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终极认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火山温泉,喷出含有高浓度矿物质的热水。而伊夫更以敏锐的专业目光在谷中发现几株变异的植物,分别是一种阔叶树和一种针叶树变异株。针叶树的原生株是一种杉类树,变异株的树叶和颜色跟原生株相比都变化很大,树叶呈墨色,针叶上还长有尖锐的绒毛刺,最重要的这种变异株大量吸收火山泉水里的矿物质成份,特别是其中蕴含的金属离子,整个植株的纤维都有明显金属化的特征和特性,伊夫在日记中提到如果提取这种纤维加工成板材的话,那将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生物金属板材,不会比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产出来的太空材料逊色,肯定能够引起制造业的一场材料革命。阔叶树的原生株是一种山茶类植株,伊夫到达山谷时不知道为什么大部分植株都已经开始干枯死亡,只留下几棵原生株还活着,那两棵活着的变异株生长状况也不好,病态的状况很严重。变异株的山茶树跟变异株的杉树性子刚好相反,它们极度排斥金属物质,无论是根、茎干、叶子分析出的结果显示含有的金属物质成分极其微弱,果实中则呈显两极分化的态势,种子中含有的金属成份要比平均值高一些,但是种子以外的果实部分含有的金属成分则是远低于平均值的。最具价值的发现是这种植物果实里含有的大量的透明状小泡,成熟的果实里这些小泡中充满着粘稠的透明液态物质,非常好燃烧,发出的火焰也极为纯净,看起来都很美,经过实验室定量分析,这是一种新型的碳氢氧化合物,碳比值非常低,分子式是C3H13O5;这简直就是一种天赐的生物燃料啊。
  伊夫把那种针叶树命名为缚折罗,阔叶树命名叫阿湿罗。伊夫很聪明,他并没有公布自己的发现,因为这种程度的发现只是发现了它们的潜在价值而已,能不能实现还要看关键能不能通用人工技术大量获得这两种变异植株,要搞明白它们是怎么变异的?它们对环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什么地方能够大量载培它们?弄明白这些还要克服许多艰难,不过伊夫很有信心。
  它们是怎么变异的?能不能重复?伊夫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开始了研究工作,花了数年的时间苦心钻研这个问题,为了这个弄明白这个问题,在非雪封期伊夫几乎都呆在了那个山谷,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对伊夫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更令伊夫伤心若死的是第二年仅存的两株阿湿罗接连死了,它们的死因似乎是对山谷的环境适应不了,这是伊夫的猜测,为什么在原始变异环境中竟然生存不了,这可是挑战伊夫进化论信仰的问题,适者生存,生物的变异应该就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技巧,为什么反而死了?这个问题还没有弄清楚,更悲惨的事情又发生了,缚折罗被闯进山谷里的某种动物弄坏了,一种齿类动物把缚折罗啃得面目皆非,特别是把地下的根系给弄坏了,第三年,缚折罗也死了。研究对象都死了,伊夫研究也面临着绝境,他手上唯一还有的东西就是这几年采集到的缚折罗和阿湿罗结出的成熟种子,但是伊夫用种子种出来的并不是缚折罗和阿湿罗,而是缚折罗和阿湿罗的原生株种。难道缚折罗和阿湿罗是种子变异以后长出来的?而且这种变异竟然无法遗传下去?伊夫坚信适者生存的进化法则,都有的改变的动力都是来自于环境的压力,可是伊夫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这个山谷中什么东西是阿湿罗和缚白罗变异成功的动力因素,在这个一看就全部收入眼底的地方伊夫就像是在做着大海捞针的苦行僧,孜孜不倦地寻找着突破口,可惜一直都没有结果。
  到了伊夫的健康状态不得不下山去寻求医生帮助的时候,伊夫的研究还是没有任何突破性进展。伊夫的病辗转到加德满都的大医院治疗,经过多项检查化验,系统的分析之后才有了结果。医生慎重的告诉伊夫他不能再去高山地区进行考察探索活动了,因为他身体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因为接受了大多的太阳辐射造成的。常年在高山积雪地区生活是要接受双重辐射危害的,一方面海拔高度高了离太阳也就近了,海拔越高大气层的厚度也就越薄,大气层越薄保护作用就越弱,太阳直接辐射直接作用到人身上的威力就变强了,另一方面雪地就跟会反光的原理一样会从周围四面八方把照到雪地上的辐射反射一部分过来到人体身上。
  听了医生的话伊夫没有失落,反而兴奋起来了。按常理在那个避风躲雪的谷里不应该受到高强度的太阳辐射的,既然那个山谷在太阳辐射上如此特别,那么很有可能阿湿罗和缚折罗变异的因素就是高强度的太阳辐射。伊夫是植物学专家,一直没有想到这种不合常理太阳辐射问题。兴奋的伊夫根本就没有接受医生的建议,在病情好转之后立马又整装出发去了那个山谷,那个他命名叫势罗的山谷,背着辐射测量仪爬上了海拔五千多米的势罗谷。
  问题就出在谷四周避风挡雪的冰崖绝壁上,这个山谷就像一个太阳能灶,四面八方的能量都聚焦到了这里,经过测量发现谷里的辐射强度是谷外的六倍之多,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火山泉流出来的含大量金属离子的泉水对辐射还有进一步的增强作用。
  新的发现令伊夫欣喜若狂,他忘我的投入到了研究之中。
  如果是因为谷内接收高强辐射的原因导致种子变异的话,谷内还有一些原生株种活活的好好,看起来树龄也蛮大了,每年都有一些成熟的种子掉落在周围的地上,为什么它们周围没有变异植株生长出来呢?肯定不是单单高强辐射的问题,或者高强辐射导致的变异机率非常低,这是两种可能的情况。针对第一种情况,伊夫再次进行实地研究,他发现阿湿罗和缚折罗生成的地方距离原生株都比较远,也就是说因为某种原因它们是被抛得比较远的种子长出来的。那么阿湿罗和缚折罗生长的地方跟原生株周围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温度——泥土的温度,阿湿罗和缚折罗离火山泉眼比较近,泥土被热泉水加温了。伊夫测量后发现,阿湿罗和缚折罗生长的地方土壤温度要高出五摄氏度左右,仅仅五摄氏度的温差就是触发变异的关键吗?再一次比较发现,阿湿罗和缚折罗生长的地方就在泉水流经的很固定的小石沟边上,而原生株生长的地方都离泉水流经处有一段距离,火山泉水也有作用?什么样的作用呢?火山泉水具有增强辐射的作用,山谷内的辐射还是不够强?还是泉水内的多样金属离子在变异中充当了什么角色?这些问题必须经过具体的实验才能肯定或者否定。
  伊夫开始实验。他在阿湿罗和缚折罗生长的土壤里埋了数棵种子,又用隔水透气的生物膜包裹住埋下了十数枚种子,又在地表上摆放了数枚,又用生物膜包裹住在地表上摆了十数枚。回到通泽,伊夫在实验室里用采集到的泉水浸泡了数枚种子,再用辐射模拟器模拟太阳的辐射对培养皿进行照射,分别用了谷内强度的一倍,二倍,六倍和九倍。又在泉水的基础上加入土壤再做了一份,第三份是在干燥的培养皿里放入数枚种子,再辐射器照射,同时对培养皿进行加温处理,所有的培养皿都在人工光源模拟的白天黑夜中存放。
  把谷中的土壤和泉水都送去了做详细的分析,经费的短缺使伊夫既没有精密的仪器也没有合作的团队,一切都只有一点一滴的来。
  第一年过去了,谷内直接埋在土壤里的那份种子腐烂了,原生株都没有长出一棵。实验里泉水和泉水加土壤的那份种子也腐烂了,实验失败。这二年伊夫从用生物包裹的种子里取出了一些,也从干燥的培养皿里取出一些种子种到了谷里泉水旁边湿热的土壤中,结果也是一颗原生株都没有长出来,这给了伊夫一些信心,说明阿湿罗和缚折罗生长的地方原生株是长不出来的,那么就是变异株可能长出来的条件之一了。第三年,伊夫重复第二年的事情,仍然没有一株植长出来,种子全部腐烂在土壤里。第四年,伊夫再次重复过年两年做过的事情,一个月之后,欣喜的看到两株幼苗长出来,但是一开始无法分辩是原生株还是变异株,为了不被来到谷内的动物破坏了,伊夫在谷里连续呆了三个月,虽然做了防护的工作,伊夫的健康还是再次受到了伤害。
  很令人振奋,长出来的是一株阿湿罗和一株缚折罗。这两株的种子都是来自于用生物膜包裹,在谷中土壤表面接受了三年辐射的种子里取出来的。必需在隔水透气的情况下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