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往城中,嘈杂和混乱越明显,但是主要街道两边都有唐军的士兵在巡逻,将一些明显越界的蕃军士兵赶回去,而城中心名为黑堡的王宫,最后的吐蕃人还在继续抵抗着。
而在王宫前的广场,成排身份尊贵的吐蕃俘虏被绑着木杆上,然后一群群衣裳褴褛的吐蕃人,在刀枪的逼迫下,被驱赶上前,轮流用一把刀子,在血肉模糊的伤者身上割一刀,再给赶进一个临时构筑起来的营地里,充斥着剧烈喘息和女人尖叫的,再出来的时候,精神面貌和气度已经大不相同了。
“他们是吐蕃的庸奴和庶人,正在交投名状呢。。”
大胡子校尉轻描淡写的说。
“砍过吐蕃的贵人,用过他们的妻女,还想有回头的机会么。。”
。。。。。。。。。。。。。。。。
轻轻合上案上,关于蕃军军纪败坏和将士进入青海后,有些情绪失控的统计报告,我微叹了口气,战争的残酷和折磨,足够把人性中最黑暗最丑恶的东西,给放大出来。
我的部下诸军,虽然没有岳武穆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掠”的变态境界,但也是颇称军民两安的,因为我下了烧杀、奸yin、私掠的三杀令,其中做的最好的,当数高达夫,罗先,前者,深得古将治军之风,后者的靠打游击吃大户起家,,也不可能去坏自己的根基。
况且,说是不准私掠,那是针对没有什么油水的寻常百姓,与叛军有关的一切,还是不用客气的。要让部队卖命,适当的额外刺激,是不可少的,因此我的其他部队虽然约束力差点,但胜在待遇优厚,再加上有相当比例的科班士官为基础,即使身处逆境,也有足够的大饼可以预期,所以执行起来,还算彻底。至于我的本军,更不用说了。
对多数上位者来说,不在乎你军纪多好,只要能打战就行,不在乎你多少功绩,只在乎你听不听话。手握重兵再加上收买人心,基本就是图谋不轨的前奏了。
就算皇帝再怎么英明,也跑不了被分化架空的下场,更别说宋高宗这号气度和心机都不够的英明神武的,怎么又容得一个比自己更有声望的臣子。
人家宋朝就是靠武将自立起家的,对武人的防范之新不是一天两天,一个岳家军,一个“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掠”的口号,军事天才政治迟钝的岳飞大神,光凭这个,就是把军队私人化和收买人心,这两大忌讳都给犯上了。
更别说想把前任国家领导人徽钦二帝请回来纭纭,怎么能让现任国家领导人赵构同志吃的好睡的香呢。对提拔重用你的新领导不领情,却老想着要迎回老领导威胁新领导的位置,这从政治立场上来说,不是白眼狼是什么,宗泽、韩世宗之流就是明白这一点,才保持了沉默,偏偏岳大神就是不明白。
迎回二帝,这种主张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乱喊的,要是那些愤青文人和口是心非的大臣们也就算了,偏偏是一个手握大部分军队,享有崇高威望,有实力也有可能性说到做到的军人集团领袖。罗织“莫须有”的罪名把你弄死,再让儿孙给你的后代平反继续卖命,算是相当客气了。
所以历史萧何到老了就要晚节不保,学人恶霸去大肆强占民田,郭子仪要走到哪里收礼到哪里,讨了多达十几个院子的女人。一个立了大功,却洁身自好得无欲无求的人,放到哪里都很难让人放心。
手握重兵,又收买民心,简直就是专权与谋逆的前兆,真的忠君爱国,要收买也应该收买朝中的大人们,而不是那些无知小民。要么是政治不成熟,要么是心怀异志。
。。。。。。。。。。。。。。。。。。。。。
乌海城,聆听着贴近城墙下的厮杀声,十几座被焚毁城垒的烟柱,在苇荡中经久不散。
达扎路恭的轻轻的叹了口气,眼角有些湿润,又有些悲哀,为了这场战争吐蕃人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将来或许还要继续付出更多的代价。
他已经得到伏远城陷没的消息,所谓的计划跟不上形势的变化,祁连山下出现的,让计划中以伏远城为中心的拉锯战,变得毫无意义,
于是,继被马向抛弃过一次后,伏远城再次被达扎路恭被抛弃了,道理很简单,伏远城的的地势过于平坦和宽阔,宽阔到足够唐人合围起来,整好以暇进行攻城的充足准备。
而乌海城的复杂水泽地形,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唐人所凭据的火器,一旦消耗的差不多,唐人的攻势也不得不放缓下来,毕竟是千里迢迢从低地送上来的,所需的人力物力的代价,不会小的。
和伏远城一起被抛弃,还有退守城中的青海仅存吐蕃臣民百姓大部,忠于吐蕃的残余青海部和泥婆罗军为首的蕃军,共计近十万人,他知道这些没有退路的人,一定会战斗到最后,因为他们还在期盼着达扎路恭率领的精锐奇兵,会在最关键的时刻杀出来,给万恶的唐虏致命一击。
现在他们最后的价值,就是把唐人的兵马拖在伏远城一天,无法及时援应攻略乌海城的唐军,吐蕃掩有青海,复兴重振的希望就多了一分。
和唐人的会商也很不顺利,唐人没有刻意羞辱吐蕃的使者,却提出苛刻无比的条件,去吐蕃国号,恢复苏毗、象雄等王号,分别向唐称臣纳贡,宣布禁绝苯教,每一条,都赤果果的蕴含着要将吐蕃亡国灭种的恶意。
他必须在这里重树一个奇迹,大非川上的奇迹,让噩耗连连中沉沦的吐蕃军民振奋,让唐人愿意坐下来和谈的奇迹。
。。。。。。。。。。。。
作品相关 第五百七十三章再变
第五百七十三章再变
青海部,与其说是一个族类或是部落联盟,其实只是一个地域上的概念,所有生活在青海这片土地上麻羊(大羊同)、苏毗、退浑(吐谷浑)、黑种党项,白兰羌,以及那些叫不上名号的西羌众,乃至乙弗骨等诸种鲜卑后裔,突厥、西域种的杂部都可以算作青海部,
而以西海为分界线,西北酷热干燥的柴达木盆地和西南昆仑山下不毛的盐碱荒原,除了商旅和季节性迁徙的部落外,几乎是人烟罕至。东南是分布在山地间,河川冲刷出来肥沃的大小谷底,东北是祁连山下雪水灌溉出丰饶的连片草原。
也是大唐和吐蕃交兵的前线和反复争夺的纵深,两国恩怨纠缠了上百年,大小战事无数次,生活在这里的青海部,已经习惯了战争,无论是被战争侵扰,还是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有条件的遵循和服从强者,习惯付出牺牲和代价,已经刻在他们的骨子里。无论是低地来的唐人,还是雅砻大山中走出来的吐蕃人,这些青海部都有自己的生存和延续的方式。
现在唐人胜利了,并取得了大部分青海的统治,那些曾经亲近吐蕃或是与吐蕃关系过于密切的首领和家族,自然纷纷逃亡或者干脆被部众杀掉,把头颅献给唐人请求宽赦,然后派出青壮,追随唐人的军队。没有参加远征低地的部落,得到了宽免。
出力者得到奖赏,顺从者得到保留,从敌者予以清算,剥夺土地人口牛羊,杀掉头领以儆效尤,冥顽不灵者,攻破后举族幸存者给按照轻装男女老幼分类,卖到低地去。
大片的土地和草场被置换和迁徙,农田和草场重新被划界和进行分配,宁可冒着反弹、抵制乃至重新叛乱的风险,在刀枪下坚决而缓慢的推行着,无处不显示出唐人长久经营和统治青海的决心。
划分出来等级和风险不同的区域,
但这次有些不同,随着卷土重来的唐人大军,还有大量蜂拥而至的各色商人和工匠,
他们明显与军队关系密切,却拥有自己的护卫和马帮车队,在那些部落附近,沿着河流和道路筑起一个个土围子一样的临时商栈。然后成群结队的在那些部落附近晃悠着,
他们几乎什么都收,什么都要,看起来野草一样满地都是的所谓药材,破破烂烂的野兽皮子,还有长毛大角羊和牦牛的鬃毛,各种毛毡编织物和皮革制品,而且一收就是一大批。
将各部的库存和集藏,清理的七七八八后,唐人委任的官吏也随之而来了,作为新的统治者,按照唐人要求的赋税,也与过去的大不相同,不再是整牛马猪羊的活物,或是原始的矿物原料特产,而是各种加工制品。
比如在河谷中的部落,除了更多的谷物外,会被要求种植一些特定的作物,以收获作为贡赋,生活在山地与草原之间的部众,则传授一些如何种植适宜的牧草,如何用厩栏羊更多的牲畜,如何定期收割皮毛头角,然后做成最原始的纺织品,如何制作耐久的乳酪和肉脯,然后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