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貌似更可行的问题就是深化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但这种想法更像是政治幼稚的表现,混合理论只会带来更加混乱。在现在的中国,必须把人民统合起来,否则不等经济有了起色,内耗也足够搞垮中国。
重开会议之后,依旧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想法出现。最后干脆达成了共识,还是逐步采取国退民进的模式,逐步放开。但是国家必须拥有强力的调控能力。而相当一部分陕西众表示,一旦开始这样的进程,他们就要退出政治领域,努力发财去了。
共和国的内部讨论对外部毫无影响。世界的局势已经按照自己的趋势在行进。
1942年5月,马耳他投降。
1942年6月,意大利在德国和日本的帮助下,终于把英国人赶出了中东。自此,轴心国控制了整个世界岛的南方。
同月初,曼施坦因二级步兵上将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整个克里米亚都落入了德国人手中。
1942年7月初,美国登陆法属北非,美国人挟北非登陆之余威,一路攻城略地,席卷向东,直逼突尼斯。
自从开发出利比亚油田之后,意大利人再也不被油料所困扰。因为在之前,整个意大利的油料,也只能够让他们的舰队在地中海游弋一圈而已。现在意大利海军可以充分的发挥实力,根本不用在乎油料困扰。耗油大头海军的供应尚且不在话下,陆军和空军更没有问题。不过,美国人依旧让西进迎击美国部队的意大利人抵挡不住。
虽然意大利军人为了守住突尼斯,作战相当奋勇,但是美国人的装备优势过大,而且美国人的后勤供应更是变态级别的。前线损失的装备,转眼间就能够得到补充。意大利人的坦克完全不是美国人的对手。危急关头,隆美尔靠着自己在当顾问某时期积累的威望,强行接管了指挥权,在他的指挥下,意大利人败而不溃,且战且退最终在突尼斯建成了一道防线,抵挡住了美国人的进攻。
意大利需要德国的装甲力量,希特勒同意了墨索里尼的请求,派遣三个装甲师德前往非洲,和意大利人建立非洲集团军对抗,一直担任意大利非洲集团军参谋长顾问的隆美尔上将出任德国非洲集团军司令。意大利将突尼斯前线的五个师和德军的装甲部队组成了西线非洲军,并且保证西线非洲军的油料供应。
1942年8月初,美军增加了在北非的军队,由“大红1 师”的步1师和大名鼎鼎的装1师组成的第二军,扩编成了第二集团军,下辖六个师。美国人想靠兵力优势一举突破意大利人的突尼斯防线,杀进利比亚。到现在,同盟国非常清楚,只要攻下利比亚油田,意大利就完全失去了力量。
此时的地中海已经完全被轴心国控制,在意大利海军的全力帮助下,三个德国装甲师很快就运抵北非。隆美尔认为美军刚刚在北非登陆,立足未稳,而突然增加了部队数量,却都是没有什么战争经验的部队。实际上就算是把意大利人撵回突尼斯,隆美尔依旧看不起美国军队。隆美尔相信,如果是他来指挥着美国第二军,意大利人绝对不会有机会逃回突尼斯。凭借着那样的优势装备,在和意大利人一开始接触的时候,就能够解决掉意军。
而且指挥装甲力量异常弱小的意大利军队,隆美尔依旧靠几次非常犀利的反击,给美国人不小的损失。让美国人不敢放心大胆的追击。
在德国装甲师到达非洲之后,隆美尔制定了一个计划,决定给美军一次深刻的教训。战役的焦点就在凯瑟琳山口。
在墨索里尼和利比亚油田的共同作用下,1942年,意大利人竟然破天荒的达到了零失业。虽然没有达到每家锅里都有一只鸡的水平,但意大利人民终于可以靠工作养活自己,战争又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重工业又提高了轻工业的机械化程度。加上墨索里尼对犯罪的严厉打击,意大利竟然有了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这又反过来强化了墨索里尼的威望。
墨索里尼威望的提升,源自下层人民的态度,上层的大资本家对墨索里尼的态度就变得更加敌视了。他们的利润有了飞速提高,但是墨索里尼扶植的中小企业发展得更快,在国家经济当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在墨索里尼骑着白马进入开罗的纪实电影在意大利播放以来,意大利人的自豪感和自尊心都有了极大提升。意大利的上层认为,“不能让墨索里尼再这么下去了。”能不能把墨索里尼赶下台,转换门庭成为同盟国,这种想法在意大利高层当中逐渐变得更有市场。
墨索里尼对此并非一无所知,他甚至对阴谋反对自己的主谋是谁都很清楚。可他现在对这些人还是无能为力。法西斯政党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内部同样没有铁板一块。在分化瓦解敌人之前,和他们保持友好的关系还是必须的。当然,为了维持墨索里尼自己的威望,战争必须不断获得胜利,为此他对北非西线的德意联军给予了最充分的后勤支援。
隆美尔上将在德军三个装甲师的主要人员和装备没到齐之前,就开始对现有人员进行训练。他一直在士兵当中视察,解决各部队不适应北非天气的具体问题,熟悉各部队的情况。到了9月初,隆美尔已经逐步收缩了自己的防线,美国人则缓慢的跟着德国人的步调前进。
和经验丰富的隆美尔大不相同,他对面的美军战术十分幼稚。他们依仗火力和兵力的优势,将部队排成均匀分布的态势。当然,这对于美国人处于优势的火力和后勤来说,这也是合理的。美国人的算盘是一等六个师全部到位,就进行一次齐头并进的压迫式进攻,靠自己的优势火力让对面的敌人首尾不能兼顾,从而歼灭对面的敌人。
隆美尔看透了对面美军的这种部署,他有计划的指挥部队撤退,打乱了美军的部署。隆美尔不仅仅是撤退,他也经常组织一些小反攻,给美军造成不小的麻烦,甚至还能够集中一定兵力消灭过于突前的美军小部队。在后方,德军大肆修建了一条新的防线,给美军形成了一种对面的德意联军要采用固守加反击的模式来对抗美军的错觉。
在9月7日,隆美尔认为时机已到,美国第二集团军五个师的部队越过了突尼斯西部的山区。在他们后面的五个山口以西五十多公里的位置,美国人设置了一个后勤基地,由一个美军师保卫。隆美尔制定的计划就是在正面摧毁美国大红一师,然后直奔凯瑟琳山口,攻下凯瑟琳山口之后,再消灭固守后勤基地的美军,那么美国的第二集团军也就只有覆灭一条道路。
9月7日下午,几个美国师都发现在远方出现了遮天蔽日的沙尘,这是他们最近一个多月以来经常见到的场面,在隆美尔撤退前,他们总会这么搞一次,或者准备用小部队骚扰美军之前,他还是要这么搞一次。美军甚至给这种沙尘起了一个绰号,叫做“隆美尔的扫帚”。因为拖在卡车之后的棕榈树,看上去和扫帚颇为相似。美军并没有过于警觉,只是安排部队增强防御,隆美尔的进攻总是规模不大,而且对于美军小部队的歼灭战打得非常凌厉。为了避免损失,美军把靠前的部队向后收缩。
傍晚时分,大红一师的防御阵地前沿遭到了德军的小部队袭击,由于准备充分,美军迅速发动反击。而德国小部队也和通常一样,迅速撤退。鉴于以前夜间追击的时候吃过苦头,美军也仅仅是把德国人撵走了事。
9月8日拂晓,德国的36门“奈比威费尔”六管火箭炮开始猛烈射击。隆美尔策划已久的战役终于发动了。而令美军措手不及的是,德国人的总攻正赶在美军总攻前展开。第二集团军计划的进攻是在9月11日展开的。隆美尔打了美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在地面火炮的猛攻展开后,天色逐渐变亮,斯图卡机群也加入了战团。它们带着尖厉的呼啸从天而降,猛烈攻击地面目标。在欧洲战场上,听到斯卡图那独特的呼啸声,同盟国的军队都会心脏收紧。现在轮到美国人来尝尝这个滋味了。
位于战线最南端的美军装甲第一师和位于中央的大红一师同时遭到了德军装甲部队打头的猛攻,德国人并不像缺乏战斗经验的美国人一样试图构建完美的体系。他们集中兵力,对美军的一点反动进攻,火炮,飞机,坦克,步兵,都向着那一点进行猛烈射击,这样的火力密集程度轻而易举的超过了美军的承受力能,将被攻击点撕开,然后德军就开始穿透猛攻。
德国人将火力和机动运用到了极限,地空一体化的进攻超过了美军的想象力。大红一师的官兵作战不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