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纨绔公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阳刚刚升到半空中,只见一个身材肥胖,嘴上有两撇八字胡,笑容满面的中年人从萃英楼里走了出来,看来是这店里地东家。  紧接着是四位身着同样的绣花半臂长裙的少女笑脸迎迎地跟在后面,她们二人一组分站门口两边。  这四位少女都是长得清清秀秀的女子,让围在门口观看的大老爷们都不禁兴奋地叫唤了几声。  而更多的人则是奇怪难道这四位姑娘站得和衙门里审案时公堂那些捕快一样,难道她们在也要在门前站着喊“威武”吗?

只见这位胖东家则是环着观看的百姓们拱手示意了一番,然后说道:“诸位乡亲朋友们,我孙万财承蒙关照,有幸萃英楼在长安新市开张大吉,以后还请大伙多多关照!”说完他又向观望人群拱手致意,然后接过伙计递过来的细棍子,一把揭开了门顶上蒙着红布的牌匾,只见上面写着飞龙凤舞三个大字——萃英楼,再伸手将两旁的红布也扯了开来……

“唯大英雄能本色……”

“是真名士自风流。   ”

在场观看的百姓们有几个是识字的,他们摇头晃脑地由上往下徐徐念了出来。

“好!好诗!……”大伙儿纷纷高声赞道。  尽管这个时候还没有对联,但是此时作诗已是流行,自然有人能看得懂,再配上这横匾,跟这青楼的营生联想起来,倒是别有一番隐味。  至少萃英楼的档次马上就高出一节来。

然后孙万财就叫来一个伙计点燃早已准备好的爆竹,在听见噼里啪啦的爆竹响过之后,大家都以为没啥可看的了,正准备纷纷离去。  这时却听见萃英楼的东家孙万财大声说道:“今儿小店开张,为了讨个吉祥,我特意请来演歌舞伎的班子特地为大家表演,从今日起,每日表演一场,连续七日不间断……”

一听到有歌舞伎看,这一大群的围观者可又是兴奋起来了,他们纷纷又围了过来,把这青楼前面更是挤得水泄不通,毕竟歌舞伎可不是一般老百姓能看到的。  这歌舞伎也就是日本歌舞伎的前身,有一定的故事性,在唐朝的宫廷和权贵家里倒是很流行。  难怪大家会如此新奇伫足观看,毕竟是物以稀为贵。

在那张大台上,先是一阵紧锣密鼓的敲锣打鼓声,然后是锵——锵——锵——锵,出现的是身着颜色戏装,脸上浓妆艳抹的戏子们。  在其中一个花旦首先开口唱之后,在场的观众都给镇住了,并不是说这戏子唱得有多么的婉转动听,反而可能是由于怯生和不熟练她唱的时候有点打肯,然而她的那种不同于以往青楼酒楼里面的小曲小调的强韵让人感到非常的新鲜。

而接下来更是引起大家看得入迷,戏里面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更是使得大伙儿为主角感叹、担心、忧愁、欢喜。  就这样,本来就挤得水泄不通的萃英楼门前,更是变得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直至这场大戏演完之后,大伙儿还久久不肯离去,心里正计划着明日该怎么才能占到最好的位置。

就这么一天的功夫,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几乎整个长安城都开始在讨论这萃英楼门前不同寻常的歌舞伎。  长孙凛站在萃英楼楼上的窗棂前,望着下面还依依不舍的观众们,便知道自己的广告起了极大的成功。  长孙炎也站在他旁边陪伴着,楼下发生的这一切他是一直看在眼里,对少爷那个不安排理出牌的头脑也让他这个老油条不由的佩服。  而那个所谓的萃英楼的东家孙万财则是在一旁小心的伺候着,他算是长孙炎的妻子的兄弟,对于这种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他可是要抓牢。

为了能让这个萃英楼能够在京城迅速打出牌子,长孙凛可是费尽了心思。  为了造势,他则是命人训练了十来位戏子,上演的东西在后世被成为精彩绝伦的戏曲,让大家有“足够的乐子”,这样也就能一鸣惊人。

大唐万象 195。丹药

195。丹药

戏曲在唐代还没有出现,因为正式的戏曲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化妆演唱;二是一定要用当场人物的口吻来唱,即第一人称来演唱,不能用说书人的口吻;第三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有高度的故事性,这样才能吸引大家看下去,看入迷。  尽管此时有所谓的“军戏”、“歌舞伎”、“大曲舞”,但是比起能够流行上千年的戏曲而言,这些东西实在是太小儿科了。

这可是个新鲜玩意儿,每天早晨,大家扶老携幼地来到萃英楼看热闹,一时间整个长安城内是万人空巷,心满意足。

他们在看《秦玉卖马》时,一定会为那个势利眼的王小二鄙夷不已,也为了秦玉曲折波荡的经历而心情沉重,若有所思。  而《窦娥冤》则是让不少人流下了悲伤的眼泪,流氓张驴儿父子与窦娥的冤仇和血腥给他们敲打突然的冲击,当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刽子手把砍刀伸向她的脖子时,当场一定会有许多人吓得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而窦娥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这观众哭的那个伤心泪啊,在场仿佛就像是亲生爹娘的祭礼一样。

也许,有些长安的孩子正是在看了戏之后会开始一直思索:“什么是命运?什么是偶然?为什么有那么强烈的爱?然后爱又变成了更强烈的恨?一场戏曲或许是他们走上思考和成熟的道路。   长孙凛地确是没有想到他的一场造势行为,会给一些人带来多大的触动。

不过。  萃英楼对面的万客酒楼东家也是合不拢嘴。  一开始之时,长安的上层人士还不屑于与布衣百姓一起挤着看所谓的歌舞伎。  然而每日听到下人说窦娥怎么怎么惨,秦玉又怎么怎么侠义,这让这些贵族富绅们心里也不免有些好奇,这歌舞伎不是很平常的东西吗?

他们也禁不住好奇心,纷纷来到了萃英楼,只是这人山人海地景象让他们实在也不可能挤得进去。  于是万客酒楼的东家从刚开始地嫉妒心理到后来是巴不得这免费看戏的七天继续延续下去,因为京城内大大小小的大官们都微服私访他这家小酒楼。  不过他却因为店小而接待不了那么多贵客而遗憾不已。  总之,萃英楼、新市在一夜之间就红火了起来。

孙万财这几天可真是笑不拢嘴,尽管这完全不是他自己的营生,但是想到每年自己能赚得两成的收入,那也是十分可观的。  虽然从开业至今萃英楼还没迎来第一位客人,但这是为了吊起这些人的胃口。

这一周之内已经有不少看过萃英楼戏曲欲罢不能或者没有占到位置地权贵,迫不及待地派下人来询问这萃英楼何时打开门户迎接客人。  想到钱帛将会如洪水冲堤一般。  堤垮后就会不断地涌过来,让孙万财对萃英楼的前景非常的乐观。  毕竟单是每日戏曲这一项演出,就有无数的客人趋之若鹜。  更何况他这个青楼还与以往的有很大的不同,想到这里,孙万财也不得不对长孙少爷的奇妙想法佩服得五体投地。

——————————————————————————————————————————————————

“哥哥,哥哥……”自从长孙凛来到武家,三娘就一直搂着他不愿放手。  小孩子就是发育快,数月不见三娘又比以前长大了许多。  尽管她还是迫不及待地抢过长孙凛带来的糖葫芦,不过小家伙最近都是在跟邻坊地李雪雁姐姐在读书识字,倒也懂得了人不能光顾着吃喝的道理。

杨氏则是赶紧张罗下人给未来姑爷端茶送点心,在她看来,这武家她这一房可是一天比一天好上许多。  武顺在宫中颇受皇上宠幸,从五品的才人一直升到了正四品的昭容。  赏赐物品是源源不断,一件比一件还要珍贵。  而前阵子长孙夫人也是屈驾光临,身后还跟着长安城最有名的魏媒婆,既然两个孩子金童yu女,鸾凤和鸣,那么两个母亲自然是一拍即合,订下了儿女的地婚事。

虽说女儿嫁到长孙家三房是做小妾,但就凭长孙凛年纪轻轻就建立如此大的功勋,而且也能看得出他对二娘是真心实意的,那么嫁到长孙家尊大唐长公主为长。  那又有什么委屈可言的呢?老大的女婿是大唐的天子。  老2的女婿是出生于大唐的第一权贵之家,就凭着这两点。  杨氏的脸上也是红光满面,喜笑颜开。  等到三娘长大后再给她找个好人家,那么即便是比不上北魏的独孤家那么显贵,他们武家在大唐地地位也是了不得地。

二娘则是兀自坐在长孙凛旁边的一张椅子上,眼眉弯弯地望着这一大一小在淘气胡闹。  一会儿见三娘撅着小嘴儿捻着情郎地耳垂,一会儿见长孙凛疼得呲牙咧嘴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