲项目啊就是你学长一直在推动。所以你要有话问,一会尽可直言,只不过现在还是先带苏公子看看板甲的研究进度吧!”

“是是!”董盼一个劲地点头。

苏默这才得以进了制作板甲的大屋子,为了支持板甲的研制,苏默特地从书院里借调了一百名武士执勤,同时分出了一个占地方圆千步的大院子。

当提及到板甲研制的时候,董盼原来的木讷一下子就没了,侃侃而谈起来:“板甲的思路十分简单,经过塑形的大块板状金属甲具,足可以让士兵们穿戴轻便,使用简易。而且光是一想就知道,士兵们穿上这种甲具后,其防护的效力将怎样恐怖的攀升!”

董盼比划着,显得很是激动:“当然,话说回来,我们主要攻关的有两点:一是锻造技术,一是炼铁炼钢技术!”

“所以,我想到了用炼铁高炉!而当我听闻学长在工坊里大量应用水力,甚至连工匠院都在河边的时候,我明白了。原来,学长一早就知道,自然之力是终究要代替人力的啊!有了水力的运用,人的辛苦将得到大规模的释放!”

众人刷刷地看向苏默,目光之中纷纷带上了佩服。水力的使用是苏默一直以来都在推动的事情,将院子建在河边也是苏默的主意。可惜这只是山间的一条小河,水力不大,而且时缓时急,除了实验用途外并无什么作用。

“刚刚我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几层楼高的炉子,这想必就是炼铁高炉吧?”苏默问向董盼。

董盼狠狠点头:“不错,没有进书院之前我就在想如何革新炼铁之法。于是我就想到了用高炉来增加炼铁温度,从炉顶上投入铁矿石,煤炭,从炉子下面吹气进去,等高炉内燃烧完毕的时候,铁水就能从铁口里面出来!”

“你的想法很正确,事实上我也曾听闻他省有过小竖炉来炼铁!”苏默看着董盼:“只不过为何之前我都从未有得到消息?若是早一日高炉出来,我华朝能生产出多少武器去平叛,去战胜外虏啊!”

苏默感叹一句,董盼却自责了起来:“是啊,可惜那么多人都因为没有甲具没有犀利的武器被骑兵生生屠杀!”

苏默拍了拍董盼的肩膀:“这些事情不必自责,太过空中阁楼了。你这个高炉做得很好,只不过我有些建议,你要不要听?”

“请学长指教!”董盼眼睛一亮。

苏默连连摆手:“也就是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你斟酌着用就是了。唔,我看这用质量上佳的煤炭闷着烧加热到极高的温度制成焦炭。用这样的焦炭放进高炉里烧可以得到质量很好的钢铁,而且高炉上可以加入石灰石做辅料。至于鼓风,可以考虑改进鼓风机,用水力也不错。大概就这些了,你可以好好试试!”

“谢学长指点!”董盼狠狠点头:以学长的这个法子,我看,这一炉一天下来烧铁就能达到一万斤!”

“一万斤……”众人纷纷摇头,这孩子技术到是极好的,怎么说话这么毛躁。一万斤铁,这么大的量哪有这么容易,怎么能一见了当官的就乱吹!

苏默看到了大家的表情,拍拍手:“既然你觉得是对的,那就去做吧。如果错了,那就认错改正。如果对了,那就证明给大家看!”

“是!学长!”董盼激动地大喊,随后招呼了十几个工人开始帮忙。

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被以十比三比二的比率运进大院,随后由工人肩扛手推地将铁矿石、煤炭、石灰石放入高炉,苏默一时间也有些心血沸腾:“这就是工业时代的前奏啊……也只有在书院这种技术不缺,我这种钱不缺的人这里,才能提前催生出……大工业的合奏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