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招虽然没有直接颠覆贾巴尔普尔,却是在城内引起了不小的动乱,最先起义的不是一些印军士兵,反而是城内的居民,因为这些人最是信任圣雄,圣雄不让他们对别动军动武,让他们和别动军和好,他们便会按照圣雄的旗帜来走。英国人自然是要出兵镇压,但是,却已经阻止不了。
城外,别动军却不打算用温和的方式处之了,再度以强大的攻击能力,对守卫在那里的印军,进行了血的洗礼,仅仅几个小时,城外北部防线,一片废墟,已经失去斗志的印军连一个小小的会合都扛不住,成千上万的别动军士兵在装甲的掩护下,向城内发起了冲锋,城门迅速被破。英国人准备的巷战,还没正式开始,便已经夭折,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能控制住乱势,部队一调出去就散了。
“我大英帝国花费那么大代价训练出的军队,居然如此不堪一击。没用的印度人,果然都是废物,非暴力,一百年也别想独立……”一些英军的指挥部,不痛恨别动军的强大,反而在痛恨印军士兵的无能。
堂堂的印度中央邦的一个大城,居然阻挡别动军的脚步连一天都不到,不少的印度人民甚至夹道欢呼别动军来解放他们。
来自印度的消息不时的传到了沈阳,叶苏没去关心别动军取得了多大的胜利,反而仔细的了解着当地人的各种反应,最后,叶苏轻叹一声,“没想到,甘地在印度人的心目中,居然有着如此大的影响力,这个人……”
此时的甘地早被英国人从新德里秘密的押解到了中央邦的赖布尔,如今英国人撤的撤,走的走,已经将这个印度的重要人物给忘记了。此时的甘地还不知道外面发生的各种情况,只能在心中祈祷着上天能够保佑印度。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时别动军正有一支特种部队已经秘密的潜入到了中央邦,并且也知道甘地被关押的确切位置。
“杀光英国人,解救圣雄……”这是接下来别动军在进攻时候向印度人喊的口号,得到了不少印度人的认可,可以说,别动军随后的进攻,就犹如势如破竹了,没有盟军白种人部队直接参与的战斗,完全的失去了悬念。
在印度中央邦快被别动军中路军打穿的时候,在赖布尔地区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战斗,这样规模的战斗在如今如火如荼的印度来说,应该根本不算什么,可是,却引起了比新德里沦陷(由于别动军改变战略,新德里的战略地位失去意义,英国人几近放弃,在三天前被别动军拿下)于别动军之手还要大的轩然大波。为何?因为圣雄甘地,在赖布尔死了。
“我们的精英部队,是为拯救圣雄而去的,却没想到,邪恶的英国人,看到我大军来临,在我精英部队抵达之前,便已经将圣雄给秘密杀害了。甘地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解放者,受世人尊敬,也深得我们别动军上下尊敬,为了给他报仇,我精英部队不顾危险,追击敌人十几公里,终于将匪首大部歼灭……”这是别动军方面对外宣称的结果,却是很让人信服。因为,甘地确实是被英国人抓起来的,而甘地也呼吁印度人和别动军和谈,可以说,甘地和别动军之前不但没有任何仇恨,应该还是有助于别动军的,他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被英国人抓起来的。所以,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了别动军的说词,即使蒙巴顿自己,虽然有所怀疑,但也只是认为别动军为了推卸责任,才对外宣称在战斗之前甘地就死了,怕引起印度人的误会,他心中猜测应该是别动军突袭看守的英军,而英军带不走甘地,又不想甘地落在别动军手中,才将其击杀。如果这样解释,就显得很合理了,从这里理解,别动军也有一些责任,但无奈所剩的英军士兵也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根本不能拆穿别动军的谎言。
“现在,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已经准备好的部队,先行撤退吧,撤出一批是一批……”别动军的反应确实一下子把蒙巴顿原先准备好的撤退计划给打乱了,他不得不抓紧时间见机行事。
成百上千艘各种船只已经停泊在了印度南部沿海港口,有军舰、有邮轮、有货轮、甚至还有渔船等等,因为人数太多,盟军方面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船,而这些船,只能用一次。毕竟,此行的目的是澳大利亚,再想让这些船返回救援更多的人,各种条件已经不允许了,正因为如此,盟军才需要更多的船。
为了一次性能够携带更多的人,盟军士兵几乎都卸下了武装登船,各船只上主要屯积食物、水和药品等等必须品,武器倒显得次要了。经过这段时间的紧张准备,盟军撤退的第一批近三十万人的部队,终于出发了,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这些人登上了船,驶入了庞大的印度洋。
难道,他们就真的这么容易一走了之吗?。。)
第五二二章 占领印度(五)
第一批准备撤离印度的盟军士兵登船离开了,但这只是一小部分而已,还有一百余万在紧张的准备着各种物资呢。为了节约更多的时间,这些打着正义幌子的军队,终于露出了他们邪恶的獠牙,他们强逼着一些不愿意交出渔船的渔民交出渔船,强逼着印度人进行高强度的造船工作,甚至是直接掠夺他们的各种财产,稍有不服,轻则打骂,重责处死。
“是你们印度人先抛弃我们的……”这是一些英国人的看法,因为,受到圣雄甘地身死的影响,反对英国人、甚至是反对盟军的印度人越来越多了,不少正与别动军作战的印军,甚至直接调转枪口来对付盟军。
受别动军的呼吁,很多守卫的印军也不阻击从东部和西部向南进攻的日军和德军了,于是,别动军、德军、日军,甚至还加上一些印军,便以极快的速度从各个方向向印度南部汇聚。
“混蛋……敌人再以这么快的速度进攻,我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撤离,必须派出军队阻击……不然,我们会伤亡得更多……”美军的哈特上将终于忍不住了,他必须得为美军负责,也尽量在盟军的损失负责。
“印度人,果然靠不住了,没想到连半个月都阻击不了。”蒙巴顿叹息一声,感觉大英帝国对印度一两百年的统治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居然在关键时刻,让他们为已方争取一二十天的时间都做不到。这不得不说是英国当局的一种失败。同时,蒙巴顿又不得不佩服别动军方面的高明,他们似乎很了解印度人似的,正是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有效的瓦解了本应该还算听英国人话的印度人,转而开始痛恨大英帝国来,反而还成了别动军手中的一杆枪。
可是。蒙巴顿现在又面临着一个选择性的大难题,摆在眼前的事实是,眼下必须得派出白种人部队去阻击别动军、德军和日军的围攻。然后为主力撤退争取足够多的时间。这样一来,结果很显然,被留下来的部队。几乎没有撤走的可能,他们终将不是被消灭,就是向敌人投降。蒙巴顿一直没有忘记丘吉尔首相的命令,“尽一切可能保护更多英军士兵回到澳大利亚……”
如今,在印度的英军士兵有八十多万,是一股不小的战力,如果以大无私的精神,那自然是让其他非英军的部队撤走,让英军士兵来担任断后任务,可这不附和大英帝国的利益。可是。如果大英帝国的军队撤走,让他国的部队来断后,却更是让人不服,这印度毕竟是英国的,如今撤离。你英国人先跑,倒让我们这些外人来为你们铺路,谁能服?
看着在指挥部内转来转去的蒙巴顿,哈特知道他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一方面不想得罪各方势力,一方面又想保护英国的利益。这个选择放到谁头上,都难办,就看他蒙巴顿怎么选择了。毕竟,‘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果他蒙巴顿真有什么不同的决定,他远在千里之外的丘吉尔,也管不了。
“把所有重武器留下,并调到浦那、绍拉布尔、特化甘纳、维杰亚瓦达一线。英军会留下十万,所有加军(加拿大)、新军(新西兰)等军队,全部留下,所剩英军和美军,加紧时间撤离……”经过一翻思考,蒙巴顿终于做出了决定。
哈特微叹一声,知道蒙巴顿,还是把英国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仅仅只是顾及到了美国的利益,因为他也知道,英国以后还得仰仗美国。只是这样一来,恐怕会让不少的加军、新军等部队,感到心寒吧,在哈特想来,蒙巴顿留下十万英军,最主要的目的,恐怕还是想压制这些英联邦的部队,让他们听令和别动军、德军、日军作战吧。
正如罗斯福总统所说的一样,只要英国人不损害美国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