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钇,晶体状的钇,实验室里才能制备出来的高纯度钇。”一名工作人员回答道。
“哦,这就是纯钇吗?我还真没有见过呢?灰灰的,色彩很一般哪。”
“是的,钇是灰色金属。”工作人员肯定道。
“哦,不错,我看你们的设备还是很先进的。”李承焱赞道。
为了对费边金属研究所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李承焱在宾馆里看了三天什恩所长叫人送来的资料,对于稀土金属的提炼和应用总算有所了解了,对于费边研究所现在的状况也知道了许多。
李承焱在实验里又转了两天,跟许多工作人员现场交流一下,一个星期之后才正式跟什恩展开会谈。
对方也早已察觉到了李承焱的慎重,没有把李承焱这次轻身而来当做一次旅游。会谈的气氛严肃,什恩和几个项目的负责人都来了。
“什恩先生,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问?”李承焱道。
“Mrs·李,你说?”什恩道。
“研究所能再回到复合材料的研究领域去吗?”李承焱道。
“这?”什恩迟疑了一下,“恐怕比较困难。”
“当初为什么从复合材料这个领域撤出来呢?”
“复合材料,尤其的高端的复合材料的生产都控制在几家大公司的手里,他们有自己的实验室和研究团队,很难从他们手中接到研究项目。而稀土金属的提炼和应用很多小公司都在做,比较容易有研究项目,这也是为了研究所生存下去做出的选择。”什恩很诚恳的道。
“我看了研究所这些年来的一些成果资料,好像积累了有些成果一直没有转让出去?为什么呢?我想你们应该清楚技术的淘汰速度是加速进行的,既然研究所跟这么多的稀土矿业公司有合作的关系,为什么这些研究成果放在了箱子里成为了废纸一堆呢?”
“这个,一是研究所的选题太过学术气了,应用方面考虑的不周。二来呢,近几年矿产开发技术方面的进步非常惊人,有让人目不暇接的态势,你知不知道一家叫核心矿业的公司?这家公司在矿藏开采技术方面的进步匪夷所思,我们辛苦研究出来的成果很多被证明是他们淘汰的技术,因此很难找到买家。”
“核心矿业?没有听说过,哪里的公司?”
“注册地点是在北非,现在业务已经遍及整个非洲和欧洲了,估计扩展到亚洲也是不久的事情。”
“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有消息说他们的技术已经能到地核层的岩浆里去采矿了,不过我不相信。”什恩摇头道。
“哦?有这样的事情?”李承焱惊奇道,“不过,我们不谈这个问题了,换个话题。”
“作为研究所的股东之一,作为任何一个股东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期望,那就是投资能够获得赢利,即使是期待中的赢利。包括够买股份,包括项目投入,江信公司一共为研究所投入六百万美元的资金。但是现在呢?没有添置任何的大型设备,只有三个在做的项目,帐上的资金已经只有三百万多一点点了,请问现在在做的这三个项目做好了的话预期能获得多少资金呢?研究所的运转情况似乎足以让任何一个投资者表示失望了。”
“作为研究所的负责人,我对这个问题感到汗颜,我只能说研究所确实存在许多积重难返的问题,研究所的前途堪忧。”
“请各位不要误解。”李承焱喝了口水,等待了一下,“我此行不是要来责难大家,当初就曾有过协议,江信公司不能因研究所短期不能赢利而作出撤资的行为。我可以告诉大家,江信不会撤资,没打算撤资,这一点可以放心。”李承焱看见众人都松了一口气,“但是,江信不撤资能改变研究所及及可危的状态吗?不能,我肯定,而且向江信一样向研究所注资的公司再出现的可能能我想也是零,这一点大家想过吗?”
“我们也只能对这些事情感到惋惜,我们都是一些搞研究的,也不会作文章。”
“对呀,我们也没有好办法呀。”
“对的,是这样啊。”
……
几个负责人说道。
“什恩先生,你有什么想法呢?”李承焱向什恩问道。
“我认为Mrs·李应该有合适的计划向大家提出来吧?”什恩把球甩了回来。
“各位有没有去中国工作的打算呢?”李承焱也不客气的揭开主题。
“中国?到中国去?”众人一时都感到惊讶。
“对,到中国去。我想让研究所成为江信公司的一个内设部门,改变目前这种独力运营的方式,专门研究稀土金属的提炼技术,你们知道,江信公司的所在地江城就是一个稀土资源的丰储地,而中国整个又是世界稀土资源的一个丰储地,我想到了中国以后各位专家教授一定会很有用武之地的。”其实这几天李承焱真正做的事情就是在评估研究所那些东西是有价值的,哪些是可以舍弃的,把最有价值的都带到中国去,这就是李承焱研究研究所资料的目的,这是一个快刀斩乱麻的方法,费边留在勒克瑙就是一个关门倒闭的下场,如果这样就太可惜了,这个研究所还有很有价值的。”
“Mrs·李,你的意思是对费边进行整体收购?”什恩问。
“对就是这个意思,但我想知道你们有多少人愿意到中国去?江信对费边收购之后,费边必需搬迁到中国的江城去,我想在勒克瑙是无法解决费边的多重问题的。”
“这个消息太突然了,我们必须慎重的考虑的一下,搬到中国涉及太多太多的问题了。”什恩道。
“这个我理解,今天我们就谈到这吧,我期待着你们的答复。”
第三十九章 伊夫·阿曼德
更新时间2010…1…20 19:28:29 字数:3876
费边研究所的事情让他们自己想去,已经在勒克瑙待了一个星期,李承焱也没兴趣在勒克瑙干耗着等他们商量出个结果,在恒河平原各处转悠了几天,李承焱搭上飞机朝着更北的地方去了。
去之前联系什恩,什恩听去李承焱要去久姆拉,便托李承焱帮他去找个人,李承焱觉着去那里也是转悠,便应承了下来。什恩想找的那个人叫伊夫·阿曼德,是一个植物学家,一个激进的支持进化论思想的科学家,一直在尼泊尔北部山区考察,很久没有跟什恩联系了,对这个脾气怪异的朋友什恩非常担忧,所以才不惜拜托李承焱帮忙。
尼泊尔在地理是一个缩小版的中国,有三个明显的地理台阶,分别是北部高山雪原,中部山谷丘林,南部森林平原,气候上也是泾渭分明的三个区,北部高山寒带,中部温带,南部亚热带。这本来是个很有意思的国家,但是也走上了几乎所在内陆国家命运——贫穷,动乱,大国地缘政治的牺牲品。久姆拉处在中部温润的谷地带,是座小城,风景很好,安静平和,不过并不发达。
找人李承焱不会嫌麻烦,他出来就是找人的。转转是什么意思,杨明说是再块风水宝地再盖座大庙,江信是座小庙,大庙就是李承焱的第二步计划了——进军一个有作为的战略产业。风水宝地是什么,风水宝地就是转转的意义——找人,盖大庙的人才。李承焱可没本事自己盖座大庙出来,不过盖大庙的人得他自己找出来,他有最大的信心,因为他有自己的终极宝贝——画轴。仅仅一个江信敢跟国际大爷斗,江信不守是个形式,画轴才是他的依靠,画轴就是个智能人才识别机啊,有了它,江信倒了都不怕,新的江信还有起来,有了它,一座座大庙都会起来。
什恩说,久姆拉只是阿曼德的大本营,不一定就在那里能找到他,因为阿曼德常年都是在野外考察之中的。不过去看看很容易,久姆拉人口不足十万,按图索骥,有什恩给的地址,李承焱一路打听很快就找到了阿曼德的家。
不是什么好地方,这么个小城市都把家安在了城边上肯定好不到哪里去。房子看起来蛮大的,墙也不错,是用烧砖彻成的,屋顶就差一些了,用的是塑料板。整体看起来还算完善,没发现什么破洞之类的,比周围的那些纯板板结构的屋子要好。门挺牢固的,是扇大铁门,李承焱砸了许久,“砰砰……”的直到把周围的邻居砸出来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妇女告诉李承焱:没发现这段时间这屋子有人进出。李承焱用二十卢比向一个小青年买了一条更详细的消息:这三个月都没看到这房子的主人回来过。
三个月都没回来过?这消息算是比较确实了,李承焱在宾馆里给什恩挂了个电话,在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