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医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林却把她手臂一拉,颇为严肃的摇摇头。

张紫萱顺着秦林的目光看去,正好就是刘戡之那张因为得意而略为扭曲的脸,本来长相颇为英俊,此刻看起来却是丑陋不堪。

心念电转,张紫萱就明白了秦林的用意,饶是她心境超逸,也忍不住生出了丝丝甜意。

王本固横下心硬做,见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占了上风,便一振袍袖,威风凛凛地喝道:“老夫官拜左都御史,代天巡狩、纠劾不法,正该将秦某这等鱼肉百姓之辈拿下法办,来人呐,把这厂卫中的害群之马拿了!”

人多欺负人少啊?秦林也怒了,他从来都不是个轻易服软的人,见状一声令下,众锦衣校尉立刻排出东花园校场上演练的军阵。

只见这军阵人成行、队成列,排得齐齐整整,人人手中明晃晃的绣春刀出鞘,整齐划一的横在胸前。

“喝!”韩飞廉一声大叫。

“哈!”众校尉齐齐将绣春刀往下虚劈,动作分毫不乱,刀身映着日光,刹那间便如百余道闪电,耀目生华。

这是老兵韩飞廉按照精锐军队的办法练出来的战阵,虽然时间还短,徒具其形,但已把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吓得够呛……他们只负责巡逻街面、维持治安,武力处在打群架的水平,哪儿见过这种真刀真枪的架势?

“好、好,你们敢谋反不成?”王本固又给秦林扣了顶大帽子,声音里却隐隐有些兴奋,区区锦衣卫百户敢公然对抗左都御史,明天就会有雪片般的奏折飞往京师,到那时秦林必被革职查办!

庚字所官校知道身后那黄脸丫头是相府千金,一个个有恃无恐,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则觉得有左都御史撑腰,也不依不饶,双方剑拔弩张,形势一触即发。

突然从庚字所那边一骑飞来,老远那校尉就扯着喉咙喊:“秦长官,有圣旨到快回去接旨!”

圣旨?秦林一怔。

张紫萱嘻嘻笑着扯了他一把:“小妹猜这次一定是好消息。”却没说写信向张居正举荐秦林的话。

王本固、周吾正和刘戡之则呆住了,这节骨眼上来什么圣旨啊!

宣旨的中使是要赶紧去迎的,现在谁也不能拦住秦林不让他走了,不过叫人奇怪的是好些人簇拥着从文德桥上走过来,看样子就是颁旨的中使……奇哉怪也,这些从京师出来的太监都是眼高于顶,什么时候肯俯就别人?就算有圣旨也该让秦林回去接,怎么中使反而跑到街上来找他?

秦林却认得中使是老熟人,上次到蕲州颁旨的黄公公,他的穿着打扮仍然和上次一样,中低级太监的绿色袍服。

旁边那位豹头环眼、须赛钢针的老兄,不是大内高手霍重楼还能是谁?他这番却是鸟枪换炮了,从原来的尖帽、白皮靴、褐色衣服变成了圆帽、粉底皂靴和黑色直身(直身是明代的一种服装),这就是从役长升了司房。

霍重楼武功了得,眼力极好,老远看到秦林就面露喜色。

上次他随宗人府毛铎毛大人到蕲州办案,多亏了秦林才能查清荆王府夺嫡一案,立下功劳。

回京之后霍重楼从役长升官变成了司房,这司房其实也是东厂中芝麻绿豆大的官职,上面还有领班、掌班、管事、理刑百户、掌刑千户、提督东厂等官,但在霍重楼已觉得乐不可支,因此极其感激秦林。

不过现在还没有宣旨,霍重楼的也不好和秦林答话,只能笑眯眯地站在黄公公身边。

秦林看到黄公公和霍重楼都满面春风,就知道这次的圣旨绝不会是坏事,便拱手道:“按制下官应回去接旨,可黄公公您看这?”

王本固一个眼色,周吾正上前道:“好叫中使晓得,这秦某人横行不法,被下官抓了现行……”

“胡扯……”黄公公眼睛半闭着,拿鼻孔冲着周吾正,阴阳怪气地道:“秦长官是简在帝心的人物,咱家出京的时候,还听万岁爷和张先生说他公忠体国、可堪大任,你这御史却偏要唱反调,嘻嘻,也是奇了,难道万岁爷和张先生都不如你?”

“不敢、下官不敢,下官失言了!”周吾正一边说一边退,后背出了许多冷汗。

“秦长官,排香案接旨吧!”黄公公对秦林的态度截然相反,神色极为和缓,就让他当街接旨。

秦林吃了一惊,不过夫子庙这里卖香烛什么的也多,借了张桌子就把香案排起来,焚香顶礼。

“南京锦衣卫百户秦林接旨……”黄公公把圣旨展开读道:“今有南京锦衣卫百户秦林办案得力,能谋善断,消弭大祸于无形之中,可堪大任,着实授本千户所副千户职,散阶武略将军,燕子矶一案军功卓著,特加三级赏授上骑都尉!”

话音未落,张紫萱已面露喜色。

王本固等人的脸,却刷的一下全白了。

第158章 得理不饶人

秦林做到锦衣百户,逐渐对大明朝的官员制度有所了解,听了圣旨并不觉得有什么出奇,见众人的目光都变了,才隐隐意识到可能这道圣旨颇有不同寻常之处。

给的实授副千户嘛,官员立功之后升赏既可以加衔也可以实授,当然是实授更实惠,这次在燕子矶功劳极大,从百户提拔成实授副千户属于中规中矩的提拔,并不值得惊讶;明朝散官不独立存在而是与现任官职相对应,副千户是从五品,武职从五品初授武略将军,也就是说只要升了副千户就给散官武略将军,毫无悬念;难道出在最后提到的上骑都尉?

上骑都尉是勋官,大明朝的勋官没什么用处,每次有大的战事,那些前线的将士们立功杀敌,一个个保举到顶,什么骑都尉、云骑尉、骁骑尉满天飞,甚至花钱都能买到。

要问勋官有什么用处?说是三年一转,可以考选实授,但能转成加衔就算祖宗积德。

想改实授吗?大案保举的勋官,一场仗打下来不知道几百几千,哪儿有许多位置来安排?明面上三年一转,不拿银子去兵部塞狗洞,就等三十年也转不到实授,等到胡子全白了,也是竹篮打水空欢喜!

所以,这道圣旨只有最开始那个副千户是真正有效的,从百户升为副千户才提了一级,这些人干嘛把眼睛瞪得溜溜圆?秦林莫名其妙的挠了挠头。

“秦林还不接旨?”黄公公催促起来。

秦林这才急忙上前,山呼万岁,把圣旨接了,退回几步就小声问张紫萱:“这道圣旨把我官提拔得很大吗?王老儿、周御史干嘛一副活见鬼的样子?”

张紫萱喉咙里咕噜一声,哑然失笑,暗道父亲这番俏眉眼可做给瞎子看了,便解释道:“秦兄,这是军功加三级,本来是副千户的从五品,加勋加到了正四品,已超拔三级;又是特旨专授,不同于大案保举的勋官,不受三年一转的限制,有职就授、逢缺即补。”

秦林听明白了,他本来是个六品锦衣百户,升成副千户也只是从五品,但这个特旨军功加三级的勋官,就给了他担任正四品实职的资格。

“恭喜秦兄,秦兄公忠体国、智勇双全,所以才能得朝廷提拔重用啊!”张紫萱绝口不提她那封家信的举荐作用,笑盈盈地道:“如果再立新功,只要勋官一转实授,就是锦衣卫堂上官了哦。”

锦衣卫从正三品指挥使到不入流的力士、军余,官职有十多级、几十种,其中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三级被称为堂上官,属于锦衣卫体系中最高等级的官员,有主持方面大权乃至奉旨掌锦衣卫事的资格。

其中指挥佥事就是正四品!

也即是说,秦林只要勋官转实授,就能顺理成章地成为锦衣卫指挥佥事,主宰一方大权,甚至奉旨掌北镇抚司!

或许从这一刻开始,秦林半只脚踩进了锦衣卫体系指挥中枢的门槛,才真正踏上了权倾天下的起点。

不过,张居正此举也颇有试探之意,有职就授、逢缺即补,有没有职有没有缺,还不是掌锦衣卫事左都督太子太傅刘守有一句话说了算,而刘守有怎么说,还不都看元辅帝师张太岳的脸色?

张首辅从来做事滴水不漏,把秦林放到副千户位置上考察,若真的可堪大任,就让他勋官转实授,一跃成为锦衣堂上官,进入锦衣卫系统的指挥中枢;若是名不副实,那么副千户的实惠和特旨加勋的荣耀也就足以酬答功劳,要想勋官转实授,等下辈子吧!

知父莫如女,张紫萱对父亲的心思一清二楚,小嘴一瘪,心里暗暗抱怨:爹爹呀爹爹,难道你认为女儿会言过其实吗?如果让秦兄知道了您这番用意,怪不好意思的……

秦林只是笑笑,他已看出了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方式,除了权谋大师张居正还能是别人的手笔吗?

他笑嘻嘻在张紫萱耳边道:“替我拜上令尊,多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