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定星之宝,示警法则之变。回去门中,怕是又要熬白几根头发……还好,仍在天地大劫期间,还有缓冲的余地。”

  便在张天吉以为行将至此结束之际,更远遥的天外,忽有恢宏禅唱,如旭日之升,光照大千,西方天域,几乎映成白日,更隐隐映出灵山金顶,无边极乐世界。

  佛国禅唱!

  怎么西边那些和尚也来凑热闹?

  自劫起东华山之后,西方佛国确实与东方修行界交流频繁许多,甚至听说,他日勘天定元,也要伸一把手。可张天吉一直缺乏直接的感触,直至此刻,才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西方佛国,几自成一界,封闭得很,天地法则体系都有不同。那边做出反应,难道已经影响了过去?”

  张天吉理解不了,他已经算是好的,此界九成九的人们,根本不会察觉到天地法则体系的微妙变化,浑浑噩噩,逆来顺受。

  可相应的,他们也不会受到太多影响。

  真正困扰的,是此时摇曳在劫云之上,撼摇九天的各路灵光、法音、真意下方,那些立志于荣登巅峰之位,跨入无上境界的人物;还有那些要延续宗门传承,维护势力地位的宗门高层。

  此时此刻,这批真界最顶尖的人物,正一个个绞尽脑汁,苦苦思索。

  反应永远都是一个彼此的过程。

  余慈神意与中天紫微帝御法相同化,在真实之域开辟一方世界,也在真界烙下自己的痕迹。芸芸众生,因他而惊悸;四极八荒,因他而颤抖;门阀大宗,因他而群起响应。

  一应变化回馈入心,他焉能不为所动?

  紫微帝御法相自然变化印诀,坐镇中天星域,洒落无边神意,遥感一界,呼应诸方。

  在真实之域,刚刚有一些模样的别样天地之中,分明涌起了无量混浊之海,那是亿万生灵的浑噩意念聚化而成,只是很快,又在诸天星力的运转之下,净化驱离。

  饶是如此,亦在其自辟天地间,留下了隐隐的“冲刷”痕迹,随他意念生灭,随时可以再度涨潮——那是生灵欲望的执念,尤其那些身具“灵性”,与搭建这一方天地的动静、生死法则颇具缘份的人物,都使余慈有感于心。

  也是这一缘故,当此法相立于中天,四方钟鼓相和,琴剑共鸣之时,又有一部分修士,甚至还有凡俗之辈,莫名心潮涌动,不管见或不见,都仰望天际,神思缈然。

  这就是真正的神主之能。

  冥冥之中,不可思议的威仪加持其身。

  冥冥之中,不可思议的神通加持其身。

  冥冥之中,不可思议的因果加持其身。

  余慈挟太玄之妙诣,共同搭建了这一方根植于真界,却又超拔于真界的奇妙天地,也使得自己成功在真实之域站稳了脚跟。

  当一个人不需要再为“立身之地”伤脑筋的时候,思维总会变得从容起来。

  再加上与他此时的境界相匹配的眼光和神通,他总算有余暇,真正去感受对手的状态。

  此时的真界天地法则体系中,其实是有两处“塌陷”,一处属于他,另一处属于罗刹鬼王。

  两处塌陷,就像是两个巨大的漩涡,不断扭曲撕扯既有的体系结构,使得相应或相近的法则,几有崩解之势。

  其实本不至于此,然而天地大劫期间,本就是法则体系最为混乱、最为敏感之时,这种趋势就特别明显。

  余慈心中又是微动。观真界各处,灵光穿云,摇曳变化,每一处,都是强横真意,显化其中。

  可竟然没有任何一处,堪与他和罗刹鬼王相提并论的。

  都是赫赫门阀,煌煌大宗,地仙大能怎么也该有十几位,又不尽是论剑轩那类不受天地法则约束的剑仙,怎么都如此“低调”?

  一念方动,真实之域忽生动荡,在离幻天和心内虚空交锋对抗的区域之处,又有人挥下笔锋……

  不,是直接投影显化,形神俱妙,继而稽首:

  “贫道不才,欲厚颜作一回和事佬。”

  第三十二章 八景巨擘 后圣真名(上)

  余慈带着几分好奇,观察这位突然插入战局的道人。

  算上自己,他在真实之域一共见过五人。其余四个,除了眼下的道人,还有罗刹鬼王,就是当年在东华虚空之时,遭遇的元始魔主,还有一个,他则怀疑是黄泉夫人。

  还不太确定、又只是惊鸿一瞥的“黄泉夫人”暂且不论,剩下这几位,要数元始魔主的存在方式最为“自然”。

  因为余慈当时完全没有任何荒芜空荡之感,回想起来,仿佛整个真实之域都被元始魔主的深邃魔意所覆盖,没有任何空隙。

  当时余慈浑浑噩噩,也是几乎没有真实之域的概念,只觉恐怖,而不知恐怖在何处,眼下自然是另一番感觉。

  至于罗刹鬼王,还有刚架起一方世界的自己,虽说是根底、火候上还有相当的差距,离幻天的完整程度,更远非他此时所能企及。可总体来看,走的也是一条路子。

  都是将自辟天地的神通,“搬运”到真实之域来。

  都是以此为根基,创立法则,在真实之域圈占地盘。

  可眼下的道人,和他们都不太一样。

  遥观其人,固然形神俱妙,颇有实质之感,却能一眼看出是个投影,其身外微微发光,像是一朵燃烧的烛火。

  真实之域是一个超拔出现实世界的层面,根本没有可供“燃烧”的法则,道人实是以某种极其内敛的方式,在他投影内部,形成了相关的架构,做到了这点。

  这就不算是自辟天地了。

  余慈还注意到,这位道士出现在真实之域,看起来实实在在的。

  可在真界,别说他和罗刹鬼王形成的巨大塌陷,甚至根本找不到任何与此人相牵系的反应。

  难道他不在真界之中?

  正琢磨的时候,他感应到真实之域,有罗刹鬼王发声:

  “小圣人四处舍面皮,如今还留得几张?”

  小……圣人?

  “让罗刹道友见笑了。贫道此来,实为此界亿万生灵请命。二位神通无量,而天地大劫之下,非比他日,这一方世界已经禁受不起。至于法则重构,也未当其时,罗刹大人既然欲有所为,何必平添变数?”

  “要你管?”

  罗刹鬼王的回应很“任性”,可就在此同时,此界如油煎火燎的焦躁情绪冲击,却是开始降温,杀意和排斥之力同降。

  两人一个来回,透露的信息,让余慈很是惊讶。

  他以为罗刹鬼王和大黑天的盘算,很少有人知道呢,可如今看来,似乎只是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

  还是说……

  余慈很想问那道人:你知道大黑天吗?

  这句话终究没问出来,因为余慈也突然怀疑起来,他所知道的罗刹鬼王的计划,在“完整的真实”中,又占了多少比例?

  这份心思来得突然,却极有份量,余慈某些不成体系的思绪,受其统摄,渐渐理出一些脉络。

  也在此时,罗刹鬼王把他牵了进来:

  “你们两个以前可见过?用不用我来介绍?这位是壁虎神主……”

  “……”

  那道人很聪明地没有搭话。

  余慈却已懒得理会罗刹鬼王往他头上泼的脏水,也不会为其喜怒无常而头痛。

  似乎,他真的已经抓到了某些实际的线索……

  至于这位看起来仙风道骨的方外羽士为何人,他更是早有概念。

  世间大能,随修为的高下,各自的称号也不同,具备严密体系的佛门不用说,魔门的魔君、玄门的天君、天尊,儒门圣贤等,都是有实际定义的,平时说说,送顶高帽没问题,在正式场合,称呼错了,就是天大的笑话,甚至是泼天大祸。

  罗刹鬼王的心思变化几乎没人能猜得到,但在这种场合,调侃可以,乱讲话就实在有失水准了。

  想来她也不会去做。

  古往今来,只有一类玄门中人,被称为“圣人”。

  那就是八景宫的历代掌教,其全称则是“掌教圣人”。

  八景宫,自上古以来,就一直传承至今的玄门正统,修行界五劫以来,没有任何疑义的中天巨擘,第一门阀。

  东华真君陆沉,号称“五劫以来第一人”,纵横天下,几无抗手,然而他所创立的东华宫,相对于八景宫,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罗刹鬼王,开天辟地以来,仅有的五大神主之一,可她座下的罗刹教,与八景宫相比,至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