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噪起乱。
此时正堂所在的院中只有典韦、原中卿、左伯侯等几个亲卫,在敌我对比的人数上远远落于下风,见院里的那五十个甲士操兵叫嚷,杀气腾腾地像要往堂上杀来,堂上的府吏们无不惊骇,一个个面无人色,王淙也不复刚才那副眼观鼻、鼻观嘴的样子,因为事情紧迫,他来不及起身,手按住地,仓皇地膝行着从席上下来,叫道:“明公!快传府中的卫士来!”
骤然一声大喝,仿佛霹雳也似,震得人耳欲聋。
王淙惶然回顾,见这声大喝却是发自典韦。
典韦提铁戟雄立于堂外的阶上,独对五十操兵甲士,瞋目暴喝,怒发上指:“太守正堂,郡朝重地,院下兵子,岂敢喧哗?谁想生乱?且上前来!双铁戟在此!”
这一声断喝威风凛凛,院中那五十个甲士竟是无人敢动了。
“府君有礼及信回给你家渠帅,汝等还不快快上前拜接!”
见院中的那五十个甲士在迟疑了片刻后,居然真的按照典韦的命令收起兵器,跪拜了下去,堂上的王淙等府吏面面相觑,王淙惊道:“明公,公之此卫何人也?竟然有这样的神威!”
荀贞不答,反而抚髭笑问那个刚才劝他接受于毒之所请的府吏:“君尚以为我该答应于毒之所请么?”
那个府吏战战兢兢地答道:“明公帐下有此虎士,自然不需要答应于毒之所请了。”
荀贞哈哈大笑,起身按剑,锋芒毕露地顾盼王淙等府吏,说道:“昔我从皇甫将军征讨黄巾,逼死张角,去年我击张牛角、张飞燕,牛角、飞燕不敢犯我阵,张角、牛角、飞燕且非我敌,况乎于毒?君等惧于毒兵多,而于我看来,他不过是犬彘一般的东西罢了!”
王淙诸吏悉数下拜,皆道:“明公英武天生,下吏等惶恐拜服。”
原中卿把那信使的人头、于毒的信和荀贞的回信交给那五十个甲士,亲带了二十亲卫,看押着他们,把他们送出县外。
于毒给荀贞的信写得简单,荀贞给于毒的回信也很简单。
信上写道:你问我借粮食,我没粮食给你,就给你这么一个人头吧!你问我借两万石粮,这一颗人头,我认为他能够顶一万石,还少一万石,请你再派个信使来吧。
于毒接到信之后,对着信和信使的脑袋发了半天的呆。
被杀的这个信使姓邓,莫看生得粗矮,一副草莽人物的模样,然却是于毒帐下有数的“谋士”之一,在于毒的军中地位不低,这次他自告奋勇去给荀贞送信,本是想扬一扬于毒的军威,却被荀贞砍了脑袋送回,在座的小帅们俱皆勃然大怒,乱哄哄的叫嚷一片,有的叫嚣要给荀贞好看,有的迫不及待地请于毒点兵进击邺县。
于毒看了半晌这个信使的人头,说道:“既然荀君不愿借粮,那就通市吧。”吩咐书佐重写了封信,问诸小帅,“汝等谁愿为我送信?”
小帅们登时鸦雀无声,时而看看书佐写成的信,时而看看于毒案上的人头。
前一个信使被荀贞斩了,荀贞并且在回信里说,“请”于毒再送个信使去,好让他再砍个人头,以凑够“二万石”之数,这么个情况下,哪个小帅也不敢主动请缨。
于毒笑道:“荀君之所以杀了老邓,是因为我上封信确实无礼。这次的信没有什么失礼的地方,我请求和他通市,这个请求是很合理的,他定然不会再杀信使。汝等不必为此担忧。”
好说歹说,总算有一人应了这个差事,当了第二个信使。
两天后,这第二个信使的脑袋和于毒的信以及荀贞的回信一块儿被送了回来。
荀贞虽然“言而守信”地砍下了第二个信使的脑袋,但在回信中却答应了于毒的请求,不过没有按于毒说的,把通市的地点设在邺县,而是把通市的地点选在了于毒的地盘里。
第六章 夫欲攘外先安内
荀贞虽然“守信”地砍下了第二个信使的脑袋,但在回信中却答应了于毒的请求,不过没有按于毒说的,把通市的地点设在邺县,而是把通市的地点选在了于毒的地盘里。
宣康不解荀贞的用意,问道:“明公,公既为了震慑于毒,连杀了他两个信使,却又为何答应他通市之请?”
“叔业,我且问你,你说于毒为何不早不晚,偏偏在我到郡的次日问我借粮?”
“以康度之,应有两个原因。”
“说来听听。”
“首先,他惧明公之为军威,害怕明公会击讨他,其次,明公到郡上任是件大事,他不会不关注,必会广遣耳目斥候打探明公之行踪,郡县吏员无人出迎明公一事他应该已然获闻,故此,他在明公到郡府的次日问明公借粮,应该是想以此来试探明公在内部不稳的情况下,对他会采取何种的态度。”
“不错,他如果真想借粮,不会只借两万石,区区两万石,与其说借粮,不如说是在‘趁火打劫’,想看看我在内部不稳的情况下是否会对他退让和妥协,粮我如果借给他,就说明我怕了他了,他绝对会得寸进尺,越是这个时候,我越不能退让,所以我不借,并连杀了他两个信使,可是叔业啊,你也看到咱们到魏郡后的情况了,这个情况下,我能发兵击讨他么?”
“不能。”
“郡府如安,群贼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而今内不安,何以谈攘外!是故我又允他之所请,答应和他通市。”
宣康明白了,说道:“是了!公既已拒绝借粮给他,又连杀了他两个信使,如果再拒绝他通市之所请,那么他必会惶恐不安,为了自保,说不定会趁明公初来乍到、郡内不稳之机,干脆骤然起乱,明公为了拖住他、安抚他,所以答应了和他通市。”
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是人?荀贞先拒绝借粮,又连杀于毒两个信使,如再拒绝于毒通市的请求,那么为了自保,于毒很可能会心一横,干索性趁荀贞立足未稳之际,再掀起一场乱事。
“然也。我汉家制度,本是霸王道杂用之,治国如此,治贼也是如此。”
不借粮、杀信使是霸道,允与其通市是王道,宽猛相济不止是治国术,亦是对付贼寇的良术。
宣康蹙起眉头,深怀忧愁地说道:“‘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此语甚是,然而话虽如此说,可是明公,郡县吏员多阿附赵家,明公到府已经六日了,郡丞、五官掾、功曹、东部督邮诸吏却迟迟不肯露面,以‘抱病’为借口,至今不肯来府中拜谒明公,这又该如何是好?”
“卿知前朝杜陵朱子元为琅琊太守时的故事么?”
“琅琊太守,杜陵朱子元?朱博?”
“正是。”
宣康低头想了会儿,记起了朱博任琅琊太守时的一个故事,蓦然抬首,说道:“明公想用朱博的故事来整治郡吏!”
朱博,字子元,前汉名臣,他出身贫家,入仕之初和荀贞一样,也是从亭长做起的,标准的“起于寒微”,后被察廉,——廉者,孝廉之廉,两汉之察举孝廉不止举孝廉,有时也会分为两类,把孝和廉分别单列出去,或单举孝,或单察廉。察廉,顾名思义,主要是用来甄选拔举廉洁的吏员的。自被察廉之后,朱博的仕途就走上了坦途,先后任过县丞、郡功曹、县令等职,因有政绩,复迁冀州刺史,又迁琅琊太守。
在琅琊太守的任上,朱博碰上了一件与荀贞目前所处之境况几乎完全一样的事,琅琊是故齐之地,齐地的士子素来“舒缓养名”,舒缓,缓和、缓慢之意,所谓舒缓养名,意思就是说多以自高自大来涵养名声,朱博上任之后,郡府里的右曹掾吏如五官掾、功曹、主簿、督邮等俱皆移书给他,称病在家卧养。
朱博很奇怪,怎么右曹的郡府大吏都抱病?询问缘故,郡吏答道:“惶恐!故事二千石到任,总要先遣吏问候,然后我等才敢起来去任职。”朱博大怒,奋髯抵几,说道:“齐儿欲以此为俗邪?”乃召见诸曹的史、书佐等吏和县大吏,选视其可用者,发布檄令让他们填补空缺,斥罢所有抱病的曹掾,夺去他们的印绶官衣,让他们白巾出府。白巾者,平头百姓的衣服。
荀贞这几天在府里细细地想过了,魏郡而今的形势不安稳,外有于毒窥伺,在这么个背景下,必须要尽快地稳住郡府的局面,既然郡府里的那些右曹大吏们不配合他,阿附赵氏,那么干脆就效仿朱博之故事,把他们悉数斥退就是。
——事实上,对荀贞而言,斥退这些“病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能出为郡府大吏的多是郡县名族家的子弟或者本郡的“名士”、“贤士”,如早先颍川的钟繇、荀彧,又如赵郡的魏畅、乐彪、邯郸荣等,荀贞也不想初来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