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词祷荨H噪坏夹∶瘛⑦そ诟遣亍⑵谟诒然Ы杂杏嘈睢⒃蛴陔迱硱澄窬狻⒖梢晕薷阂印
○又谕户部、朕昨□山戊不□南巡至浙江、见其农桑遍野、户口蕃殖。闾阎气象、较胜于康熙三十八年巡幸之时。朕心甚慰。浙省钱粮、虽前此屡经蠲贷、而朕车驾经临、应更敷恩宽恤、俾民生益加充裕。当回銮以后、即拟免康熙四十三年额赋。因山东急赈灾荒、遂尔少缓。兹直隶各省、皆获有秋。特申前命、康熙四十四年浙江通省、应徵地丁银米等项、除漕粮外、著俱行蠲免。谕上□日到日。该督抚即严饬有司、张示遍谕、务使穷檐蔀屋、均沾实惠地方大小官吏、仍不时训诫小民、令各守分节用。不论年□山戊不□丰歉咸有盖藏、庶无负朝廷殷爱养、赐租给复之至意。
○以鄂尔多斯故多罗贝勒古禄西席卜子拉希扎木素、袭爵
○以散秩大臣公傅尔丹、为正蓝旗蒙古都统
○戊寅。上自畅春园回宫。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卯。上幸畅春园。
○升吏部右侍郎吴涵、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仍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睿、为刑部右侍郎
○庚辰。调户部尚书李振裕、为礼部尚书。升河南巡抚徐潮、为户部尚书兵部左侍郎屠粹忠、为兵部尚书。吏部左侍郎王掞、为刑部尚书。
○予故二等伯一等侍卫伊雷、祭葬如例。
○辛巳。谕户部、朕宵旰孳孳、惟以康济生民为念。每□山戊不□四方水旱谕令各督抚、不时奏闻。仍间遣人员、驰往各路、咨询农事。有自外省来者、必详问所过地方雨。旸耕作之状。凡以民生所重、无如粒食、不得不预为经画也。康熙四十一年冬、朕巡幸至山东德州、闻知莱芜等六州县、民被灾伤、即与豁免四十二年钱粮。及四十二年春、南巡视河。经行奉安一路、见其闾阎生聚、远不逮于从前。随下谕详察被灾州县、蠲除额赋。并动仓谷赈济。但蠲赈虽行、而人民甚属窘迫。非以赡养蒙古之法行之。不能立遂生计。再三筹策乃命官民愿效力者百余人、星速前赴山东、计口授粮、给衣济用、兼量助牛种等物。贫窭之民、皆赖以全活。比朕避暑口外、觉夏月雨水颇多、即命行文、移问山东等省。而东省果告潦灾、秋禾失收、民滋困苦。但地方人情、犹帖然安堵。此即遣官养民之实效也。因又下谕增益多员、分往被水失收处、再加赈济。顾各州县地广人众、需费浩繁。犹必大加赈施、方能遍及。特命漕臣、亲赴东省、截留漕粮五十万石分贮沿河镇市冲要之地、散赈而外、即平价发粜又谕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每三佐领各派一人。计得四百余人。此所派人员、每佐领、领帑金一千两给之。并备车辆驼马等物。令分往山东各州县、照前遣人员赡养、以至来年七月为期。其登、青、莱、三府。则截留漕米、由天津海道、运至其地。每府各三万石。又遣大臣三员、分三路往来巡视、稽核散赈事宜、酌定平粜价值、而民间始尽沾实惠。至于未经散赈之际、饥民有流入京城者、老幼仳离、急于得食。爰于今□山戊不□正月、命八旗王、贝勒、大臣、内务府官员、并汉大臣官员、设厂数十处、煮赈一月有余。复念饥民抛弃乡土、久住京师、究非长策。于是遣官雇募船只、悉送还籍。仍给以银两、为日用籽粒之资。而流移之人、遂得复安本业入夏以来、风雨调和、三麦稔登、秋田多稼。该省呈进榖穗。合之往来人等奏对之语。朕心始为大慰。夫水旱灾伤、事所时有。非恃庙堂之上、多方赈救、则民将何依。朕为山左劳心筹画者、两载于兹迺幸奏有成效。今三路大臣、及该抚、俱奏年榖顺成、民生得所、赈事告竣。前后效力诸臣、宜加奖劝。去□山戊不□春秋二次、遣往养民各员、著察明议叙。内有自出已力赡养者、从优议奏。其在京捐银、及资送回籍人员、亦著一并议叙。东省停升转官员、俱令照常升转。
○予故原任兵部左侍郎杨雍建、祭葬如例。
○壬午。予故江宁副都统朔色、祭葬如例。
○归化城左翼都统古木德故。以其子二等侍卫丹金、补授归化城左翼都统。
○癸未。谕大学士、及户部尚书等、户部呈样之斛与斗升、朕俱注水、详加测量。其样升上下四角、宽窄不匀。算积数见方、得三万一千三百八十二分有零。其样斗上下四角、宽窄亦不匀。算积数见方、得三十一万六千七百六十四分有零。其样铁斛、算积数见方、得一百六十万分。其数不相符。查性理大全嘉量篇第十二内、每斛积一百六十二万分。与今之铁斛、校多二万分。因铁斛用之已久、不可轻改、是以依今之铁斛五斗为准。造新样斗一具、方径八寸、深五寸、积数见方、得三十二万分。又造一新样升一具、方径四寸、深二寸、积数见方、得三万二千分。若依此样、十升一斗、五斗一斛、毫厘不差。谕毕。因出新样铜斗升、付户部堂官等曰、照式以铁为之。
○升左通政周清原、为光禄寺卿。
○以一等侍卫马武、为镶白旗汉军副都统。
○乙酉。转工部右侍郎姜橚、为吏部左侍郎。以原任礼部右侍郎李录予、为吏部右侍郎。转兵部右侍郎王九龄、为左侍郎。升福建巡抚梅鋗、为兵部右侍郎。大理寺卿李斯义、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丁亥。以户部尚书徐潮、充经筵讲官。
○升内阁侍读学士赫寿、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戊子。升山东布政使赵弘燮、为河南巡抚
○己丑。九卿等议覆、四川陕西总督博霁等疏请于三门、及汾、渭、贾鲁等河、运米事、应交与河道总督张鹏翮查议具奏上谕大学士等曰、曩者赈济陕西灾荒、曾交总河靳辅、由河南运米。靳辅将运米河名、及沿途地名、详开摺奏与黄河不相关涉。另从一河道运之。想是今徐潮所查之河。如挑通此河、其利无穷。无事之时、虽不甚紧要。倘至有用之时、诚不易得也。此河与黄河无涉、何必交总河。该部另议具奏、寻工部议覆、汾河、渭河、贾鲁河、著各该抚设法挑浚。从之。
○刑部以议处吏部郎中陈汝弼案启奏。上谕大学士等曰、部审此事、明系徇庇。其书办妻子产业、俱在于此。既获其子、则其父岂有不获者。且陈汝弼家人、亦不曾与陈汝弼对辞。吏部之弊无穷若此者犹加徇庇。则恶人何所惩戒。此本发还。再议具奏。
○又谕曰、理藩院侍郎满笃、办事不妥。工部侍郎穆和伦、山东养民甫还。工部满堂官俱有人。著穆和伦署理藩院事于两处行走
○庚寅。升福建按察使范时崇、为山东布政使司布政使
○辛卯。上阅永定河。命皇太子允礽、皇十三子胤祥、随驾。自畅春园启行。是日驻跸同苑。
○壬辰。上驻跸华家营。
○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程文彝、为工部右侍郎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李铠、以病乞休。允之。
○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斯义、为福建巡抚。
○癸巳。上临阅齐苏。勒等所勘薛家庄、拟筑减水坝之处。谕大学士等曰、此处迎溜顶冲、若筑减水石坝、遇水涨时、石坝虽不妨、而两边土坝可虞。见在河势、南岸露出矶嘴、北边暗被冲刷、今已近北岸矣。朕向巡幸西塞之外、见黄河一边露出矶嘴、则一边必然冲刷。水性原如此、朕故知之。此处断不可筑减水坝也。因问之土民、皆云三十年前、河流原近南岸。众皆惊服。
○上驻跸顿邱。
○甲午。上阅视筐尔港堤工。谕大学士等曰、昨日踏勘之处、迎溜顶冲。彼处若筑减水坝、甚为可虞。倘水发时、冲刷其东。则所筑减水坝、反在河中、徒费人工矣。其杨村以南河岸、离堤虽远、而相其地势、亦难修筑。此筐尔港近处有矶嘴、与河堤相去不远。且河路又直通旧河、取道甚顺。况东边原因修筑坚固、屡经大水、并无妨碍。此处修筑减水坝甚好。若虑项冲、当于东边、酌量修筑数处、挑水坝、以分水势。
○上驻跸和韶屯。
○乙未。上驻跸大营
○丙申。上驻跸南苑。
○转吏部右侍郎李录予、为左侍郎。兵部左侍郎王九龄、为吏部右侍郎。升大理寺少卿陈诜、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太常寺卿劳之辨、为大理寺卿。
○调镶白旗蒙古副都统勒色礼、为黑龙江左翼副都统
○予故原任户部侍郎田雯、祭葬如例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七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