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大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后泪眼婆娑,多年未曾哭泣的眼睛,泪水竟打着圈儿,却不说话。
  李治长叹一声,想起与媚娘相识,而后走过这么多年,要不是媚娘一直帮着自己处理政务,大唐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呢。但如今他要提前走了,留下的太子有能力治理好这个国家吗?他不无担忧。
  武清回到了府中,他忽然感到了人生无常,就如天皇李治,一个不到六十岁的人,却要离开人世,按理说李治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富有的生活,他能够享受到平民无法享受的东西。可为何身体那么差呢?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想那药王孙思邈活了一百余岁,而且孙思邈从小体弱多病,那为何能活一百余岁,而李治只能活五十多岁呢?看来这不应该是吃住的问题。李治自幼锦衣玉食,而孙思邈很可能中午连顿米汤都喝不了。
  如此算来算去,那只能是生活作风问题。古代又没多少晚上娱乐的东西,蜡烛一灭,便只有睡觉了,可每日里又不事生产,精力旺盛,只能玩一样事情,那就是玩女人。
  不说夜夜新郎,总之除了那件性福的事情外,还能做什么。酒色财气,长此以往,身体又如何受得了,气血两亏,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不患病才怪呢。
  想着想着,武清吓出了冷汗,掐指算算,自己也都好几个女人了,这若是夜夜快活,自己如今年轻倒是完全可以,可终究会落下病根。说不得也会如那李治一般活不过六十岁。
  这可如何是好呢?家中的那些个女人们今夜还等着呢!
  忽然想起,几个月前,要姜出尘给自己开的药方,不知道还在不在。他必须得喝了药在来应付那些个如饥似渴的女人。
  武清很快踏进了杏林苑,看到玉漱和姜出尘正在对弈,二女都是绝美容颜,远远看去,真有那么点并蒂之莲的感觉。武清偷偷看了一阵,觉得这俩妹子确实好,于是便轻咳一声走了进去。
  二女没有理会武清,依旧下棋。
  这对武清来说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他又重重地咳了声。
  姜出尘笑道:“听到了,还以为你在哪个女人的被窝里呢,怎么跑到我这里来呢?”
  武清先搂住玉漱亲了口,说道:“还记得我给你说的给开一副壮阳的药呢?”
  玉漱一惊,继而脸色一红,心中不禁想问,阿郎的都那么大了,还需要大吗,不禁有些害怕。
  姜出尘可不知道,还以为武清身体出了问题,力不从心呢,走到梳妆台前,取过一个锦盒,说道:“这里面是十六颗丹丸,事前服一刻,哼,保证你欲仙欲死!”
  武清一愣,一脸郁闷,说道:“你这是春药?”
  “怎么?你觉得是什么呢?”姜出尘毫不在意,却看到玉漱脸色有些变了,便问道:“玉漱妹妹,你怎么呢?”
  只见玉漱洁白的额上渗出了汗珠。
  武清问道:“没事吧?出尘,你快看看。”
  姜出尘搭脉检查片刻,不禁说道:“按脉理来说,玉漱妹妹是有些惊吓过度所致。”
  武清疑问,自语道:“惊吓过度?谁能吓着玉奴?”(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八章 置清心书院于洛阳

  翌日一早,武清非常满足地从杜三娘的房间里出来,脸上虽有些疲惫,可想起昨夜那些旖旎的画面,他开心的笑了,因为昨夜来了个四女大被同眠。
  这是前世无数宅男的梦想吧。
  今日他必须去东宫六率府看看,既然是东宫平章事,以本官兼任,那么还是得去了解了解。
  东宫有六率,即太子左右卫率、太子左右司御率、太子左右清道率。这六率掌握在大臣手中,统折冲府约三到五个。还有四率是太子亲兵,为太子左右监门率府和太子左右内率府,这四率是不统折冲府,人员基本固定,掌握在太子手中,但人数不多,多则千人,少则百人。
  武清所能检校的,也只有东宫六率诸官。东宫六率府在皇城,不在东宫,所以武清去门下省政事堂也是顺道。
  其实,武清也很清楚高宗的意思,只是要自己辅佐太子李哲而已,至于是否去检校六率府,他根本不会去管,何况他如今也没那心思去管。
  再者,自玄武门之变后,太宗对东宫握有六率很担忧,故而六率虽有名而其无实。直至到先太子李贤,更是把六率压制到了极点。
  所以当武清走进左卫率府的时候,里面的几名官员都是一脸茫然。但并不表示没有人不认识武大将军。
  “不知大将军此来是?”
  武清说道:“本将军只是来看看,嗯。好了,看完了。”
  武清心中哀叹一声,便出了率府。说真的,很失望,也很无奈,这就是皇权下的命运!
  武清怀着各种心情进入了门下省政事堂,因为薛元超乞骸骨,这里也只有侍中裴炎的官最大。所以议事由裴炎主持。
  裴炎拿着几份奏折,打开一份。而后说道:“白铁余聚民反叛,已经城毁人亡,先来说说诸将封赏。”
  如今政事堂只有六人。而在军事上也只有武清能说上话,故而武清说道:“王方翼和程务挺曾追随宪公(裴行俭谥号),都是难得的将才,王方翼往前救援弓月城击退西突厥。而后又参与平叛。可加官进爵,封个郡公还是足够了。程务挺早先随我驱逐东突厥于朔州,而后又击退侵扰数次,斩杀无数,今又平叛,功劳不小,如今单于都护府倒是废置,我看就让他继续留在北疆。作个都护也无不可。”
  听了武清的话,众人也觉得武清丝毫没有偏颇。他们的功劳要是宗室子弟,估计早就拜大将军了,就如武清,武清是皇亲国戚,所以,当从北疆归来后,便一跃成为了左羽林卫大将军。或许有人说这不公平,但任何时代都是这样的,公平只能是相对而言。
  所以,很快,众人附议,这一条算是过了。
  裴炎看了奏折,再次看向武清,说道:“百官上奏,重置清心馆,天皇墨敕,废清心馆,设清心书院于洛阳。诸位说说看。”
  对于栖霞山清心书院,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天皇竟然要在洛阳置清心书院,那置国子学和太学于何地?尽管这几年来清心书院出进士之多,令人发指,但还没到让朝廷推崇的地步吧。
  自有唐以来,儒学式微已经成为事实,但这并不代表着他理学也能在大唐中分一杯羹。不过事实也已经证明,随着时间的推进,不可否认,当二十年后,这朝中究竟有多少是理学出身的官员。
  从这一点上,朝廷趁早置清心书院便占了大义的成分。一时间几名宰相都不说话了。至于武清,可不敢出头,毕竟清心书院可是自己弄出来,到现在,他还是清心书院的院长。
  话又说回来,武清还真不想让清心书院搬到洛阳,洛阳世俗气太重,不适合做研究,而且未来的朝局,按照武清的那点微薄的历史知识,应该是很动荡的。但若清心书院能来到洛阳,这又是一个机会,给清心书院正名的机会,如此,即便遭到士大夫们、大儒、经学大家们的抨击,还占了朝廷大义,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武清纠结中,诸位宰相也在纠结中。但总得有人说话吧。
  于是,沉默片刻后,吏部侍郎魏玄同说道:“那就让下官说说,这几年清心书院进士及第者的人数吧。”
  于是宰相们便听到了魏玄同以下的数字。
  “永隆二年,三十人应举,进士及第者十八人,这一年进士及第者总共三十二人;永隆三年,四十人应举,进士及第者十三人,这一年进士及第者二十五人;永淳元年,三十人应举,进士及第者九人,这一年进士及第者总共十四人;永淳二年,十九人应举,进士及第者七人,这一年进士及第者总共十八人。下官话说完了。”
  几名宰相陷入了沉思,就进士及第人数来说,那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而这些人都是进士科,而不是明经科。试问国子学和太学有这能力吗?很显然没有。
  裴炎是侍中,毫无疑问,如今他最有发言权,于是便说道:“魏侍郎的话想必你们都听到了。若无异议,便通过了。”
  诸宰相没有异议。
  接下来便讨论了下派诸道巡访使的事情,每一年的九月到十月之间,朝廷都要派遣十道巡访使,调查十道民风民情,还有诸道官员有无贪腐,以及代表皇帝和朝廷勉励一下诸道官员等等。
  反正武清在这个大将军是不会去的,所以就人选问题,商量了半日,才最终定下人员。之所以这么长,主要还是巡访使的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