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次一直觉得赵孝锡,不似武林人的赫连铁树,非常想知道眼前这个年青人到底是谁。为何自从遇上他,每次他都会出现生命危机呢?
命中注定的克星吗?
带着这种浓浓不甘问了一句的赫连铁树,得到的答复却是赵孝锡,用沾满了血液的银枪,冷冰冰的道:“想知道我的身份,胜过我的银枪再说!”
清楚单凭一己之力,万万不是赵孝锡对手的赫连铁树,也顾不得什么大将军的颜面。清楚此战西夏失利,很有可能是此子一手策划。
抱着一个死前拉对方陪葬的遗愿,赫连铁树直接带领身边为数不多的亲卫迎了上去。相比其余骑兵坐壁上观,这些亲卫可谓主将死,他们就无生的可能。
望着赫连铁树不再逃避,赵孝锡胸中豪气大涨,手中银枪再次泛出夺命的银光。将那些抱着必死之心,冲上来的亲卫死士冷酷挑死枪下。
等到与赫连铁树正式交锋时,赵孝锡发现这位大将军的武力值,其实还是非常不错的。只是相比他而言,赫连铁树还差一点。这也意味,此次他再无活着回西夏的机会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兰州大捷
在如今这个冷兵器横行的时代,两军对垒之时。为了提升各自部队临战前的士气,各**队都比较热衷于斗将。因此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将领,武力值自然不能太差。
若在斗将中失利的一方,则会造成士气受挫的情况。一旦开战不顺,导致全军溃败都很有可能。因此士兵的士气如何,很多时候也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败。
将为兵之胆!
若身为统兵之将的将领,都显得胆小怕事,不敢与敌军的将军挑战。那对其在军中士气中的形象,也会大大打折扣,甚至不能得到手下将士的拥戴都有可能。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有些排兵布阵历害的儒将。同样也会通过一场场胜利,让手下的士兵相信他们的将领,就算没武力有智力,也能战胜对方那些有勇无谋的战将。
于是在赵孝锡跟赫连铁树,终于展开了将与将之间的交锋时。现在处于下风的西夏骑兵们,也急切的希望看到这位大将军,能斩杀对方的将领提振士气。
西夏骑兵的愿望自然是美好的,可现实却是非常残酷的。在与赫连铁树交锋之中,赵孝锡还能游刃有余般,清理那些亡命的亲卫骑兵。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等到赫连铁树身边,已然没有一个站着的亲卫骑兵时,面对真正的单打独斗。赵孝锡那雷霆般的枪击之下,坚持了近百回合的赫连铁树,已然被一枪刺穿了肩胛骨。
那惨叫声响起之后,紧握在赫连铁树手中的弯刀,无力的坠落在地。望到这一幕的西夏骑兵,都有种不敢置信般的感觉。
望着枪锋刺穿肩胛已然失去还手力的赫连铁树,觉得畅快至极的赵孝锡。手中银枪丝毫不带停顿。将枪尖顶在了对方的喉咙之上。
冷冷说道:“赫连铁树,你败了!现在下令你的手下放下武器,我或许可饶你一命!”
面对赵孝锡神情平静说出的话,清楚这次失败,就算活着回去也唯有一死。搞不好,还会成为此战替罪羊的赫连铁树。才不会去贪婪什么活下的机会。
惨笑道:“哈哈,你未免太小瞧我西夏骑兵的血性,我可不是你们软弱的宋人。想杀你就痛快点,想让我堂堂的征东大将军下令投降,你死了这条心吧!
不怕告诉你,此战就算你们取得了胜利。我相信国主跟西夏的铁骑,它日一样会踏过黄河,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的。我会在地下等着你!”
对赫连铁树死硬不肯下令投降,还口出狂言要报复。赵孝锡觉得。跟这样的人再多说什么,都有些浪费口舌。
手中银枪一抖,枪尖瞬间刺破赫连铁树的喉咙。望着似乎有些不甘死去的赫连铁树,赵孝锡立刻大吼道:“赫连铁树已死,尔等还要负隅顽抗吗?”
随着赵孝锡这声‘赫连铁树已死’的怒吼之声,西夏骑兵的士兵再次受到重挫。
等到宋军骑兵,适时喊出‘放下武器,可免一死’的劝降话。还有勇气继续对抗的西夏骑兵。已然没有多少。
处于前军中还在外往突围的拓跋野,同样听到了赵孝锡的怒吼之声。清楚赫连铁树实力的他。非常清楚那个领兵的宋将。如果找上他,只怕他也同样难以幸免。
还不想就此死在这里的拓跋野,立刻下令骑兵向他靠拢,从宋军骑兵的一个薄弱处。依靠着部族骑兵亡命的战斗,终于打穿了一个缺口。
听着部族骑兵被扎穿身体,还紧握至宋朝骑兵的铁枪。高喊‘将军快走’的声音。拓跋野也是虎目含泪,带领突围而出的几百部族骑兵,头也不回的快速抽打战马离开。
看到有人突出包围圈,宋军骑兵队中,也分出一部分骑兵前去追击。这样一来。前军形成的包围圈,很快就出现一些小范围的漏洞。
待到鬼骑军赵孝锡的带领下,加入到清剿的队例中,听到赵孝锡‘降者免死’的声音。清楚拓跋野已然逃出重围的拓跋族骑兵,也终于无力的放下手中的兵器。
望着这些脸上还流露庆幸表情的拓跋族骑兵,腾出手来的骑军将士。就准备继续派兵追捕拓跋野一行,却被赵孝锡拦了下来。
吩咐各军检查损失,同样收容俘虏押回兰州城。这一战,他们已经完成了预定的作战目标。没必要,再为几百个逃出包围圈的骑兵,再浪费骑军将士宝贵的生命。
待到各骑兵部队开始清点伤亡时,负责阻击的重骑兵跟五千骑兵,付出了上千阵亡的代价。就算鬼骑军,也战死战伤上百人。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后军的五千骑兵损失比较少。对付那些抵抗力不是很强的步骑兵,他们只付出了百余骑兵的伤亡。
一番统计下来,宋军方面负责战死战受伤的骑兵近二千人,歼灭西夏骑兵近五千人。还俘虏了近五六千人。战马的数量,同样多达几千匹,也可谓大获全胜。
这近二千人的伤亡中,骑军中的数量占到近千,其余都是边军骑兵的伤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骑军的实力已然超过了边军骑兵。
尽管预料到这种骑兵阻击战,出现重大的人员伤亡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可赵孝锡还是觉得有些难受,那近千骑军官兵的伤亡。意味着,未来大宋骑军中的近千骑兵武官的消失。
虽说此战有锤炼摔打骑军的意愿在,可出现这么多伤亡,赵孝锡却没法跟其它骑军一样欢欣鼓舞。命令几位还算完整的骑兵千人将,打扫战场押送俘虏返回。
至于赵孝锡自己,则在众骑军开始带着战利品返回兰州时。带着手下的鬼骑军,沿着拓跋野逃亡的道路,再次出现在黄河岸边。
吩咐沿途的侦骑加强军情搜集之后,赵孝锡决定就在这处拓跋野等人逃脱的黄河口,等待西夏的下一步行动。此次解决了赫连铁树,兰州边境已然不再拥有敌情威胁。
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看西夏人在吃了这个亏后,会做出什么选择。是大兵入境,还是选择吞下这个苦果,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去等待。
当然他也不会忘记,来自已然一个多月时间,却从未向京师汇报过战报。从目前布衣阁送集的情况,今年的宋辽边境,同样出现了往年一样的敌骑骚扰情况。
至于西夏今年,也许是特别渴望收复兰州,才着重攻击这一处。结果却被赵孝锡,来了个迎头痛击,损失了近二万精锐骑兵,相信他们也会好好心疼上一段时间。
亲自书写了一封报捷的战报,赵孝锡交给骑军侦骑,让他迅速送至秦凤路知州处。以八百里加急的情况,向京师朝廷报捷。希望这次的大胜,能让今年朝廷的官员们好过一些。
除此之外,他还写了一封密折,交由身边的亲卫亲自递送进京。转交给那位此刻,想必心里也非常不痛快的皇帝赵煦。
里面除了说出骑军此战的伤亡,还对后续的一些事情做出了预判。有些东西,赵孝锡现在只是一个钦差,他的命令更多只能传达到秦凤路跟永兴军路。
若此次西夏真想拼命,那朝廷必然有所应对才行。除此之外,他还特意安排了两组伏兵。打算进入与西春接壤的吐蕃跟辽国捣乱,以此转移三国的注意力。
别看目前三国似乎都喜欢欺负大宋,但在三国的边境地区,到了这种时节,同样会发生小规模的冲突。
赵孝锡在密折中所提及的伏兵,就是化装进入三国的边境地带。将这种小冲突尽可能的扩大化,让他们无力顾及骚扰宋朝,替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