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两位国舅端酸梅汤来。”太后吩咐道。
“谢太后赏赐。”五城兵马司的都指挥李庆和长信侯李英端着放了冰块的宫中密制酸梅汤谢恩道。
“事情查得怎么样了?是不是那边干的?”太后淡淡问道。
“安排虎字帮下手的马六被人暗杀了,凶手极为老道,所用的弩箭上也没有任何标记,敢在内操跟前杀人灭口的在京城里除了锦衣卫和东厂还真找不出第三家,而且锦衣卫的黄镇和那个马六在出事之前也曾经和侄女发生过口角,定然是他指使人下手,事发之后又杀人灭口的。”李庆道。
“黄镇,是老奴的干孙子吧,难道是因为和香君有了一点口角就让人暗算她?”李英疑惑道。
“这里面有蹊跷,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按理说锦衣卫和别人发生口角往往是直接抓人,哪里还会费那么多周折在路上暗算,还嫁祸给别人,黄镇这样做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认出了侄女是大哥府上的千斤,是皇亲国戚,金枝玉叶。”李庆到底是五城兵马司的头头,分析起来头头是道。
“什么?知道是我长信侯府上的小姐,当今太后的外甥女,未来的皇后,他还敢如此,当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么?”李英顿时怒不可遏。
“正是因为是长信侯府上的小姐,未来的皇后人选之一,所以那厮才会动此念头,难道你们忘了待选皇后的另外几个人选其中就有这个海州黄氏家的女儿吗?”太后冷冷地说。
“定然是老奴指使的,大姐,你就派内操把那个姓黄的小子抓来吧,大刑伺候看他招不招。”李英说。
“此事未必是老奴亲自指使的,老奴做事还是很有分寸的,不会如此胡来,想来是锦衣卫的人自己做的,至于派内操抓锦衣卫,那就等于公然开打了,此事万万不可。”还是太后比较冷静。
“是啊,咱们五城兵马司,内操,府军卫,这些力量都在明处,而老奴的锦衣卫,东厂都在暗处,法理上来说咱们管不住他们,暗斗起来咱们也不是这帮密探的对手。”李庆摇头叹息道。
“哼,东厂、锦衣卫,到处安插密探,监视公卿百官,他们能做,哀家便不能做么?回头让李莲英筹措一些江湖人士,咱们也办一个厂卫,嗯,要秘密些,不能设在宫里,在最繁华的南城找一个地方办吧,就叫南厂,还有,今天那个把香君救下的小子,叫刘子光的,哀家多次在山东来的军报上见过这个名字,似乎有万夫不当之勇,这样的人才切莫被老奴那边搜罗了去。”
“据查此人是利国铁厂的女婿,袁崇焕的亲信,而李国铁厂和袁崇焕和咱们这边的关系好象都不怎么好啊。姐姐还是仔细些。”李英劝道。
“和咱们不怎么好,难道和老奴的关系就更好?能争取的就要争取,这世上本没有永恒的敌人,敌人和朋友总是在互相转变的,十年前宫廷之变的时候,老奴不还是咱们的盟友吗,可是现在呢,哼。”太后一番话说的两位国舅点头称是。
“香君这孩子最近就在宫里住着吧,最近这段时间老奴不会闲着的,你们也要多加小心,明日二弟和李莲英商讨筹建南厂的事宜,有什么事情你们便宜行事,就不要处处都来请示哀家了,好了,哀家有些倦了,你们回吧。”太后轻轻一挥手,宫女便把她面前的纱帘放了下来,李英和李庆两人恭恭敬敬地倒退着出了宫殿。
※※※
位于京城当中的位置,国子监的南面,有一座庞大的宅院,九千岁黄金荣就住在里面,此刻他的干孙子,锦衣卫同知黄镇正战战兢兢地跪在院子里等待接受老祖宗的训斥。
当黄镇听说宫里派出大队内操搜捕马六的时候就知道这件事要出娄子,幸亏关键时刻有人出手干掉了马六才让他放下心来,然后他就被东厂的人传到九千岁的府邸来了。九千岁并没有直接训斥他,只是让他在院子里跪着自己反省。
就这样一直跪倒半夜,东厂的三档头才出来替九千岁说话:“老祖宗问你可知错了?”
“孙儿知错。”黄镇跪了几个时辰,腿已经失去知觉了,他一个纨绔子弟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但是既然老祖宗动怒了让他罚跪,那就先承认个错误吧。
“错在何处?”三档头问道。
“错在……我觉得这个事计划的还是很周密的,找人把姓李的丫头轮了,剥了衣服扔在大街上,这事让在京城一传开,他们李家还有什么脸面?那小丫头还怎么当皇后?这样一来皇后的位子不就是我家妹妹的么?而且我找的都是不相干的江湖人士,怎么查也查不到咱们头上的。”黄镇在锦衣卫混了一段时间,自以为学了点计谋,今天这个事实施的天衣无缝,颇有些沾沾自喜。
“哼,这么说你不但五过还有功了?”三档头嘲讽道。
“为老祖宗分忧是我的分内之事。”黄镇低头道,虽说他是九千岁的干孙子,东厂三档头这样的魔头他还是很惧怕的。
“就因为你一时兴起的出手,东厂的计划全泡汤了,别说你的计划没成功,就是成功了又能如何?距离选后还有一段时间,这就足够他们再找出一个人来顶替了,反而是你的愚蠢,破坏了我周密的计划,而且引起了他们的警觉,今后再想实施什么都是难上加难。今天要不是我派人出手除了马六,内操顺藤摸瓜就要把你这个锦衣卫给拿了去了。”三档头越说越生气,手指头都快点到黄镇的头上了。
第四卷 皇城 第13章 南厂千户
次日清晨,位于秦淮河畔的刘子光宅院迎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没有任何标记的马车上跳下来一位气宇轩昂的白袍文士,四个骑马的随从翻身下马,上前敲门,告诉门房说刘子光的朋友来访,们房见他们派头十足,不敢怠慢,飞也似的通传去了。
刘子光听门房说有朋友来访,还以为是小皇帝微服来访呢,赶忙穿好衣服迎出去,结果到了大门一看,竟然是昨晚在东城病马司见到的那个穿红色蟒袍的太监,被胡懿敏称作李总管的那个太监。
看到刘子光略错愕的神情,李总管微微一笑:“刘兄,昨晚才见过就不记得咱家了吗?”说着便自顾自往正堂走去。
“原来是李总管,在下当然记得,只是不知道李总管大驾光临寒舍,有何指教呢?”刘子光一边说着一边陪着李莲英走上正堂,分宾主落座之后,自有小厮奉上茶水,李莲英道:“咱家今日来此,却是为了救刘兄的性命。”
“李总管何出此言呢?”刘子光做出很纳闷的神情问道。
“你可知昨日欲对小姐行凶的歹人是受谁指使?告诉你,正是锦衣卫的黄镇,此人乃是当朝权势熏天的九千岁黄公公的干孙子,性情向来乖张,点滴小事都要记在心上,何况你坏了他的好事,他们奈何不了兵马司和咱们内操,只好拿你开刀,听说锦衣卫已经准备捏造罪名,上门拘捕你了。”李莲英吓唬刘子光说。
刘子光心说你们正事不干,跑到这里吓唬我做什么,无缘无故说这些话肯定有什么目的,当下也不答话,作沉默状。
看他沉默不语,李莲英还当他是吓怕了,又紧跟着说:“昨日刘兄救了胡、李两位小姐,宫里还是很感谢的,咱家觉得刘子光这个名字很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就查阅了山东来的军报,果不其然,自从今年初的利国之战到后来的兖州大战,济南大战,刘兄是屡立奇功,可惜一直被埋没,早先大破鞑子连环马的战绩居然被黄镇那厮冒领,后来的功绩倒是没人冒领,可惜朝廷奸人当道,居然只给了刘兄一个九品团练把总的职位,真是令咱家扼腕叹息了良久。现在东厂和锦衣卫那帮人又要阴谋暗害于你,咱家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内操总管,却也有识才爱才之心,断不会容忍那些奸贼如此放肆。”说完他看了看刘子光的神色。
如果是一般人听说东厂和锦衣卫要对付自己,早就吓得魂飞魄散,抓到李总管这样的救命稻草,还不立即拜倒,感激涕零地表忠心,刘子光何许人也,那可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大英雄,神经绝对的大条,此刻只是轻轻地“嗯”了一声,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等待着李莲英的下文。
“果然是真英雄。”李莲英忍不住暗自赞叹了一句,全京城谈起东厂和锦衣卫不色变的人还真难找,这一趟算是找对人了!“刘兄果然好胆色,咱家佩服,咱家也是个爽快人,就直说了吧,为了解救万民于倒悬,对抗东厂锦衣卫的阉党势力,太后决定招募一些江湖义士成立南辑事厂与之抗衡,咱家不才,暂任南厂提督,刘兄本来就是九品官身,太后再恩赐你南厂千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