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承认或者不承认,安禄山的叛军战力之强,远甚于朝廷兵马,否则,安禄山断然不会长驱直入,在短短两个月之内攻陷洛阳……这军机之事,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复杂,老臣觉得,朝廷应该放手放权,由永宁王临机定夺为好”
“若是朝廷重压之下,永宁王被逼出战,结果导致战败丢了潼关,关中危矣。”
陈希烈缓缓说道。
李倓点了点头,“陈相,以咱们两人的名义向父皇奏报,就说战机瞬息万变,叛军强势难敌,永宁王大军长途奔袭需要休整,不可擅自出战。”
“此外,禀报父皇,本宫将亲自押运粮草辎重及军需物品,往潼关犒赏大军”
听李倓这样说,陈希烈眉梢一挑,心里暗暗叹息。
他知道,李倓在长安呆不住了。李豫在潼关前线获取军功,反倒显得他留守长安,躲在了大后方。
为了日后的皇储之争,他必须要前往潼关,争取张瑄的支持。
或许,李倓是在潜意识里担心张瑄会转而与李豫结成同盟战线。
虽然李豫之前与张瑄曾经有过嫌隙,但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若是李豫给出了相应的筹码,难保张瑄不会动心。
况且,他与张瑄之间的“盟约”本来就不牢靠。
张瑄从来没有表态说要支持他入主东宫,只是两人因为走得比较近,多半是李倓故作姿态,给外界造成了一种误解和假象。
灵州。
李亨入住了张瑄在灵州的永宁王府,不过,入住之后,他对张瑄府邸的简陋而感到异样的惊讶。不管怎么说,张瑄作为陇朔藩镇和西北最高的军政长官,又是王爵,府邸再怎么奢华一些也属于情理之中。但这座府邸虽然宽大,却非常简洁,根本就没有常规的奢侈用度。
府中的下人也是屈指可数,而侍女更是没有几个,舞女歌姬更是不见踪迹。
由此可见,张瑄的勤俭奉公,绝不是虚言。
李亨微微有些感触。
不过,他的这种感触旋即又被一种更深的猜忌所取代。
在局势不明朗、叛军长驱直入的时候,李亨没有这种心思,他想的是如何平叛、如何阻挡安禄山的叛军脚步、如何保住自己的皇位,但张瑄大军所至范阳叛军立即呈现出败退之颓势,局势开始逆转,他的心思就悄然变了。
他就开始担心张瑄会不会拥兵自重,而稍有风吹草动,他便会敏感地以为张瑄有了异心。
况且,他身边还有公孙良这些佞臣在他耳边絮絮叨叨。
李豫和霍长青的连番密报,更加剧了他的这种对于张瑄的猜忌。
当然,猜忌归猜忌,只是一种心态。在这种时候,李亨知道自己还离不开张瑄,最起码,在安禄山叛乱平息之前,他只能全心全意地依靠张瑄,放手放权。
至于将来他怎么对待张瑄,说实话,他暂时还没有完全想好。不过,已经初步有
1/2
天唐 第379章张瑄的表现
第379章张瑄的表现
第379章张瑄的表现
尽管引起了一些朝臣的强烈反对,但李亨还是强硬地力排众议下了册封的诏书。
在李亨看来,他这不过是一种试探。试探张瑄的动静。
如果张瑄有异动,他便会立即转变态度,转而向张瑄示好。但那样一来,也就试探出了张瑄确实有异心,将来等安禄山叛乱平定,李亨便会立即向张瑄下手,毫不手软。
同时,李亨想要牢牢将青海这八万人抓在自己手里,有了这八万兵马,再加上哥舒翰的河西之兵,哪怕是张瑄继安禄山之后叛乱,他也有几分抗衡的资本。
李亨的诏书在最短的时间下达两宁州和青海,两宁州的李光弼和沙柳河的杨涟同时接到册封诏书,只是反映各有不同罢了。
杨涟大吃一惊,立即想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他在书房里犹豫良久,才主动给朝廷上了一封奏表,大概意思是说自己人微功轻当不得朝廷如此厚封,请辞宁泊侯的爵位。
同时,杨涟立即修书一封,派人昼夜兼程八百里加急送达潼关密报张瑄。
其实,大概也不需要杨涟密报了,这个消息早就由张巡送出去了。
而在两宁州的青海都督府中,李光弼接到皇帝的册封诏书,表面上神色平静,内心却是狂喜。
李光弼一直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不甘屈居人下。张瑄到任之前,他被郭子仪死死压制住,内心就非常不爽。因此,才与郭子仪两人针锋相对,明争暗斗。
张瑄到任之后,以强力铁腕统一陇朔军政归心,更是对李光弼恩威并重,李光弼心里的那点不甘心和野心,渐渐被压制了下去。
然而,随着他军功渐长,这一次率军进攻吐蕃,接连战胜吐蕃军马,最后更是直接拿下吐蕃王庭,扶植了一个傀儡吐蕃王,自觉盖世功勋大唐朝廷无人能比。
由此,他的权力欲望和个人野心不断膨胀。
至于张瑄,早就被他有意或无意地抛之脑后。在他心里,他的才干和威望乃至功勋,丝毫不亚于张瑄,这一次被皇帝册封为郡王代理陇朔大都督,情理之中,理所应当。
因此,与杨涟的反应不同,李光弼在第一时间上书皇帝,表示谢恩和忠诚。
由此,李光弼在两宁州踌躇满志,随时准备率军返回陇朔,掌控整个陇朔藩镇。
……
……
潼关。
张瑄正在书房看书,张瑄和杨涟的密报几乎是同时抵达。
南霁云匆匆而入,拱手抱拳神色复杂道,“大帅,灵州张巡张大人和沙柳河杨涟杨大将军派人送来密报请大帅过目”
张瑄一怔,点了点头。
接过杨涟和张巡的信函,张瑄没有犹豫,先拆开了张巡的一封,看去。
旋即脸色一变。
张巡在信函中所写的内容让张瑄看了大怒,但却强自按捺住要暴走的情绪,又紧接着打开了杨涟的信。
看完两人的信,张瑄将信函立即烧掉,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南霁云站在下方,瞥见张瑄脸色的变化,却没有敢说什么。
南霁云虽然没有看到杨涟和张巡信函中的内容,但从送信之人口中却也得知了一些消息,大抵猜出了两人信中所写为何。
李亨这一次的“动作”太惊人了,几乎是一种肆无忌惮的挑衅。
他竟然越过张瑄,将此次唐蕃战役大捷归功于李光弼和杨涟两人,直接将李光弼封为郡王,还暂代了陇朔大都督,等于是变相将张瑄的陇朔军职免去。
李光弼被册封为郡王,又兼任陇朔大都督,身份地位和权力等级几乎与张瑄平起平坐了。而真要严格说起来,张瑄的天下平叛大元帅是临时性的职务,一旦安禄山叛乱平息,职务自动解除,而他又失去了陇朔军职,等于是只剩下一个王爵。
南霁云诚惶诚恐地侍立在侧,却没有“等”来想象中的张瑄的雷霆大怒和剧烈反应。
“南八,赏杨涟和张巡的信使各钱十贯,速速打发他们离开,不要在潼关停留。”张瑄挥了挥手,声音非常温和。
南霁云飞快地抬头扫了张瑄一眼,似是没有想到张瑄的表现如此平静,一时间倒是怔在那里。
张瑄淡然又道,“南八,本帅的话你没听到吗?”
南霁云吓了一跳,赶紧涨红着脸躬身领命,“末将遵命。”
南霁云走后,张瑄的脸色立即阴沉了下来。他猛然一拍桌案,眸子里中一丝寒光一闪而逝。
李亨此举直接激怒了张瑄,同时也让他非常失望。他心里很清楚,李亨是通过这种做法来敲打和试探自己,看看自己的承受底线。同时也是做给天下藩镇和满朝文武看的,以这种无形的方式来打压张瑄的威望和权势。
如果张瑄表现激烈,安禄山叛军当前,李亨或许会立即转变态度。
磨还没有推完,就开始急不可耐地要杀驴了吗?张瑄冷冷一笑,端起桌案上的茶盏,一饮而尽,然后霍然起身出了书房回了自己的卧房。
但最让张瑄愤怒的还不是李亨的做法,而是李光弼的表现。李光弼居然安之若素理所应当地受封为郡王,代理起陇朔大都督。对于张瑄来说,这相当于一种背叛。
这意味着张瑄或许没有用错人,但却看错了人。他将对吐蕃的防御和整个青海的守防全部交给了李光弼,提携荐拔之恩无与伦比。可在这种情况下,杨涟都知道向张瑄表明态度谦让一番,李光弼却受之坦然。
如此种种,岂能不让张瑄愤怒
所谓人心难测。他终归是
1/2
天唐 第380章下野?
第380章下野?
第380章下野?
张瑄轻轻一笑,淡然道,“从东宫辅臣,到京师羽林卫大将军,再到就藩陇朔,以至于今日率军平叛镇守潼关,这些年来,张某一步步走过来,是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