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少,别的天魔、外道、眷属,还有千千万万的魔门修士,可没有像他这样,直接与元始魔主发生联系,还接收了大量的独门信息。
这可以称为“垂顾”,但同样也是套在他脖子上的绞索。
原本在余慈的计划中,也没有想这么多,不过,帝天罗获得的“根本加持”,让他警觉:
今日的元始魔主,也许已经不是早年的模样了。
在此关键阶段,绝不能把这么大的破绽卖出去。
所以,余慈也更加用心。
他从李闪身上已经知道,神主法门,与种魔之术的差别,就像是“主仆”和“主奴”的关系。
前者类似于雇佣,后者则是彻底地依附。
当然,神主法门到了深层,对于某些死心塌地的信众来讲,也会转向彻底依附,但“自我变异”和“强行置换”,终究有着不同。
余慈虽慑于元始魔主的阴影,也有摆脱其束缚窠臼的强烈愿望,以至于要将之前大半根植于照神铜鉴种星芒种魔之术的信众转换到前一种模式。
但这种时候,他又不得不用元始魔主来作为参照。
余慈知道,元始魔主是不种魔的。
就算现在已经被打落玄德,那位在现实层面堪称“无上”的存在,也不会当真去给哪个修士植入魔种,强行替换掉其核心意识。
因为,完全没有必要。
余慈接收了源于元始魔主的巨量信息,固然是沉重的负担,却也给了他极高层次的见识。他由此明白,纵然元始魔主在境界上,与佛祖、道尊还有差距,但其神通已然是不可思议——但凡是有“魔”的地方,都可以视为元始魔主的触角所及。
人人都有心魔,故而“魔”无所不在,元始魔主的威能也渗透到与生灵相关的方方面面。
当然,这种渗透不是说元始魔主时时刻刻在注视着你,而是他能够通过这种介质,迅速与你发生联系,甚至不需要刻意动念。
联系的方式有千万种,最典型的就是共鸣。
而更关键的因素,就是元始魔主早通过“魔”之一物,搭建起了一个由低到高、层次清晰,有章可循的修行体系,甚至于是独特的“物种圈子”,有着特殊的生长条件和相应环境,也有吸纳和排斥的“代谢”方式。
那些天魔、外道自不必说,本来就是这个圈子里的。
至于本来天生天养的正常生灵,为了种种目的,修炼魔功,达到一定造诣之后,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这个圈子里面,逐步身心异化,修为越高,程度越深,也就越发地脱离不开。
而再往外扩,就是原本修炼其他法门,却因种种欲望、心绪变化,心魔炽燃,坠入魔道者。对这种人,“物种圈子”同样有着非常强大的包容力,以及相应的上升通道。
而在最外围,就是那些若即若离,似信非信者。
这一部分其实最为众多,极端来讲,几乎所有具备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且能合成衍化出较复杂心理活动的生灵,都是元始魔主潜在的信众。
其实,这就是一个“神主”所要做到的全部。
就算是罗刹鬼王,也就是做这些功课罢,差别只在于发生联系的“媒介”,以及作用的“范围”。
联系自身,余慈不免就要苦笑了。
别说和元始魔主比,就是与罗刹鬼王比,他搭起的框架,恐怕连草台班子都算不上。
别的不说,里面最麻烦的自然还是幻荣夫人。
既然神主法门是“雇佣”关系,对应世俗的主仆,乃是金钱的交易,你出钱我出力。
而在修行层面,所谓的“金钱”,大约就是“成道机缘”吧。
绝大部分魔门修士,还是没有被种魔的,他们拜入元始魔主座下,是为了成就长生、成就魔君、魔主——这也就是元始魔主能够给予的上限。
至于接下来如何……抱歉,他老人家自己都还没弄明白呢。
而余慈与幻荣夫人的关系,要更加复杂。
当时在九宫魔域,余慈更像是一个扯虎皮做大旗的狐狸,借着元始魔主和无量虚空神主的威能,也是威逼利诱,让幻荣夫人上了他的贼船。
这种情况下,他与幻荣夫人之间,几乎是没有任何“报酬”可言,真正发饷的,还是元始魔主。
从头到尾,余慈只是拿着一个“如朕亲临”的牌子罢了。
如今,他告诉幻荣夫人,你别在元始魔主那边干了,老爷我已经先跳出来,新起了座院子,招你来做总管……
问题就来了:报酬呢?
让一位几近于魔主的大能,对你俯首帖耳,凭什么?
你能给出什么?
这个是最核心的问题。
不说别的,看看那些魔门的大能吧。
无量虚空神主也好,乌羽天魔王也罢,这些魔门的杰出之士,都一门心思地想要摆脱束缚。
为什么?还不就是前头无路?元始魔主支付的报酬,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更何况,只要想想,自己所有的成就,都是借用的别家的根基,在别人的圈子里打转,任是哪个有志于自由超脱的修士,都是无法接受的。
元始魔主已如此,更不用说余慈。
在神主法门中,这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此事不解决,什么都没有意义。
事关自己命运,幻荣夫人已在外域等待。
两人没有直接交流,但都知道彼此的存在。
这种感应,乃是核心的“灵昧”之间,直接碰触。
神主法门,说白了,就是一个“意志”向另一个“意志”屈服的过程。
就像余慈在域外,看到的那些巨型的太阳,吸引了周围大大小小的星体,围绕其转动。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其巨大的质量,扭曲了虚空,形成了一个体系环境,小型的星体必须遵循这个体系中的规则。
况且,人与人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关系,只有更复杂。
以前的余慈,一直走的是捷径,玩的是机巧,而当他真正想要迈出实实在在那一步的时候,也就不得不面对这些最最基本的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如果事到临头再考虑,就真是笑话了。
事实上,过往这些时日,余慈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并且早有定计。
眼下,仅仅是大事将临前,那不可避免的一点儿纠结而已。
手中的金属液滴已经滚动了成千上万个来回,也终于到了尽头。
余慈蓦地双手一合,再抹开,就像是摊一张饼,瞬间将金属液滴的外型固定。
其上自然呈露出复杂诡异的魔纹,与记忆中照神铜鉴的另半边,几乎毫无差别。
随即,心内虚空将其吸纳进去。
余慈的意识同步切入。
心内虚空,万魔池上,明月高悬,可就在此时,皎洁的月光忽地便蒙了一层阴影,像是薄薄的云气覆盖,透出朦胧光晕。其间,便有无数流转的纹路渗入、渗出、烙印、剥离。
某种难以形容的感觉,随着黯淡的“月光”投落。
万魔池上,忽地声息全无,一众魔头纷纷深潜入海,霎那间波平如镜,以至于那浑浊的血海上,竟然隐隐约约映出了明月的倒影。
第一百三十三章 镜鉴人心 基本问题(中)
血海上,明月载波浮沉,若隐若现。
随着空中照神铜鉴本体变化,光芒透入血海,天上海上,可见月影交相辉映,不只在天空,就是在浑浊海面上,也晕开了一轮光圈。
这是万魔池与照神铜鉴发生的反应。
血海中部分魔头,像是趋光的鱼,又或是受到什么吸引,犹豫着从海底翻上来,往这边凑,很快在光圈之外,围了一层。
万魔池中,绝大部分魔头,没有一个完整的灵智,也难以做出什么所谓的“权衡”,还是靠本能行事。
很快就有第一个吃螃蟹的。
这家伙,甚至可能是被后面的推挤了一下,半边身子扑在光圈上。
才一接触,便有更强烈的光芒激发出来,转眼便穿透了魔头,使之残缺不全的躯壳几近透明,可见看到内部血墨交织的混浊杂色,再深透一层,就只剩下丝丝缕缕的线条轮廓了。
那家伙发了会儿呆,忽地就猛地向前一挣,真正从外围密密麻麻的魔头群落中挣出来,撞进了光圈内部。
万魔池中没有一刻止歇的折磨,使这魔头只剩下一个还算完整的头面,以及扭曲到看不出原形的残破肢体。
绝大多数时候,其介于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