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在眼下,他的感觉产生了一些变化。
他早就知道,人之意识生,总有情绪杂念相伴,或多或少而已,这些情绪杂念,正是绝大多数心魔的源头,时刻不停地扰人修炼,毁人根基。修行之人,很大程度上,都要与这些情绪杂念相抗争,这是基本的常识。
各家成气候的宗门,或强或弱、或多或少,都有降伏心念之法,正是针对此事。
修行迄始宫月明还真妙法”开启修行之途元根本气法”筑基,再到“诸天飞星”所内蕴的“天垣本命金符”之金丹秘奥,包括广泛涉及的剑术、魔功,“降伏心念”是绕不过去的基础。
只不过,各家各派,冠上的名目不同、法门高下不同、适应的人群也不同而已。
但直到此时,有鬼厌这具完全开放的分身、几近完备的形神体系为标本视本”进入到心神高度活跃状态,种种条件满足之下,他才真正看透心念生的模式:
每当鬼厌生出一个念头,相应的情绪就攀附而上,根本就是一个个魔头,从中汲取养份,壮大自身,又将原本集束的心念分散,像是开叉的枝叶四面八方。
散是终点。
事实上,每一个分散的心念,只有稍有注意力加持在上,就会再次有“魔头”攀附,并再度进行分裂散有休止,永无终点。
两三次之后,想要从中捕捉准确的、有用的部分,已经很困难,更别说到得后来,干脆有“魔头”直接拟化为心念,误导其思路,而一切都源于其自身,难以分辨。
心念的力量、本来的目的,就在这无休止的散削弱,并且混淆。
就像是把一个孤零零的人,扔进枝桠藤蔓交错纵横、不见天没有边际的黑森林,迷路才是最正常的,能从中脱者几稀。
他于是知道:那些“降伏心念”的法门,其实就是教授“黑森林”里的“旅者”,如何分辨方向、如何保存元气、如何汲取营养,配合多种修炼方式,最终破开物则的禁锢,凝化铸成金丹、成就阳神……这么一路走出去。
但想要根除情绪心魔的干扰,永远知晓方向,明断不迷,仍然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这些情绪心魔,本就是人身所遵循天地法则的一部分,更受人身物限——脑宫之结构法理、人身之新陈代谢,注定如此,除非能够彻底改变形神摆脱天地法则的禁锢,否则概莫能外。
还丹修士做不到,步虚强者做不到,长生真人也做不到。
现在,仅是掌控了鬼厌分身的余慈之念头,自然也做不到。但从这么一种脱的角度去观察,就像在高空…在用照神铜鉴那样圆转无碍的视角,将整座“黑森林”,都纳入到视野中来,细可观微尘,大可见世界。
此时此刻,核心念头真正“看透了”这座“黑森林”,纵然鬼厌念头此起彼落,但每一个细节,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有一点必须要明确,这个由各类心念、肉身的基础结构、分泌物形成的“黑森林”,是人心变化的最底层与交界地,各种信息丰富、详实,但也缺乏规律,过于庞杂,有大量毫无意义的杂质。要整理出条理,不是一是半会儿的事情,也毫无效率可言。
但正因为其处于最底层,就不会有任何虚假的东西,所有的“过程”,都会在这里留下痕迹,概莫能外。
目前的情况下,“原版鬼厌”的想法还在其次,更客观的证据,要从萧垒和绝善魔君那边来——那两位,有没有对鬼厌进行某种出常规的“暗示”,乃至于误导?有没有形成外力的干扰呢?
终于,在鬼厌脑海中,经过一番厮杀,逐渐有一类念头占了上风:
若萧垒等人真要对他不利,哪用这么麻烦?也许可以……
第三十七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中)
这时候,核心念头真要“摇头”了,原来的鬼厌,也不过就是因人成事之辈!
不管别的,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前面的判断倒有大半都要舍弃,多日来的准备和努力,都化为乌有。而这一切的根基,不过是察颜观色,并一些臆想生死面前,焉能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也不想想,站在萧垒等人的角度,一个动摇的鬼厌,招揽也好,活祭也罢,岂不是更容易一些?。 。
无怪他数百年修行,难求长生,如今看来,也不冤枉。
当然,这是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痛。
从他刚刚勘破的“黑森林”体系性质来看,那简直就是“当局者迷”的最佳注解和示例,除非是对本人意识心念的驾驭已经到了无上之极至,意志坚如钢、稳如山,不可移易,否则谁敢说,能在那里面始终保持绝对的清醒,做出正确的判断?
就是一次、两次能做到,也不敢保证一辈子都如此。
天下各系宗派,其“降伏心念”的手段各有不同,释教多在“空”中求,玄门常在“静”中寻,儒宗则曰“惟精惟一”,统归一类,都是抵御情绪魔头,收摄心念,不使分散之法。
至于魔门,则反其道而行之,通过独门手段,降伏种种情绪魔头,以为助力,再配合各种偏执、残酷的修行法门,所以前期修行进度,往往远超过释玄宗派,但到了后期,前期收束的魔头,已成气候,一旦捕捉到某个契机,魔头的反噬将会激烈得可怕。所以说,魔门修士走火入魔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 。
这是从“黑森林”体系中,解析出来的“降伏心念”的法门本质,而落在实用层面,其实根本不需要对心念的发生机理、对“黑森林”有什么深入的了解。
毕竟这种繁复、芜杂、原始的体系,不是正常人所能理解并掌握的,且人之感受,更为形象化、私人化、特殊化,与之相应的,各宗各派的“降伏心念”心法,则更多是自上而下,高屋建瓴,从心性的高度,解决这一问题。
高度有了,细节上难免会有疏失,不说魔门,便是释教玄门儒宗等,被魔头污了心性的例子还少了?
所以,只要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就绝对不会拿出这份儿自信……或者说自大来。
余慈当然不会这样,但在勘透了“黑森林”体系的此刻,他还是忍不住去想,如果在此基础上,推衍出一门专属于他的降伏心念之法,又会是什么模样?
他知道,就算将情绪魔念全部清理干净,也不代表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甚至未必能得出完全正确的答案,思维、计算的方式方法、接收信息的完整与否,都是与成败密切相关的关键因素。
可这么一门心法,则是代表他对心魔最完备的抵御和控制心法成就的那一刻起,一应魔劫,都再不是无迹可循,而失去了潜伏性、突然性的魔劫,将再不足为惧。
而且,他还能借此心法,一举将他化魔识上的造诣推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可惜,这种推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三年五年,以“黑森林”令人绝望的复杂结构来讲,这是要以百年、千年计的巨大工程。
就算余慈本体拥有最适合做这项工作的“解析”神通,在荒莽无边的“黑森林”面前,也仅仅是能够将工程所需的时间,减少个三两成而已。
几千年减去两三成,还是几千年,没有质的改进。
所以说,“黑森林”只能是作为底层、基础,作为参考,仅此而已。
要在这上面,抛开一切既有的模式,重新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心法体系理想很美好,现实则是一贯的冰冷而直接。
将这个与现实悖离的想法抛在脑后,核心念头不再耽搁,就此回归。
鬼厌脑宫深处,这一颗孤零零的念头,绽放出亿光毫光,覆盖了脑宫的每一个角落,刹那间,鬼厌分身的一切形神变化,都统合在核心念头之下,原来放开的乌七八糟的思绪,就此凝结,摇动不休的心思也立刻稳固下来。
鬼厌眨眨眼睛,有限的心力从那些无意义的想法中解脱出来,
当即分成两部分,一边继续在“黑森林”中搜索两个魔君外力干扰的证据;一边则不断接收来自外界的消息。
很快,他就知道,之前绝善魔君到外面“透气”,果然造出极其轰动的效应,顷刻之间死在他手下的十多名修士,就是最好的注脚。
周边海域大哗,“绝善魔君”的名头,当场就把“看热闹”的各路修士吓退一半还多,高调得令人发指。
这还不算,不久之前,日魔君萧垒亲自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