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诚和张鲸对视一眼,不知道万历要给秦林什么好处,话说现在批红是冯保掌着,票拟是张居正说了算,这两位把皇帝管得死死的,慈宁宫还有个李太后,貌似朱翊钧做不了什么主吧?!
专心听“新年音乐会”的秦林,做梦也想不到听音乐也能闹出个简在帝心。
这时候冯保走到皇极殿大门口,负手傲然立于丹墀之上,大声喝赞,叫公卿百官跪拜舞蹈。
冯保专门盯住秦林,看他是不是老实跪拜,结果叫冯公公稍有点失望:秦长官这次老实得很,混在文武百官人群之中,众人跪他就跪,众人拜他就拜,随波逐流,并不特立独行。
“算你识相!”冯保没找到秦林的茬儿。
东厂掌刑千户徐爵和理刑百户陈应凤都有加官,一个加到三品指挥同知、一个加到四品指挥佥事,察言观色见自家厂公盯着秦林,便趁着空当悄悄挪动脚步,站到秦林身边,将他牢牢盯住。
别人怕东厂如畏惧虎狼,秦林却浑然不惧,还笑着和他俩点点头。
殊不知这一来旁的官员心头直打鼓:徐爵、陈应凤恶名昭彰,秦林又是什么善茬儿?他锯头验脑的事迹早已不胫而走,京师中都晓得锦衣卫又出了位黑煞神。
这三位聚在一堆,那煞气就实在重得要命。
好在冯保始终没什么表示,徐、陈也没对秦林怎么样,直到礼毕鸣鞭,奏“贺圣明”之乐,尚宝司捧宝,导驾还宫,这里一直波澜不兴。
洪扬善擦了把脑门上的冷汗,把秦林扯了扯:“总算完了,唉,真是叫下官提心吊胆……”
“这就走了?”秦林转头四下张望:“不是说正旦有赐宴吗?我老婆说了,宫中宴饮的味道很好哩。”
这乡下土包子,你当自己是魏国公?徐爵、陈应凤和几个同级的武官都笑起来。
宫中正旦赐宴,自隆庆年间便是文职四品、武职都督以上的朝廷大员才在皇极殿赐宴,别的都“折钞”也即是把餐费折成现银子发给你。
秦林只是指挥佥事,离都督还差着好多级,自然是没有资格参加赐宴的。
徐爵倒还含蓄点,陈应凤为人本来粗鲁,笑得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揶揄道:“秦长官,你以为自己是都督呢,还是国公?赐宴也有你的份儿?”
这样啊?!秦林摸了摸下巴,稍微有点失望……他倒是很想尝尝宫中饮宴的味道。
洪扬善脸色通红,讪笑着想找个台阶给秦林下。
没想到突然殿内一个小太监匆匆而来,朝着这边道:“秦长官,方才皇爷传谕,教你留下来参加皇极殿赐宴。”
哎呀!正在大笑的陈应凤,一口把自己舌头咬到了。
第398章 文武相谐
“哈哈,看来本官的口福不错哦……”秦林笑眯眯地,揉了揉咕咕叫的肚子,话说从天没亮就离开家,到现在都两三个时辰了呢。
能在正旦日参加皇极殿赐宴,是公侯驸马和高级官员的专享荣誉,秦林不在范围之内而特赐,更是难得的殊荣。
不过看他那样子,并没有什么受宠若惊的意思,看起来似乎纯粹就是为了能一饱口福而高兴,口水滴答的准备大吃一顿。
天哪徐爵和陈应凤欲哭无泪:难道这家伙不知道特赏皇极殿赐宴的荣耀吗?他把天家赐宴当作上便宜坊吃烤鸭呢?!
这还真是极想参加的吃不到,不懂规矩准备胡吃海喝的家伙,偏偏蒙特旨赐宴哪!
东厂掌刑千户、理刑百户,仅次于督公冯保,论权势比好些不拿权的光杆伯爵、挂衔都督还要大得多,平日里相见他们还给东厂这两位打躬作揖赔笑脸咧,可紫禁城里头的规矩大过天,徐、陈两位没有资格参加,只好充满羡慕嫉妒恨地看看秦林,垂头丧气的离开。
洪扬善也没资格参加赐宴,可他离开时那叫个兴高采烈呀,秦林蒙恩赐宴,便如他自己参加了一样,赶着要出去把好消息告诉陆远志、牛大力……作为新立起来的山头,秦林就是一杆大旗,这旗帜有了光彩,底下摇旗呐喊的诸位,脸上也就有了光彩。
要不,怎么叫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呢?!
四品以下的文官、都督以下的武官走了个干净,皇极殿丹墀上就只剩下了公侯伯驸马和朝廷文武大员,秦林这个小小的四品锦衣指挥佥事无异于“鸡立鹤群”分外的显眼。
锦衣都督刘守有和几位公侯、都督谈笑,其中有个都督瞧见秦林,诧异道:“刘都督,何以贵衙的四品佥事也留在此处?敢是宫中当值么?”
刘守有看了看秦林,心头不乐意,假装没听到问话。
朱应桢已袭了成国公爵位,看见是秦林他就颇为高兴,替刘守有答道:“那是锦衣卫的秦林秦指挥,乃是刘都督麾下第一个能员,先皇赐给家祖的《清明上河图》,多亏他提点才能找到。”
“对了……”那都督以手加额:“我也听李肱李河督说起过,多亏这位秦指挥破获漕银失窃大案,才弥平白莲教在江南煽动的反叛。恭喜恭喜,若不是刘都督慧眼识才,麾下焉有如此精明强干之能员?”
刘守有听得那叫个难受啊,却不好在旁人面前露怯,他出身名臣世家,城府颇深,反正这时候锦衣卫衙门的那些指挥同知、指挥佥事都没在,没人知道底细,他便来了个顺水推舟:“诸位谬赞了,本都督虽不敢自比伯乐识马,提拔年轻后进倒是不遗余力的。”
朱应桢对秦林很有好感,极力赞刘都督不拘一格用人才,这花花轿子人人抬,别的伯爷、都督都跟着吹捧。
虽然赞秦林叫刘守有不大乐意,可听得众人都称赞他有识人之明,心头也暗自得意,觉得自己刚才灵机一动,实在是应对得体,没在外人面前泄了底。
张居正本来和次辅张四维、三辅申时行、六部九卿诸位大僚说着话,无意中看到秦林还杵在丹墀上,倚着汉白玉栏杆眺望宫中景色,首辅帝师修长的眉毛就皱了皱,寻思这没脸没皮的家伙莫不是又要出什么洋相?便和众位同僚道声告罪,双手扶着玉带,从丹墀东边不紧不慢的朝秦林走过去。
与此同时,因武清伯李伟告知,定国公徐文璧知道秦林就是堂妹徐辛夷的夫婿,也舍下一堆侯、伯、都督,自丹墀西面走向秦林,准备亲戚之间寒暄几句,也显得他二房定国公府对长房魏国公府关切热络、讲个亲亲尊尊。
这下可好,秦林在那儿无所事事的东张西望,偏偏东边的文臣领班、西边的武勋班首一块朝他走过来。
丹墀上人多,快要走近了,徐文璧和张居正才互相看到对方,但这时候再停下脚、转回身又显得太刻意了点,于是两位都没停步。
“秦世兄兴致颇高啊?!在这里凭栏远眺,莫非要以紫禁城景色赋诗一首?”张居正故意和秦林开个玩笑,因秦林屡次妄称他世叔,他便称秦林世兄……叔伯辈既可以叫晚辈“世侄”又可以叫“世兄”张相爷和秦林熟了,知道他不会诗词歌赋,故意拿作诗来打趣。
徐文璧听到张居正叫世兄,却是理解成平辈之间的称呼了,虽然达官显贵之间互相联姻,牵扯一广辈分不好讲,都是各讲各的不互相攀扯,但要是张居正自居秦林长辈,他却要叫妹夫,未免脸上有些挂不住,现在倒是松了口气,直接道:
“这位便是秦妹婿了?前日贤妹到府上拜老嫂子,你却不来见我这兄长,若不是知道你有案子要办,看为兄下次不罚你痛饮三杯!”
秦林回过神来,这才发觉文武两位朝臣首领都站在身边了,赶紧和他们作揖见礼,说了万历赐宴的事情,先老老实实地和张居正说自己不会作诗,又对徐文璧再三赔罪,说下次一定自罚三杯。
听着秦林不是乱出幺蛾子,张居正就放了心,徐文璧更是挺高兴,定、魏两府同气连枝互为表里,秦林是魏国公的女婿,他混得越好,定国公府当然乐见其成。
张居正和徐文璧既已碰头,自然不便说这么两句就各自走开,于是借着和秦林说话,这两位班首也互相攀谈,反正凭着正旦赐宴的喜气,大家伙儿都是喜洋洋的,说些吉祥话儿,也显得大明朝文武和谐嘛!
秦林身处这两位大员之间,态度不亢不卑,反正他和张居正没脸没皮都搞惯了,徐文璧则是正儿八经的大舅哥,虽然年纪忒大了点。
这一幕看在旁人眼中,却是齐齐把舌头一吐,暗道一声了不得:
秦林才多大年纪、多大点官阶?当朝首辅和武勋班首都是主动找他说话,而且三人并肩而立,他在两位首屈一指的大僚之间,隐然三峰并立,这胸襟气魄,几曾见过?
朱应桢和几位伯爷、都督看刘守有的眼神,却是有些怪怪的了……人家秦林和张相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