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却已然有了机会,朱祁镇又焉能不做?再说了,朱祁镇自被俘以来的经历,别说是写成区区话本,便是写成一篇游记,怕也能够成为大明最大卖的热闹畅销书。
通过文字这一纸质媒体,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舆论导向,这可是后世国家政治最爱干的事,作为一位后世穿越者,朱祁镇自然很清楚舆论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所以,朱祁镇才决意,将自己新手所书的经历,交给了侍从,着他们去交哈哈铭,去找上几位高级别的枪龘手,将自己的传奇经历经过艺术性加工之后,进行刊印,然后嘛,自然会有人去评说……
这种另寻捷径的宣传方式,的确入不一这个时代人的眼,因为他们比朱祁镇少了数百年的社会经验和政治宣传工作经验。
………………………………
“有些事情,联现如今一时半会,是没有办跟你们解释清楚的,不过,你们尽管去做就走了,日后,知道会知道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带来的好处。”朱祁镇决定懒得再继续解释,保留一些神秘感说不定更有好处,更何况解释了他们也不见得能相信。
“既然陛下一心要做,臣等自然会用心去办。”袁彬也只能恭声听命。至少,天子到目前为止,一些看似很莫明其妙的事情,到后来,都能获得让人预想不到的收盖。
“想不到区区宣府边镇,尽占我大明兵卒一成之数,着实令联颇有些意外。”朱祁镇收回了脚,活动了下,虽然还有些痛楚,却已是比昨天好得多。嗯来最多一两天之后,应该就能骑得马了。
“正是,其实至世祖以来,我朝军备荒废,诸地之卫所士卒,多有逃散,又或尽为民农,难有战力。倒是这宣府边镇,有杨大都督这等明将经营数十年之,十万之众,尽为边军之精锐,虽然军备稍弱,但是战力毫不逊色于当初的尊师三大营。”袁彬也不由得点头赞同道。
听到了这话,朱祁镇两眼里闪过了一丝异彩,不禁喃喃地自语道:“是啊,若是能握十万强军,天下何处去不得?”
“陛下……”听到了这话,高势不由得心头一跳,抬起了眼来看着朱祁镇。
“呵呵,联只是想想罢了,昔日,联掌天下之兵,却不知兵事,致有土木堡之败,如今,虽然已知晓过往之错处,却为时晚矣……”朱祁镇向着那高势笑了笑,笑容里溢散出来的更多是无奈,袁彬也不禁默然。
四月十八日,大明太上皇帝朱祁镇脱瓦刺的第二天,他回归大明的消息,终于开始从边镇散波了开来,而正在宣府所辖的各卫所巡视的江福听闻这个消息之时,足足有小半盏茶的夫说不出话来,半晌之后,没有理会属下的议论纷纷,只是着人立即送信赶往京师,向朝庭禀报这个对于新皇帝而言,不是喜讯的喜讯。
两天之后,月初从那江西省吉安府安福县老家出发,负着为自己爷爷李时勉上书重任的李旗,刚好在华北平原上,眺望到了那大明帝都京师巍峨高大的城廓……
…………………………、…………
几保底第一更,还在码,今天虽然肚子还疼,不过昨天让医生开了颠茄片止痛,总算是没有像昨天那样让疼痛影响到脑袋瓜子,嘿嘿。谢谢大家的关心,吃的药不少,但是总算有效果,感觉好很多。
另外,别担心本书会太监,那是不可能滴,嘿嘿。
第一百一十一章面圣上书(保底第二更)
“是他?快快有请。正在书房内,一身青袍,斜坐干榻上看书的王直听闻下人来禀,前任国子监祭酒李时勉长孙登门求见,不由得一愣,旋及招呼道。
不多时,一脸憔悴,风霜之色难掩的李骥被引到了书房。步入了书房,李骥便躬身拜下:“晚辈李骥见过王尚书。”
王直上前扶起了李骥,打量了几眼之后感慨道:“汝祖与老夫同殿为臣,与老夫乃是至交,哪来那么多的虚礼,昔日见你之时,尚自年幼,如今,倒已是翩翩少年郎了。时勉兄如今身子可好?”
听得此言,李骥不由得眼睛微微一红,因长途劳累和奔波而沙哑的嗓子透出了几丝哽咽:“回大人,晚辈来时,祖父已然快不行了,如今怕这”
听得此言,王直不由得一脸黯然之色,半晌才强作欢言让那李骥坐下。”那你为何在此时来京?”
“晚辈乃是奉了祖父之命,赴京上书。祖父之命,晚辈焉敢违逆,只恨不能在祖父跟前尽孝。”李骥以袖拭了拭发红的眼角,从那怀中取出了祖父交给自己的檀木盒子,郑重地双手递于那王直的跟前。
王直取出了盒中之信,看着那已然变得笔力虚浮的字迹,心里边不由得多了几丝回忆与怀念,这位傲骨铮铮的四朝诤臣,终究是老了。
“汝祖实乃国之良臣也。”看罢了信,知晓了李时勉心意的王直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拍着大腿痛惜地道:“时勉兄,若是你若还在京师,有你这样的铮臣在此,又何至朝中不宁?”
“尚书大人。”看到那王直的表情,李骥不由得一愣。毕竟他远在江西,而祖父又已经不在官场,自然是对于京师所发生的事情难以知晓全貌,不过看到王直这般,李骥的眉头也不由得疑惑地皱了起来:“们书大人您此言何意?”
没有回答李骥的提问,沉思了半晌的王直抚了抚颌下雪花般的白须,一脸落寞地道:“此事实在难为,不过老夫自当尽力而为,终不使时勉兄之遗愿落空才是。你一路鞍马劳顿,先去好好地歇息一番,待后日早朝,你且随老夫一同进宫面圣。”
听闻此言,虽然心中有疑的李骥总算是能放下了心头的大石,不由得喜道:“那晚辈就先多谢大人了。”
看到了那脸上的疲惫之色仍旧难掩喜意的李骥,王直心里边着实是五味杂陈,因为他很清楚天子在这一件事情上的意愿,但是,身为大明的官员,有些事情,明知不可为,亦当为之。想到了这,老王直那佝偻的腰板又不禁挺得笔直了此,满是青筋与皱纹的大手也不禁紧握而了有力的拳头。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诸位卿家,还有何事上奏?”朱祁钰高居于龙案之后,俯视着殿中诸位文武,如今,颌下的长须已然蓄得越发地浓密,倒是把他的仪容衬显得更加地威武,而大半年以来的夭子生涯,让他的气质,至少在群臣面前,已然更像是一位擅纳臣下意见,又能有自己主见的大明天子。
虽然很多的时候,这些文武大臣们仍旧让朱祁钰感到头痛,但是,至少随着心腹手下的提拔和抬举,能够听话的自然也是越来越多,朱祁钰这位新天子的意见也渐渐能够得到臣下的附议和赞许。
不过,朱祁钰仍旧不能满意,因为朝中很多的大臣仍旧对那位被瓦刺人俘虏在草原上的哥哥深怀感恩之情,比如那些被兄长说服了瓦刺太师也先,得以回明的勋贵们,这些在大明的军方有着极大影响力的群体对朱祁镇保有极大的好感。
这让朱祁钰在心头不舒服之余,却也无奈,虽然明诏天下,这是自己这位夭子的仁德感召了瓦刺,但是实际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没有必要为了得罪自己这位当权的夭子而说出来罢了。
随着大臣们一一出班上奏政务,朱祁钰也只能把那些想收了起来,认真地听着,一面询问内阁的意见。而王直这位平日里朝议向来以他为首的吏部尚书却一直垂眉闭眼,搞得所有人都有些莫明其妙,不过亦有人查觉出了这老头的不对,指不定这会子正在为了某件事情要跟天子较劲而蓄势待发呢。
一个时辰过去了,该上奏的奏了,该处理也的处理了,就在朱祁钰准备起身离龙椅开溜的当口,王直就像是丙刚从睡梦中惊醒过来一般:“陛下,老臣有事启奏。”
“哦,老卿家今日有何事,何不早奏?”朱祁钰暗翻了个白眼,重新坐回了龙椅上,一副和颜悦色的表情道。
王直面不改色地出班奏道:“陛下,原国子监祭酒李时勉着其长孙李骥赴京向陛下上书。”
听闻此言,殿中的气氛顿时一滞,于谦也不由得扬了扬眉头,目光落在了王直的身上。朱祁钰的身板也不由得挺直了些,突然听闻这位骂过几位帝王的大明著名滚刀肉居然要上书,朱祁钰心甲边也有些发毛。
毕竟,李时勉自当官以来,只要在朝,没有一个帝王不被他骂过,就算是不指着你的鼻子骂,也经常指桑骂槐,让夭子很没面子,可问题是这家伙在清流里边是个顶瓜瓜的人物,后为国子监祭酒之后,更是有了无数的崇拜者。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