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那人,而是被埋没的名不经传的文士。
    一念至此,李利从徐晃身边走过,径直走到马忠身后,沉声道:“转过身来,让孤看看卿究竟是何人?”这是李利第二次用“卿”称呼马忠,显示出他对“马忠”的期望值很高,对徐晃刚才那番话深感怀疑。相比之下,李利更相信自己的眼睛,所以他要亲眼看看马忠,从而验证自己的推测。
    马忠闻声回头,李利见之脸色顿变,脱口而出的问道:“卿是何人?”
    马忠闻言后,似乎一点也不吃惊,脸上没有丝毫畏惧之色,语气平和的拱手道:“在下河东马忠,见过大将军。不知大将军有何赐教,在下恭听教诲。”
    眼见马忠如此无礼,徐晃顿时脸色大变,怒气涌上脸颊,张嘴便要训斥马忠,却被李利抬手制止了。
    抬手示意徐晃不要插嘴,李利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微笑道:“先生相貌清奇,身材高大,额头宽阔前凸,眼窝深陷,一双眸子犀利逼人,再加上鼻梁高耸,鼻尖略弯似钩状,相貌异于常人。这等姿容在我大汉各州并不多见,说是万里挑一亦不为过。孤再问一遍,卿是何人?”
    马忠脸颊微红,身为男子,却被李利当众提起他的相貌,并评头论足,这无疑是故意羞辱他。这让马忠甚为恼怒,当即阴沉着脸,语气不善地道:“在下不知道大将军到底想说什么,但在下可以肯定地回答大将军,在下就是马忠,字仲武,河东人士。”临末,马忠又补充道:“这同样是第三遍回答大将军的疑问,还请大将军切莫明知故问。”
    李利微笑摇头,不以为然道:“崔琰称先生为百年不遇之奇才,先生岂不知明知故问才有问的必要?否则,我西凉军中像先生这样的刀笔小吏何其之多,孤为何不问别人,独问先生一人?先生既有大才,又有刺史举荐,为何不来本公帐下,却舍近求远在公明帐下出仕。对此,先生何以教我?”
    的确,据徐晃所说,马忠是两个月前经并州刺史崔琰举荐出仕的。而最近四个多月里,李利一直都在并州,既然是州刺史亲自举荐,为何不把马忠举荐给李利,反而投在徐晃帐下担任小吏。显然,这是马忠故意为之;否则,崔琰贵为并州刺史,他向李利举荐贤才根本不是难事,甚至可以说是份内之事。
    由刺史举荐本是一条出仕的捷径,可以让被举荐之人轻轻松松地走上一条通天大道,为何马忠却要反其道而行之,舍弃李利这棵大树,而在徐晃帐下出仕呢?此举着实令人起疑,让人不得不怀疑他别有用心,或者说他根本无意于仕途,纯粹是另有企图,存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如今这件事被抖落出来,徐晃无疑是被其连累,成了马忠图谋不轨的同谋或帮凶。
    面对李利的质问,马忠沉默不语,当即避开李利咄咄逼人的目光。撇头的一瞬间,他的眉宇间浮现一抹凝重,眼底充斥着深深的忧虑。
    眼看马忠无言以对,站在他身旁的徐晃怒声呵斥道“大胆马忠,主公面前岂容你这厮骄横放肆!徐某奉劝你一句,此刻主公询问于你,你最好从实招来,这是你最后的机会。如若不然,某便叫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显然,徐晃急眼了。此前他对马忠甚为器重,认为自己捡到宝了,有这样一个既是主簿又是幕僚的文士跟在身边,无疑是如虎添翼。因此徐晃从没怀疑过马忠的身份,就连今日赴宴都是他破例带马忠来的,想让他借此机会见见主公李利,与军中将领混个脸熟;否则,此次赴宴的将领哪个不是官秩千石以上的将军,以马忠的官秩根本没有资格赴宴。
    可是徐晃万万没想到,马忠投奔他帐下居然动机不纯,别有用心。最糟糕的是,当堂被主公李利一眼识破,三言两语就掀开了马忠巧言欺诈的事实。马忠居心叵测也就罢了,偏偏还将他徐晃牵连进去,这让他如何能不生气,如何还能保持沉默?若不是主公李利对马忠还算客气,让徐晃意识到马忠来头不小,否则他早就大打出手,打得马忠满地找牙,让他尝尝欺骗徐某人是什么下场。
    看到徐晃恼羞成怒,马忠倒也光棍,面不改色心不跳的道:“大将军怀疑在下的身份也就罢了,居然连公明将军也信不过在下。既如此,在下无话可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语罢,马忠昂首挺胸,俨然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
    这一幕,让站在门口的诸将看得一阵茫然,尤其是马忠笔挺的背影竟然透着几分寂寥与悲凉,令诸将不免动了恻隐之心,多多少少都有些同情马忠,毕竟刚才大家还坐在一起喝酒吃肉,转眼间就变成生死离别了。事情转变得太快,诸将有些跟不上思路,到现在还懵懵懂懂的没弄清楚情况呢。
    第一时间察觉到诸将的神情变化,李利微微摇头,暗叹这些将领都是有情有义的汉子,同情弱者是他们的本能,可是他们绝对不会想到,眼前这位“视死如归”的马忠绝非弱者,而是流芳百世的“忍者神龟”,真正的吃人不吐骨头的饿狼。
    “孤只问三个问题,先生据实作答便罢,若有半句隐瞒,孤不介意成全你!”


第206章 死胡同
    
    马忠的惺惺作态让李利甚感不屑,沉声道:“孤只问三个问题,先生据实作答便罢,若有半句隐瞒,孤不介意成全你!”
    一句杀机凛然的话语听得诸将神色大变,齐刷刷地将目光聚焦在马忠身上,或同情或疑惑或怜悯,眼神很复杂,但最终都表达出一个意思:我等爱莫能助,你自求多福吧。
    诚然,此刻站在大堂门口的将领虽然秉性正直,好打抱不平,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都是有勇无谋的莽夫。恰恰相反,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都是经过血与火反复淬炼的军士,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勇士,亦是头脑聪颖之辈,否则他们决计活不到现在,更不可能出人头地,拜将封侯。
    刚才李利、徐晃和马忠之间的对话,让他们听出一些端倪,也从中发现了许多疑点,从而同李利一样对马忠的身份和来历持怀疑态度。
    最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家主公李利有着近乎盲目的崇拜,从不怀疑李利的话是否正确,李利说的每句话对他们来说都是金口玉言,都是命令,从来不会拒绝。或许,在他们看来,拒绝就是抗令不遵,此乃为人臣者之大忌。
    所以,李利说马忠身份可疑,那马忠的身份一定是假的,因为主公李利是不会错的,错的一定马忠。至于之前他们联名劝进一事嘛,那纯粹是赶鸭子上架,被逼无奈之举。
    事实上。他们此前都接到了长安传来的密信,写信之人都是位高权重的李利身边的亲信重臣。加之与他们切身利益也息息相关,所以他们才会众口一词。力谏李利进位九五之尊。即便背后有长安文武百官撑腰,他们仍是战战兢兢、忐忑不安,唯恐一不小心激怒了李利,到那时他们就要替长安百官顶缸,吃不了兜着走,准备迎接李利的怒火。所幸有惊无险,李利终是应允了,他们成功过关,皆大欢喜。
    眼下突生变故。李利居然找上了刚进军营仅有两个月的马忠,并当众对他的身份表示怀疑。面对突发状况,诸将自然站在自家主公这边,旗帜鲜明地坚决支持李利的判断,哪怕是个错误也要无条件支持。自家主公说马忠身份有假,那么真假已经不重要了,反正李利说得都对。无论马忠如何辩解都是徒然,李利的话就是结论,说你假就是假。真真假假都是假。不服,你咬我啊?
    值得提的是,诸将之所以如此笃定自家主公不会错,是因为李利历来看人极准。知人善任之名享誉天下。而李利在三十多名将领中谁都不找,却单单叫住马忠,这就足以说明马忠有问题。否则的话。为何不叫住别人呢?
    众目睽睽之下,马忠虽然竭力保持冷静。神色如常,可是他那不时跳动几下的眉头。显示出他内心深处极不平静,或许表面平静如水、内心惊涛骇浪才是他的真实写照。他自以为喜怒不形于色,这副神情能够瞒过身边的所有人,包括面前的李利在内;实际上却是自欺欺人,诸将和李利都看出他此刻极为紧张,显然是畏惧怕死,只有他自己还蒙在鼓里呢,自我感觉良好。
    说到底,马忠还是太年轻,处世经验和阅历都还有待提高,缺乏历练,城府和涵养还远远不够,根本逃不过李利和麾下诸将的细致观察。殊不知,此刻站在他身旁的都是饱经淬炼的老狐狸,没有一个善茬。只不过大家都不点破,袖手旁观就好,静等马忠如何作答,敢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