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估≡桥滩剑滤窃侔ざ觥2礁暇故峭饫椿В常ㄏ螅窭戏蛉苏饷创蠓饺蚀仁┥嵋剑级锌桑て谡饷纯犊氯ィ椭荒馨巡礁绿锊盅焊鹑耍枨齬i子。
好在我家小姐心灵手巧,女红极好,绣出来的绸缎每匹都能卖个好价钱,整个庐江城的达官贵人都抢着要呢!再加上我家小姐聪慧过人,早早将步府名下店铺卖掉,如此多方筹措之下,老夫人借下的外债今年开chun就已还清了。”
语气稍顿之后,阿四接着说道:“小人的父亲是步府老仆,两年前与老爷先后去世。家父走后,小人便接替家父之职在前院看守门户,接来送往。去年老老夫人遣散扈从的时候,念及小人家中世代都是步府扈从,便将小人留下。公子若是没有其它吩咐,小人先行告退了。”
回答完李利的问话后,眼看李利怔怔失神、低头沉思,阿四知趣地悄然退到门外,既而轻轻掩上房门,顾自离去。
房门“咯呀”声响让李利渐渐回过神来,既而他若有所思地摇头苦笑。
直到此刻,李利已然想起步练师是何许人了。
原来眼下步府的步家小姐就是ri后的步夫人,孙权的老婆,后世也称之为步皇后。
据史册记载,步夫人美貌动人,温柔淑德,深得孙权宠爱,直到步夫人死后,孙权仍旧对她念念不忘,后悔没有敕封步夫人为皇后。步氏嫁给孙权之后,虽为侧室,却从未失宠,生xing温良端庄,心胸豁达,知书达理,从不恃宠而骄,更不与孙权其他妻妾争执。正因如此,她在吴国名望极高,虽没有被正式册封为皇后,却被很多江东大臣和宫中侍女视为中宫皇后,因此才有步皇后之说。步氏嫁于孙权时比孙权大五岁,一生只有两女,也很得孙权疼爱,视如珍宝。
此外,步氏还有一位堂兄,此人便是步骘,字子山,与步氏同宗同族,最终担任东吴丞相,权势显赫。
不过步氏和堂兄步骘在步氏家族应该不是嫡系至亲,因为眼下步府中只有步练师和她的母亲,没有步骘,阿四也没有提起过他。由此可见,步骘虽与步氏同族同姓,却没有太深的交往,只不过二人同在扬州,最终都在孙仲谋处。
想起江东孙权,李利知道其人现在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半大孩子,眼下还跟在其兄孙策身边过着寄人篱下的ri子。而江东小霸王孙策如今正是困顿迷茫之时。其父孙坚死后,孙策带领孙坚旧部曾寄居徐州广陵郡,颇受陶谦关照,随后却因他私自招募兵马,暗中结交名士张纮、张昭兄弟,导致陶谦起疑,迫使孙策不得不离开广陵,前往九江投奔袁术。眼下孙策正在袁术帐下效力,替袁术东征西讨,攻城拔寨,以期取得袁术的信任。
世事无常,眼下江东孙氏兄弟还在寄人篱下之中,而他李利却偏偏看上了原本应是孙权的妻子步练师。世上有两大仇恨,其一是杀父之仇,其二便是夺妻之恨。
由此可见,夺人妻,罪莫大焉!
不过孙权现在ru臭未干,自顾不暇,又与步氏素未谋面,因此便谈不上夺妻之恨了。而上天既然有意让他李利此时遇到步氏,那孙权就可以靠边站,这辈子也甭想见到步氏。原本是夫妻,世事弄人,从现在起此二人恐怕就要成为陌路之人了。
感谢:书友流天泪心龙、shiningxu、ranky、mo1686书友月票支持,多谢!
第482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
李利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居然会和一个半大孩子抢女人,这真是名副其实的以大欺小,恃强凌弱。所幸孙权现在少不更事,根本不认识步氏,既然素未谋面,那索xing这辈子就不要认识了。
世间之事就是这样,有些人一旦错过,就永远也找不回来。
想起江东孙策和孙权兄弟二人,李利心生感慨,思绪纷飞。
细说起来,李利、马超和江东孙策三人都是同龄人,同一年出生,顶多就是相差月份而已。
史册上,西凉李利远远不能和马超、孙策二人相提并论,以致于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还有李利这号人。
但是,如果提起锦马超和江东小霸王孙策二人,谁不知道,除了咿呀学语的孩童和残障人士,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此二人都是三国之中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与之相比,西凉李利可谓是名不见经传,实实在在无名之辈,永远被掩盖在历史尘埃之中,没有人会把他和马超、孙策二人联系在一起。绝无可能!
然而,时空轮转,斗转星移,世事无常变化莫测。
一次意外附魂重生,让本应是无名之辈的西凉李利从蝼蚁中脱颖而出,犹如从历史尘埃中爬出来一般,既而一发不可收拾,吞并西凉军,一统西凉全境,掌天下权柄。
时至今ri,时下大汉天下有谁不知道西凉李利,有谁会把他和马超、孙策二人相提并论,没有!
不是他李利不配与马超、孙策二人齐名,而是此二人根本没有资格和他李利一较长短,三人之间根本不可同ri而语,完全没有可比xing。
马超何许人也?那是李利麾下大将。他的大舅子,执掌李利的起家部队龙骧营。尽管他们两人之间曾经斗得死去活来,势不两立,但兵戈过去之后两人却走到一起,冰释前嫌,并肩作战,并成为姻亲兄弟。
孙策何许人也?时下很多人也听说过他,但说起他的名字时肯定要加上一个前缀:“已故江东猛虎孙坚长子”。这并不是世人看不起孙策,而是他现在还远远不能与其父相比,人们之所以记得他。因为他有个以勇猛善战著称于世的好爹孙坚,否则很多人恐怕未必知道还有他这么个人。
或许,时下孙策的弟弟孙权都比孙策有名,至少三年前孙坚被刘表设计伏杀之后,就是孙权带着俘虏黄祖前去与刘表谈判。换回孙坚的尸体。由此,荆、扬一带的百姓和士族们大多都听过孙权的名字。赞不绝口。
反观孙策。自从其父孙坚死后,他虽有绝顶武艺,勇武至极,却终究太年轻,血气方刚,不足以令人信服。在他没有展现出过人的能力和实力之前。也不可能得到江东士族的鼎力支持。因此,他眼下处境尴尬,既无粮饷供养大军,又没有立足之地。内外交困,彷徨迷茫。以至于,他连孙坚留下的旧部都供养不起,只得依附其他诸侯暂且栖身。
早年,孙坚在世时与徐州陶谦交情颇深,于是孙策安葬其父之后便率部依附陶谦,暂居广陵舔犊伤口。奈何孙策终究不是甘居人下之辈,仗着其父孙坚生前和陶谦交好,便借机招兵买马,招揽徐州谋士。结果陶谦得知细作密报后,立即停止粮草供应,并下令广陵太守赵昱严加防范孙策,从而迫使孙策不得不率部离开徐州,转而依附袁术。
而袁术则是汲取徐州陶谦的教训,收留孙策时便将其父孙坚留下的部将全部收到自己麾下,并缴没孙策的兵权,留在帐下听用。这就意味着,只有袁术命令孙策领兵征战时才会下放兵权,闲暇时,孙策手里根本没有兵马。
如此以来,孙策在袁术帐下的处境可想而知,这才是真正的寄人篱下,远不如他此前在徐州栖身时的处境。只是他当时依附陶谦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投奔袁术帐下之后,才恍然发现徐州陶谦对他已经是仁至义尽了。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时至今ri,孙策也只能蛰伏待机,暂时替袁术卖命。
除此之外,他别无它途。
脑海中想着孙策如今的困顿处境,李利顾自摇摇头。
世上从来就没有人生来就能成功,必须经过一次次挫折,让人在挫折中吸取教训,从而一步步成长起来。眼下孙策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就是如此。或许正是他连番碰壁之后痛定思痛,才让他渐渐成熟起来,既而在蛰伏几年之后,伺机脱离袁术,攻取江东,打下东吴基业。
梳理一番思绪之后,李利便将此事放下,不再替别人cao心。因为江东孙氏兄弟的命运如何,与他李利毫无关系,而他也不会插手干涉,任由孙氏兄弟折腾。
李利从未想过趁着孙氏兄弟困顿之时将其除去,自始至终都没有这个念头。因为他知道世间有些事情并不是杀人就能解决的,就比如现在的孙氏兄弟。杀死孙策和孙权二人,就一定能够免除后患吗?恐怕未必!
所谓时势造英雄,亦或乱世出英雄。即便孙氏兄弟现在死去,难道江东之地就不会再出现一个像孙策那样的强势诸侯吗?除非李利现在有能力迅速扫平天下,攻占江东,否则杀死孙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