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点实力和眼光的家族,纷纷散家财募壮丁。结寨自保,或者干脆卷了多年地急需,躲进城里吃老本,等待战争结束。稍稍积极一些的,或者仗着有官方背景的家族,则纷纷联合起来,占据一县一州,响应朝廷的号召建军置官。坚持抵抗一时。再加上因为实力不足,相互恩怨纠缠,见死不救等因素,被屠城灭族的不在少数。
作为这些中原门阀代表的山东七大氏族也不能例外,因为以这些家族都以富饶繁华著称,千年的积累。又处在显望之地,无论处于什么理由,他们地聚居地几乎变成了官军、叛军反复争夺的战场。
象太原王门,就经历了三次太原保卫战,除了一座太原城,境内的其他地方都被打的一片浪籍。而另一大氏族崔氏聚集的博陵郡,干脆被叛军占领了数年,不得不大举南下投靠清河的远宗,虽然几经反复,但族人子弟死伤累累。田亩荒废。无数家门破落,却是无法避免了。
赵郡李氏。则被叛军悍将蔡希德,史思明,先后屠城了两次。荥阳的郑氏、因为靠近洛阳,也没能幸免,连家主在内一千多口,都被安禄山请去洛阳粉饰场面,虽然在安氏内乱中存活下来,却又赶上河北官军血洗洛阳。。。
陇西的李氏最远,但是崔佑乾攻掠关中时也没放过它,连家庙都被烧一空了,其中许多人因此纷纷投奔了龙武军和相关所属。
而范阳地卢氏最倒霉,安禄山就在他老家起兵,当时就拿这一族祭旗杀人没产,卢氏族人或死或逃勘称满门血泪,后来史思明继任范阳节度使,对这种领地内的不安定因素,好不客气的大肆屠戮,也有一些卢氏族人曲于叛军的yin威,为之效力,结果官军来了以后又予以清算。时至今日,范阳的卢氏一门五宗八脉,至少三宗五脉都已经人丁凋零、
也只有清河的崔氏,因为地处最南,依靠支持河北四拄臣之一地颜真卿所部,与来滇、贺兰进明等守臣,相互呼应,共同进退,才保全了家乡的大半完好。
邺城一败,有这些家族子弟,组成的地方军,本来想在最后一战中捞点资本回来,以通过在政治和仕途上的进身,来弥补所受的损失,但在崩溃来临时,却比不了那些正规军的实力,再次遭到了灭顶之灾。
而且更糟糕的是,那些被击溃的乱兵退下来,连本部将官也约束不住,疯狂的大抢乱掠,变成地方上新的乱源,他们甚至都已经没有多少可以抵抗地力量了。一些家族之间本来就有恩怨纠缠,不免有借手乱兵,对对头落井下石地,结果让局面变的更混乱。
再高贵地门第和传统,都抵不过要生存下去的现实。这时候没有比请一支凶名赫赫的官军,去坐镇清剿,更好的选择。数量倒不需要太多,只要足够镇的住场面就可以了。如果有足够的好处,我也不介意做一回雇佣军。
“这些氏族不是最重门地、血统么,”我有有些荒谬的感觉。
“再重门第血统,也得跟上时事变迁,若不知道一些变通的手段,恐怕也不能存续到现在了”
崔光远笑的有些冷,显然作为我的代表出行,很有一些扬眉吐气的感触。
“为了生存,这些家族也得另寻道路”
“比如,这战后的买卖。也想插一手”
“恩,那他们都可以拿出些什么来”
。。。。。。。。。。。。。
说话间,杜佑匆匆送了一贴东西过来,我示意就地宣读好了。
“西边来报,说朝廷有意重开科举”
“哦”
我心道朝廷这么做毫不奇怪,河北诸道多出缺,再加上前些年大举放权。让地方自募自保,造成如今将出私门。山头主义严重,不想办法解决那才怪呢。
现在,建宁王和中书门下平章李泌,都已经到了洛阳,同时一下两个重量级皇子会聚在河北,也引起许多人猜想。
现在诸军新败,地方势力残弱。朝廷有名义也有理由,处置起来也方便地多,不至于造成过大的反弹。。
“朝中有人建议举大人主持武科试”
“恩”我想了想,应该不会有平白的好事“还有呢”
“敕成都武学,可垂为天下治范,所出同武举出身,免试待放”
我心道这才是戏肉。“然后”
“昭令入京将帅,皆入学以授讲之”
“去查查看。这条是出自谁的主意”我别起眉头“朝廷打算掺沙子么”
“掺沙子,这形容倒也贴切”崔光远翘了翘嘴角“以外来将帅,例行授学之制,意图在削弱主上的影响”
“朝廷新铸乾元重宝大钱,以一当百,朝中百官与禁、卫诸军都得到数量不等的赐钱”
我皱起眉头。这不是典型的人为通货膨胀么,要靠铸钱来给臣属军队发工资,看来西北那里真是财政枯据到了如此程度。
杜佑容色未动,继续叙事道
“朝廷换相,以兵部侍郎吕諲同平章事。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苗晋卿为太子太傅,以裴冕为刑部尚书,皆罢政事。以京兆尹李岘行吏部尚书,中书舍人兼礼部侍郎李揆为中书侍郎,及崔焕并同平章事。加户部侍郎第五岐,韦加韦见素太子少保。以南华人刘晏为京兆尹。。。”
“李岘、李揆”我想了想。“说说他两地情形”
“据说今上于这位李岘恩意尤厚,李岘亦以经济国家为己任。军国大事多独决于岘。当时京师多盗,内监李辅国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以备巡逻。李揆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制,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乃止。”
“先是百官请加张皇后尊号曰“辅圣”,上以问中书舍人李揆,对曰:“自古皇后无尊号,惟韦后有之,岂足为法!”上惊曰:“庸人几误我!”会月食,事遂寝。后与李辅国相表里,横于禁中,干豫政事,请托无究,上颇不悦,而无知之何”。
这两位经济宰相也是牛人啊,居然一下子,就与皇帝最宠信的宦官,以及最宠爱地女人结怨。
“群臣请上尊号曰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许之”
这位陛下,还真有幽默感啊,这是我的想法。
“上诏以郭子仪为东畿、山东、河东诸道元帅,权知东京留守。以河西节度使李嗣业行陕州刺史,充陕、虢、华州节度使。。。。。。”
郭子仪威重老成,朝廷总算下定决心委以重权柄了。让李嗣业去守京师门户,怕也是一招妙手。。。
“设置浙江西道节度使,管辖苏州、润州等十一州,任命升州刺史韦黄裳为节度使。庚戌,又设置浙江东道节度使,管辖越州、睦州等八州,任命户部尚书李枧遥领节度使,并兼任淮南节使”。
地球人都知道,浙江之地距离河北上千里之遥,其中间隔河南、淮南诸道,最多只有点民变抗税什么,没事在这里设置节度使,西北打算对永王下手了么,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啊。
突然一个声音;打断我的思路。
‘军上;寻得了‘
作品相关 河北篇 第二百五十六章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河北篇 第二百五十六章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第二百五十六章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卢玉坊倦真身子抵在门上,拽紧了手中的剪子,沿中满是决然和悲哀,听着外面喧嚣的声音,夹杂着苦口婆心的劝说,婶婆叔姨的声音
“玉坊啊,这是你好命了”
“那位王老大人是告老的京官,文采是皇上都听说过的,又最会疼惜小的了,家乡田宅众多,他儿子可是州府的判官,在州里呼风唤雨的人物”
“侍侯人家,也不算埋没了卢氏的家门了”
“年纪小些也无妨,人家愿意养上几年,万一生个子嗣,万般的家财都有你的一分,将来也不用当心了”
“眼界也不能太高了,虽说人家有好几房了,但都在上京,在家乡这里,还不是你说了算,管钱管权。。比大房奶奶差不了多少”
哗啦一声,雕花的窗格迸裂了一半,吓的她一缩,却听门外训斥声
“我的小祖宗诶,快停手,你这是做什么,”
“别乱来,刮碰什么伤了一点就不好,那里也没法子交代”
“臭丫头,你以为你还是那官小姐啊”一个声音说的口干舌燥,有些沙哑,终于不耐烦起来
“饿一饿就好了,我就不信这撅蹄子还能扭过天去”
“那大老那里怎么交代。。。。”
“就说身子弱,还需多担待些。。。”
那些声音还在继续。她的眼儿却再次模糊了,温热地东西将襟儿打的一片湿。
自从父亲在东边断绝了消息后,一切都变了,殷实有裕的家里也以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