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坚持要重建皇统,在他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他肯定要重建皇统,另立天子。天下大乱矣。

误国之罪,自己虽万死也不能赎啊。朱俊越想越悔,越想越是恐惧。

玉石、颜良、张合、高览、华雄、高顺、周华、田畴等将齐聚军中大帐,紧急磋商。

“朱大人,袁绍的军队不是在黑山和黄巾军激烈交战吗?怎么突然就杀到了洛阳?”张合疑惑地问道,“就算淳于琼把董卓被杀的消息告诉了袁绍,但袁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杀进洛阳,显然……”张合没有继续说了,他意思是说你朱俊大人手下一定有人背叛了你,给袁绍做内应了。

徐荣离开关西后,他的军队就由张合统领。徐荣对高顺很赏识,临走时,把他从颜良的军中调出来,给张合做副手。

朱俊叹了一口气。袁阀的势力,岂是自己所能抗衡的。

“长安朝廷中的许多大臣和袁绍的关系非常密切,比如司徒王允大人。”张承解释道,“袁绍给我看的那份圣旨,绝对是真的。能给袁绍这份圣旨的,只有司徒大人,所以我觉得袁绍可能比我们更早知道长安兵变和董卓被杀的真相。另外,关东各地的门阀大豪,包括洛阳城中的王公世家,和袁阀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袁绍只要进关,他就能迅速在关东站稳脚跟。”

“现在不谈这些。”田畴摇手说道,“我们是打关东,还是继续打桃林要塞,进兵关中?又或者……”他看看神情冷峻的朱俊,小心翼翼地说道,“退到河东?”

北疆军早有放弃关东的意思,李弘早在四月初就书告徐荣,不能守就尽早放弃,不要长时间陷入两线作战,耽误了冀州战事。如今袁绍趁着关中突变的有利时机,不费吹灰之力占据了洛阳,关西北疆军的粮草顿时断绝,退守河东是最好选择。

但没有人愿意退守河东。

玉石、颜良等人强烈要求继续攻打桃林要塞,全歼董卓旧部。

“我们只要再打几天,他们就完了。”

“全歼了董卓旧部,我们就能迅速进入关中,和徐荣大人会合。”

“目前,长公主和朝廷的圣旨依旧有效,当务之急是立即全歼董卓旧部,稳定关中。”

丢失关东,罪责太大,周华、张承等人考虑到朱俊和自己的将来,强烈要求掉头攻打关东,趁着袁绍立足未稳之际,将袁绍赶出洛阳。

北疆军和河南军的将领激烈争论。

“继续攻打桃林要塞,全歼董卓旧部,以确保长安无忧,天子无忧。”朱俊断然说道,“丢失关东之罪,我一人承担。”

函谷关丢失,朱俊急奏晋阳。

圣旨未到,徐荣的书信先到了。

徐荣急书朱俊,并附带骠骑大将军李弘的书信。停止一切战事,关西北疆军迅速退守河东。

李弘的书信是给徐荣的,但这份书信非常详细地说明了北疆目前的艰难处境,有助于北疆军诸将对形势的了解。由于冀州流民成灾,大漠叛乱一时无法平定,北疆的财赋已经到了极限,李弘要求河东北疆军务必遵从天子旨意,迅速退出关中。

徐荣在书信中说,关东丢失,关西北疆军粮草断绝,除了立即退守河东外,别无出路。请朱俊大人暂时停止战事,等待朝廷圣旨。

关东丢失,晋阳震惊。

虽然过去朝廷也有放弃关东的意思,但那是在董卓存在的情况下。现在董卓被杀了,董卓的势力一夜之间分崩离析了,社稷拯救有望了,关东就不能丢了,尤其是不能让拒绝尊奉当今天子的袁绍占据。袁绍占据洛阳的后果非常严重,他一旦站稳脚跟,就要重建皇统。大汉出现两个天子后,天下大乱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

张温、卢植、蔡邕等大臣不顾鲜于辅和李玮的反对,立即奏请长公主下旨,命令朱俊、徐荣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夺回关东。

同时恳求李弘,暂停冀州战事,先集中力量稳定关中,保住关东和洛阳。

徐荣十万火急赶到弘农,命令北疆军原地待命,准备退守河东。

“子烈,你要抗旨?”朱俊愤怒地问道。

“关东战事一起,冀州就要断粮,冀州成千上万的流民就会饿死。”徐莹激动地大声吼道,“我就要抗旨。”

第十一节

北疆军诸将毫无条件地支持徐荣,拒绝遵从朱俊的军令。朱俊百般劝说,但徐荣寸步不让。

朱俊无奈,只好急奏晋阳朝廷,同时以八百里快骑急告冀州李弘。

朱俊命令周华、张承率领五千河南军急速向函谷关推进。大军还有十天的粮草,朱俊认为大军即使不能夺回函谷关,也能牵制袁绍的兵力,迟滞袁绍夺取河南尹全境的脚步。目前正在荆、豫一带苦战的袁术一旦得到袁绍进驻洛阳的消息,必定要抽调兵力北上抢占大谷、伊阙等关隘。当袁绍和袁术两人打起来后,袁绍随即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这时如果长公主和李弘同意了自己的计策,督请徐荣迅速攻击关东,那么大军重新夺回洛阳的把握将大大增加。

然而徐荣的做法让朱俊气愤填膺,差点气昏过去。

“现在关西战场我来指挥。”徐荣神情冷峻地望着朱俊,大手猛地握紧,一拳砸到案几上,“没有我的命令,一个士卒也不能离开大营。”

诸将暗自惊凛。按照朝廷圣旨,徐荣现在负责主持临汾行辕,主掌河东兵事,关西战场的指挥权他已经交给了朱俊。今天他从河东赶到关西,已经严重违律,现在又要公开夺取朱俊的兵事权,这事将来朝廷要是追究下来可是谋反大罪。如果骠骑大将军不极力袒护,他这个将军算是做到头了。

徐荣担心河南兵闹事,干脆把朱俊、周华、张承三人羁押在中军大帐。

快马急报。袁绍手下大将潘凤、朱灵、陶升攻下函谷关后,没有继续攻击,而是以重兵驻防于关隘。徐莹立即命令张合、高顺率军于渑池、新安一带驻扎,阻止袁绍大军攻击关西。又命令玉石率先领军撤回河东,驻防于蒲坂津。命令屯兵于蒲坂津的张白骑立即解散军队,让屯田兵回军屯区帮助抢收冬小麦。

徐荣的骄纵不法和独断专行引起了晋阳朝廷强烈不满。

张温、卢植等大臣奏请长公主,立即罢免徐荣,让朱俊速领大军攻击关东。

鲜于辅和李玮坚决反对。罢免徐荣,需要骠骑大将军的同意,其他人无权做出这样的决定,即使是长公主也不行,因为现在主掌国事的是大将军。另外,袁绍进驻洛阳,关东形势突然发生变化,北疆军应该如何应对,大将军至今尚未回复。所以我们现在不能说徐荣做错了。

长公主府和骠骑大将军府为此争论不休。

饱受指责的李玮大为恼怒,“早在四月上,天子和长安朝廷就来旨明确要求撤消晋阳朝廷,天子还督请长公主和诸位大人尽早返回长安。也就是说,从长公主接到天子圣旨那一刻起,晋阳朝廷就没了。长公主的承制诏书也无效了,长公主和长公主府因承制诏书所拥有的权力也全部失去了。现在北疆的事是大将军说了算,是骠骑大将军府说了算。”

李玮这句话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张温、卢植、丁宫、王瀚、郭蕴、王泽等大臣同时发难。李玮大逆不道,竟敢公开反对长公主和朝廷。

“你们说徐荣大人违律抗旨,那你们呢?你们是不是也违律抗旨?依照天子圣旨,长公主已经无权干涉国政,晋阳朝廷也撤消了,你们还有什么权力站在这里指手划脚?”李玮毫无惧色,声音更大了,“我看违律的是你们,抗旨的是你们,犯法的也是你们。”李玮手指面色铁青的张温、丁宫等大臣说道,“罢职的更应该是你们。”

张温大怒,命令虎贲卫士拿下李玮。

鲜于辅不高兴了。李玮的话完全有道理,北疆的事本来就应该由骠骑大将军府主掌,长公主和朝廷这样横加干涉,实在太过分了。如果北疆连自己的军队都不能任意指挥,那还叫什么北疆军?干脆叫北军算了。

鲜于辅一生气,立即下令征调龙山大营的留守大军火速赶到龙泉,保护骠骑大将军府。说白了,就是把长公主府和两千虎贲卫士包围了。

事情闹到这种地步,长公主也无法从中斡旋了。张温、卢植等大臣又气又急,先后病倒。赵岐、蔡邕在两府之间来回劝说,希望两府放弃分歧,齐心合力,共救社稷。

张温、丁宫等大臣从大局考虑,主动承认朝廷的确过多干涉了北疆军政,但对攻打关东,夺回洛阳一事绝不松口。

鲜于辅认为既然朝廷已经退让了,而且徐荣违律杭旨的事也不了了之了,那骠骑大将军府还是适可而止吧,免得让大将军为难,但李玮断然拒绝,“北疆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