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范说,如果天子受到了董卓的胁迫,急需我们出兵勤王,那就让刘和带一份天子亲笔所书的诏书出来。这样,太傅刘虞和骠骑大将军迫于天子圣旨,无论如何都要联手勤王。

公主于是召见刘和,把自己的意思解释了一遍,希望刘和能到长安当面问问天子。如果天子要铲除董卓,要太傅大人和骠骑大将军出兵勤王,那就带一份圣旨出来。

刘和义不容辞地答应了。他和朱穆两人带着三十多名侍从,日夜兼程往长安而去。

****

七月中,郑演和陈琳风尘仆仆到了龙山。

袁绍的态度让李弘大为惊喜,他总算勉强看到了制衡成功的希望。

袁绍提出了几个要求,只要李弘答应,讨董大军立即和北疆结盟,并且暂时放弃攻打洛阳,转而集中所有兵力平定蚁贼叛乱。

袁绍和韩馥的当务之急是立即击败黑山黄巾军,以便尽早断绝黑山黄巾军和兖青徐三州蚁贼会合的企图。但袁绍现在缺少足够的兵力,所以袁绍想把陈兵黄河的王匡一万大军立即征调到河内的东面战场上。为此,袁绍希望李弘能立刻下令,减少孟津和小平津两关的驻军兵力,减轻京畿大军对河内的威胁。如果此两关驻军不减,袁绍根本不敢随意把王匡的大军抽调到其他战场上。

李弘问陈琳,袁大人希望我在孟津和小平津两关屯留多少兵力?

“三千。”陈琳说,“否则我们无法从王匡大军抽调足够的兵力支援其他战场。”

“好。”李弘痛快地说道,“还有什么条件?”

“大将军本来在孟津和小平津方向驻军有一万人,但如果现在只留三千人驻守,那另外七千大军……”陈琳话说了一半不说了。他的意思很明显,这部分大军待在洛阳对河内还是存在巨大威胁。

李弘想了一下,说道:“北疆在洛阳有两万大军,将士们因为缺乏粮饷,日子很艰苦,如果袁大人同意和我北疆握手言和,我就无需在洛阳屯兵两万了。这样吧,我立即下令从洛阳征调一万大军回河东。”

李弘的让步让陈琳非常意外,他有些措手不及。

袁绍的意思是想让这部分人马赶到兖青徐等地帮助平叛,一来消耗北疆的实力,二来有助于缓解兖青徐战场上的兵力短缺问题,但陈琳还没有把话说出来,李弘就已经给出明确答案了。陈琳稍稍思索了一下,随即把袁绍的建议放弃了。北疆这部分兵力回到河东对董卓是个威胁,董卓考虑到长安的安危,必定不敢随意派兵攻打河内。相反,如果北疆的这部分兵力到兖青徐平叛了,反而会减轻董卓的压力,给了他攻打河内的机会。

“还有什么?”李弘笑道,“一起说给我听听。”

“我们最近打了两场小胜仗,缴获了蚁贼不少武器。”陈琳看看李弘,小心翼翼地说道,“我们发现这些武器很多都是来自晋阳和河东两地的军械作坊。”

李弘眉头一皱,“不会吧?难道武器上还有记号?”

“我们也用同样的武器。”陈琳不紧不慢地说道。

李弘冷哼了一声,回头对站在大帐门口的祭锋喊道:“去把李玮大人,尹思大人请来,立即请来。”

“这事我要查一查。”李弘说道,“但不管是不是确有其事,我先答应袁大人,把通往黑山的所有道路全部切断,以帮助你们尽快击败黑山黄巾军。”

尹思现在主管晋阳和河东两地的军械作坊,他听完李弘的话后,不以为然地说道:“我知道这事,大人也应该知道。当初我们为了说服黑山黄巾军下山攻击袁绍和王匡,以便帮助我们攻占孟津和小平津关,答应了他们许多条件,这只是其中之一。”

“我的意思是,袁绍和王匡手上怎么会有我们做的武器?”李弘不高兴地问道。

“谁出钱,我们就卖给谁,这是你说的。”尹思奇怪地问道,“大将军忘记了?”

李弘尴尬地笑笑,这话他是说过,但也要分具体情况,不能乱卖一气,自找麻烦啊。

李玮匆匆来了,他知道事情始末后,冷笑道:“大将军的话至今仍旧有效。北疆做的军械,我高兴卖给谁就卖给谁,他管得着吗?黄巾军这几年抢了许多钱,我们不赚白不赚。北疆边军军资至今没有着落,谁给我们付?袁绍给我们付吗?接着卖。”

****

袁术的长史李业到了龙山。

他是来催促骠骑大将军尽快出兵平叛的。本来说好双方争取在七月初联手出兵到兖青徐平叛,但现在都七月中了,组建平叛大军的事还没有影子。

第十七节

李弘虽然打定主意不再出兵平叛,但此事他曾亲口答应了袁术,而且现在四方制衡之势已经渐成雏形,如果自己一味拖延拒绝,恐怕会激怒袁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不管怎么说,董卓才是北疆真正需要极力打击和压制的对象,而袁绍和袁术则是北疆拉拢的对象。袁绍、袁术和北疆的结盟不但直接关系到北疆明年的生存,更关系到制衡之势维持多长时间的问题。制衡之势维持的时间越长,对北疆就越有利。只要北疆摆脱了重重危机,实力强大了,无论是勤王还是稳定社稷,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李弘召集李玮、余鹏、杨凤等人商议。

李弘倾向于出兵平叛。

由于北疆的威胁和黑山、青州两地蚁贼的暴乱越来越猖獗,袁绍和韩馥等人担心两面守敌,被迫接受了李弘的盟约,但这个盟约是北疆和讨董大军的盟约。这样一来,北疆一面和董卓、袁术形成了三方制衡之势,一面又和讨董大军单方面结了盟。北疆这种两边摇摆、两边讨好的做法和态度,不仅仅是立场不坚定不清晰的问题,更有利用各方矛盾从中渔人得利的企图。

此事一旦给董卓和袁术知道了,他们会作出何种回应,目前尚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董卓也好,袁术也好,对北疆这种首鼠两端、损人利己的做法必定非常生气,彼此间仅有的一点信任也会荡然无存。而尤为令人担心的是,刚刚建立起来的三方制衡之势是不是也会随之破裂?

北疆在和讨董大军结盟后,为了防止董卓和袁术反应激烈,也作了相应对策,主要是威胁和掣肘董卓,交好袁术。李弘下令减少孟津和小平津驻军,征调一万大军回河东,就是为了威胁董卓,而派田畴到南阳面见袁术,就是为了向袁术解释北疆和袁绍握手言和一事,并和袁术具体商议互助之策。

北疆靠一张嘴是说服不了袁术的,要有实际的,能让袁术看得到的行动,并以引来证明北疆信守诺言,愿意真心诚意和袁术联手制衡。北疆和袁术走近了,对董卓的威胁就更大了,也更有实力压制和掣肘董卓。如何才能让北疆和袁术重建彼此间的信任?那就是和袁术组建大军出兵平叛。一来北疆兑现了当初的诺言,二来帮助袁术获取功绩和声名,三来北疆也可以得到讨董大军各路兵马的好感,将来有助于大军南下稳定社稷,四来也可以尽早平定兖青徐三州的暴乱,拱卫社稷。

李玮、余鹏等人也同意出兵平叛。平叛大军的军费由袁术提供,北疆只要出人就行。而且现在京畿形势变了,北疆没有理由坚持不出兵。目前北疆驻洛阳的大军只有一万人,除了护卫孟津、小平津和虎牢三关的外,北疆最多也只能出两千人到三千人左右的兵力。如果北疆连这点人马都不愿意出,实在说不过去。

杨凤、孙亲等人不愿意出兵。他们还是那个理由,当初朝廷招抚黄巾军的时候,先帝和李弘信誓旦旦答应的,绝不征调黄巾军打黄巾军。

李弘笑道:“折中一下吧。我们先出兵,先给袁术争点脸面,免得双方撕破了脸,伤了和气。军队到了战场后,打不打,何时打,怎么打,还不是我们自己的事。如果你们同意,我就亲自给张燕写信。”

“谁领军?”杨凤问道,“如果是颜良,我还是不同意。”

“你们看呢?”

“过去黄巾军的将领,肯定没人愿意去。”杨凤说道,“打仗不要命的,不能让他们去。颜虎头如果去了,不打才是怪事,他要立功啊。”

“我打算让高览、高顺两人去,你们看怎么样?”李弘问道。

杨凤和孙亲相视一笑,同时点头。

****

七月下。

梁百武、林讯、李云、杨淳四人率一万大军回到河东。校尉吴雄领三千兵驻防孟津和小平津。虎烈将军颜良亲率四千兵镇守虎牢和荥阳。

武毅中郎将高览和武猛校尉高顺率三千军赶到中牟,等待与袁术大军会合,准备往兖州、徐州一带平叛。

长安接到朝廷的平叛大军即将出发的消息后,天子随即下了一道旨,嘉赏平叛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