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若真敢跳下去,必然是摔成重伤,想逃那是不可能的,结果仍然是一样的。
“既然要投降,就表现一点投降的诚意。”吴骥冷冷的道。
“吴指挥放心,我有诚意,我十分百分……万分诚意。”耶律明跪在地上,双手上举。
皇甫嵩和齐大保二人过去,用绳索把耶律明捆了。耶律明没有拉人垫背的举动,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因为齐大保手中的斩虏刀抵在他脖子上,若他稍有异动,就会身首异处。
更严重的是,他若是有异动,吴骥他们当然不会给他留个全尸的。
捆绑的过程很顺利,很快就完成了。望着给捆成了粽子的耶律明,吴骥有些好笑,耶律明与耶律菩萨虽然最终都落在他们手里,两人的表现截然不同。耶律菩萨更有骨气些,为了救辽军,宁愿舍生,相较来说,还是耶律菩萨更可贵些。
“耶律明,你虽然投降了,可我甚么也没有答应你,你不要奢望我会让你少受点苦头。”吴骥打量着耶律明,此时的耶律明垂头丧气,没有丝毫凶悍之气,跟斗败的公鸡没甚么两样:“要想日子好过,就得自己立功。”
“吴指挥放心,我这就招降他们,招降他们。”耶律明的胆子真的是给吓破了,立马想着如何立功赎罪。
“哈哈”郑太仰首向天,大笑起来,很是畅快:“辽狗也怕死哈哈”
“辽狗很怕死”归信军补充了一句,发出惊天动地的笑声。
在他们眼里,辽军如狼似虎,吃人不吐骨头,不把宋朝人放在眼里,如今,让人害怕的辽国将领如此胆小怕死,那是让他们最为快活之事了。
“你落在我们手里,就算你不招降他们,他们也不敢不降。”吴骥冷笑一声,右手一挥,大吼起来:“活捉耶律明了放下武器胆敢逆天者,死”
“活捉耶律明了”
“放下武器”
“胆敢逆天者,死”
归信军在吴骥的指挥,押着耶律明,开始向辽军残余发起最后的进攻。
辽军进入雄州之后,虽然气势如虹,夺取了三分之二的雄州城。可是,归信军的突然到来,凭借霹雳弹的威力,杀得辽军哭爹叫娘,死伤惨重。
尽管如此,杀死的辽军不过三成中的一成,还有两成辽军具有战力。这些辽军都是精锐,若是由归信军和雄州来杀的话,雄州军和归信军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如今,耶律明被活捉,这对辽军的军心士气打击太大了,雄州大战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即将结束了。
【第七十三章 雄州大捷】
第七十三章雄州大捷
统帅的地位是无可置疑的,一头虎率领一群羊可以打败一群狼,一头羊率领一群虎却会败给一群狼,这就是统帅的作用。
耶律明不是绵羊,而是一头猛虎,是一员良将,久历沙场,战阵经验丰富。可惜的是,就算是猛虎也有破胆的时候,耶律明给归信军的霹雳弹吓破胆了。
死,对于耶律明来说,他并不怕,他一辈子在战仗上打滚,生死一线的事情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可是,那种死,至少不会尸骨无存,给数千颗霹雳弹炸得连渣都不剩,这种死法远远超出了他的认知,比起千刀万剐还要让他害怕,最后是破胆了,不得不降。
他的投降,对于辽军来说,具有致命的打击。他给归信军押着,走在队伍最前面,朝一堆上千人的辽军行来,不等吴骥他们说话,耶律明就大声嗥起来:“你们快投降快投降吧”
他的到来,就让辽军面面相觑,惊讶不置,跟见了鬼似的。再听到他的劝降之语,谁能不惊?谁能不怕?谁能破胆?
上千辽军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话都说出来了。他们震惊过甚,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做了,唯有发傻发呆。
“降,还是不降?”吴骥大声喝问起来。
“南人,胆小的南人,大辽的勇士是不会投降的。”终于有辽军喝骂起来了,他太不识时务了,还以为是任由他们横行的昔日。
听了这话,耶律明惊得嘴巴张大了,忙吼起来:“莫要乱说快投降,不然,尸骨无存”
吴骥嘴角掠过一抹残忍的笑意,右手一挥,喝道:“杀一个不留不降者,就死”
“霹雳弹,扔”郑太很配合的吼一声,只见带着火光的霹雳弹在空中飞舞,把辽军给笼罩了。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过后,上千辽军所余者寥寥。
望着地上的残肢断臂,破碎的内脏,断裂的骨头,涌动的鲜血与肉末,辽军吓破了胆,尖叫起来:“我们降我们降”
“机会只有一次杀光他们”吴骥没有丝毫情绪波动,下达了死亡的命令。
这点残兵败将,早就吓破了胆,根本没有斗志,归信军冲将上去,很快就把他们杀光了。
解决了这堆辽军,归信军在吴骥的率领下,赶去解决下一堆。这一堆,有一千多两千辽军,一见耶律明的面,仍是惊诧无异。
“你们赶快投降投降的机会只有一次若是不降,尸骨无存适才就有上千人不听我的话,给杀得精光”耶律明生怕吴骥怪罪,忙着把适才的事儿说了。
只是,没有辽军相信他,结果是全部变成了枉死鬼。
就这般,耶律明在吴骥他们的押解下,一次次的说着劝降的话,投降的辽军不多,因为辽军不把宋军放在眼里,要他们投降宋朝,那是侮辱,谁也不愿意。迎接他们的,当然只有死亡,一路劝降下来,竟然没有多久辽军投降。
对这种结果,吴骥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反倒有些欢喜。即使这些辽军投降了,最后还是要给杀掉。原因很简单,一是出于仇恨,要警醒辽国,必然要用铁血手段,杀这些辽军就是必然了。二是雄州军和归信军人数不多,若是有一万多两万辽国降兵,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只有杀掉一途了。
反正都是要死的,早杀晚杀都一样。当然,有了耶律明这个劝降积极份子,吴骥他们收割辽军的性命就轻松多了。
不管辽军降与不降,都不会逃跑,只会傻愣愣的看着积极劝降的耶律明,就连给归信军包围了都没有异动。这就便于归信军大杀特杀,只要辽军流露出不降的苗头,吴骥就会下令杀光,一个不留。
归信军对辽军的痛恨之情不需要说的,坚决彻底的执行了这道命令。
就这般,不知道有多少辽军死在归信军手里,他们所过之处,辽军成片成片的消失。
辽军进攻雄州,总共派出了五万人,城下大战死伤一万五六。在这死伤的一万五六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失去战力,能正上战场的,仍有四五千。也就是说,攻进雄州城里的辽军不下四万之众。
在巷战中,辽军遭到雄州军和雄州百姓的坚决抵抗,死伤不少,减员上万人。等到吴骥他们赶到,还有战力的辽军不下三万之众。
尽管归信军杀了不少,仍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活捉耶律明,本就是一个不错的举措,这对辽军的军心士气打击非常大,再有他劝说,归信军进行的就不是战斗,而是屠杀了,绝对是毫无悬念的屠杀。
不论到哪里,耶律明都会劝说一通,辽军没有异动,就会遭到归信军的狂轰滥炸,死杀无数。尽管如此,要想把辽军杀光,依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这种屠杀持续了一晚上,直到天亮之后,吴骥他们已经疲累不堪,好在他们的精神依然健旺。
经过一晚上的屠杀,归信军把雄州城里血洗了一遍,死在归信军手里的辽军有一万五六,加上雄州军民追杀一晚上而死的辽军,辽军所余不过万把人了。
仗打到这份上,最危险的关头已经过去了,全歼辽军,收复雄州,已经是铁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分兵一分为三,接着追杀”
吴骥明了城里的情形,果断的决定分兵。
到了眼下这情形,能对归信军造成威胁的辽军已经不多,集中的都给他们杀得差不多了,余下的上万残兵败将,分散在雄州城里各个地方,各自为战,多的上百人,少的几十人,几人,没必要再把归信军集中了,是该分散的时候了。
归信军每一千人一队,郑太率一队,皇甫嵩率一队,吴骥和齐大保率一队,从三个方向进行追杀。
吴骥率领一队,接着追杀。眼下追杀,与昨晚上截杀不同了,吴骥把他们分成十队,每队一百人,拉开一张大网,派出八队,扫荡一片区域。余下两队,就成了他的机动兵力,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增援。
如此一来,效率就高得多了,归信军所过之处,跟狗tiǎn过的差不多,再也没有了辽军的影子,有的只能是尸体。
这是最后的扫荡,如此这般做的不仅仅有吴骥率领的归信军,郑太和皇甫嵩率领的归信军,都是如此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