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天人九法”的理论观之,对面那家伙似乎有种独特的神通法力,一切法则及于其身,都撼动不得,相反,其身触碰法则,则是摧枯拉朽,仿佛是与天地虚空格格不入的异类,其身与天地法则隔绝,专为破坏而来。

  一路杀到近前,其间玄黄曾试发一剑,两边直接碰撞,当真是强对强、硬碰硬,虽是破开了紫光气雾,但也只在盔甲上带起一溜火花,倒是搅得四周虚空愈发混沌,让余慈多耗了一把力气。

  对方冲势稍挫,但很快又加速冲上。

  余慈盯着那一层仿佛是鬼面层叠的狰狞紫雾,终于是反应过来:

  原来也是见过的,在东华虚空……

  金刚魔俑。

  这玩意儿是天魔十三外道之一,非常难缠。当时在东华虚空,余慈印象也比较深刻,其具备“不坏金身”,又力大无穷,内里有天魔寄生,压过三五个真人修士,毫不费力。

  东华虚空那个金刚魔俑,似乎还不是正牌,只是狄郎君的“作品”。

  相比之下,眼前这家伙的气息就要厚重凶横得多,品阶似要更高,而且在里面寄生的天魔,层次也非常了得。

  其战力,说是一位大劫法宗师,并不为过。

  劫法宗师级数的金刚魔俑近身冲击,其威煞就连不擅此道的地仙都要头痛,否则也不会位列十三外道个体战力第一……当然,破神蛊是特例中的特例,不计算在内。

  余慈的视线在其身外的盔甲上扫过,倒是翻出了另一份相关的记忆。

  金刚魔俑为天魔外道,所生所长,悖逆天法,甚至比天魔本身都要更遭真界法则体系排斥,本不能进入真界,然而眼前这位,全身披甲……什么甲胄能超过金刚魔俑自具的“不坏金身”?

  若余慈所想不错,这副甲胄起不到防御作用,只是为了隔绝天地法则意志的探测和绞杀,只一具甲胄,价值恐怕就不在金刚魔俑本身之下。

  全身披甲的金刚魔俑,真界中是有记录的。

  据说当年在青锋山,就是被这个大家伙做先锋,以其无以伦比的力量正面冲击,才导致洗玉盟在当地的防线全面崩溃,位列“十五人宗”之一的玉景门,也在此役中破灭,门人死伤十之**,可谓是血债累累。

  自青锋山之战惊鸿一现之后,此獠便再不复见。多年来,洗玉盟一直找寻不果,不想竟在此地重现。

  看得出来,天魔一方还真是在乎他啊!

  被一个最精擅近身搏杀,有不坏金身的大劫法宗师近身?

  余慈本就是以近身搏杀起家,无论如何也不至于畏惧近战,然而此时他的本体远在域外,身边第一战力玄黄,还要控场支援,不能被限制住,还真有些麻烦。

  对面的“兵灾魔王”,应该也是窥准这个问题,几次交手中,都不计损失,派遣真人眷属冲击,以弥补魔潮的不足。

  而等到金刚魔俑增援赶到,立时将主动权扳了回来。

  余慈还有真些头痛。

  就算这大块头不以机变灵活见长,总要比飞掷的山岳灵动许多,而且天生具备“金刚”神通,一应法则都极难作用。

  这一点,当年在东华虚空所见的那头,可是远远不如。

  面对此獠,玄黄故技难施,目前余慈二把刀的虚空神通,也不好得手,只能是以硬碰硬,弄不好就是一场缠战。

  兵灾魔王既然放出这个大杀器,想必绝不愿意空手而回。

  金刚魔俑的速度是致命伤,在追逐战中,发挥不出长处,若是别人他不担心,可“兵灾魔王”既然敢拿出这玩意儿来,势必已经造好了局,等他跳进去。

  余慈当机立断:

  “那就走!”

  辇车不再前行,而是直接下沉,迅速穿透了混沌虚空区域,撞入下方仍深不见底的云层之中。

  由于前面金刚魔俑拔山掷岳的神通冲击,周围魔潮的天魔密度,已经降到了最低,辇车几乎是毫无阻碍,便一路杀到劫云深处。

  漫天劫云,不但范围周覆真界,厚度更可达十里、百里、千里,里面既翻涌着毁灭性的力量,又孕育着法则的活性,几乎自成一个世界。

  没有哪个长生中人,愿意到劫云中“游荡”;与之对应的,天魔也是一样。

  莫看魔潮来时,劫云上层云立如壁,巍峨雄峻,仿佛是任魔头搓扁捏圆,其实以“兵灾魔王”的能耐,也只能是以天魔煞气压制劫云最“表面”的一层,借力施为,造出声势。

  一旦深入,劫云中的雷霆霹雳,可是不认人的!

  余慈如此脱身,多少有点儿出人意料,不过,金刚魔俑的行动模式是直线条的,就算寄生了天魔,增加了灵性,也是一样。

  那家伙想也没想,也是一路追击而下。

  劫云深处,时时酝酿、翻滚的毁灭力量,对谁都是阻碍,余慈这边受的影响似乎要更大。四面八方都是雷霆电光,虎辇玉舆隐轮之车的速度发挥不出来,金刚魔俑倒是百无禁忌,硬顶着电火轰击,越追越近。

  而余慈也能感应到,劫云之上的高空中,“兵灾魔王”正透过金刚魔俑,锁定余慈位置,调整魔潮流动分布,不管他从哪个方向冲出来,都要受到迎头痛击。

  黄泉夫人的轻咳声响起,在震耳欲聋的雷鸣声里,细若游丝。

  余慈瞥去一眼,没有与她说话的意思。

  战前战后,黄泉夫人或许会发言、建议,但在战时,从来都如泥雕木塑一般,绝不开口,因为开口也没用,反而会干扰了余慈的灵机和判断。

  余慈看她,只是在评估其身体状况:

  可惜,还差一点儿……

  他不再多想,心神与驾车的玄黄相接,辇车当即又偏转角度,向斜下方激射,速度骤增。

  金刚魔俑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埋头狂追。也就数息时间,便越过余慈加速之初的位置,继续向下。

  偏在此时,它眼前昏蒙的云气骤然消散,有寒意生就,眼看处,分明是一片阴幽幽、碧沉沉的水波,径有百丈。

  感应到金刚魔俑的气息,“水面”上寒意不减,却有沸腾之势,但见千百气泡迸裂,溅出的哪是水珠?

  分明是灼目的电浆!

  第一百零三章 行天灵鼓 虚空无量(上)

  电浆雷池,凝如实质。

  关键是,它出现得太没道理,偌大的“水面”,就这么突然显现,谁也不知,它是何时布下,如何隐匿,不为百万魔头所察知。

  金刚魔俑闪避不得,一头撞了进去,溅起大片电浆。

  其身外盔甲,看似金属,其实材质特殊,并不导电,然而在此雷池之中,电光也已在绝大的法力之下异化,才不管你是什么材料。

  当下便有强芒缠绕,滋滋有声,仿佛是千百妖蛇缠了几万圈儿,上上下下,烙了不知多少焦痕,虽没有即刻绞碎盔甲、紫雾,却也缠得金刚魔俑脱身不得。

  雷池中波翻浪涌,金刚魔俑就像是溺水之人,时而挣出,时而灭顶。

  耽搁到这里,虎辇玉舆隐轮之车早就潜入劫云更深处,不见了踪影。

  金刚魔俑见状,情绪暴怒,厉啸出声,其声势甚至瞬间压过了轰隆雷鸣。它双手合拳,就要砸下,像它那拔山掷岳般的神通伟力,只要能发得上力,径不过百余丈的雷池,十有**要给轰成破烂。

  然而,便在它力道将发未发的微妙间隙,忽有寒意,自虚无中来,几如幻影,穿透层层电浆,速度竟是不减反增。

  一声低哑破音,寒彻剑气穿紫雾、透铠甲,其势不止,自其头部眼角位置,斜贯而入。

  这还是金刚魔俑超卓的战斗意识发挥作用,在危机到来之前,本能地偏转角度,让过了正锋。

  饶是如此,锋利无匹的剑气依旧发挥了可怖的杀伤,在金刚魔俑几乎是金属块般的脑袋里折射扭曲,整体上偏了一个大斜角,再自脑后破颅而出!

  换一个人,早死个干净,但金刚魔俑的“不坏金身”却也不是白给的,受到这样的伤害,反应上也没有受什么影响,再次发力,重拳挥击,转而轰向刚刚现身出来的那团红影。

  红影凭空位移,避过重击,在雷池外围现出身形,却是玄黄。

  他不知何时离车潜回,趁着金刚魔俑受制于雷池的时机,痛下杀手。

  虽然一击未能建功,可没关系,强绝的剑意伤不了金刚魔俑,对寄生于其中的天魔而言,却几乎是灭顶之灾。就算有“不坏金身”层层削减,还是将其狠狠重创,一条命顷刻间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