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乃西凉将领中颇有实力、并且很有心机的主要将领。最值得注意的是,段煨随军征战多年,很少负伤,既没有骄人战绩,也没有打过败仗,这一点让属下颇为不解。实不相瞒,属下在西凉军中效力多年,唯一看不透的人便是段煨。”
李利闻言后,神情诧异地扭头看着贾诩,低声问道:“军师的言外之意是说,一旦我叔父和郭汜反目,段煨极有可能趁势而起,取代我叔父和郭汜现在的地位?”
“不错,属下正是此意。”贾诩接声应道。随即他接着说道:“段煨此人在军中有个外号,被将士们私底下称作‘五步蛇’,据说这个外号还是董相国早年所说的一句戏言,随之便在军中广为流传。段煨对这个外号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并不反对将士们在背后这么称呼他。还有一点值得重视,那就是段煨武艺高强,为人低调之余,他饱读兵书,舞文弄墨以自赏,算得上是西凉军中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之人。如此低调隐忍之人,如果他没有野心,又何必私募兵马,死守在华阴不愿调动驻地呢?董相国占据洛阳时,他就屯兵华阴境内不愿领兵前去洛阳,至今已有四年时间了。”
贾诩这番话确实让李利心神剧震,暗自惊叹赞许。因为贾诩对段煨的这番臆断很准确,预见性极强,堪称高瞻远瞩。
史料记载,当李傕、郭汜二人挟持天子而反目成仇之后,李傕杀了郭汜,随后段煨响应许都曹操的诏令,率兵攻入长安,擒杀李傕,并将李家满门两百余口押解许都,尽诛李傕满门。而段煨此后还是驻守华阴,留在西凉境内,拜将封侯,迟暮之年官拜大鸿胪光禄大夫,寿终正寝。
在东汉末年这个纷乱的大时代中,段煨一直不显山不漏水,行事低调,默默无闻,但他最终却取得不亚于贾诩的官位和声誉。在汉末乃至后来的三国时期,出身西凉,并曾在董卓麾下效命的文武官员,最终能够官拜公卿,寿终正寝的人寥寥无几,而最典型的代表便是贾诩和段煨二人。
大浪淘沙,能够取得如此功名之人,岂能是碌碌无为之人?
贾诩是一般人吗?很显然,贾诩不是一般人,那段煨又怎会是庸人!
第293章 蜕变
对于贾诩刻意提到的华阴守将段煨,李利心生警觉之余,深感贾诩端是目光如炬,看认识人之能极其精准。
其实,李利从未忽视过段煨。从附身汉末的那一刻起,他便一直将段煨这个名字记挂于心,片刻不曾忘却。
尽管史料记载,最终是曹操派遣谒者诏令关中诸将联手打败李傕和西凉残军,但攻入长安杀死李傕之人确是段煨。并且,他还将李家老幼两百余口押解许昌,以至李家满门被诛,夷三族。
面对诛灭李家满门之人,如果李利不记得此人,那他就算白活了。
不过眼下长安的形势已然大变,段煨如今还是听命于李傕,而长安大局至今悬而未决,只待此战结束,长安之乱才算真正落下帷幕。
贾诩的一番善意提醒,反倒让李利心头蒙上了一层阴霾。直至今日,他仍然觉得武威军和西凉军决战就是一场内讧,实为意气之举,权势之争,除了徒增数万将士的伤亡之外,根本没有实际意义。
然而,直到贾诩提起段煨,让李利突然意识到此战的重要性。因为这一战不仅决定着天下权柄的归属,还直接关系着李家满门的生死存亡,更关乎眼前这三十余万西凉大军的身家性命。与其让这么多将士在日后众将领勾心斗角的内讧中枉死,不如竭尽全力打赢这一仗,夺回这些西凉将领手中的兵权,重整西凉军,征伐天下。
如果两军数十万将士由他李利执掌兵权,那李傕和郭汜之间反目成仇就不可能上演,段煨、张济等将领手中的兵马也得全部上缴到他手里。否则就挥军镇压,直接剿灭他们。一旦这些将领手里没有兵权,他们除了俯首称臣、任凭驱使之外,还能干什么。如此以来,西凉军的内讧自然消弭于无形。再通过几年的厉兵秣马,定能再现西凉大军昔日的辉煌,甚至兵锋更胜往昔。
勒马军阵前,李利瞬间梳理了心头的思绪。曾经盘旋在他脑海里的犹豫、迟疑、踌躇和怜悯之心,彻底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坚定冷厉的杀伐之气和全力一战的必胜决心。
相由心生。
坚定决心的李利,整个气势陡然改变,脸上不再有任何怜悯之情,神情凛然而冷酷,眼神深邃而杀机凛凛。此时他看向战场上的郭汜以及对面西凉军阵前的李傕等人,眼神中没有丝毫叔侄亲情。只有冲天战意,无尽的杀气。
说到根上,李利在这个时代没有亲人。他所拥有的只有李傕对他的恩情和李暹、樊勇等人的兄弟之情,此外便是李欣等六女的夫妻之情。除此之外,他没有任何嫡系亲属,更没有叔伯长辈。如果因为李傕掌权而导致西凉军分崩离析,最终被关东诸侯所灭。既而危及他李利性命的话,不管是谁挡在前面,他都会杀无赦,绝不姑息。
这一切只为生存,不被别人所杀,仅此而已。
在此之前,李利之所以瞻前顾后,心思不定,是因为他一直没有归属感的孤寂之心,近来有了着落。他成家立业了。有了六个如花似玉的娇妻,还因为董卓曾对他颇有恩惠,而董卓之死让他耿耿于怀,始终觉得心中有愧。正是这些纷乱纠缠的原因,导致他不愿意和李傕兵戎相见。更不愿意和昔日一起共事的西凉将领殊死拼杀。于是他犹豫了,彷徨不定了,踌躇难决了。只是凭着理智,他把这些事情交给贾诩全权负责,而他自己则一直处在反复挣扎的矛盾之中。
但贾诩在两军对阵之际提到段煨,点明李傕和郭汜有可能发生内讧,这番话如同照亮李利阴霾思绪的指路明灯,更像醍醐灌顶一般使得他豁然惊醒。陡然间,曾经干扰他的诸多思绪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使得他重新找回自我,重拾自己此来长安的目标。
乱世争霸,父子之间尚且刀剑相向,何况是叔侄之情。
亲情与千秋霸业相比,何足道哉!
思绪清明之后,李利扭头看了一眼贾诩,满脸冷峻地微微颔首,随即目视阵前,沉声对战斗中的鞑鲁喝道:“速战速决,无需顾忌!”
“速战速决,无需顾忌”
冷酷无情的叱喝声瞬即传到两军阵前的数万将士耳朵里,余音回响激荡良久,随之飘散在荒野上。
对战之中的鞑鲁听到李利似有不悦的命令后,神情一震,眼神瞬间变得冷厉凶猛起来。不等郭汜回马杀来,他当即双腿一夹马腹,手中缰绳一提,胯下坐骑会意地前蹄一扬,马身骤然跃起,后腿快速垫步,瞬间回马转身。
“杀”纵马飞奔,鞑鲁轻叱一声,提刀跃马直奔郭汜扑杀而去。
“呃!”郭汜刚刚掉转马身,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见鞑鲁满脸冷峻地提刀杀来。顿时他惊愕一声,心中懔然,知道刚刚李利的那声喊话无疑是一道绝杀令。
李利竟然如此绝情,下令鞑鲁斩杀我?
“铛!”
不管郭汜心中想什么,鞑鲁飞奔而来的大刀悍然而至。形势紧迫之中,恼怒不已的郭汜尚未策马冲刺,便不得不提刀相迎。
刀锋碰击之中,鞑鲁含怒一击将郭汜震退数步,既而刀锋一横,直逼郭汜胸膛横切而来。郭汜被迫撤步之中,面对鞑鲁一气呵成的连环攻势,只能横刀格挡,却不料再次被鞑鲁刀锋上的巨大力道震得连连撤步。
一招失了先手陷入被动,便步步跟不上,只能被动挨打。
而今郭汜所面临的攻势便是如此。
鞑鲁此次一反先前只守不攻的态势,不但抢先发动攻击,攻势还极为迅猛。一刀逼退郭汜之后,第二刀紧接而至,再次将郭汜连人带马震退数步,第三刀如影随形,第四刀迎风破浪,第五刀惊涛拍岸
刹那间,两军阵前出现惊人一幕。但见鞑鲁策马猛攻郭汜,大刀悬空翻转,刀光袭人,一刀接着一刀地劈向仓促迎战的郭汜。鞑鲁一人一马步步紧逼,刀刀连环,如同抽打陀螺一般刀锋飞舞。而郭汜连人带马连番后撤,掌中大刀频频被震开,反复挥刀抵挡,阵脚大乱,惊慌失措。
鞑鲁一口气猛砍十二刀,悉数被郭汜接下。
“起!”正当郭汜接着战马连番后撤之势,打马欲逃之际,但见鞑鲁猛拉缰绳,暴喝一声,胯下坐骑应声俯冲加速,眨眼间便追上试图逃回本阵的郭汜,既而一个箭步四蹄凌空,腾身而起。
“杀!”
“咻!”跃马飞射而起的鞑鲁,怒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