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锦华就怕司空绝饿着了,不断地往他饭盒里放肉,“你累了,多吃点。”
“你吃你吃。”司空绝早就饿了,铁打的汉子也受不住饿的感觉,此时正吃得狼吞虎咽,吃得晒棒子一股一股的,还在含糊不清地道着。
堂堂夏城的城主,此时就是个满身泥泞的农家汉子,与坐他身边的夏锦华完全就是两个画风,却偏偏寻不出违和感来。
夏锦华把小龙虾都让给了司空绝吃,见他吃得那鲸吞蚕食的模样,她心中也乐。
夏城城外有一批良田,几乎都是水田,今年种水稻,远道是重重叠叠的山,山多林木,能出产不少优良的木材,建设兵团便在那处伐木运入城主,一边开垦荒地,这么一冬一秋的,也开垦了不少出来。
如今城中的木材生意也是挺不错的。
看着那一望无际的接天水田,夏锦华的心都似乎飞了起来。
那就是夏城的未来,也是他们的未来,若是想要夏城强大,光是发展商业不行,还得发展农业。
粮食才是民之根本,也只有粮食,才能让他们放心,所以组建建设兵团是非常有必要的。
夏锦华看着那无边的水稻田发呆的时候,司空绝已经吃完了饭了。
他最近干活,吃得比较多,夏锦华送多少,他吃多少,一个饭盒不够,夏锦华便带两个。
此时,腹中饱了,他不雅地打了个嗝儿,瞧见那身边的夏锦华,伸手,想摸摸,但是伸过去又缩回来,因为身上实在是太脏了,怕脏了夏锦华的衣裳。
忽而,夏锦华回头,与他道:“绝哥,我记得,一个月快到了吧,那苗城的人,也该是有行动了。”
那桑林秋给夏锦华下蛊,一个月之内便该是蛊虫发作,夏锦华被吸干精气的,如今,那苗城也该是来‘检验成果’的时候了。
提起苗城,司空绝只是一声冷笑:“为夫有个想法,夫人且与为夫参考一番。”
夫妻两又聚在一处,密谋了一番。
------题外话------
有错别字,等会修改,嗷嗷嗷
024 报社!
夫妻俩在那田间地头一番密谋,那一同前来的侍卫众人都是自己人,便也任他们听着。
不得不说,这两夫妻简直绝配,一个不要脸,一个脸不要,一路货色,一丘之貉,能睡到一个床上那简直就是上天注定的!
以前的司空绝还算是个正经人物,遇到对手总是正面制霸,从来不搞那些下三滥的手段,但是自从从了夏锦华,与她做了夫妻之后,人变得越来越猥琐,脑子里想的玩意也越来越不要脸。
一本正经地不要脸,满口建设大夏城健康绿色经济暗地里尽搞些坑蒙拐骗概念偷换,也只有他们两人能面不改色地做出来。
不过,众侍卫觉得,这主意挺好的!
夏锦华陪着司空绝在那田间地头午睡了一会儿,她便背着背包将空饭盒装着,骑马回了城中,一批夏锦华亲手将训练而出的高级特工被派往了苗城,暗中潜伏。
如今城中经济已经上了正轨,每个部门各司其责,吏部和礼部最近正联合谋划着夏锦华提出的那所谓的‘公务员招聘’,但其实就是科举,工部正到处规划线路,开拓新的官道和运河等,户部忙碌碌地接受新的难民,将他们的户籍登记了,兵部招兵买马,刑部掌管城中的刑罚,又有城管居委会和区衙门中央衙门等部门相互辅佐,整个夏城井井有条,有声有色。
夏锦华的商务部分化出了许多个部门,主要任务就是利用一切手段,在不加重人民负担的前提之下,给城主府创收,主要途径就是做生意。
如今,夏城的几大支柱产业便是娱乐、饮食、铸剑、运河收费和税收,水泥和肥料还没有推广,都是无条件的给百姓们使用。
绿军被当做了特种部队,从城池守军‘夏军’之中独立出来,由夏锦华亲自训练,进行特种作战部队和特工的培训。
她以前就是干这个的,将那绿军训练得有声有色,将绿军内部职能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分化,分出了爆破组、先锋队、情报组、空军和思想政治部等,都有其各自的负责人。
夏锦华总说是要休息,但却总是休息不下来,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城池,但要忙的事情也太多了,特别是如今才刚起步,夏锦华带去的新思想很多人都还完全没摸懂,时常会出错,夏锦华都要亲自监督着。
一会儿是‘签约侠客’的练习生招聘,一会儿又是公务员招聘,一会儿是吉祥酒楼要上新,一会儿又是兵器谱的新兵器花样。
众人对于夏锦华那是无不惊叹——城主夫人的脑子里似乎是装了无穷无尽的东西,从兵器锻造到肥料作坊,从新奇菜式到田间地头,她似乎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其实,夏锦华哪里有这个能耐,若不是自带个异能,她早就焦头烂额了。
不得不说,那真是个强大的异能,里面能找到的资料都是十分靠谱的。
最近,夏锦华又在鼓捣新玩意,她准备开个书社。
夏城在去年发行过一次报纸,但主要是为了给‘摆渡’兵器铺造势,夏锦华并未真正地发展报社,如今,她在雁城和夏城之间来往了几次,兼并了几家即将倒闭的书社,将一大批老师傅招聘过来,组成了夏城的官方书社。
在澶州这武林人士汇聚的地方,书社的作用似乎不大,武林人士对于读书没什么爱好,各种武功秘籍都是手抄发行。
夏锦华看准了这块市场,花了许久的时间,在百度异能里面查阅了大量资料,与众多的印书先生一起研究了许久,改进了印刷术,不仅仅是可以文字的批量印刷,而且还能进行图像的印刷,并且使用机械印刷的方式进行印刷工作。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人发明的,传入了外国之后,在十五世纪左右,外国人已经研究出了机械印刷的方式,直到十九世纪才传入了中国。
夏锦华将那机械印刷方式交给了众多的印书先生,招收一大批学徒,并且与夏城的官方制造厂研究了许久,将那最简单的木制凸版印刷机给制造了出来。
古人对于制造业这方面还是十分有慧根的,在这个时期,便已经有人开始摸索批量印刷的方式,与夏锦华的机械印刷法已经很相近了,她一点拨,有些悟性高的机械制造人才便已经明悟了,造出来的木制凸版印刷机已经十分不错了,但只能靠人力。
夏锦华也想弄点什么蒸汽机出来,闹一场工业革命,但实在是没精力了。
官方书社出来了,占地面积十分大,而且招收了不少雇员,除了印刷夏城官方需要的各种书籍之外,便就是各种武林之中流行的武功秘籍。
有些门派的招式是绝密的,全部手抄在内部传看,绝不外传,但是有些招式却已经被大众所知晓,人人都能耍两招。
于是,夏锦华召集了众多武林高手,对那些流传于世的零散招式汇合起来,汇编、整改、画插图,然后做成整本的书,进行批量印刷装订,高价出售。
这算是给入门的武林人士的启蒙书籍,试发行的效果便已经非常不错了,便准备大批量出售。
如今,澶州的书籍还是卷轴的形式,线装书还没出现,夏锦华的书全部都是线装书,比那卷轴更能节省空间,书籍发型出来的时候,卖得十分红火,而且还专门发型了适合文盲看的图片类型的武功秘籍。
除了武功秘籍,还有夏锦华聘请专门的秀才写的武侠话本,夏锦华还亲自执笔,准备将《四大名著》都写个遍,当然,作者署名全都是她,这般*裸的抄袭,比石天琪还石天琪,反正也没人会发现她抄袭。
抄完《四大名著》,金庸古龙琼瑶,看谁顺眼抄谁的,这么一罗列,书社的发展不愁了,一年出一本,也能出一辈子。
夏锦华关于书社的策划书里面,还有她打造的武打明星的自传小说等项目,而且还改造了造纸技术,废纸可以回收,大大地减少了造纸的成本。
除了书社,她还准备在那书社里面增添一个专门的部门做报社,发行报纸,正紧张筹备之中。
商务部运作起来,给无数夏城人增添了工作岗位,创造出了可喜的经济成绩,如今专门的厕纸作坊也开始运作起来了。
这澶州其实已经有了钱家的厕纸卖了,夏锦华又将厕纸的工艺提升了一番,再上市,便抢了钱家的生意,怕是那京城的钱诏蔺要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