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内科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表方:麻子仁丸加减。本方有润肠泻热、行气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肠腑燥热,津液不足之便秘。

常用药:大黄、枳实、厚朴通腑泄热;麻子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和营。

若大便干结而坚硬者,加芒硝以软坚通便;若口干舌燥,津伤较甚者,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滋阴生津,增水行舟;若肺热气逆以致大肠热结便秘者,可加瓜蒌仁、黄芩、苏子清肺降气以通便;若兼郁怒伤肝,目赤易怒者,加服更衣丸或当归龙荟丸以清肝通便。

2。气秘

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嗳气频作,胁腹痞满胀痛,舌苔薄腻,脉弦。

证机概要:肝脾气滞,腑气不通。

治法:顺气导滞,降逆通便。

代表方:六磨汤加减。本方有调肝理脾、通便导滞的作用,适用于气机郁滞,大肠传导失职之便秘。

常用药: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通便。

若七情郁结,腹部胀痛甚,加白芍、柴胡、厚朴等和肝理气;若气郁化火,舌红苔黄,便秘腹痛者,加栀子、芦荟清肝泻火;若兼痰湿,肠鸣粪软,黏腻不畅者,可加皂角子、葶苈子、泽泻等祛痰湿以通便;若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可加红花、赤芍、桃仁等药活血化瘀。

3。冷秘

症状: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证机概要:阴寒内盛,凝滞胃肠。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代表方:大黄附子汤加减。本方有温散寒凝、泻下冷积的作用,适用于寒积里实所致便秘。

常用药:附子温里散寒,大黄荡涤积滞,细辛散寒止痛。

若胀痛明显,可加枳实、厚朴、木香加强理气导滞之力;若腹部冷痛,手足不温,加高良姜、花椒、小茴香增散寒止痛之功;若心腹绞痛,口噤暴厥,属大寒积聚者,可用三物备急丸攻逐寒积。

(二)虚秘

1。气虚秘

症状:大便干或不干,虽有便意,但排出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证机概要:脾肺气虚,传送无力。

治法:补脾益肺,润肠通便。

代表方:黄芪汤加减。本方有补益脾肺、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脾肺气虚,大肠传导无力,糟粕内停所致便秘。

常用药:黄芪补脾肺之气;麻仁、白蜜润肠通便;陈皮理气。

若排便困难,腹部坠胀者,可合用补中益气汤益气举陷;若气短懒言,多汗少动者,可加用生脉散补肺益气;若脘腹痞满,纳呆便溏,舌苔白腻者,可加扁豆、生薏苡仁、砂仁,或重用生白术以健脾祛湿通便;若肢倦腰酸,二便不利者,可用大补元煎兼补肾气。

2。血虚秘

症状:大便干结,面色无华,皮肤干燥,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少寐,口唇色淡,舌淡苔少,脉细。

证机概要:血液亏虚,肠道失荣。

治法:养血滋阴,润燥通便。

代表方:润肠丸加减。本方有养血滋阴、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阴血不足,大肠失于濡润之便秘。

常用药:当归、生地滋阴养血;麻仁、桃仁润肠通便;枳壳引气下行。

若大便干结如羊屎,加蜂蜜、柏子仁、黑芝麻加强润燥通便之力;面白眩晕甚,加制首乌、熟地黄、阿胶养血润肠;若兼气虚,气短乏力,排便无力者,可加黄芪、人参益气通便;若兼阴虚,手足心热,午后潮热者,可加知母、玄参等以养阴清热。

3。阴虚秘

症状:大便干结,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阴津不足,肠失濡润。

治法:滋阴增液,润肠通便。

代表方:增液汤加减。本方有滋阴增液、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阴津亏虚,肠道失濡之便秘。

常用药:玄参、麦冬、生地滋阴生津;当归、玉竹、沙参滋阴养血,润肠通便。

若口干面红,心烦盗汗者,加芍药、知母助养阴清热之力。若胃阴不足,口渴纳减者,可用益胃汤;若肾阴不足,腰膝酸软者,可用六味地黄丸;若阴亏燥结,热盛伤津者,可用增液承气汤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4。阳虚秘

症状: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咣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证机概要:阳气虚衰,阴寒凝结。

治法:补肾温阳,润肠通便。

代表方:济川煎加减。本方有温补肾阳、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盛,积滞不行之便秘。

常用药:肉苁蓉、牛膝温补。肾阳,润肠通便;当归养血润肠;升麻、泽泻升清降浊;枳壳宽肠下气。

若神疲纳差,加黄芪、党参、白术温补脾胃;若腹中冷痛,便意频频,排出困难,加肉桂、白芍温中散寒,缓急止痛;如老人虚冷便秘,可合用半硫丸。

【预后转归】

便秘日久,肠胃气机阻滞,可致脘腹满闷,食欲减退,暖气泛恶,甚则腹痛呕吐。浊阴不降,清阳不升,往往引起头昏头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大便燥结日久不愈,过度用力努挣,可引起肛裂、痔疮、疝气,甚则诱发胸痹、中风等危证。本病预后一般良好,调摄得法,辨证得当,大多可以痊愈。

【预防调护】

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食辛辣厚味或饮酒无度,亦不可过食寒凉生冷,多吃粗粮果蔬,多饮水。

避免久坐少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过度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身体锻炼。

对于年老体弱患者,及便秘日久的患者,为防止过度用力努挣,而诱发痔疮、便血,甚至真心痛等病证,可配合灌肠等外治法治疗。

【临证备要】

1。关于通下法的应用:通下法虽然是治疗便秘的常法,但绝不是简单地应用泻下药。首先,应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选用寒下、温下等法。寒下指针对热秘等证型中的肠胃燥热病机,选用大黄、芒硝等寒凉药物进行通下;温下指针对寒秘等证型中的阴寒凝滞肠胃病机,选用皂角、硫黄等热性通便药通下,或寒凉通便药配伍温药进行通下。其次,长期滥用通下不仅可产生不良反应,也可使患者产生赖药性。正确的方法是从最大有效剂量开始,治疗一定疗程后递减至维持量,后逐渐停药。在此过程中同时进行生活调摄,消除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劳逸过度、体虚等致病因素,方有望彻底治愈便秘。

2。关于外治法的应用:对于年老体虚,便结较甚,服药不应之患者,不可单存依赖药物,可配合应用外治法。《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此为津液内竭,便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开创了便秘外导法的先河。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常用生大黄10g或番泻叶30g加沸水150~200ml,浸泡10分钟后,去渣,药液温度控制在37℃左右,取左侧卧位,用导管蘸液状石蜡,插入肛门内约15cm,缓慢推注或滴注药液,保留20分钟后,排出大便。

【医案举隅】

患者某,女,62岁。

近3年来,患者由于患冠心病,动则心悸甚,故长期卧床养病,周身无力,腰膝酸软,饮食减少,大便干如球状,每逢大便倍感痛苦,甚至需用手掏粪,方得排解。舌苔薄白,脉细涩。初诊为肠燥便秘,服归蓉汤5剂后未见效果。二诊又以五仁汤5剂投之,仍效不明显。三诊考虑患者久卧伤气,诊为气虚便秘。

处方:黄芪12g,白术6g,陈皮6g,党参15g,当归9g,升麻6g,柴胡6g,炙甘草6g。

服上方5剂,患者大便日渐好转,大便通畅,日解1次。遂改用补中益气丸每次1丸,每日2次,用蜜水送服,以巩固疗效。

按:此患者久病卧床,周身无力,腰膝酸软,饮食减少,大便困难,虚秘无疑,先据其大便干结如球状,脉细涩,采用养血通便之归蓉汤治疗,效果不显,考虑可能通便力量不足,又改为专司润肠通便之五仁丸改汤治疗,效果仍不显。细究患者久病体虚,卧床少动,脾胃气虚,又气失流动,清气不升,浊阴难降,为其病本,通下更伤正气,因此前方无效,故此径用补中益气汤原方补中益气,不涉通便,终使清气得升,浊阴自降,顽秘得愈。

(仝示雨著。悬壶集。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古代文献精选】

《景岳全书·秘结》:“秘结者,凡属老人、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