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俾斯麦匆匆看了一眼图纸,精通英语、法语、俄语、波兰语、荷兰语的他毫无障碍地用英语说:“江户不是因为震后火灾才伤亡惨重的吗?为什么还使用木屋做方案?”
不愧是战略大师,那么漂亮的木屋设计方案不看,一眼就想到了关键处。
唐宁:“日本没有什么资源,就是森林多点,考虑到成本、建造速度等因素,最后还是觉得平民造木屋合算,火灾可以通过如下方式避免:一、普及电力,不使用明火;二、用耐火隔离层来包裹厨房等重点防火区;三、自来水通到每家每户,方便灭火;四、用道路和混凝土大型建筑作为火灾隔离带防止火势蔓延。
做到这四点,火灾就不是问题了,其实木屋在抗震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在我们的测试中,木屋比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的抗震能力还强,更不用说砖结构,因为木头有弹性,能够在地震波中坚持很久,即使坍塌,危害性也比沉重的砖块和混凝土小得多。利于救灾,利于重建。现在江户被一把火烧干净了,比较好清理,如果是砖石,那就难清理了。”
俾斯麦一边听一边点头,技术的东西他不太懂,唐宁说什么就信什么吧,估计没错,他把注意力又集中到设计方案的复杂度上,这些设计似乎都很漂亮,也就是相当有组装难度的样子,这对于灾民来说合适吗?
唐宁得意洋洋地说:“合适!复杂不是问题,因为我们会建一个大工厂来造房子,在长长的流水线上组装好了再运到房子的真实地点,每个工人只需要很少地学习就能掌握自己工作岗位上的组装技术,这样生产出来的木屋也很便宜,速度更是快得不行。当然了,对于身无一文的灾民还是要用最简单方案,最下面那个,瑞典设计师的倾斜屋顶结构,极简,很直观,主要是有点难看,我一点也不喜欢,我在江户看到的房子都还可以的,我猜江户人也不喜欢。”
最有意思的设计是日本设计师的榫卯结构木屋。榫卯结构是一种传统的木工技术,完全不需要钉子也能把木制零件连结起来,中国和受中国影响的周边国家都有这样的工艺,其中没有铁资源的日本木匠更是特别喜欢并特别擅长制造榫卯家具和建筑。
榫卯工艺对凸出部分的榫头与凹进去部分的卯眼结合处的尺寸要求很高,可是对于机床工艺先进工厂来说就不是问题,瑞士精密仪器公司已经着手研制各式木匠机床,以便供应木屋制造厂。
唐宁对榫卯建筑的喜欢在于它是那么的纯粹和干净利落,来的时候是那么精妙巧思,拆走的时候是那么不带走一片云彩。选用自己进化出了防虫防腐能力的木材来建造更是连涂料都省掉。当然了,唐宁并不是一昧地追求纯天然,前面提过,天然木材的纤维只对竖直方向坚挺,把纹理垂直叠放的胶合板抗震强度无疑更出色,而且这样可利用大量的小直径的木材,把它们的树皮卷下来能合成大型板材。使用黏合剂甚至可以把加工剩下的渣渣都整合在一起,变成家具的填料,一点都不带浪费。这样的人造板材更轻更坚固,因此更便捷,做家俱的能耐优于死硬死重死贵的实木家俱。
另一个纯天然的大敌是白蚁,这可能是传统木建筑最大的危害,革命性的改进在于通过在木建筑四周土壤用可以杀死白蚁的化学物质处理,可以永远性地防止白蚁。
连白蚁都有解决方案,俾斯麦只有点头的份儿,没啥好建议了。接下来唐宁随口说到的售房策略更是让俾斯麦觉得,跟大公做对绝对没好果子吃。这个方案就是针对江户大地震中失去一切经济能力的赤贫居民发放消费信贷,使他们的家人能买得起廉价木屋,而受益者本人就得在风萧萧兮之中乘船前往阿拉斯加殖民、探矿、采矿!大公施善、行政、赚钱都不耽误,丝丝入扣,无懈可击。正是在这会儿,俾斯麦暗暗下决心,这世界上,招谁也别招卢森堡大公大人,太可怕了。
美艳动人的大公夫人给客人们送来印度的阿萨姆红茶,缓解了俾斯麦心中的震惊。
唐宁问大家:“味道怎么样?”
这里的两位日本客人,一位是来伦敦向大公诉职的萨摩雇佣兵统帅西乡隆盛,一位是翻译中滨万次郎。他们喝习惯了远东风格的茶,哪料到阿萨姆红茶里居然还有糖,纷纷表示“不怎么样”。
唐宁也很不理解:“我准备在印度禁止种植鸦片了,所以要大规模寻找替代农业,还好红茶在印度生长得不错,欧洲人喜欢放糖,真是没品,我尝试了多次都不习惯,喝完了嘴里一股味儿,远远不如纯茶叶的清香淡雅……”
两国战后谈判,来使俾斯麦几乎找不到温莎大公一点点把战争放在心上的感觉,给这位内心铁血的战略家强烈的印象,好像大公一点都没变,仍然只是一个只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工业家。
俾斯麦突然想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卢森堡是德意志邦国成员,普鲁士要统一德意志的话,这位威望如此强盛的大公的态度怎么样?会允许卢森堡并入德意志帝国吗?是否意味着普鲁士和卢森堡之间终有一战?以前以为卢森堡这个弹丸之地根本就不能影响德意志统一,现在看来,这是个大麻烦。
102。第102章双开
要是换一个人,普鲁士的大兵早就扑过去了,但是威廉亲王和俾斯麦不断致电国王,强烈反对为了虚无飘渺的宗教理由跟卢森堡大公交恶,国王也不禁犹豫起来。更让普鲁士国王犹豫的是卢森堡大公处理叛乱收服黑森雇佣兵的政策太震撼了。原本全球最大慈善家,大家都以为是个人畜无害的大好人,竟华丽转身成一代枭雄,500个降卒大多数相对平静地接受了人道毁灭,留下了几百封遗书和遗言,这个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显示了大公动静之间可怕的张力,这个气场说实在的,当世所有名将无出其右,全世界深深为之摒息。黑森大公自以为处死500降卒的事情会引发全世界的公愤,不料,bbc和一些报章摘了一些真实的遗言出来之后才发现,大公军法处死叛军是完全合法的,连那些死囚都只能怪自己一时贪生怕死铸成大错。没有多少人呼应黑森大公的所谓“正义”和“公允”,这是战争,是军法,不是叛军死,说不定就是忠于大公的士兵有难,大公虽然大公无私,你总不能要求他连既定的军法都不执行吧?
死囚们的尸体运回黑森故土之后,大家发现士兵们不知道被什么毒药致死,脸上还带幸福的微笑,仿佛上了天堂,一具尸体这个模样也许还是桩巧合,可是全部的尸体都是这样,这就诡异可怕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各国对枭雄大公的恐惧之心更盛。
普鲁士国王生生就不敢立即下达全面进攻卢森堡的命令。诡异的事情总是令人心生疑惧。
被封锁的普鲁士士兵还未接到突围的命令,兵精粮足,也没有轻举妄动。
就这么在全世界的注目下对峙着,全球局势风云突变——英国东印度公司统治下的印度发生大规模叛乱。
在达尔豪西总督的带领下,印度实行的是激进的西化政策,大规模建设铁路扰乱了印度有的交通秩序,基督教推广把印度本土宗教边缘化,司法系统的设立泯灭了原有传统土邦的权威,当地人对此相当不满。这些都促进印度现代化的措施,基督教虽然仍然是宗教,但已经比当地的宗教开明了很多。东印度公司最不该做的一件事就是对受雇于公司的印度士兵太苛刻。
由于人口数量上的悬殊差别,东印度公司为了巩固其殖民统治,保证贸易利益,不得不开始依靠当地人统治当地人,建立了雇佣当地“土兵”的雇佣军制度,称为西帕衣团,士兵多为“土兵”,而军官则由专门设立的学校训练的英国人担任。到1857年孟买、马德拉斯和加尔各答三个英国殖民地各有自己的部队,“土兵”的总人数已经远超英国正规军,共有二十万西帕衣兵,而英国士兵只有四万人。
东印度公司给予西帕衣兵的待遇相当不公平,工资很低,并且他们参加远征时,必须自己支付旅途费和行李运费。特别是1856年远征缅甸参加英缅战争,按照印度传统,如果前往缅甸会导致丧失种姓和被逐出所在群落。很多土兵对此非常不满。而战斗结束后,东印度公司又开始取消雇用兵的原有的一些权利,减少他们的薪水,并规定职务升级不能超过中士。相比之下,英国士兵住在舒适的房子,印度土兵却只能住简陋的帐篷。
起义爆发的直接导火线则是关于子弹润滑油的传言:1857年初开始在雇佣兵中流传这样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