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种秦军和早已经被秦军控制的渤海军队早已经从四面围向契丹人,契丹人一突围,秦军马上就占领了西线部族军原来占据的那些地盘,并开始如狼群追逐羊群一样,展开了最终追逐大战。
面对秦军的追击。契丹人不断派出少量辅军带领着大部渤海军殿后,试图用这些渤海炮灰来阻滞秦军追击势头。
不过契丹精锐都逃了,一些连马都没有了的老弱辅兵,和那些早已经暗中时刻想着投降的渤海人,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还能挡住秦军的追击。
契丹人不断的将数千上万的人留下殿后,可每次秦军追击部队总能迅速击溃他们。甚至很多被留下的渤海人不等秦军赶到,就已经阵前反戈。趁黑夜等时间围杀那些契丹辅军。
逃跑与追击,成了一个个日日夜夜不变的主题。
契丹人能坚持到这个秋天撤退,其实已经相当不容易了。用秦军情报人员的话说,那就是契丹人已经灭绝了人性。他们的后勤补给完全中断。这大半年来,除了捕鱼狩猎补充小部份外,他们最大的粮食补给来自于腌肉,腌的是两脚羊。
所谓两脚羊就是占领区内的渤海人,那些不能帮他们做事的渤海老人妇女小孩,都被他们直接抓去,杀掉之后用盐腌渍起来,充做军粮。半年时间,契丹人杀掉了数十万的渤海人,用来淹军粮,既是军中消耗,同时也是为突围做的干粮储备。而且他们的很多战场也没有了充足的干草,最近只有精锐战士才保留了战马,且每人只保留了一匹战马,其余的全都杀掉腌肉。这使得这次突围开始,四十万人,却只有不到十万匹战马,剩下的那些辅军降兵,全部都成了没马的步兵。
从一开始,契丹高层就已经做出了决择,真正到了突围的时候,并不可能所有人都能逃走,既然如此,那么就最大限度的保留那些精锐的战士,而把那些老人孩子妇女等“辅兵”必要时就抛弃掉。
契丹人一直期望的中原新朝廷,并没有为他们带来希望中的结果。十八镇攻秦,攻了大半年,对秦军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反而是眼看着又坚持了许久,可最终东张却全线崩溃了。东线的崩溃,使得契丹人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他们撤退,突围!
西线八万精骑,带着三十余万炮灰,可这些炮灰并没有发挥出原本预料中的作用。
在突围一个月之后,契丹的三十余万炮灰非死既降,损失殆尽。如果用三十几万炮灰能换得契丹与室韦等联军精锐的突围成功,他们还是愿意的。只是三十余万炮灰,并没有给秦军带来什么伤亡,甚至连迟缓的作用几乎都没有起到。
三十几万他们视作的炮灰,更多是不战自溃,或者渤海人阵前反戈,或者部族辅兵们绝望的投降,或者四散而逃。
没有了这些炮灰,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不得不面对着不断追逐前来的秦军兵马,一次次的交战。一次次的割肉撤逃,使得八万骑兵越战越少。契丹人甚至也曾想要设伏伏击秦军,可秦军的探马十分厉害,几次伏击,最终反被秦军早早识破,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最终使得他们放弃了伏击的打算,他们也想着与秦军决战一场。但面对着不但数量上充满优势,甚至还有着大量火器和重弩等随军携带的秦军,野外仓促决战,他们更没有半点优势,几次试探的战斗打下来,他们也完全放弃了决战击退秦军的想法。开始头也不回的逃亡之旅。
十三军团一开始,并没有在追击的第一线。他们不急不缓的呆在后面,保持着稳定的行军速度。当追逐的各部队击溃一支又一支的部族兵马时,他们只是一声不响的继续前进。
等进入九月之后,契丹人已经逃到了难水一线,他们的三十余万炮灰也早光了,就是契丹和室韦等的八万精骑。此时也剩下了不到五万。
此时,秦军各支追击拦截的部队也已经是疲惫不已,唯独一直在行军,始终还未与契丹人交过手的十三军团还保持着完整的建制和饱满的战斗力。
九月底,第十三军团终于开始发力,他们先在鱼儿泺追上部族军并夜袭敌营,大破部族军,斩首万余。杀的契丹兵大败而逃。紧接着三天后追上已经与契丹人分散而逃的室韦联盟兵马,再次大破部族军,并斩首万余,成功迫使剩余的近万部族精锐骑兵全部投降。
匆匆留下一部份兵马押解俘虏,郭崇韬带着第十三军团马上停蹄的继续向北追击契丹人,并最终凭借着一直以来保持的充沛体力,以及他们人手双马的优势。在栲栳泺湖边再次追上了连续数月不停的逃亡做战,只有一匹战马,早已经疲惫不堪的契丹主力。双方再次大战,郭崇韬率着十三军团。在辽阔的栲栳泺湖边草原上,凭借着铁墙战术,以及强大的飞雷炮和重弩的远程支援,与两万余契丹铁骑展开大骑战。
疲惫不堪,人疲马困、器械不足,尤其是箭矢严重不足的契丹骑兵,碰上强弓劲弩、铁甲森然的十三军团,最终双方骑战只从早上打到黄昏,两万契丹人已经死伤尽半,其余的终于溃败。
十三军团彻底的击败最后一支成建制的部族军,并擒获了包括契丹十任夷离堇贴剌在内的数百契丹部族首领们,生擒俘虏八千多,最终统计,先后从契丹来到渤海的近二十万战士,和那些一起来打草谷等的老弱辅兵等二十万人,最后加一起也没有三千人最终逃离渤海。
对于此时连奴隶等全部计算在内都不过百万左右的契丹,这是一次灭顶之灾,此战之后,契丹汗国内,已经连一支两万人的精锐都凑不起来,就算他们把二十部族内的男人都征召起来,也凑不起一支五万人的乌合之众。整个契丹,人口直接减半,部族内剩下的只是一些老弱妇孺、残疾、奴隶等,契丹人这几年依靠宣扬秦军威胁论,而半强迫半诈骗聚起来的部族联盟,也完全宣告结束了。此时的契丹,损失的不仅仅是战士和人口,最大的损失是那些部族的高层,几乎被一扫而光。尤其是做为契丹如今实际支配者的世里家族,七耶律家族中最后的一个耶律家族,这次也没有几个逃回去。世里耶律家最重要的人物几乎都留在了渤海,或死或俘,没有了这些领导层,再失去了几乎所有战士,和半数的人口,契丹一下子至少倒退了五十年,回到了契丹再次崛起东北之前,还没有从被大唐打击的惨弱情况下恢复之时的景象。
三战三捷,仅凭一个军团之力,一手覆灭了最后的部族联军近五万精锐,十三军团和郭崇韬可谓是功勋卓著。
但现在他却一改平日的桀骜与傲慢作风,坐在帅案边一言不发,手里攥着一根小木棍拔弄着盆子里的炭火,两眼直勾勾的望着一块燃烧将尽的木炭发愣。
诸将也是一动不动的看着郭崇韬。
这样子过了好一阵子,郭崇韬才将那根小木棍扔进火盆,环顾满营诸将:“可审问清楚了,逃走的契丹余部中可有什么贵人?”
军司马连忙道:“嗯,某已经审问清楚,这一次咱们将契丹的大鱼几乎一网打尽,不过最终还是有几条漏网之鱼。契丹于越耶律岩木,耶律于越挞马耶律阿保机。耶律夷离堇宫帐军统领耶律滑哥等三个重要人物逃脱,不过也有可能他们已经战死,不无暂时没有发现他们首级的可能。”
郭崇韬却摇了摇头。
“找了几天了,都没有找到,那就说明他们确实是带着那三千人逃走了。”
“我们是否继续进军追击?”行军司马问,此次渤海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但对于秦军来说。战斗还没有结束。击败了部族的主力之后,眼下正是横扫各部族老巢的时候。就如秦王在黑水部族所做的一样,一一拜访各个部族,然后将他们的强壮男子和少年们带走,再留下部份兵马,在各险要之地修筑关隘城池。以彻底的震慑各部族,并为将来全面统治这些地方做准备。
如今已经打到了这里,再往前,不论是向北去室韦,还是向西去契丹,都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最难啃的骨头已经啃下来了,剩下的全是肥美的肉。就在嘴边。
郭崇韬听了他的话,脸上却一点表情也没有。
他心里何尝不在想着马上趁胜进军,最好是能一下子把室韦和契丹都给征服,如此一来,那真是天大的功劳。但在秦军中几年,他也变的成熟起来,不再是当初在李克用帐下那个张狂的郭崇韬了。他很清楚,这次他的功劳已经极大了。所谓月满则盈。功过则亏。他一个降将,能一跃成为一个精锐军团的军团长,甚至超出秦王十三门徒中的大部份人,这本来就已经是招人妒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